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_第1页
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_第2页
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_第3页
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    叶密贤【摘要】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效果, 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 240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模式、治疗过程以及用药等,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 治疗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的同时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后,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优于本组接受健康教育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

2、键词】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護理管理doi:10.14163/ki.11-5547/r.2017.35.090糖尿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 同时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一旦患者患糖尿病则终身不愈。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 是环境因素以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导致患者的血糖含量升高, 进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1, 2。近年来, 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 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等也不断的变化, 致使糖尿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 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流行性疾病, 可能导致心、脑、血管和肾脏系统功能受损,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可以

3、发现, 在我国每天约有2767例新发糖尿病患者, 但在糖尿病的发病情况以及控制上尚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种控制措施, 主要是在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情况的基础上,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4, 5。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240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对全程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对比,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240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在来本

4、院就诊前尚未接受过全面的糖尿病健康教育。2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治疗组患者中, 男69例, 女51例, 年龄2770岁, 平均年龄(41.2±9.6)岁;对照组男72例, 女48例, 年龄2473岁, 平均年龄(45.4±9.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模式、治疗过程以及用药情况等。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 治疗组在传统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的护理模式, 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运动干预、严格的饮食控制、

5、配合药物治疗以及对患者的血糖监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之后3个月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的水平, 在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随时患者的情况, 必要时可以进行家访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病情。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6 空腹血糖的评定指标:4.46.1 mmol/l为良好, 6.27.0 mmol/l为一般, >7.0 mmol/l为差。 餐后2 h的血糖评定指标:4.88.0 mmol/l为良好, 8.110.0 mmol/l为一般, >10.0 mmol/l为差。患者对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

6、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比较 接受健康教育后,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优于本组接受健康教育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餐后2 h血糖比较 接受健康教育后, 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均优于本组接受健康教育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 3 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满意109例(90.8%), 一般8例(6.7%), 不

7、满意3例(2.5%);对照组满意78例(65.0%), 一般30例(25.0%), 不满意12例(10.0%),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糖尿病患的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运动干预、严格的饮食控制、配合药物治疗以及对患者的血糖监测, 达到对患者血糖的调节。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针对性的教育, 导致更多的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等方面较为模糊, 未能达到有效的控制血糖的目的7-9。本研究通过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和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 从两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 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的水平的变化分析中可以得出:传

8、统健康教育和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都能够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但相对而言, 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更为明显, 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 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生活状况, 使患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患者的血糖能够持久保持在理想的状态。综上所述, 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能够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 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和计划性, 是一种常规化、制度化的护理干预模式, 能够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提高治疗效果, 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措施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李志娟.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

9、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 14(6):118-119.2 石四梅.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路径的应用. 健康周刊, 2016(1):9-10.3 罗彩云, 陈立群, 凌碧娟.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7):128-129.4 文春梅, 刘青, 冼日凤.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探讨. 当代护士, 2016(4):154-155.5 黄瑞. 临床路径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医药, 2016(1):00221.6 李颖, 康治臣.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施行价值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32):134-136.7 唐月青.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当代护士旬刊, 2015, 11(8):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