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划痕试验_第1页
细胞划痕试验_第2页
细胞划痕试验_第3页
细胞划痕试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尺20微升枪头(灭菌)无血清培养基PBS准备:所有能灭菌的器械都要灭菌,直尺和marker笔在操作前紫外照射 30min (超净台内)流程:1。先用marker笔在6孔板背后,用直尺比着,均匀得划横线,大约每隔 0.51cm 一道, 横穿过孔。每孔至少穿过 5条线。2。 在空中加入约 5X105个细胞,具体数量因细胞不同而不同,掌握为过夜能铺满。3。第二天用枪头比着直尺,尽量垂至于背后的横线划痕,枪头要垂直,不能倾斜。4。用PBS洗细胞3次,去处划下的细胞,加入无血清培养基。5。放入37度5%co2培养箱,培养。按 0, 6, 12 , 24小时取样,拍照。NOTE6空板可以保证有相当距离的

2、平直划痕,我觉得挺不错的。而且因为有5条定位线,与划痕相交,这样就有10个可固定监测点,不作重复,误差也很小。如果你连续监测24小时,你需要考虑到划痕缩小是细胞迁移和细胞繁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细胞迁移。如果你要单纯的考虑细胞迁移,你可以先用丝裂霉素(1ug/ml )处理一小时,抑制细胞的分裂,这样你的结果就是细胞迁移的作用了。照片拍完之后,可以用image J来测量划痕区域的像素定量比较细胞迁移的速度。无血清的话,应该一个细胞周期内,增殖可以忽略吧。而且我定点监测的话,差不多可以对应到每个细胞。好像没有看见很明显的增殖现象。丝裂霉素貌似很贵的说。如果用这个还不如直接用transwel

3、l呢。另,image J哪里有下载么?谢谢。ImageJ 下载网址:/ij/download.html无血清培养,确实细胞增殖可以忽略了,不过由于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整体性的下调节,细胞迁移的速度也会慢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文献都用无血清培养状态下作划痕实验呢? 目前最好的方法还是 transwell 法一般做划痕实验,都是无血清或者低血清(«2% )否则细胞增殖就不能忽略。一般认为细胞周期是24小时,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细胞系来说,生长可能会快一点。因此好像还没看见用 带血清培养,短时间检测的。不过我会去试试看。可能是个好方法。划痕法的意义在于,

4、价格低廉,操作简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细胞外围环境简单单纯, 容易控制。(比如做加药的,可能会和血清的组分有反映,而且受血清批次的影响,造成误 差。如果是铺了 ECM物质的,组分就更复杂了。)划痕法的不足也很明显,适用的细胞系很窄,一般只能用于上皮,纤维样细胞系。因为1。这些细胞本身有迁移能力,且较强。2。细胞有极性,方便测量,观察。3。 细胞对无血清有较强的忍受力(至少24小时),因此很多肿瘤细胞系是不适合做划痕的,很多肿瘤细胞系在无血清培养下,12小时细胞凋亡就超过 50%。这也就是transwell发展的最大要求。而一些上皮样细胞系甚至可以忍受高达72小时的无血清实验。足以弥合划痕。w

5、uushark wrote:现在好多SCI杂志都不认这个实验了,要求做 transwell 了。这个方法无法进行精确定量,前期做起来容易,后期数据处理比较麻烦,还得附图,SCI杂志照片之昂贵,远超过了 transwell的价格。 Photoshop 6.0以前的版本有个直方图的功能可以直接反映选择区域的象素多少,用来做面 积分析应当很好用,用于做划痕修复的实验应当也很好用,当然,有更专业的Image Pro Plus的话PS就没必要了。tacthgin wrote:本人正打算投稿呢,其中就包括划痕实验,能否请wuushark指点一下哪些SCI杂志不认这 个实验呢?我个人认为 选择scratch

6、 assay 或者是transwell assay是根据所研究的细胞系的特点 来决定的。上皮细胞,癌细胞,角质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形成单层或者复层上皮,当病理状态下,比如创伤愈合,细胞迁移的时候,以侧向运动为主, scratch assay很好的模拟了这种运动形 式,是很好的模型。neutrophil, monocyte/macrophage, mesenchymal stem cell,这类仑田胞在生理状态下并不形成monolayer,病理状态下的细胞迁移是在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的影响下在基质中纵向运 动,transwell assay 模拟了这种运动形式,是适合的模型。非常同意,tacthg

7、in战友的思想。其实在伤口弥合中,fibroblast的向创口处迁移就是典型的侧向爬行。但是其实癌细胞的迁移倒不是侧向爬行那么简单,我觉得应该是综合效应,而且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肿瘤。因为对于远端病灶的转移,显然是通过血液运输的。这是一个细胞去黏附和再黏附的过程。其实 transwell也不能很好的模仿这个过程。只是transwellmatrigel可以模仿肿瘤细胞融解基质,侵入到正常组织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侵袭。所以对于做cancer的来说,可能transwell 会更好些。但我觉得并不能就简单否定scar assay。细胞的迁移作为细胞的一个正常生理活动,是表征细胞生理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点是

8、很主要的意义。(3) .肿瘤细胞迁移实验常用8.0、12.0叩膜,上室种肿瘤细胞,下室加入FBS或某些特定的趋化因子,肿瘤细胞会向营养成分高的下室跑,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可反映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4) .肿瘤细胞侵袭实验常用8.0、12.0 膜,原理与肿瘤细胞迁移实验类似。上室种肿瘤细胞, 下室加入FBS或某些特定的趋化因子,肿瘤细胞会向营养成分高的下室跑,但与肿瘤细胞迁移实验不同的是,聚碳酸酯膜上室侧铺上一层基质胶,用以模仿体内细胞外基质,细胞欲进入下室,先要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将基质胶降解,方可通过聚碳酸酯膜。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可反映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步骤2 . 1 Tra

9、nswell 小室制备2. 1. 1无基质胶 Transwell 小室制备 包被基底膜:用50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C风干。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用胶原(collagen )的话,一般配成 0.5mg/ml ,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C, 30min。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ug/ul) 60- 80卬

10、1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C 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2 . 1. 2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1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min,使基质胶再水化。再吸去剩余培养液。2 . 2制备细胞悬液 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 - 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 PBS洗1 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1 10X 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X 105。

11、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个人经验,细胞 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 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 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 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2 . 3接种细胞 取细胞悬液 100 200卬1加入Transwell小室,不同公司的、不同大小的Transwell小室对细胞悬液量有

12、不同要求,请参考说明书。24孔板小室一般200卬l。 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 5001含FBS或趋化因子的培养基,不同的培养板加的量有不同要求,具体请参考说明书。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 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培养细胞:常规培养12-48h (主要依癌细胞侵袭能力而定)。时间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细胞细胞侵袭力外,处理因素对细胞数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以我的课题为例,我使用的药物不仅会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力,还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我选择的药物浓度是用MTT筛选

13、出的72h的IC50。用这个浓度处理细胞,24h内对细胞增殖并无明显抑制,但 24h后,抑制作用就开始出现了。所以,用这个浓度来做Transwell ,处理时间也必须限定在24h内,否则一旦药物抑制了细胞增殖或者诱导出凋亡,使处理组 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那么就难以肯定穿过膜的细胞比对照组少,究竟是由于侵袭被抑制 引起,还是处理后细胞数目本身就比对照组少而引起的了。时间过长不可以,同样,过短也不行,因为细胞内会有一定量的MMPsBt存,短时间内可能侵袭能力不会有太大改变。同时从药物被吸收进去,进而发挥作用,影响MMPsH达,到最后释放到培养基中,还需要一个过程。时间点的选择可尽量长点,也可选择多

14、个时间点研 究时间依赖效应,但前提是这个时间范围内细胞数目不能有明显变化。另外,我看到细胞在小室内的形态不是正常培养贴壁的形态,而是圆形的,仍是悬浮时的 形态,不过会聚集成团,所以看到细胞不正常贴壁也不要紧张,是正常现象在培养过程中,膜下会逐渐有少量小气泡产生,这是正常现象,可不予处理,但我遇到过 培养一段时间后,膜下出现了大气泡,幸亏及时发现,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个人 建议,最好接种细胞后 1-2h把培养板从培养箱里拿出来看看,确信没有大气泡产生。2 . 4结果统计检测穿过的细胞数有两种方法:2. 4. 1直接计数法2. 4. 1 . 1 “贴壁”细胞计数这里所谓的“贴壁”是指细胞穿过

15、膜后,可以附着在膜的下室侧而不会掉到下室里面去。通过给细胞染色,可在镜下计数细胞 用棉签擦去基质胶和上室内的细胞 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结晶紫染色、台盼蓝染色、Giemsa染色、苏木精染色、伊红染色等。个人推荐采用0.1%结晶紫染色,这种方法有如下优势:(1).不需要固定细胞,直接染色即可。(2).配制简单方便。(3).染色后可以用33%醋酸脱色,将结晶紫完全洗脱下来,洗脱液可在酶 标仪上570nm测其OD值,间接反映细胞数。个人认为这是结晶紫染色最大的优势所在。因为, 虽然经过准确的细胞计数,往往穿过膜的细胞数仍难以准确控制,可能某一批实验穿过的细胞会特别多,以致细胞成堆, 这种情况下就难以计数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醋酸脱色后用酶标仪检测。使用结晶紫染色要注意,染色前要将膜风干,否则可能会染不上。 细胞计数:我们使用的是Leica DC 300F正置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把 Transwell小室反过来底朝上就可清楚看到小室底膜上下室侧附着的细胞。也有不少人用手术刀将膜切下后染色,再贴在玻片上,滴二甲苯,再盖上盖玻片,就可以长期保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