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雨霖铃》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雨霖铃》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雨霖铃》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雨霖铃》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雨霖铃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雨霖铃任课教师杨秀娟1了解作者及词的相关知识。2在朗读中感知词作内容,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目标3品味柳永雨霖铃的婉约风格。4熟读并背诵词作。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把握词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掌握朗诵技巧;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方法提前印发导学案,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宋词,柳永的相关知识以及对雨霖铃内容的赏教学准备析;制作课件。多媒体使音频、视频软件;Powerpoint软件;腾讯聊天软件(QQ聊天软件)用本单元重点是古诗文欣赏,了解和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创作风格的诗教材分析 歌,体会其中丰富的情感意

2、蕴和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文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六单元的第四篇,是婉约派词人柳永写的一首伤感离别之词。计划学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二、了解作者 及 写作背景1 引入新课别离之情是诗词中历写不衰的主题。如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 “劝君更尽带领学生走入诗歌中离别的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的 “浔学生聆听氛围。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离别的词雨霖铃。2 出示学习目标1 介绍作者学生观看课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 字耆( q件,整理重通过观看课件,学生能够积&

3、#237;)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婉约派要信息,并累作者的相关知识;通过课重要代表词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根据课前预前的准备和课中参与,训练家。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习对作者及学生动手查找、搜集及整理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写作背景作资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补充发言。柳词”的说法。乐章集 传词将近两百首。2 介绍写作背景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 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

4、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3 解题雨霖铃 也写作雨淋铃 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 遂作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三、倾听词作,初步感听雨霖铃歌曲,在歌声中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受 词 的 情受感情基调。学生聆听词的情感基调。感基调,掌想一想: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握 词 的 朗明确:缠绵哀怨,伤感低徊读节奏。学生聆听,2 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注意字的读要求:注意词的读音与朗读节奏。音与词的朗凝噎()暮 a()读节奏。那堪()今 xi o()1

5、自由朗读(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要求:读准字音,熟悉内容,把握感情,注意语调、节奏,熟读成诵。( 1 )第一次读:再播放名家范读,四、感知诗学生自由朗小声仿读。词内容词诵诗歌并思( 2 )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上阙,同人情感。考问题。学们跟读下阙。学生思考问题:这首词的内容是什听名家朗诵,掌握词的朗读节奏。此环节采取朗读法,在自由朗诵诗歌的过程中,概括词作的内容。么?你能概括一下吗?2 赏析朗读( 1 )教师示范赏析诗歌的第一句。词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意:寒蝉凄凉急促地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急雨刚刚停歇。情感 :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表现了词人与恋人分别时的凄凉心情

6、,为学生聆听并作笔记。此环节采取讲授法,给学生展示活动作示范。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调子。朗读技巧:以凄凉萧索的环境酿造了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应读得低沉。“凄”“切”字读得长, “对长亭晚”中“对”是“一字逗”所以“对”等领字后,也应稍微停顿, 并适当拖音, 声断气不断。此环节,引导学生寻找信息、( 2 )请各小组在QQ 群文件中找到制作小组派代表整合信息,锻炼学生制作PPT的 PPT,对选定的词句内容、情感赏析在在全班展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班内展示。示。练。其他同学做好笔记。此环节借助微课视频完成对学生观看微( 3 )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对名句“今宵酒诗词名句的鉴赏,理解词句课视频。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行赏析。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此环节旨在学生在理解诗人学生朗诵诗( 4 )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情感的基础上,用声音演绎歌。础上朗诵诗歌。诗歌内容。( 1 )比较朗读想一想 :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词作风格上有什么不五、品味诗学生朗读并通过比较两首词的不同之同?词的婉约在组内交处,学生对婉约词的风格有从景物特征、 人物动作、 作者情感三风格。流。初步了解。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