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汉代儒学_第1页
第二课 汉代儒学_第2页
第二课 汉代儒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 汉代儒学编写: 审核: 执教:_学生:_班级_使用日期:_自助学、导、教一、 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二)2013年重庆高考考纲: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重点:儒学在汉代兴起及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四)难点:对“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进行客观评价 二、问题导学:(一)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1秦的政策:2汉的政策:(二)导致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三)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四)董仲舒的儒家思想有哪些? 自 助 设 计 1汉代董仲舒的的主张 知识结构: 2. 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3.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

2、合作探究一:秦汉对儒学政策的异同相同点:目的 实质 作用不同点:原因 对儒学的态度合作探究二:董仲舒的儒家的儒学主张和作用“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

3、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distance for b,

4、 list can measured三、课前自助热身:1列举董仲舒的儒学主张。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名称,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四课堂自助反馈【真题当堂练】(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

5、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 ,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五课堂自助小结:六课后自助提升:1汉武帝时

6、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 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罢黜百家”的转变体现了(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思想控制的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

7、来巩固政治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

8、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