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_第1页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_第2页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_第3页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_第4页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 在佛山公司勘察部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感觉自己在勘察这方面学了不少的技术及工作方法,但不应仅仅止步于此,那也未必太“知足常乐了。要做到面面俱到、触类旁通,还是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趁着勘察部的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我向华经理申请去桩基础工地学习,跟完了整个工地,所以对基础部的桩基础施工程序及现场管理等都有了一定的熟悉,我把我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桩基础现场施工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三通一平、放线、桩机进场施工、检测桩质量、桩合格后交付甲方、退场。在上述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不简单,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工序要做,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如果某一个环节出

2、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我们的施工员在此过程中要合理的调配及管理,包括把握整个工程的进度及控制好质量,所以说施工员必须时时在场,牢牢跟进。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也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一次有一根桩全部打进土层才发现已经断桩了,桩机班长向我们施工员汇报状况,监理员当时也在场,但是都不能肯定这根断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或许是桩的质量本身就有问题,或许是我们打桩过程中收锤标准没有控制好,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就需要与多方沟通,找出问题所在,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最后桩机班长说出了事实,在管桩厂送来的新桩中,他当时就发现有一根桩有一条很微小的裂缝,没有太在意,觉得问题不大,也没有向施工员汇

3、报,正是这条桩的微小裂缝造成了断桩,所以最后管桩厂家同意赔一根桩并给甲方解释是他们的责任所在。这样类似的问题,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关键在此过程中能不能找出问题、解释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学问,需要不断地学习及积存。其次,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因配桩不合适而造成桩长过长或过短的现象发生,这是一个要改善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施工员要认真地阅读勘察报告,对场地的地质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以后,然后结合施工经验,按照制定要求,才干合理地配好每一根桩,这也是需要长期积存的施工经验,然后才干做到游刃有余。 关于现场的管理经验,我总结为四个字,“严、勤、查、导,首先,“严就是严格要

4、求,按照规范的程序来做;“勤是勤走动、勤过问,常常要在场地里走动过问施工状况,才干发现问题;“查是检查,工程质量及安全事关重大,不要掉以轻心,要常常检查找出隐患;“导就是指导和指挥施工,最能体现施工员的水平所在。如果做好以上的四个字,整个工程就会做得很顺利、很成功。 总之,在基础部学习的一个月时间里,以上提到的都是一些常见问题,有一些问题没有提到并不代表其不存在,但是如果我们时常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并把它处理好,从中会体验到成就感,所以关于这次学习我收获还是蛮多的,在此感谢华经理、欧阳经理对我要求去桩基础工地学习的支持。 佛山公司勘察部缪道坤 扩大阅读:桩基础工程施工总结 桩基施工总结

5、 盛龙花园二期桩基工程施工一、工程概况 盛龙花园二期工程由九栋2130层商住楼和一所幼儿园及一所小学组成;地下室一层,平常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设六级人防分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50819m2,地下室面积约4万平方米。基础采纳复合基础形式,在地下室中庭部位采纳预应力管桩基础、塔楼部位采纳筏板基础与桩基础结合形式制定管桩总数约11895根。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基础制定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场地内的主要地层有: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上古生界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场地内下伏基岩属于上石炭系下统

6、石磴子组,其岩性主要为大理石,次为灰岩。中风化大理岩呈灰白色,破碎-较破碎状,溶洞和溶蚀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 分布。微风化大理岩呈白色,为较硬岩,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 本场地为典型的溶岩地貌,溶洞、溶沟、溶槽较多。岩面起伏较大,相距1米,岩面高差可达1020米,在地质钻探过程中曾出现塌孔,偏斜等现象;其中8、9、10#楼,部分岩面 高于底板底面,而5#楼基岩最深可达80米。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本工程9#,10#楼部分区域为隐伏岩溶发育区,基岩中溶蚀裂隙、溶洞中等发育,局部溶洞呈串珠状分布。大部分溶洞填充灰色可塑状含碎石粘土或流塑状粘 土,局部夹石块。 为了掌握详实的地质

7、资料,先后增加了超前钻和物探,经物探显示,岩面起伏基本与超前钻 吻合,岩面起伏较大,部分区域甚至有反岩面。 2、水文地质特征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纪土层孔隙中的潜水和溶岩裂隙水,粗砾砂层和基岩顶面的流塑状粘土是主要含水层,其透水性较强;粘土层、粉质粘土层、含碎石粘土层的透水性较弱。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可溶性大理岩中的溶洞及裂隙内,溶洞连同性较好,岩溶水十分丰富。场地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地下水径流补给,其水位、水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 三、桩型选择及桩基施工状况 1、桩型选择 依据业主要求,项目部于07年4月12日开始做人工挖孔桩和冲击成孔灌注桩的工艺试桩。对在施工过程中挖孔桩出现

8、水量过大,孔壁坍塌等问题;冲孔桩出现卡锤,留浆等现象,以及在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同时多次组织施工、岩土专家对工程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决定于5月下旬开始静压预应力高强管桩的工艺试桩工作,并就管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桩挤土隆起、桩上浮、偏位、断爆桩、桩过短、桩施工压力值控制等技术问题作 了提前预见,提前分析,并在工艺试桩阶段通过不断摸索经验,逐步加以解决。2、工艺选型 业主多次组织邀请专家会同制定、地勘、监理等部门最终确定采纳静压桩与筏板基础相结合 作为本工程的基础形式。3、施工中处理的问题 a、配桩工作:岩溶地区岩面起伏大,岩面陡峭,溶洞、溶槽多,相邻1.2米的桩,桩长相差可达10

9、20米,施工中,项目部及时总结相邻桩的施工状况,同时结合超前钻和物探报 告尽可能准确估计桩长,从而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 b、桩施工压力值的控制:岩溶地区断桩爆桩率极高,在试桩阶段采纳直径400桩,爆桩高达80%,后改为直径500桩,爆桩减至20%。同时在压力值控制方面,项目部先后作了多个压力值的试桩。并及时将爆桩率、桩的施工过程状况、溶洞的穿过状况等综合分析结果,向制定单位和业主进行了汇报。从而选择桩承载力特征值55t的技术指标,减少了材料浪费, 保证了制定方案的合理性。 c、溶洞的处理:依据地质报告项目地区溶洞见溶率高达30%。所以溶洞的处理就成为重点。为此我项目在施工中先后尝试了多种引孔方

10、案,先是钢桩引孔,未能成功;其次采纳钻孔植桩的工艺,经现场分析,钻孔植桩可有效处理和解决溶洞问题。但缺点是费用高,工艺复杂,周期长。通过合理的技术分析,项目部会同业主、监理、制定等相关单位,减少了植桩的数 量,合理简化了施工。 d、上浮、偏位,雨季施工措施状况:制定中桩净距仅0.7米,桩偏位及桩上浮状况显然,土体上浮隆起高达1米多。为此,我司专门针对每个塔楼制定了桩基施工方案,明确了桩的施工顺序,减少挤土效应。同时在施工中,不断的对隆起土体部分进行清除,保证桩的定位准确。对桩身上浮现象确定了复压的施工做法保证桩的有效承载力。7、8月份为雨季,极其不利于基础工程的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项目部采

11、用了用大量的砖渣铺垫临时道路及 施工区域,减少了雨季的不利影响。 e、桩尖选择:本工程开始时,桩尖采纳常规的v型十字桩尖,高度200,施工过程中发现桩尖容易沿着斜岩面滑移,断爆桩量较大;第二次选用型十字桩尖,高度200,同样无法 满足要求;第三次决定采纳v型十字桩尖,高度300,断爆桩数量大有减少。 四、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完成状况 1.岩溶地区管桩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配桩困难,相当部分约30无法准确配桩,导致截桩量大,材料浪费较多;基岩面起伏大,岩面斜陡,导致管桩 嵌岩不稳,滑移断裂,废桩率较高,约15。 2.由于本工程项目用地地质多溶洞,特别是9#及10#局部位置溶洞较集

12、中,存在溶洞发育成片的可能性,我项目部邀请国内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考察研究,依据专家讨论的看法决定采纳钢管桩进行引孔,依据引孔试验的结果,溶洞顶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引起的,局部的破坏不至引起整个溶洞的塌陷,而且钢桩引孔的时间长,费用高(每根钢桩能引2030根桩),引孔完成后也无法保证预应力管桩的栽桩成功。经过各方再次讨论研究,决定采纳先引孔后植桩的方式持续进行施工。由于钢桩引孔及冲孔引孔工艺都不能适应本项目复杂的地质条件,最终确定采纳专业钻冲孔设备进行引孔,以解决保证垂直度、防止溶洞塌孔、穿越斜岩面及判断入岩深度等几个重要的技术难题,同时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据了解,此种专业钻冲孔设备现在全广东省只

13、有两台,项目部于201*年11月22日引进了一台,并从201*年11月24日开始进行试引孔,从施工状况来看,由于在溶洞密集区钻孔将穿越复杂的多层溶洞,造成成孔后提升钻杆时容易出现卡钻头、钻杆拧断及堵塞风眼的状况,处理以上问题 消耗相当长的时间。截止201*年4月8日才完成全部引孔总计460根。 3.引孔完成后的栽桩工艺也是一项技术难题,由于引孔时风机吹出的泥浆和石渣将孔口遮蔽掉,另外在引孔时由于要经过多层溶洞及斜岩面,也会有偏孔的状况,主要是要解决如何能保证栽桩时能对准已经引好的孔位。在试栽桩时,前3根都很正常,第4及第5根就出现了没对准孔位在第一层溶洞顶将桩压断的状况,现决定采纳用400直径

14、的钢管制作一根引孔器,在栽桩前先用引孔器找准已钻好的孔再栽phc桩的方法,以保证栽桩的成功率。 目前已经全部栽桩成功。 4.基础类型新颖,地质结构复杂,桩基施工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先后增加了多种施工工艺和工序,如补桩、复压、先引孔后压桩,调整边坡范围增加止水帷幕等。施工涉及接桩、截桩、二次截桩乃至多次截桩、补桩、拔桩、送桩、复压、先引孔后压桩、挖到岩石面做桩墩、加厚底板、清理桩间土等多种工序,耗用工期长,工期压 力庞大。 四、桩基工程检测结果 目前桩基小应变动测已经完成和静载检测除9#楼外也已经全部完成。 小应变动测共检测1200根,检测结果本工程桩基一类桩占桩基总数的30%,二类桩占桩基 总数的50%,三类桩占桩基总数的15%,四类桩占桩基总数的5%左右。 本工程桩基静载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