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未病思想下的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浅谈治未病思想下的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浅谈治未病思想下的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浅谈治未病思想下的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治未病”思想下的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林艳+林丽美+夏伯候+廖端芳+李亚梅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医药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出“治未病”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提出了构建“未病先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既病防变”心理问题干预体系,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关键词:治未病;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治未病”思想是以人体整体健康为根本的一种健康观,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现已在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疾病干预等方面得到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意识,缓解心理问题,提升调

2、适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中医“治未病”思想是我国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理论,将其应用于中医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一、中医药大学生存在的問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医药大学生从事关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事业,需要具备谨慎的学习态度,增加心理紧张度。同时,中医药大学存在课业重、学制长、就业难等因素,相对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中医药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对严重。中医药大学生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二、“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医药大学存在课业重、学制长

3、、就业难等因素,相对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中医药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对严重。1.“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中医药大学普遍开展“内经”等中医药课程,强调情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医药大学生能实现自我心理调节。中医药大学生拥有一定的中医药文化背景,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2.构建“未病先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医药大学通过开展新生入学心理普查、团体辅导、职业疏导等,能帮助大学生缩短入学适应期,使其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授课,并且定期举办心理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中医药氛围浓

4、厚的校园里,中医药大学采用校报、网站、校园广播、微信等形式,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中医药大学大都设有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委员,其能力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精神科医生定期对心理咨询师、心理委员进行常见心理障碍知识的讲解,可以提高他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进而普及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心理咨询师参与心理疾病的临床实践,掌握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和诊断;心理委员参与心理疾病识别与危机处理,提升实战经验。3.构建“既病防变”心理问题干预体系中医药大学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校院班三级体系,完善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动态观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定期进行访谈

5、或心理辅导,妥善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对于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给予处理和帮助。对于存在人际关系紧张、学业压力大等常见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应采用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治疗方法,给予学生针对性帮助和指导;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临床评估;对于确诊为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安排住院治疗;对于正在服药或治愈后返回学校的患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应进行必要的监护和追踪观察,及时提供学生所需的帮助,防止疾病复发。三、结语中医药大学生的医学课程学习压力大,需医师培训才能独立执业,社会对中医药存在偏见,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大学生敏感、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运用“治未病”思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大学生能将其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身的心理健康中,并发展为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通信作者:李亚梅)参考文献:1田文婧,王旭,周志荣.“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6):620-622.2赵振海,苏萌,张靖,等.基于“治未病”理论构建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114-117.3林静,傅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9982015):热点、演进及其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的citespa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