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_第1页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_第2页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一流 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技术很少用于数据业务网络,主要是因为其资源利用效率和可靠性低。分组交换技 术通过统计复用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当出现线路故障时,分组交换技术可通过 重新选路重传,提高了可靠性。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线路资源由于缺少交换能力而未被使用,使用的线路资源利用率往往不到百分之十,路由器平均一年的宕机时间不到5秒,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小。因此上述原因对于当今选择交换技术没有意义。而另一个方面,分组交换是非面向连接的,对于一些实时性业务有着先天

2、的缺陷,虽然有资 源预留等一系列缓解之道,但并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这些业务的QoS问题较为复杂。而电路交换技术是面向连接的,很适合用于实时业务,其QoS问题要简单得多。同时,与分组交换技术相比,电路交换技术实现简单且价格低廉,易于用硬件高速实现。且由于其不需 要缓冲区,而光缓冲技术似乎还比较遥远,因此它更易于与光技术融合。当然,电路交换技 术的用户与 WD此间的流量粒度不匹配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如果抛开现有的设施,从头 组网的话,相信大家选择电路交换技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里可以举出一个例子对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做一个比较。假设一个服务器通过一条1Mbit/s的链路与100个用户连

3、接,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 1Mbit/s 链路与100个用户连接结果表: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带宽 1Mbit/s 10Kbit/s平均时延50s 100s 最大时延100s 100s电路交换每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 而交换机使用交换的方法, 让电话用户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信。一百多年来,电话交换机虽然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但交换的方式一直都是电路交换。当电话机数量增多,就使用彼此连接起来的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工作。注意,是这种交换机 采用了电路交换的方式,后来的分组交换也是采用了一样的电信网,只是不一样类型的交换 机(当然协议也不同)。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

4、传输线路的资源。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先拨号建立连接:当拨号的信令通过许多交换机到达被叫用户 所连接的交换机时,该交换机就向用户的电话机振铃;在被叫用户摘机且摘机信号传送回到 主叫用户所连接的交换机后,呼叫即完成,这时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通话 过程。通话结束挂机后,挂机信令告诉这些交换机,使交换机释放刚才这条物理通路。这种 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称为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必 定是面向连接的。用户到交换机之间的叫用户线,归电话用户专用。交换机之间、许多用户共享的叫中继线, 拥有大量的话路,正在通话的用户只占用其中的一个话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里,通话

5、的两 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中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我们可以 打一次电话来体验这种交换方式。打电话时,首先是摘下话机拨号。拨号完毕,交换机就知 道了要和谁通话,并为双方建立连接,等一方挂机后,交换机就把双方的线路断开,为双方 各自开始一次新的通话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电路交换的动作,就是在通信时 建立(即联接)电路,通信完毕时拆除(即断开)电路。至于在通信过程中双方传送信息的内容, 与交换系统无关。举例来说,我们假设有 A B两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一部交换机并有一千个用户,两个交换机之间用100条中继线连接着。那么,如果我

6、们说:在A城的两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电路,我们指的是把两条用户线路通过A城的交换机联接起来。但当我们说:在A城的一个用户和B城的一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电路时,我们指的就是由A城的用户线路经 A城交换机联接到A、B城之间的一条中继线路,在经B城交换机联接到 B城的用户线路上。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中继线路总是大大少于用户线路,并且为所有用户所共享。那么,当我们占用了一条中继线 路以后,即使我们不传送信息,别人也不能使用,这就是电路交换最主要的缺点。在电话通信中,由于讲话双方总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听,因此电路空闲时间占大约50%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是什么工作机制?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就是通信的过程中维持

7、的是实际的电子电路(物理线路),这条电子电路建立后用户始终占 用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固定传输带宽 电路交换的机制有什么缺点? 从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看出,电路交换会占用固定带宽,因而限制了在线路上的流量以及连 接数量电路交换常于分组交换进行比较。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分组交换的通信线路并不专用于源 与目的地间的信息传输。在要求数据按先后顺序且以恒定速率快速传输的情况下,使用电路 交换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因此,当传输实时数据时,诸如音频和视频;或当服务质量(QOS要求较高时,通常使用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更强的的效能,可以预 防传输过程(如e-mail 信息和Web页面)中的延迟和抖动

8、现象分组交换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除了打电话直接沟通,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 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 分组交换网。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 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 兼

9、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 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 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 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 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在分组交换方式中,由于能够以分组方式进行数据的暂存交换,经交换机处理后,很容易地 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通信。分组交换的特点主要有:*线路利用率高:分组交换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可在一条物理

10、线路上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使传输费用明显下降。*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相互通信:分组网以X.25协议向用户提供标准接口,数据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内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终端,不同协议的设备经网络提供的协议变换功能后实现 互相通信。*信息传输可靠性高:在网络中每个分组进行传输时,在节点交换机之间采用差错校验与重发的功能,因而在网中传送的误码率大大降低。而且在网内发生故障时,网络中的路由机制会 使分组自动地选择一条新的路由避开故障点,不会造成通信中断。*分组多路通信:由于每个分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组型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发送到不同用户。*计费与传输距

11、离无关: 网络计费按时长、 信息量计费,与传输距离无关,特别适合那些非实 时性,而通信量不大的用户。分组交换的网络结构一般由分组交换机、网络管理中心、远程集中器、分组装拆设备、分组 终端/非分组终端和传输线路等基本设备组成。分组交换机功能:提供网络的基本业务: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及其他补充业务,如闭和用户群,网路用户识别等。在端到端计算机之间通信时,进行路由选择,以及流量控制。能提供多种通信规程,数据转发,维护运行,故障诊断,计费与一些网络的统计等。用户进网方式有:电话拨号入网:用户采用 X.28规程或X.32规程,用一个调制解调器通过公用电话网(PSTN)连到分组交换网上。专线入网:专线用户可租用市话模拟线或数字数据专线,采用 X.28或X.25规程。方便地进入CHINAPAC CHINAPAd用户提供两种基本业务功能:交换虚电路一一指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的临时逻辑连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