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谭丹洪贤泰摘 要:当前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存在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基础条件差、与特色学科结合度差、重视程度不够、实践能力弱等问题。文章从学业阶段、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实践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建议。关键词: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c961 文献标志码:a :2096
2、-000x(2019)17-0026-03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anagement major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have problems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ch as imperfect education system, lack of teachers, poor basic conditions, poor combination with featured disciplines, insufficient
3、attention, and weak practical abilit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which are academic phas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
4、nding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keyword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ivation mode of talents一、概述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生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作,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手段之一1。探索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于乡村振兴、农林企业人才培养、返乡青年创业、农林科技推广、缓解农林专业就业压力等具有重要现实意
5、义。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学者们从概念界定、教育方法、评价方法、政策建议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colin ball(1989)将创业教育称为继“学术资历”和“职业技能”之外的“学习的第三张通行证”2;李巧璇、潘逵(2018)认为创业教育主要是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素质的培养3;胡紫玲(2017)从仿真模拟、实习实训等四大平台及设计性实验、创业项目孵化等十二模块完善实践教学体系4;陆宇莺,赵秋兰(2018)认为创新创业精神的形成建立在教育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5;焦娜,王菁(2018)提出应用型农林高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时应该将创新创业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方案
6、与模式中6;周叮波(2018)认为引企入校、协同育人已经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7。但其中针对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从教育体系、师资、基础条件、学科特色、实践平台等方面探讨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二、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一)缺乏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当前各农林院校暂未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缺乏明确教育目标和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具有一定自发性,缺乏系统的指导,其实践目的主要在于竞赛体验和获得荣誉,缺乏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转化的思路。(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
7、教育师资多为校内兼任,缺乏专业师资,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指导内容多为创业理论知识,且多因职业素养、个人情感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效果不够持续。外聘教师多以挂名出现,与学生实际互动较少。师资的评估考核、激励机制也尚未完善。(三)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条件普遍较差绝大多数农林院校在特色农林专业的投入较大,对经管类专业的投入相对较少,設施较陈旧,适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场地有限。(四)经管专业与特色学科优势专业结合度差农林院校的双创教育在教材、培养模式、评估方式等具有相似性,对优势特色学科与创新创业的结合重视不够,同质化削弱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薄弱,相关特色的教材案例较少,主要
8、通过教师自身经验及他人经验借鉴,培养模式趋于同质。(五)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的双创课程仅作为选修课程,且多集中于就业相关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有效性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大部分学生把创新创业作为成长的一个选择性实践,对于创业社会实践多为应付型任务,缺乏对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与清晰的实质认识。(六)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较弱学生参与校外的社会实践少,接触市场的机会也较少,创业实践时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这种受主观影响的实践常与市场脱离。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要求认知不足或过于理想化,使其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市场的风险预估不足。三、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立体化教育是
9、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方式,是在农林院校特色优势基础上,发挥经管类专业特长,以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学业进阶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本文从学业阶段、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实践三个维度来探讨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学业的进阶式推移,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调整(如图1所示)。学业阶段维度为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过程中发生质变进阶的过程,分为探索、发展、成熟阶段,以学生能力质变提升为基础,打破传统意义上以学制时间为分界的学业阶段。创新创业理论维度是指基于农林院校农林学科优势,以培
10、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技能等为目标的基础理论教育,主要包括农林特色学科基础、经管类专业基础等理论知识。创新创业实践维度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获得的知识量,它包括实践模拟、实践组织运营等。学业阶段、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实践三个维度由教育目标、内容、管理、评价、反馈等环节有机构成。教育目标为在某学业阶段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质变提升的要求;教育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教育管理为创新创业基础条件建设、规章、教学安排等;教育评价为创新创业教育中对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效果的综合性评价;教育反馈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表现。通过教育实施步骤能有效地形成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兴趣为源头,
11、农林优势学科为依托,经管类专业为助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四、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一)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 培养目标递进式调整。在探索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将对创新创业进行理论认知,可通过确定发展定位,以案例导入来进行,鼓励学生小组实践学习;在发展阶段,侧重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的学习与应用,以实验模拟为教学重点;在成熟阶段,激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市场化的组织运营、实习等(如图2所示)。2. 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培养。鼓励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着眼于竞争力技能的培养;从管理制度、文化着手,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
12、围;建立创新创业培育中心,在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培育和引導;如条件允许,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经管类专业必修课,以充足的课时、学分考核,提升学生对于创新意识的重视。3. 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首先,优化现有课程体系,以本院校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增设学科特色创新创业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农林优势专业与经管类专业深度融合的模拟实训类创新创业课程;其次,基于学科发展脉络,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三,丰富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种类,如商业模式、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风险评估、创新创业案例探讨等课程,提高学生创业基本能力;第四,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模
13、拟课程。充分利用经管类专业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涉农组织、科研院所实践,培养学生发掘商机、风险控制的意识;第五,设置创新创业心理类课程,开设创新创业减压、风险抗压等心理疏导课程,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第六,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充分借助互联网和校外媒体资源辅助教学。4. 借鉴他国经验。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如表1所示),我国高校可结合实际借鉴这些优秀成果。(二)培育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可以采取“内育外聘,综合匹配”的方式来建立双创师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优化教师结构,通过专业课程、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 “内育”:首先,将校内有扎实专业基础、能力、兴趣的导师纳入创新创
14、业教育师资储备,并定期安排教师至国家指定的培训点进行学习;其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对科研进行转化,通过亲身实践,形成有专业、有经验、有潜力的师资力量;第三,推荐相关教师进行校外企业挂职实践,使相关教师迅速积累组织管理实践经验,培养其对市场的敏感度,让其成为合格的创新创业导师。2. “外聘”:首先,聘请有创业经验或在职的校友。校友往往对院校内基本情况具有一定了解,对母校往往具有较深情愫,对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需的校外资源有较强的外部支持;其次,聘请校外有创业经验且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企业家、企业工作人员,企业家往往在不同市场环境中进行过各种“滚打”,其丰富的经历多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经典
15、案例,能为在校创新创业的学生形成榜样。3. “综合匹配”: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点,科学匹配“内育”、“外聘”的创新创业导师,充分发挥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的专长,形成互补优势。(三)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1. 校内:增加必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设施、基础设备,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条件;其次,针对院校学科优势开发虚拟实验平台,并完善相关实验课程体系。2. 校外:积极对接相关农林属性或具有专业优势的企业资源,形成具有农林特色的校企实训基地或创新创业基地等。(四)搭建经管类创新创业平台1. 丰富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搭建校内专业网络实践平台,可设定一定鼓励性机制(如积分制,奖金支持,学分等),
16、鼓励学生参与;搭建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如模拟营销、模拟税务、erp模拟等实验课。2. 建立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能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必要的场地、指导,从而实现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或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实践基地,树立创新创业榜样;利用大学生喜欢网络特点,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多媒体进行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与讨论。3. 鼓励学生校外企业实践与创业实践。采取校企协调育人,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时,可以进行策划、营销、管理等一系列实践,同时寻找到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创新科研实践,院校应多鼓励师生研究与创业结合的方式,增强创业产品核心竞争力,鼓励师生共同创业。参考文献:1苏贵影,田永超,杨欣,等.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07):77-80.2colin ball. towards an “enterprising” culture: a challenge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r.paris: oecd/cerie educational mono-graph,1989:50.3李巧璇,潘逵,顾文勇,等.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117-120.4胡紫玲.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20名博士学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中学音乐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区域地理亚洲试卷及答案
- 2025黑龙江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事业单位引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招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与新能源创新报告
- 电商知识产权治理:2025年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报告
- 金融反欺诈2025年大数据分析在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2025年汉中市中医医院招聘见习人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2030工业软件市场需求与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 预防老年误吸的课件
- 2025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钢箱梁桥面铺装施工细节及专项方案研究
- 2025年银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会议记录
- 教育大数据在国际化教育决策中的应用与创新报告
- 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 技能通道管理办法
- 从戎装到职场:退役军人心理健康赋能讲座
- 天津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 信贷尽职调查培训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