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产教融合下高职机电类课程标准建设研究 刘红艳张叶茂农忠平母三民【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制定中制定者差异造成同门课程标准不同、一些课程标准的内容缺乏企业的元素、“1+x”证书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没有与课程深度融合等问题,提出邀请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引入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课程进入课堂、将企業的考核评价制度引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中等对策,推进基于产教融合的机电类课程标准建设,论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措施:订单班培养方式促进课程标准建设、通过竞赛将课程标准与最新的需求对接、企业案例教学同步到课堂中。【关键词】高职院校
2、 产教融合 机电专业 课程标准 建设g a0450-9889(2019)10c-0056-032019年1月1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完善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学标准,指出通过融入企业元素,完善一些课程的标准;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元”育人。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与行业标准对接,高职的机电类课程标准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同时设置的课程授课模块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就产教融合下高职机电类课程标准建设开展研究。一、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现状近年
3、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同一地区、同一专业、同一课程标准还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课程标准制定者差异造成同门课程标准不同。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多方解释,有些学者认为“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一段阶段学习后对结果的行为描述,也就是学生学完本门课程需要达到哪些能力”。通常制定标准时,不同的制定者根据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以及制定者本身对专业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理解不同,制定出的标准会有差异。同样的,不同的学校由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侧重点不同,也会导致同一门课程在不同学校存在差异。(二)一些课程标准的内容缺乏企业的元素。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一直有在推进,但
4、是一些合作方式仅限于校企合作协议制定中,实践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使一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对企业来讲,更加注重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当一些企业看不到短期利益时,校企融合的推动就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近年来,部分高校和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比如近两年和轨道交通开展的订单班培养)、学徒制培养(国家陆续在多个院校涵盖多个专业)、共办专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办专业,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企业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与制定培养方案授课等环节)、共建课程开发中心(和企业共同开展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共建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开展企业员工的培训,
5、同时通过培训教师不断将所教知识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等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教学标准的过程中,虽然学校也会邀请部分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但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尤其是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方面,无法达到企业的标准。(三)“1+x”证书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没有与课程深度融合。双证书制在机电类相关专业一直开展,并作为该专业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以南宁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x证书主要可选择的有电工上岗证、电工中级维修证,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可选择的有手机维修证等,而且部分高校已将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与职业考证标准进行对接。课程的考核标准通过获得相应证书来考核。但是,
6、x证书的可选择面比较小,受众面也受限。而且一些企业的证书还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全面认可。所以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标准的融合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产教融合下机电类课程标准建设路径(一)邀请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邀请企业参与制定,并经过充分的论证最终确认方案,同时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邀请12个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制定的课程标准除了要求培养高技能人才外,把素质培养也融入课程标准中。并且将教学模块的每个模块的内容融入企业的元素,比如在制定“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时,规范了本门课程需要达到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同时在课程内容
7、的制定上,充分考虑企业在控制项目设计上一些常见的控制案例,作为每个模块的授课内容。除此之外,通过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授课,将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中。上述做法使该门课程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授课、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充分融入企业的元素,将企业标准引入到课程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基本都有固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学校每年都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与企业进行互动,比如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学校授课,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近两年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与企业论证后制定,并且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作品选择通常是企业已研发的作品,或者是企业正在研发的作品。因此,企业
8、的元素融入学生毕业设计作品,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企业专家在指导过程中,会把企业的文化、企业对该课程的标准融入学生的作品制作过程中。课程的授课模块直接应用企业的真实案例,所以学生通过每次课程实践,对今后某些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一些学生会通过这些环节加深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需求认识,为企业选拔相关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二)引入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课程进入课堂。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引入企业课程开展教学。将企业情境或者企业案例引入课堂,鼓励有能力的老师和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在培养方案制订中,融入企业课程,同时带入企业标准。学生通过两
9、种形式进行学习,第一种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第二种是将课堂搬至企业。比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有两门课程是“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由于这两门课程没有实物案例,所以较难理解和授课。在开设这两门课程时,学校聘请了校外有经验的两位专家授课,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多次带领学生在地铁1号线和2号线分散实习,将课堂场景与实际场景对接,将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融合,有效提升课程的培训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将企业的考核评价制度引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围绕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制定,所以许多核心课程以实践类课程为主。这些实践类课程可以通过动手接线、
10、编写程序等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的方式制定课程标准。比如许多机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工上岗考证”课程,开设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考证一致,如果想通过本门课程,必须获得电工上岗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的“手机维修考证”课程以获得手机维修证作为本门课期末考核评价标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设的“普通话”课程以获得二级乙等普通话证书作为课程通过的条件。现在许多课程与职业考证挂钩,也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企业实践更加接近,同时多个证书也使得学生更获得企业的认可。三、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实践(一)订单班培养方式促进课程标准建设。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多个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11、,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或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去企业学习1年。通常订单班的组建是学生报名、企业面试,通过面试的学生统一组班培养。在第一种合作方式中,企业选派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规范几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及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会派兼职老师参与部分课程的授课,授课内容融合企业标准,在考核的过程中融入企业评价标准。在后一种培养方式中,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以校内的培养方案为主,在第三年的学习完全融入企业文化和企业内容,综合进行学习。(二)通过竞赛将课程标准与最新的需求对接。不管是职业技能竞赛还是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基本上都是考核几门课程的综合能力。南宁市人力资源保障厅每年都举办职业技能
12、大赛,其中电工维修大赛,如果学生在大赛中获得一定奖项即可通过免试获得高级维修工证或中级维修工等,这些持证的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因此在培养方案制定中,可以在拓展课程中加入部分竞赛课程,在制定该课程的标准时融入竞赛的标准,同时课程授课老师选择行业专家或者带过比赛的指导老师,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三)企业案例教学同步到课堂中。机电类专业课程有几门课可以将工程案例融入课堂中,比如“plc技术与应用”课程与现场控制系统紧密相连,所以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首先将企业对该类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素质需求融入标准制定中。其次,在每个单元的授课模块中,将红绿灯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一些
13、常见的控制设备作为项目引入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编程,而且能够通过实际案例的编程调试,更深刻地把握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未来应用的环境。同时在学生学习该课程时,将接线环节也融入课堂中,这样就能够将企业的工作任务同步到教学过程中去,将课堂教学与实际教学融会贯通。最后的考核评价,通过学生做大作业的方式进行,学生必须能够结合身边的控制系统案例,制作接线图,编写控制程序,并下载调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能够融入企业的环境中,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快速的做简单的编程、维护等操作。除此之外,电工课程标准完全对接考证的标准,课程的练习对接考试的各模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基本的线路接线,通过线路
14、图规范接线,综合素质和能力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学校近两年开设的创新课程环节,机电类每个班级按照人数分多组,每组35人,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指导,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些作品。本门课的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学生的作品基本能够按照企业要求的标准进行制作和设计。通过产教融合将企业的作品设计搬到课堂教学中,不但为企业节约了研发的资源成本,而且为企业今后选拔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能及时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及职业引导,这些有资质的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衔接的优势。综上所述,在机电类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充分融入企业的标准,不仅能够使课
15、程更贴近企业需求,而且能使学生尽快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协同育人等多种方式,学校不断将企业的标准融入培养方案中,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参考文献】1重磅!国务院发布“职教二十条”eb/ol.(2019-02-13)2019-05-12.http:/2何玉海.王传金.论课程标准及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12)3朱林.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11)4王辉.校企协助助推产教融合:美国社区学校校企协作“项目群”的兴起j.高等教育研究,2015(3)5juan w
16、angkejia wangyanling ren.research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medicine production technology cultivation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j.conference papers,2017(7)6jiaxuan wang,longji,weihairong zeng.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f
17、or marketing major in the view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j.conference papers,2017(11)7祁占勇,王羽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变迁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5)8赵庆松,刘绪文.对高职机电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初步探索j.澭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3)【基金项目】201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gzyzd2018030);2018年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2018jg12);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云技术的智慧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资料
- 2025年聘用会计合同范本3篇
- 老年人防跌倒培训课件
- 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报告2025: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 工程配套玻璃维修方案(3篇)
-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法治规范
- 供应链金融在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金融科技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老年人病种课件
- 2025授权设计合同范本
- 聚焦2025年:工业园区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报告
- 社区网格员通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SWITCH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1.6金手指127项修改使用说明教程
-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实践指南1
- 启东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2
- 导尿术导尿术课件
-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
- 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二(第3套)
- YS/T 261-2011锂辉石精矿
- 公路水运项目危大工程专项方案技术培训课件
- 五大连池市财政资金支出审批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