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观察_第1页
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观察_第2页
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观察_第3页
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观察_第4页
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观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观察    刘强梁旭霞钟娜唐玉红黄小冰莫程淋【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4月初2019年6月底顺利分娩产褥期妇女54例,按中心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产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妇女开展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产后恢复情况、泌乳量、产后疾病发生率、产后恶露情况、产后排便情况、产后子宫底下降幅度、產后出血情况均更加理想,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显著提升

2、产后护理质量。【关键词】产后康复按摩;产后护理质量;疗效r473【文献标志码】b1005-0019(2020)07-129-01在妊娠期,孕妇体内所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与松弛素等会导致关节、韧带松弛,以使胎儿顺利娩出的自身调节机制1,降低了骨盆与脊柱的稳定性。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逐渐增大,腹部、盆底肌肉为了容纳子宫而被迫扩展、牵伸导致无力、菲薄、撕裂等,此时身体重心就会前移,骨盆肌前倾,腰椎前凸,分娩期间,产程长、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确,骨盆以及盆底神经、肌肉、筋膜和韧带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易导致骨盆被撑大撑宽或耻骨联合分离,加重了骨盆、韧带、腹盆底肌损害2。产后骨盆已打开,产后松动的骨

3、盆不能恢复其原来的力学性能,造成关节之间的微动,未能恢复紧密状态,最终会引起产后慢性的疼痛损伤,影响产妇的日常活动、康复、睡眠、甚至哺乳,增加产后忧郁症发生率,以及远期出现子宫下垂、阴道松驰、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多种疾患3,给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产后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产后康复按摩是一种自然保健疗法,不具有创伤性、放射性,不存在不良反应,集合生物信息论、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等4,具有使用性和科学性,可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对产妇回复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尚无规范化治疗模式,多数是回顾性研究,缺乏

4、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因此产科联合康复科团队指导,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研究所选取的对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2019年4月初2019年6月底顺利分娩产褥期妇女54例,按中心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产褥期妇女开展产后常规护理,实验组27例产褥期妇女开展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选取对象:年龄20-45岁之间;愿意坚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和观察周期;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够良好的沟通。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不能配合患者。2.腰椎及骨盆带区骨折、畴形患者。3 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5、。4.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腰背和骨盆疼痛。5.产前接受过腰椎手术、脊柱畸形和肿瘤、腰椎及骨盆区域外伤、骨折和炎症。6神经系统的疾病。7.已经使用其他方法治疗。两组均自愈出院,其年龄、孕产次、bmi、剖宫产率、住院天数、巨大儿率等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1.2 方法对照组产妇开展常规产后护理:病房护士应做好住院和出院产妇健康教育指导,叮嘱产后做适当的活动,注意恶露、宫底、会阴或腹部伤口愈合情况。产后住院期间,每天一次以低频脉冲法(妇产科贝林达综合治疗仪)进行子宫复旧和乳房疏通。实验组产妇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联合开展产后康复按摩:由产科产后康复师联合康复科医师在产康室进行操作,产妇产后

6、能够走动,即可开始康复按摩,每周2次,5次为一疗程。每次按摩治疗前,对入组产妇进行全面病情检查和评估,采用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产科情况(乳房、乳汁量、腹围、宫高、恶露、排便、晚期产后出血、产后疾病)等情况进行评估。采用运动康复+推拿原理,利用推揉按拿滚等手法,按摩产妇头颈部、乳房、腰背部及腹部、会阴、四肢等,开展全身按摩或加强局部按摩,对于反射区,应利用按、揉、点等手法,进行强化按摩,强化时间持续在1min-2min,每次按摩时间30min至50min,每次根据评估状态,进行个性化康复按摩调整。实验组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引导式健康教育。1.3 效果分析2 每

7、次康复按摩时收集数据,及电话回访收集数据。泌乳量评定标准:量多:产妇自觉乳房饱满且哺乳次数>8次,对新生儿需要泌乳量进行完全满足;量中:产妇自觉乳房饱满且对新生儿需要泌乳量进行部分满足;量少:产妇自觉乳房松弛且不能对新生儿需要泌乳量进行满足。产后疾病:阴道脱垂、产褥期感染、子宫复旧不良、张力性尿失禁、腰骶疼痛、产褥期抑郁症。晚期产后出血随访时间:产后24小时-产后42天1.4 统计学处理根据spss19.0软件相关计算方式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2 结果2.1 实验组产后恢复情况 腹围、bmi、泌乳量、产后疾病发生率(产后多少天收集泌乳

8、量?,产后泌乳:5-7ml/次/第1天,10-13 ml /次/第2天,22-27 ml /次/第3天,36-46 ml /次/第4天,43-57 ml /次/第5天,60-120 ml /次/6天-1月)。与对照组进行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2 实验组产后恢复情况 产后恶露情况、产后排便情况、产后子宫底下降幅度、晚期产后出血情况,3 讨论妇女经历妊娠、分娩、产褥期,妇女骨盆韧带、腹部盆底肌肉有一定损伤,以及产褥期产妇活动减少,增加了血液粘稠度,容易发生子宫脱垂、血栓性疾病、产后骨盆疼痛、容易合并产后张力性尿失禁等疾病5,因此,应给予产妇实施早期活动和康复,对

9、产妇子宫恢复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对产妇泌乳起到积极作用,对妇科疾病发生起到预防作用。相关性文献报道,采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子宫底部进行按摩6、7,对产妇子宫收缩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对子宫复旧起到促进作用,显著减少晚期产后出血。另外,按摩产妇乳房,有利于乳头分泌相关性内分泌因子,促进产妇子宫收缩,促进乳汁分泌,有效预防晚期产后出血。另外,利用头颈、腰腹背部、四肢产后康复按摩,有效缓解产妇腰背部疼痛。另由于產妇在分娩期间存在体力透支及分娩剧烈疼痛,加之婴儿吵闹,产妇可出现严重产后烦躁情绪8,利用全身康复按摩,可对产妇神经起到放松作用,可疏通产妇关节,对产妇神经及气血均可起到调节功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10、9。为产褥期妇女实施产后康复按摩,临床运用价值较高,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属于产后保健护理办法,经济适用,治疗效果受到临床认可10,可对产妇产后不适症状及疼痛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可有效降低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由于产后需要卧床,减弱了肠蠕动,大量汗液排出,可导致产妇大便干结,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腹部局部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对肠蠕动起到加速作用,可促进产妇排便,另外,可通过刺激产妇足三里、中脘及三阴交等穴位,对产妇实施生化气血、调理脾胃、扶助正气及滋阴通便作用。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中心随机分组研究:与对照组比对,实验组在产后恢复情况、泌乳量、产后疾病发生率(阴道脱垂、产褥感染、

11、子宫恢复不良、张力性尿失禁及腰骶疼痛)、产后恶露情况、产后排便情况、产后子宫底下降幅度、晚期产后出血等情况具有更好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盆康复治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国内关于产后骨盆和腰痛的研究多数是单种方法治疗模式,疗效尚存在争议,且尚无规范化治疗模式,多数是回顾性研究,缺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本研究产科联合康复科团队,应用了生物力学原理和现代解剖学结构,利用运动康复+推拿手法配合康复仪器进行康复治疗,为产科联合康复科在产后康复推广提供依据,为制定更为详尽科学的产后康复治疗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以上,产后常规护理联合产

12、后康复按摩,显著提升产后护理质量,促进产妇恢复、泌乳,预防产后疾病发生,减少产妇产后恶露,改善产妇产后排便,对晚期产后出血及产后子宫底下降幅度进行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荐。参考文献1verstraete eh, vanderstraeten g, parewijck w. pelvic girdle pain during or after pregnancy: a review of recent evidence and a clinical care pathproposal. obstet gynecol. 2013;5:33-43.2wormslev m, juul am, marqu

13、es b, minck h, bentzenl,hansen tm.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pelvic insufficiency during pregnancy: a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observer vari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signs and pai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signs and physical disability. scand j rheumatol 1994; 23: 96-102.3gutke, a.,

14、 lundberg, m., ostgaard, h. c. & oberg, b., 2011.impact of postpartum lumbopelvic pain on disability, pain intensity,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activity level, kinesiophobia,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 440-8.4郭文辉.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9).5李焕敏.导乐分娩与康复按摩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及睡眠质量的改善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0):32-34.6饶燕平.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感染预防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7).7张瑾,张建华,赵欣媛,等.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