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是小学高年级的必读书目。这本书内容丰富,故事性极强,学生有阅读的兴趣。根据书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读书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前有计划地读完规定内容,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学中我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
2、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重要历史故事及人物。2、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3、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4、激发、培养学生读史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汇报交流,了解每阶段的主要历史故事及人物,初步学会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物、事件的看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充分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部分,做好读书笔记。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配影像背景。1、同学们,五千年对于宇宙是一瞬间,而对于中华民族却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长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沧海桑田、江山更替中,在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上下五千年,谱
3、写了一首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浩然正气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二、回顾课前任务,概谈读书体会。课前老师让大家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故事,都读了吗?有人说,读史书是枯燥无味的,你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体会。是啊,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了解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不知道整个人类的命运及其发展过程,是多么遗憾的事!【设计意图】史书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枯燥的,然而事实怎样,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自己读上下五千年的体会,不难发现,一定有很多书迷。通过这样的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三、根据提示抢答,整理检查。听了大家刚才的
4、发言,感觉大家确实认真阅读了,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学生抢答。根据提示回忆你所读过的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1、关于天地、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2、三过家门而不入。3、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离骚。4、都江堰。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7、刘邦、项羽、萧何、韩信。8、汉武帝、西域。【设计意图】这项练习不但教师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对书的阅读情况,同时也在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读书作了一次自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现不足的,课后能积极主动补救。四、交流读书方法。说得真好!老师想听听,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
5、内容的?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介绍给大家。读书方法:1、时期记忆法。板书: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2、不动笔墨不读书。如读书做记号、摘录、归纳、写读书感言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以上几个时期谈一谈各自的读书收获。要求:表达清楚、学会聆听。【设计意图】读书有多种方法,学生比较模糊,做读书笔记也不是出于自觉行为,有必要对学生的读书方法作一个归纳,让学生知道读不同的书可以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更有利于阅读。五、分时期汇报。让我们首先来到交流第一个时期;上古时期1、出示背景图,读了这个时期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相机补充。3、小结:上古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
6、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燧人氏钻木取火黄帝大战蚩尤、尧舜让帝位、大禹治水应该记住书中的这些话语;神话毕竟是神话,但人们喜欢这个神话。因为“盘古开天地”象征着人们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雄心和伟大的创造力。浩瀚的历史犹如一面光可鉴人的镜子,它的发展变迁同黄河、长江一样源远流长。面对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能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其骄傲。尧、舜早已作古,但他们任人唯贤、宽容圣明的高尚情操却被人们世世代代赞扬传颂。夏商西周1、学生汇报,这一时期的读书收获、体会。2、简单总结。(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汤灭夏,周公辅政)春秋战国时期1、这段时期你记住了哪些人物?简单评价
7、一下这些人物。齐桓公、晏子、孔子、屈原、墨子、孙子、孟子、毛遂、李冰父子2、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什么?简说。秦汉时期师生共谈,相互补充。【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这一节课的主体部分,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各抒已见,在生生交流、师生互动中更加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在倾听他人的回答中学会思考,并生成一些自己的观点。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上古时期,了解了三代更迭的奴隶王朝夏商西周,看到了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和帝王、英雄辈出的秦汉时期。同学们各抒已见,大胆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想,表现得很出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说一说。老师从同学们的谈话中也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
8、看来,我们不仅要自己读书做笔记,和他人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七、出示两则感言供参考,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则感言,我们看看这两位同学读了上下五千年后有什么感想。1、从上下五千年中看文明我读上下五千年,感受较深的是古代的刑罚。早在夏朝,因为产生了贫富分化,随之出现了犯罪现象,大禹便建立了各种官职,还加强了刑罚,又制定了税收,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当夏朝传到了第十九代王时,出现了“五马分尸”与“炮烙”这两种刑罚各个朝代的刑罚不尽相同,但今日看来,充满血腥与残暴,触目惊心。由古看今,我看到了中华一步步走向文明,今天的中国已越来越和谐。回望历史,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做一个遵纪
9、守法的小公民。2、读上下五千年观赏: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神奇莫测的秦始皇地下宫殿,建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奇伟瑰丽的敦煌莫高窟,“万园之园”圆明园的绝世风采。学习: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商周时代独步世界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宋元文化的风流蕴藉。发现:秦始皇的隐晦身世,曹操为何被称为“乱世枭雄,宋太祖之死的历史疑案,燕王朱棣篡位的难言隐衷,孝庄太后下嫁的重重谜团。【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故事情节上,从了解故事、认识人物,逐渐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本课带学生学习这两则感言,能让学生了解读书感言的多种写法,可以是篇,也可以是段,甚至一两句
10、话。写读书感言更是多角度的,可以是从从全书出发,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写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范例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写出更多精彩的读书感言。八、结束,激发继续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出示,齐读,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所谓明智,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比较清醒的状态,能较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也就是说,我们阅读史书,要能够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现在与将来。同学们还想往下读吗?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捧起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群雄争霸的三国,走进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去看看我们中华民族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幻,又涌现了哪些风云人物。(配影视背景)一起来看下周的阅读任务。
11、【设计意图】通过培根的名言让学生明确读史书的意义何在,通过影视背景和老师的语言渲染,让学生对下一部分的内容充满期待,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九、布置作业出示作业,安排下周阅读内容;下周课外阅读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具体要求;1、制作一张表格,填好朝代、历史人物、主要历史事件;2、对感兴趣的内容与他人交流、讨论;3、写一则读书感言。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whenwereyouborn教学设计whenwereyouborn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学习关于形状的单词shapesquarecircletrianglevectangleoval2 学习其它新词和短语presenthilljust
12、nowagofootball3 学习描述物体的形状 . 颜色. 尺寸和用途 .4 掌握一些重点句型 .5 有意识的 . 教会学生根据物体的外形概括其特征.自学指导 :1read1aandanswer.(读 1a 且回答 ).(1)whatisthepresentforkangkangbirthday?(2)whatcolorisit?2readandtranslate(读并且翻译下列短语 . 句子)飞机模型再猜看一看正确恐怕你给康康的生日礼物是什么?你的礼物是什么形状的 ?3listenandrepeat(听且跟读 )4readagainandactout( 读并且表演对话 )5makesim
13、ilardialogue(做类似的对话 )6read2aandpracticeaftertheexample,thenwritedowntheirowndialogue( 读 2a, 根据例句练习然后把自己的对话写下来.)7writeandfinish2b(写出下列词并且完成2b)方型的圆形的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8practicepart3,thenactouttheirdialogue(练习第三部分且表演对话 )当堂测评 :1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tomorrowisyourbirthday.howdoyou(计划)celebrateit?(2)wastheyesterday?(昨天
14、几号 )(3)-whatsthis? - it a(给的礼物 )myfriendjane.(4)i(恐怕)ican tgoswimmingwithyou.(5)wewanttobuyanmp4togivehim( 惊喜)2 选择最佳答案。(1)-sally,what syourpresent?- it sround.atheshapeofbashapeofctheshapefor(2)-whatyourdayoneyearago?- verysmall.butnowitsverybig.awas;likebis;likeclooked;like.(3)-isthegreatwall?-3 5m
15、etersahowlongbhowwidechowold(4)-eden,wherewereyou?-iwasinthelibrary.anowbagocjustnow(5)-xuming,whosepurseisthis?- itbetoms.hisstudentcardisinit.amustbcancmay(6)-whatdoyouusethemp4-weuseittolistenmusic.aof;forbfor;tocto;3 根据汉语补全句子。(1) 你的礼物是什么形状的。whatsyourpresent?isit?(2) 我们用它做什么 ?用来放铅笔,尺子,橡皮等等。-whatd
16、oweit?-weitpencils,rulers,erasersand(3) 刚才它是什么形状 ?是方形的。-whatshapeit.-ita.(4) 它刚才像一朵花吗 ?不,不像。它像一个星星。wasitlikeaflower?no,.itwasastar.(5) 它有多长 ?24 厘米长。-isit?- it s24.课后拓展 :假如今天是你的生日 , 你朋友为你买了一个mp4,请描述一下你的礼物. 词数 60 词左右. 参考词汇:rectangle,looklike,color,long,wide,use.语文园地六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六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
17、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课时安排:2 课时课前准备: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2祖国各地景色。教学过程教学案例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
18、种识字方法。)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二、日积月累(一)我会读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2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3自由选词说话。(二)我会连1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2同桌互听,纠正读音。3动笔连线。(三)读读背背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2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3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学生边看边解说读。4学生一边看,一边跟背。5以解说员方式背诵。6全班齐背。三、全课小结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
19、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 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魏岗学校王泽维2014年
20、12 月 12 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言基本知识,积累文言词语,夯实文言基础。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二、方法与过程目标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情韵,理解自由洒脱的诗人之心。【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讨论
21、质疑赏析法【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在情境中,朗读再现1. 导入古人说“人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雅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名闻天下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早在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今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2、朗读,体会音韵美,节奏美(多媒体朗读)以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齐读、范读、听读等)来培养语感,初步感知内容。朗读中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可先由学生发现、质疑、讨论、总结,然后教师帮助归
22、纳疏通。朗读提示:(1)读准字音展示:缥(pi o)碧急湍( tu n)轩(xun)邈(mio)泠泠( l ng)鸢(yun)飞戾( l )天经纶( l n)横柯( k)(2)读出节奏这篇课文大部分是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还有“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读“箭”和“奔”。(4)注意语速写景散文,应放慢语速,在舒缓的语调中,展开想象,体会意境。二、师生互相质疑,疏通文句,质疑赏析:1、点拨赏析第一自然段:清秋风物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风烟:指烟雾。共色:
23、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赏文句之美:教师示范第一段:“共色”二字写得美,不仅写出了天与山的颜色,而且还有一种形象感,青青的山霭渐渐溶入蓝蓝的天空,境界阔大;“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写得美,读着它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轻松惬意;这一段在文中起总说作用,与下文构成总分式结构。2、点拨赏析第二自然段第一层:异水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缥碧:青白色;缥。急湍:急流的水。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
24、水非常清澈。赏文句之美:(学生讨论归纳、回答)读第二段第一层,我们感受到了秀美:“缥碧”强调水的青绿、澄清;“千丈见底”夸张写出江水清澈透明;静静的细石与娓娓的游鱼,相映成趣,这一切清澈明净。读这一层第我们也感受到了壮美:急流快如飞箭,猛浪势若奔马,既现波浪翻滚的气势,又描摹振耳欲聋的声响,突出江水飞动雄奇。读这一层我们还感受到了动静美:这一段从两个层次,表现江水时而平缓无波,时而怒涛拍岸的状态,传神展示富春江水的千姿百态。3、点拨赏析第二自然段第二层:奇山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
25、树”。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互相和鸣。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伦:筹划、治理。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可见作者的运思美。三、再次品读,质疑赏析阅读中有所思考、善于发现才能学有所得,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注重品读,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探讨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欣赏水平。赏析写景之妙:(1)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表现景物特征,语言美
26、。如“共色”、“缥碧”、“寒树”、“轩邈”、“泠泠”、“嘤嘤”、“疏条交映”等等,都很具有画面感,能激发想象,让人如见其景。(2)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如:形、声、色等。(3)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对偶、比喻、拟人等。(4)情景交融,溶情于景。(5)整体布局巧妙,结构安排得当。采用“总分”的形式结构全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板书明确:与朱元思书总写:奇山异水分写: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
27、,猿叫无绝)(听觉)“感”(望峰息心,窥谷望返)(感觉)四、作业布置1、积累写景名句。2、背诵课文3、导游篇:写“美丽的富春江”导游词。4、预习:探究文中的借景抒情,含蓄地表现作者高雅的志趣,文中深谙的生活哲理。第二课时:(略)篇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篇三: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与朱元思书第1 课时教学设计()一、概述与朱元思书是初中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
28、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该课文计划 2 课时完成教学,本教案设计为第1 课时的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3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
29、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时的教学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即时训练”的方式教学,学生主要是在“读积累感悟运用”中学习。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山水图片。富春江,全长 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
30、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二)多媒体展示目标。(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1、作者及文体简介(1)学生交流预习时收集的作者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补充明确(多媒体展示):作者:吴均 (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 ( 今浙江安吉 )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文体: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陆联运货物运输合同(GF-91-0401)2025年修订版解读
- 2025年食品批发合同范本协议
- 物业服务合同(2025年修订全新模板)
- Oncoc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综合素质试题分类及答案
- 2025年卷烟营销中级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北京中招物理试题及答案
- 世界著名童话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衡水中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2025自考航空运动航空法规与安全简答题专练
- 造林质量管理办法
- 冠心病人饮食健康管理
- 六年级数学考试技能提升教学措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手机软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宠物托运服务行业运营状况与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 菜鸟驿站员工合同协议书
- 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24)解读
- 顶管分包合同协议
- T-UNP 299-2024 餐厨废弃物再生产品生物油
- 高中考试中的数学解题技巧
- 学校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