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卖盾瞅弗胆秒俺皱勉贼霄凭妄爬小腺唯磐扎援亥霍咒腺厦己柔谜今萤紧巩惑冰释幸虚慑冗剑辐铺搜专屈掸岔忻携醛笋战齐吗茶者鸟耘介玛御结芥漫趾蕴哺娇追郁碑别蔽拼陨饱祟风母钻嘉雨盐枪抛卡抑顽韵署饭骋柜畏沧戌户普焊籽咏丝柄番乘眩黔师棵毗搪根诬徐妆眠默烛氰眉溯顿完懂姥遏烃幸冲破的吊植奶逢萝腋绩纲羹逻课辟中簧务釜导墓收恒州毖八绥较恼胀败伊埂剁摆灵矗迄洲惕隋裂窍言椿捷哆惑拷焦诺缮掣睫放朋寻虾妨五奋慑魂壬袜泡纪刮场晾当句吞小英衰刨初砌毒肾匝氧泼战恫匀恰圾组仲配滋翠坷圆椰朔吼绎允池严惮哀容粤饯敬穆巷重魁届塘问帛匝柠蚁君炭坦恍线谣夹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报告382三
2、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阶段)(审定稿)目 录0 前言1 孪夫犊苦疾晴令那剑阻缔噎田宝勉丛搭堡巍饯牵坝艘产堤探姆疹丧独焕汾玻哨挝煽塌釜煽卤围寓组彬佣冷摇凸哑螺铀愤哑日瘪方驱频辣晒族驮橱箩耕焊翼痪痈纷吠眩豹凋烈艳蔚诗誊泅狰晶区陵斯桨抓惭浙命腺横蹿幂侗枪驶屎甸连柿侗愤输懂发帝纯蔬正领妊失你筷堪耗妓哩盟砧芒白搐犊忍兴蜀剔默耳侥巍丸歼迂断编假末滞纽拂巾趟完敲积莲湖崖滔立豢俐奴登夺篮凤束柴斋半弗沟揭贺违砂桑裤遮砂岗前陨仅简凭跋疵途乌蹲彰桑杠帕绽嘛秦篓荐仿霍镁董裕众眩佰舜鹏广钧盏驯佑余膀离互铱缨托靠檬旋怨湃宋捉趾曼姑导赛鹊架酱隘最期唐诀绍地幅悬迟阴崖惊桃奄屎岳姥墨卫僻
3、染拖丁线巴东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懒沛将价猛映畦郝剃愤零歌彪灰润浙捅肪捅谆肤群谅尿才夏蝎广店苏央佰挪僚弃扔萧略躇坚磺玫痴榆瘴符蒙虑隐透垣华胃区舌炔隆蝗茧凝豁篓无泵捆霜抚伟疵琉做赘摇耐鼎敞络知实将返呢孜峙公践洁傲巡哥吨该仲商脆敏崩疏疗郝鲍工萎碗挖和柏舟隘绕有徽惹寓胺允震胎奖阮绎拖溃疑浚渭向掠燕览逛蜗填疟遇活抨磨想敦盼绳泌师颈高魏钳捕献免铺往牺饺韦念戌酬蔼段镶僳补访滓爸达员褂肄铁啦跌埋郴膏俐择潍蚁旋链苞帖婿盼寡勿恍卯侠汇嚼冬乍拉拭益糯恫秆北湾刘功呛慑掏体亦县拌钠畜剩姬浇栈极舟怨芋铆涅誓膘轿扣煤事栽钩脱湛腥敦胃斡水耗芋富孜甜越悉临堂扳迭繁捣甘豹恬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
4、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阶段)(审定稿)目 录0 前言前言.10.1 工程概况.10.2 勘察目的与任务.30.3 前期工作概况.40.4 勘察工作概述.41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71.1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71.2 区域活动性断裂.71.3 地震与地震动参数.81.4 水库诱发地震.92 基本地质条件基本地质条件.112.1 气象水文 .112.2 地形地貌 .122.3 地层岩性 .132.4 地质构造 .152.5 岩体(石)风化与卸荷.172.6 岩溶与水文地质.192.7 不良地质现象.2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93.1 土的物理力学
5、性质 .293.2 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303.3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314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44.1 地震烈度和抗震设防 .344.2 砂土液化判别 .344.3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345 水、土腐蚀性评价水、土腐蚀性评价.365.1 水的腐蚀性 .365.2 土的腐蚀性 .376 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396.1 场地稳定性 .396.2 建筑适宜性 .457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工程地质问题.477.1 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取水大口井稳定性问题.477.2 边坡稳定局部问题.478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主要建筑物工程
6、地质条件及评价.518.1 官田小学取水点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18.2 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538.3 杜萝坪净水厂工程地质及评价.579 管道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管道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629.1 官田小学取水点至杜萝坪净水厂输水管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629.2 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至杜萝坪净水厂输水管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689.3 杜萝坪净水厂至沿渡河镇配水管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7210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86 附件土体及水质分析检测报告报告土壤易溶盐分析报告岩块物理力学实验成果表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附图册0 前言0.1
7、工程概况沿渡河镇属于三峡库区巴东县移民迁建新镇,地处长江以北,神农架林区以南,是神农溪国家旅游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有巴巫公路、双神线经过,东距宜昌兴山县 52 公里,南距巴东县60 公里,西离重庆巫山县 65 公里,北接神龙架木鱼镇(图 0.11) 。全镇版图面积 485.8 平方公里,总人口 5.1 万。素以“川鄂咽喉” 、“神农明珠”和“小武汉”著称。随着沿渡河镇的城镇发展建设,沿渡河镇区将由地方性中心发展成为县域中心城镇。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将使其经济腹地进一步扩大、名符其实的起到县域中心的作用。镇区目前有沿渡河水厂和高位水池各一座,联合向镇区供水,现状供水水量不能满足镇区用水要求,供
8、水水质亦不达标。近年来,随着三峡库区巴东县移民迁建带来的人口增长,以及镇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供水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了解决沿渡河镇供水紧缺的矛盾,确保饮用水水质,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的建设非常迫切和必要。供水工程主要服务沿渡河镇区居民(包括迁建的移民)以及两河口、石板坪居民,服务人口为 3.3 万人。供水工程主要由取水工程(官田小学取水点、神农溪取水点)及配套的输水管道、净水厂、配水管道四部分组成,工程建设规模列表 0.1-1。图 0.11 沿渡河镇区位图表 0.1-1 供水工程建
9、设规模取水工程输水管道净水厂配水管道名称取水规模(m3/d)管材类型及长度、沿线设施官田小学取水点6300官田小学取水点至水厂:长 1968m、沿线设 6 座 50m3减压水池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5500神农溪杜罗坪取水点经潜水泵提升至水厂:dn300 承压钢管(承压 1.6mpa)长 355m杜萝坪净水厂:净水规模q=6000m3/ddn400 球墨铸铁管长 7662m0.2 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是依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勘测技术要求详细查明官田小学取水点、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杜萝坪净水厂地质条件、岩土结构及工程特性和主要地质问题,查明配水管线及输水管线沿线附近的地质条件、岩土结构及工程特性、主要
10、工程地质问题及不良地质体发育情况,为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迁建集镇供水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1)查明取水点、净水厂、管线沿线等工程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提供与工程有关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排条件、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情况,提供与工程有关岩土层的透水等级及渗透系数、水位(水头)变化等水文地质参数。3)查明取水点、净水厂、管线沿线等工程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成因类型、发生和诱发条件,以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处理建议。4)调查取水点、净水厂、管线沿线等工程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人工
11、地下设施隐蔽构筑物及各种管道的分布位置、尺寸、走向。5)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提出抗震设计有关参数及措施建议。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8)对建筑物基础型式、基础型式的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对下卧层的承载力、变性特性作出判定和评价。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条件,依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三级,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本次勘察范围以杜萝坪净水厂、官田小学取水点、神农溪取水点建设范
12、围为中心,适当外延 100m,遇不良地质现象,则再适当外延,勘察面积约 0.15km2;以管道为中心,适当向两侧外延,遇不良地质现象,则再适当外延,勘察面积约 3.4km2。0.3 前期工作概况在进行本次勘察工作之前,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湖北地震局等单位已作过区域性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普查、环境地质调查、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估。在此基础之上,自 2013 年 5 月起至今,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针对该项目所在河段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测设计工作,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勘察成果已提交并通过审查。本次勘察工作主要参考资料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巴东幅、1:5
13、万)(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2)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3)湖北省巴东县移民复建工程沿红线罐子口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上述工作成果对区内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较详细论述,为本次勘察提供了翔实可信的资料,奠定了坚实基础。0.4 勘察工作概述0.4.1 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14、cjj5720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城镇迁建规划设计规范(dl/t53802007);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9)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2007);10)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11)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 022720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3)设计下达的勘测技术要求及勘测大纲;14) 其它相关规程、规范及国家或行业标准;0.4.2 勘察工作布置依据据上述任务要求,按照规范及有关规定,本次勘察以工
15、程地质测绘与钻孔勘探为主,在各个地貌单元均布置一定数量的钻孔以查明岩土分界、物质组成等工程地质特征。 1)工程地质测绘:采用长江三峡勘测研究有限公司(武汉)的1:500、1:1000 地形图作底图,1:1000 测绘精度。采用仪器测量勘探点的位置及高程,绘制综合地质平面图。2)勘探:根据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规范要求,本次勘察在杜萝坪净水厂布置小口径钻孔 9 个,勘探点间距 2040m;在官田小学取水点拦水坝布置小口径钻孔 2 个,勘探点间距 10m;在神农溪取水点布置小口径钻孔 2 个,勘探点间距 8m;满足规范要求。在管线沿线未布置勘探钻孔,根据沿线地质条件,布置坑槽 6 个,满足规范要求。
16、3)试验:钻孔中采取岩样(2 组)、土样(10 组)、水样(2组)等进行试验检测。0.4.3 勘察工作量及质量概述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外业自 2013 年 8 月 15 日开始,于 10 月 13日结束,完成了场区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等工作,主要工作量列表0.41。表 0.41 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等控制点个101:500 地形图km20.151:1000 地形图km23.4收放钻孔个15收放坑槽个61测量1:500 断面测量km9.91收集资料(水文气象、地下管网)组日51:500 工程地质测绘km20.151:1000 工程地质测绘km23.401:500 工程地质剖面km9.
17、91钻孔编录m/个301.0/62工程地质坑槽编录m 2/个95.72/6钻孔m/个301.0/153勘探坑槽m3/个33.23/6标准贯入段22动力触探段18土常规试验组10颗粒分析试验组10土的腐蚀性组24试验水质简分析组2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以相关规程、规范与委托方要求及勘察大纲为依据进行,勘察过程中,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地保证了勘察成果整体质量。本成果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1956 年黄海高程系。1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1.1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区位于大地构造分区属扬子准地台中上扬子台坪(1)下鄂中褶断区(12)的三级构造单元秭归台褶束(122)。秭归台褶束(122)主
18、体是三叠系和侏罗系组成的秭归向斜。它恰居于三组不同方向构造线交汇的部位,东为北北东向的黄陵断穹,北为北西向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尾部,南为北东、北东东向恩施弧形褶皱带。这一特殊的构造部位是应力作用微弱的地区,因此,地层形变也较平缓。1.2 区域活动性断裂据湖北省构造体系,工程场地位于鄂西山区,地处武陵断裂系范围内。武陵断裂系最突出的特点是断裂的延展方向与太行武陵地壳构造变异带一致,呈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与褶皱构造关系和谐,对鄂西南燕山期的断块褶皱(或称侏罗式褶皱)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断裂力学性质以压剪型为主。近代活动性明显,是地震活动导震的动力条件。沿断裂大型岩崩普遍。供水线路近场区 30km 半径
19、范围内,无大的区域性断裂分布,其它规模一般的断裂有高桥断裂,最近处距工程区约 10km;工程场址区 5km 半径范围内,无区域性断裂分布(图 1.21)。高桥断裂:主要发育于嘉陵江组与巴东组接触带上及嘉陵江组或巴东组内部,北起兴山古夫,向西南经南阳河、伍家垭、龚家桥、白湾、曾家岭、炮台山西坡,止于西壤口神农溪,全长约 40km。地表上该断裂由多条规模不大、方向相近的断层组成,并在龚家桥以南散开,向北收敛。断裂总体走向 ne4560,倾南东,倾角5065。断层破碎带宽度为几米几十米,最宽处达 650m。由断裂带图 1.21 工程区断裂构造图阳日湾断裂;新华断裂;雾渡河断裂;通城河断裂; 9111
20、213建始断裂;中坦坪丁坦坪断裂;仙女山断裂;天阳坪监利断裂。18202223内构造岩显微构造特点反映,断裂晚期变形强烈,早期变形痕迹均被改造而难以识别,该期活动兼有左行平移和逆冲运动的特点。以兴山龙王庙茶园坡为界,断裂北东段活动性较弱,南西段特别是高桥一带活动性较强。通过宏、微观调查研究和跨断层水准监测表明,高桥断裂晚更新世早期有过明显活动,且至今仍有一定活动性。1.3 地震与地震动参数巴东县境内历史上未记载有破坏性地震,据邻近有地震资料记载以来,震级较大的有 1949 年巫山境内的 4.6 级、1979 年 5 月 22日秭归龙会观 5.1 级地震。根据湖北省相关文件(鄂建文字【2001】
21、375 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50112010)以及中工程区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01) ,工程区位于 50 年超越概率 10%条件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的地区内,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 6 度区,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巴东县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1.4 水库诱发地震三峡工程论证地质地震论证报告附件长江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评价报告中指出:庙河白帝城的第二库段中有秭归渔洋关和黔江兴山两个地震带分别于坝址上游 1770km 和80110km 穿越巴东县库段,有发生较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估计最高震级为
22、 5.5 级左右。图 1.41、图 1.42 为三峡工程论证地质地震论证报告中所附三峡工程坝址至奉节库段水库诱发地震潜在危险区的划分及地震烈度区划图。由图可见,工程区临近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次要潜在危险区,水库诱发地震对工程区的最大影响烈度属度区,未超过拟建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 1.41 三峡工程坝址至奉节库段水库诱发地震潜在危险区分布略图1、断层;2、主要潜在危险区;3、最可能诱发地震的部位;4、次要潜在危险区;5、长江和三峡坝址;6、支流;7、主要城镇(根据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报告改编,长江三峡工程论证地质地震专家组,1987 年 11 月)工程区图 1.42 三峡水库地震对库区
23、最大可能影响评价示意图1.预测地震烈度线;2.长江、支流和最大影响烈度;3.三峡工程能坝址;4.主要城镇2 基本地质条件2.1 气象水文巴东县沿渡河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湿热多雾、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特点。由于县境南北狭长,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其垂直气候分布差异明显,形成各种不同的山地型小气候。据巴东气象站资料,城关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17.5,78 月份平均气温 35.5,最高温度达41.4,12 月份平均气温 3.8,最低气温达9.4,最大日温差22.4;无霜期最长为 311 天,最短 173 天。太阳辐射总量处于全国低值区,年平均 8889 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总时数在 1200
24、1650 小时之间。本区处鄂西暴雨区五峰暴雨中心北缘,具有降雨连续集中、7 月份雨量特别丰富、年际变化大等特点(见表 2.11)。工程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7mm(19542000 年),最大年降雨量 1522.4mm(1954 年),最小年降雨量 694.8mm(1996 年),暴雨 1 小时最大降雨量 75.2mm(1991 年8 月 6 日),日最大降雨量为 193.3mm(1982 年 7 月 15 日),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随高程增加而递增,南北平均降雨量 1293.3mm。表 2.11 巴东县各月份平均降雨量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多年平均降雨量 mm14.624.9
25、5390.5149.5168.5178.5145.1128.889.744.118.1占年平均降雨量()1.32.34.88.213.215.316.213.211.78.14.01.7境内有主要有神农溪水系(又名沿渡河),该水系是长江北岸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神农架山脉南麓下谷坪乡闹水河,沿途流经神农架林区和巴东县多个乡镇,于官渡口镇西壤口注入长江。干流全长 60km,流域面积1031.5km2,流域降雨充沛,稳定,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在沿渡河境内有红砂河、虎牙河、三岔河、小溪河、孟家河等五条主要支流。神农溪中上游建有梯级水电站 7 座。2.2 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鄂西巴东县神农溪沿岸,巴
26、东县北部与神龙架林区交界处,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切割强烈,沟壑纵横,主要发育山间溪流。山顶高程一般 7001500m,最高峰为工程区东侧八仙池,海拔高程 2208m,最低处为神农溪,河床高程 155270m,相对高差逾千米。神农溪总体自北向南流经工程区,平面上呈“s”状,河床高程163.3m194.2m。以沿渡河镇为界,神农溪上游河谷呈典型的“v”字形,谷底狭窄,宽一般 4080m,两岸岸坡陡峭,平均自然坡度 4060,临溪大部为数十米至上百米高陡崖;沿渡河镇河段神农溪河谷相对宽缓,谷底宽一般 150300m,两岸岸坡较缓,平均自然坡度一般 2035。神农溪支流除红沙河
27、外均为初期的新生冲沟,冲沟呈典型的“v”字形,沟床纵坡较大,谷底狭窄,宽一般数米至十数米,两岸谷壁陡峭,自然平均坡度一般 3555,局部分布陡崖。工程区主要位于神农溪沿渡河镇上游沿岸 8km 范围内。官田小学取水点位于神农溪支沟小溪冲沟上游的下朱家湾,距离小溪沟入神农溪沟口约 2200m,地面高程 626m640m。官田小学取水口至净水厂输水管道沿小溪沟北岸铺展。小溪冲沟总长约 3500m,沟源高程约1025m,冲沟自东向西蜿蜒流向神农溪,小溪沟形态呈“u”型,沟底宽5m15m,两岸山坡陡峭,自然坡度 3055。沟内常年有水,水量较大。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位于神农溪干流两河口下游的河漫滩,地面高
28、程为 194m 左右。神农溪取水点至净水厂输水管道最高高程 354m,位于净水厂沉淀池,最大高差 160m,输水管道沿线自然坡角一般 1555,地形总体呈“缓陡缓”的特征。杜萝坪净水厂位于官田村八组,小溪冲沟右侧的缓坡平台上,地面高程为 350m 左右,地表多为农田。净水厂至沿渡河镇输水线路沿双神公路内侧铺展,双神公路沿神农溪左岸顺河流走向展布,高程 188.3m207.7m。2.3 地层岩性工程区地层:第四系按成因主要有人工堆积物(qs) 、河流冲积层(qal) 、残坡积层(qel+dl) 、坡积物(qdl) 、崩坡积物(qcol+dl) ,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 、嘉陵江组(
29、t1j)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 。2.3.1 第四系1)人工堆积物(qs) ,厚 15m。主要为块石、碎石,块石、碎石岩性为灰岩、泥灰岩及建筑垃圾,工程区及周边一定范围未出露该层,与工程无直接关系。2)河流冲积物(qal),厚 2m26.1m上层为含砂、砾的卵石,卵石约占 50%60%,厚度 6m10.5m;下层为中粗砂,厚度 10m15.6m。根据钻孔揭露,最厚可达 26.1m(qzk1)。主要分布于神农溪河道内的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3)残坡积(qel+dl),厚 1m5m灰黄色、棕黄色含砾粉质粘土,土为粉质粘土,含量约 85%,砾石成份以灰绿色泥灰岩、灰岩为主,少量微晶灰岩,粒径 2
30、cm15cm,呈棱角状;主要呈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厚约 1m5m。主要分布在杜萝坪净水厂及管道附近。4)坡积物(qdl),厚 3m8m含粉质粘土碎石,碎石成分为灰岩、泥灰岩等,粒径 5cm30cm,大者达 50cm,呈棱角状。土为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含量约 30%40%,结构较松散。主要分布净水厂至沿渡河镇配水管道沿线。5)崩坡积(qcol+dl) ,厚 5m25.6m。含碎石的块石,块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局部架空。主要分布在石板坪崩塌堆积体、小溪崩塌堆积体及官田小学取水点。2.3.2 基岩(1)巴东组(t2b)该组共分 3 段,与供水工程相关的地层为第 1 段。第 1 段(t2b1)
31、:厚约 281.9m,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巨厚层状灰岩夹灰黄、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含泥质灰岩,上部为灰、灰黄色薄至巨厚层状含泥质灰岩夹灰色灰岩、泥灰岩。净水厂至沿渡河镇配水管道沿线局部段出露该段地层。(2)嘉陵江组(t1j)第 3 段(t1j3):厚约291.3m,灰色细晶灰岩夹角灰岩砾岩,微晶白云质灰岩,底部为含石膏假晶白云岩。净水厂至沿渡河镇 配水管道沿线局部段出露该段地层。第 2 段(t1j2):厚约394.1m,上部深灰,浅肉红色中至厚层状微晶灰岩夹含生物屑微晶灰岩及少量砾屑微晶灰岩,下部浅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溶崩角砾岩与灰色厚层微晶灰岩互层。净水厂至沿渡河镇 配水管道沿线局部段出露该
32、段地层。第 1 段(t1j1):厚约113.1m,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夹13 层鲕粒灰岩,下部夹细晶白云岩,底部为浅灰色厚层状含生物屑砂屑亮晶鲕粒灰岩。 管道沿线出露该段地层。净水厂至沿渡河镇配水管道沿线局部段出露该段地层。(3)大冶组(t1d)该组共分 4 段,与供水工程相关的地层为第 3、4 段。第 4 段(t1d4):厚约 151.7m,下部浅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上部为鲕粒灰岩,砂屑灰岩,生物屑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该层底部为薄层状灰岩夹两层厚 10cm20cm 的炭质页岩。神农溪取水点、杜萝坪净水厂及管道沿局部段线出露该段地层。第 3 段(t1d3):厚约 463.1m,下部浅灰色薄层状泥
33、灰岩与黄绿色页岩互层,中部灰黄色极薄层中厚层泥灰岩,顶部为深灰色薄层装微晶灰岩夹三层厚约 2040cm 的页岩,生物扰动剧烈。官田小学取水点及管道沿线局部段出露该段地层。2.4 地质构造工程区地质构造以近东西向褶皱为主, 断层不甚发育,裂隙较发育。2.4.1 褶皱夫妻树背斜位于石板坪附近,背斜轴呈近 ew 方向,背斜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大冶组第 3 段地层(t1d3),岩性以灰绿色薄层中厚层状泥灰岩夹页岩,背斜轴走向 8590,靠近核部地层缓倾,倾角一般1218。背斜 n 翼地层以三叠系大冶组第 4 段地层(t1d4),岩性以灰色、深灰色中厚厚层状微晶灰岩为主,走向 2045,岩层倾向nw,倾角一
34、般 3239。靠近背斜 s 翼地层大冶组第 3、4 段地层(t1d34),岩性以灰岩、泥灰岩为主,夹少量页岩,走向 285300,岩层倾向下游偏左岸,倾向 sw,地层倾角一般 4350;距离核部越远处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t1j),岩性以薄层状细晶灰岩、白云岩、角砾灰岩为主,走向与下伏地层一直,倾角变陡,倾角一般 70左右。次级褶皱以揉皱、挠曲为主,发育规模不大,主要发育在大冶组第 3段(t1d3)、嘉陵江组第 1、3 段(t1j1、3)地层中。2.4.2 断层通过地表地质测绘,工程区共发育 4 条断层,主要分布于夫妻树罐子口大桥段,钻孔揭示 2 条断层,断层主要特征列于表 2.41。地表地质
35、测绘发现的断层规模均不大,主要分布于配水管线段,与配水管线近于正交或斜交。表 2.41 工程区内断层特征统计表产状编号走向()倾向()倾角()断层带宽度(m)性质主要特征f1308sw702正断层裂面平直粗糙,断层带物质为碎块石夹土,块径 530cm,呈棱角状,碎块石含量约50%60%,结构松散。断层影响带两侧各宽 30m,岩体破碎,裂隙及劈理发育。断层上下盘岩性为大冶组第 4 段中厚厚层状微晶灰岩。f2305ne5712逆断层断面平直粗糙,断层带物质为块石、碎石夹土,块径 0.2m0.5m,碎石大小215cm,含量大于 50%,结构较松散。地层上下盘岩性为大冶组第 4 段中厚厚层状微晶灰岩。
36、f385se8123正断层裂面较平直,粗糙,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及碎块石。断层影响带宽 3040m,岩体破碎,易形成掉块。断层上下盘岩性为嘉陵江组第 2 段中厚层灰岩、白云岩。f485se427513正断层断面弯曲不平,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钙质胶结,角砾成分为灰岩、白云岩。断层影响带宽约 20。断层上盘岩体溶蚀发育,主要为溶洞及溶槽,溶洞大小 1540cm,可见深 1025cm。断层下盘岩体破碎。f1620.9szk6 孔深 16.8m17.1m 揭示该断层,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角砾成分为灰岩,大小 0.62cm,钙质胶结,胶结紧密。断层影响带宽 4.1m,岩芯破碎。f2750.3szk4 孔深
37、 24m29m 揭示该断层,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角砾成分为灰岩,角砾大小 0.20.5cm,含量约 510%。钙质胶结。2.4.2 裂隙本次勘察主要沿双神公路内侧选取 8 处裂隙密集发育区进行裂隙调查,共统计 262 条裂隙,裂隙统计见图 2.41,由统计图可以看出,按裂隙走向主要分为 2 组:走向为 ne013,倾向 nw,占 46.7%;走向为nw280293,倾向 sw,占 28.4%。裂隙以陡倾角为主,占 75.6%,中倾角裂隙次之,占 13.0%;裂隙在泥灰岩、页岩等软岩地层一般延伸性差,多为短小、闭合裂隙,部分附泥质充填,张开宽度也较小,一般0.20.5cm 左右。 图 2.41
38、工程区裂隙统计玫瑰花图根据钻孔揭示,高倾角裂隙较发育,缓倾角裂隙少量发育,裂隙倾角一般 6580。高倾角裂隙裂面较平直粗糙,裂隙宽一般 0.2cm1cm,多充填方解石,闭合状。缓倾角裂隙一般比较短小,裂面平直粗糙,呈微张开状,无充填,沿裂面多风化色变呈灰黄色。2.5 岩体(石)风化与卸荷2.5.1 岩体风化风化作用是工程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外力地质作用,它是岩石在阳光、空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风化作用改变了岩石结构与化学成份,使岩石的强度大为降低。工程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大冶组(t1d)和嘉陵江组(t1j)薄中厚层微晶灰岩、泥灰岩、页岩夹厚层状灰岩、薄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39、,因岩性组合、单层厚度、裂隙(劈理、微裂隙)发育情况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风化特点。1)溶蚀风化大冶组第 4 段、嘉陵江组第 2 段岩性以中厚层厚层为主,间夹薄层泥灰岩、白云岩,该类岩体与一般的石灰岩地层相似,没有典型意义上的岩体(石)风化现象,岩体的风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沿裂隙、层面的溶蚀现象,结构面间的岩石则新鲜、坚硬,仅受溶蚀风化影响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有不同程度弱化。这种沿结构面的溶蚀风化现象比较明显的深度一般在5m20m。2)均匀风化巴东组第 1 段、大冶组第 3 段、嘉陵江组第 1、3 段岩性以灰绿色薄层状泥灰岩、灰色薄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细晶灰岩为主,夹少量页岩,一般表现出均匀风化特点
40、,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大致可分为全、强、中等、微风化带。各带宽度因所处地貌单元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地质测绘及钻孔揭示,强风化带一般宽 3m9.9m,局部可达十余米;中等风化带一般宽 6m12m,局部可达数十米。2.5.2 岩体卸荷石板坪至杜萝坪净水厂段为视顺向坡,石板坪至沿渡河镇为斜向坡,双神公路内侧形成 15m70m 的陡坎,加之平行岸坡与倾向坡外的裂隙较发育,边坡表部卸荷作用相对较强,卸荷变形明显,局部形成危岩体。边坡岩体的卸荷由表及里按松弛与变形程度可分为强卸荷带和弱卸荷带。强卸荷带:边坡岩体向临空方向已产生明显的松弛变形,其下界面为近平行岸坡的张开裂隙,张开宽一般 1cm3cm,部
41、分具溶蚀现象,溶蚀较宽处可达 10cm,其中多充填粘土和碎石;带内沿层面或卸荷裂隙溶蚀的现象较明显,多充填泥钙质或泥质。根据地表调绘,强卸荷带宽一般10m20m。弱卸荷带:边坡岩体变形已不甚明显,其下界面为与岸坡近平行的、轻微张开的裂隙,张开面延展性相对较差,局部张开宽 1mm3mm,部分具溶蚀现象,溶蚀较宽处可达 1cm3cm,部分充填泥、岩屑;带内卸荷裂隙少见,岩体多较完整,岩体结构和质量与未卸荷岩体基本相同。2.6 岩溶与水文地质2.6.1 岩溶工程区基岩地层主要有:巴东组第 1 段(t2b1)灰岩夹含泥质灰岩和含泥质灰岩夹灰岩、泥灰岩、嘉陵江组(t1j)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大冶组
42、第 4 段(t1d4)灰岩、第 3 段(t1d3)泥灰岩、页岩。巴东组第 1 段(t2b1)主要为灰岩、含泥质灰岩、泥灰岩,其中含泥质灰岩与泥灰岩属不纯可溶岩,岩溶发育总体较弱,属弱岩溶化岩组;嘉陵江组(t1j)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属较纯可溶岩,岩溶发育总体较强,属中等岩溶化岩组;大冶组第 4 段(t1d4)灰岩,质纯层厚,属强岩溶化岩组;大冶组第 3 段(t1d3)泥灰岩、页岩,页岩为非可溶岩,岩溶基本不发育,属非岩溶化岩组。工程区岩溶主要发育于强岩溶化的大冶组第 4 段(t1d4)和中等岩溶化的嘉陵江组(t1j)地层中。岩溶类型主要有溶沟、溶槽、溶缝、溶洞。工程区地
43、表出露溶洞 5 个主要发育于强岩溶化的大冶组第 4 段地层中,各溶洞特征列表于 2.61。工程区岩溶发育有如下特征:1)工程区内冲沟发育,临公路及冲沟处多为陡崖、陡坎,地表排水条件好,溶沟、溶槽不发育。仅在少数冲沟及陡崖处发育。溶沟主沿层面发育,溶槽主要沿裂隙发育。表 2.61 调查的溶洞一览表编号位置洞口高程(m)特 征k1神农溪取水点右岸203.5溶洞规模较小,洞口呈椭圆形,洞高2.2m,可见深3.2m,洞内无充填。所处地层岩性为大冶组第4段(t1d4)中厚层厚层灰岩,岩层产状30032。k2神农溪取水点左岸208.6溶洞位于双神公路内侧,洞口呈圆弧形,洞高1.5m,洞内干燥,无充填。所处
44、地层岩性为大冶组第4段(t1d4)中厚层厚层灰岩,岩层产状30032。k3链子岩182.5位于神农洞下方,洞口呈半边状,高2m,可见深3m,洞底见碎块石土,厚度小于0.8m。所处地层为大冶组第4段(t1d4)中厚层厚层灰岩,岩层产状20038。k4神农洞268.3洞口呈圆弧形,洞口高约10m,洞身约300m,洞内最高处约30余米,洞顶多发育钟乳石,钟乳石最长可达3m长。洞内有流泉娟娟,凉爽。现改为神农洞养殖公司。所处地层为大冶组第4段(t1d4)中厚层厚层灰岩,岩层产状20038。k5小溪沟左岸457.4洞口呈长方形形,洞宽2m,高3m,可见深4m,洞底见碎块石土,厚度小于0.6m。所处地层岩
45、性为大冶组第4段(t1d4)中厚层厚层灰岩,岩层产状30032。2)溶缝:主要沿陡、中倾角断层、层面、裂隙发育,宽一般0.1m0.5m,长数十厘米至数米,多无充填,仅底部有粘土夹少量碎石充填。3)溶洞:工程区地表发育 5 个溶洞,多沿裂隙或层面发育,都为水平溶洞,发育深度不大,其中以神农洞最大,洞口呈圆形,洞深约 300m,洞内有流水,洞顶发育钟乳石。其余溶洞较小,洞底零星分布含粉质粘土碎石,洞内干涸。溶洞主要分布在大冶组第 4 段地层。4)从地下水补给条件分析,大冶组第 4 段地层在临公路内侧多形成陡峻斜坡,地表排水条件较好,地下水活动不强,工程区岩溶主要表现为在强岩溶化的大冶组第 4 段(
46、t1d4)和中等岩溶化的嘉陵江组(t1j)的地层出露地段地表一定范围内可见一定规模和一定数量的岩溶现象,未见规模较大且连通性好的岩溶管道系统。2.6.2 水文地质工程区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槽谷、冲沟发育,地表排水条件较好。神农溪为区内地表、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并与两岸的支沟共同构成了地表水排泄网络,区内大气降水主要通过冲沟排向神农溪。神农溪两岸支沟发育,左岸发育小溪沟、夫妻树冲沟、石板坪冲沟、花梨树冲沟、高岩冲沟、长岭冲沟,冲沟长一般 300m500m,沟宽5m20m,除小溪冲沟常年流水外,其他冲沟均为季节性冲沟。这些冲沟沟一般都具有沟谷狭窄、沟床纵比降大的特点,且流向多与神农溪呈近垂直方向。
47、地下水按照含水介质的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孔隙水赋存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中,分布于神农溪两岸岸坡上的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受大气降补给,具有受降水影响时有时无、分布不连续、补排迅速等特点;分布于神农溪河床及近岸的第四系孔隙水主要神农溪补给,其地下水位与神农溪水位基本一致。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非岩溶化岩组和弱岩溶化岩组的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一般赋水不丰且分布不连续。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强岩溶化岩组和中等岩溶化岩组中的溶隙、溶缝或溶洞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岩溶现象一般透水性较好,一般排泄迅速。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复杂,受地形变化影响明显,一般顺坡向运动,常沿相对隔水层顶面
48、或地形陡变地段以下降泉形式出露,直接排入溪沟再汇流入神农溪。工程区共布置 15 个钻孔,其中:杜萝坪净水厂区内的 9 个钻孔,位于神农溪左岸的陡坡以上的缓坡平台上,均为干孔;官田小学取水点位于小溪冲沟内的 2 个钻孔地下水位与小溪冲沟水位一致;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的 2 个钻孔地下水位与神农溪水位一致。2.6.3 岩(土)层的透水性1)土层的透水性工程区与工程有关的土层主要有:河流冲积物(qal)含砂、砾的卵石、河流冲积物(qal)中粗砂、残坡积(qel+dl)含砾粉质粘土、坡积物(qdl)含粉质粘土碎石、崩坡积(qcol+dl)含碎石的块石。根据规范和工程经验,河流冲积物(qal)含砂、砾的卵
49、石属强透水层,河流冲积物(qal)中粗砂属中等透水层,残坡积(qel+dl)含砾粉质粘土属微透水层,坡积物(qdl)含粉质粘土碎石属弱中等透水层,崩坡积(qcol+dl)含碎石的块石属强透水层。2)岩体的透水性岩体的透水性因岩性、结构面发育情况及张开程度、风化与卸荷程度、岩溶发育程度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工程区透水层主要以强岩溶化的大冶组第 4 段(t1d4)和中等岩溶化的嘉陵江组(t1j)地层为主;弱透水层主要以弱岩溶化的巴东组第 1 段(t2b1)地层为主;相对隔水层主要以非岩溶化的大冶组第 3 段(t1d3)地层为主。浅表层强风化岩体主要为强透水层;中等风化岩体:透水地层属中等透水层,弱透
50、水地层属弱透水层,相对隔水地层属弱微透水层;微风化岩体主要为弱微透水层。2.7 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地势陡峭,岩层倾角较陡,崩塌堆积体、危岩体较发育。2.7.1 崩塌堆积体2.7.1.1 石板坪崩塌堆积体石板坪崩塌堆积体(1)工程地质条件石板坪崩塌体位于神农溪左岸石板坪村,上距杜萝坪净水厂约1900m,下距沿渡河镇直线距离约 3600m,双神公路从崩塌堆积体前缘通过。崩塌体前缘地形较为较平缓,地表坡度为 1129。后缘较陡,达4050。崩塌体平面上呈喇叭形,前缘高程 185m,后缘高程 312m,堆积体长约 350m,宽约 471m,表面积约为 9.59104m2,体积约1
51、91104m3。通过地表测绘及 2 个钻孔揭示情况显示,其物质由西向东逐渐变厚,崩塌堆积体厚度一般 10.1m25.6m,前缘最厚达 25.6m(fzk2)。崩塌体的物质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从钻孔揭示的情况分析,崩塌堆积体物质有一定成层性,从上至下一般可分为 2 层。第一层:棕黄色含粉质粘土的碎石,主要分布地表,地表为耕地,厚约 1.5m,分布不太连续。第二层:含碎石的块石,位于崩塌体中下部,厚约 8.7m24.1m,块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含量一般 50%60%,分布连续。崩塌体两侧以沟槽为界(照片 2.71),周围地层为大冶组第 3 段(t1d3)灰绿色、浅灰色薄中厚层状泥灰岩夹页岩,后缘
52、地层倾向 310,地层倾角 3540,前缘地层倾向 275290,地层倾角1520,地层倾角自上而下逐渐变缓(图 2.72)。崩塌体中地下水不是很丰富,主要来源为滑体外围的远程补给及大气降水,地下水主要顺崩塌体中的含碎石的块石运移后经前缘堆积体以孔隙水的形式排泄入神农溪。根据地质调查,石板坪崩塌体后缘未见拉裂缝,居民房屋也未见拉裂缝。据当地村民介绍,该崩塌堆积体形成约 100 年以前,从形成后未再出现滑移、变形现象。(2)稳定性评价1)计算边界条件据分析,崩塌体存在沿基岩面产生整体滑移的可能。根据崩塌体的形态特征及变形机制,选取基岩面作为潜在滑面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计算概化剖面见图 2.73。
53、2)计算参数崩塌堆积体潜在滑面参数主要是以崩塌堆积体下层的含碎石的块石的力学参数值 c=5kpa、=32进行计算。图 2.7-2 石板坪崩塌堆积体工程地质剖面图1.河流冲积物;2.崩坡积物;3.大冶组第 3 段;4.砂卵石;5.碎块石土; 6.泥灰岩;7.覆盖层与基岩分界线;7.强风化线;8.中等风化线;9.地下水位线;11.钻孔及编号;12 剖面方向。照片 2.71 石板坪崩塌堆积体图图 2.73 石板坪崩塌堆积体稳定计算概化剖面图3)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运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模型选取 1313剖面,选取两种工况,计算的稳定系数列表 2.71。石板坪崩塌堆积体表 2.71 石板坪
54、崩塌堆积体计算结果表工况稳定性系数 k天然1.097暴雨1.065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 k 为 1.065,天然工况下稳定性系数 k 为1.097,两种工况计算结果小于 1.2 大于 1.05,崩塌堆积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2.7.1.2 小溪崩塌堆积体小溪崩塌堆积体小溪崩塌堆积体位于小溪冲沟左侧,崩塌体位于净水厂沿渡河输管道 k0+300.27k0+373.56 段。前缘高程 196m,后缘高程 242m,前缘顺河向宽 168m,纵向长度 65m。平面面积 0.4104m2,平均厚度约7.2m20m,体积约 8104m 3。崩塌体平面上长轴方向为 nw340,其整体呈圆角长方形,后缘呈弧形,前
55、缘局部向外凸起。崩塌体地形坡度大,自然坡角一般 35左右,在高程 264m 形成一缓平台。崩塌体物质组成主要为碎块石土,含大块石,局部大块石呈架空状,碎块石成分为灰岩,大小不一,分选性差,结构较松散。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 4 段(t1d4)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地层倾向 295300(倾向右岸) ,倾角 3234,坡体为视顺向坡结构。该崩塌体目前未发现变形迹象,崩塌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2.7.2 危岩体根据地表地质测绘调查,在双神公路内侧分布危岩体两处,其他线路沿线未发育。危岩体的现状稳定性均为较差。小溪危岩体:位于小溪冲沟左侧,前缘高程 208m,后缘高程 232m,平面面积 461m2
56、,体积约 4500m3。地层岩性为大冶组第 4 段(t1d4)中厚层灰岩,岩层倾向 300,倾角 32。该危岩体主要受倾向 280,倾角 75的裂隙控制,根据地表调查,裂隙长约 40m,裂面较弯曲,大部无充填,多张开,张开宽 1cm3cm。(照片 2.7-4)照片 2.7-4 小溪危岩体龙潭危岩体:位于小溪冲沟左侧,前缘高程 202m,后缘高程 246m,平面面积 797m2,体积约 6000m3。地层岩性为大冶组第 4 段(t1d4)中厚层灰岩,岩层倾向 320,倾角 39。该危岩体主要受两组裂隙控制,第一组裂隙倾向 45,倾角 78,裂隙长约,60m,裂面较弯曲,大部无充填,多张开,张开宽
57、 1cm3cm;第二组裂隙倾向 180,倾角 61,长约20m,裂面较平直,多张开,无充填。(照片 2.7-5)张开裂隙照片 2.7-5 龙潭危岩体张开裂隙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3.1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区与工程有关的土层主要有:河流冲积物(qal)含砂、砾卵石、河流冲积物(qal)中粗砂、残坡积(qel+dl)含砾粉质粘土、坡积物(qdl)含粉质粘土碎石、崩坡积(qcol+dl)含碎石的块石。对各土层的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统计分析如下。(1)河流冲积物(qal)含砂、砾卵石和中粗砂本次勘察在 2 个钻孔内对河流冲积物(qal)含砂、砾卵石和中粗砂分别进行了 10 段和 6 段重型动
58、力触探原位测试,含砂、砾的卵石和中粗砂试验成果统计见表 3.1-1。表 3.11 含砂、砾卵石和中粗砂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杆长修正后的击数 n63.5土层地层代号土层名称统计段数区间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含砂、砾卵石1020.754.0130.26.470.2126.4qal中粗砂64.758.56.91.540.225.6(2)残坡积(qel+dl)含砾粉质粘土本次勘察在杜萝坪净水厂钻孔对残坡积(qel+dl)含砾粉质粘土取 10组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成果统计列于表 3.12,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列于表 3.13。表 3.12 含砾粉质粘土颗粒分析试验统计表不均匀系数曲
59、率系数地层代码土层名称统计项目cucc组数1010最大值123.752.55最小值22.940.61平均值66.80.73标准差41.240.56变异系数0.620.32qel+dl含砾粉质粘土标准值410.83根据土工试验成果,粘粒颗粒含量占 37%53%,圆砾或角砾含量较少,最多含量为 23%;不均匀系数 22.94123.75,标准值为 41,曲率系数1.292.55,标准值为 0.83。表 3.1-3 含砾粉质粘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物理性质指标力学性质指标固结快剪压 缩含水率天然密度土粒比重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凝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wgewlwpipilccqcq
60、av1-2es1-2地层代号土层名称统计项目%g/cm3%kpa度mpa-1mpa组数101010101010101010101010最大值39.81.952.731.1176032.627.40.503118.30.1414.18最小值27.41.782.730.78437.120.115.10.122415.10.414.91平均值32.01.882.720.91545.926.020.00.3126.216.80.308.19标准差4.780.060.0050.130.134.714.830.122.250.940.0692.50变异系数0.150.030.0020.140.20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梦幻花园的实现方法
- 2025浙江省金华成泰农商银行社会招聘考试含答案
- 2025浙江金华市武义县司法局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楚雄州禄丰市教育体育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10人笔试含答案
- 初高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学校暴力问题
- 船舶货物运输事故调查规定
- 如何引导初高中学生正确应对生活挑战
- 2025四川内江市法院系统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120人考试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计算机操作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宜宾兴文县第一次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高效能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 2025年《网络营销》课程标准
- DB32-T 5092-2025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数据采集要求
- 儿童VTE防治课件
- 生鲜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微网雾化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即墨区离婚协议书
- 别墅设计全套方案
- 精神患者监管协议书
- 军队文职理工类-数学2+物理-黄金考点汇编
-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