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刘伟标现代制造业是一个融合多专业、多学科知识并为多种加工领域服务的工业行业。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编制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计划和培养目标,笔者通过企业调研、问卷调查、聘请企业人士及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和访谈等方式,进行了有关企业所需人才在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调查,通过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出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技术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构建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新型体系。一、我国制造工业的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近几年来,我国制造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根据笔者的

2、调查,目前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的学生还未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线技能型人才往往还得靠企业自身培养或者高薪招聘社会技能人才。但靠企业自身培养存在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在社会上直接招聘存在“年薪十万难求好技工”等现象。企业非常希望由技工院校为他们培养出满足生产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对目前技工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反馈如下。第一,企业普遍认为毕业生期望值较高,在企业一线操作不安心,轻易跳槽,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二,企业普遍认为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差距,教学内容滞后。第三,企业希望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在与人合作、与人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

3、望,以适应对中小企业的技术与管理要求。第四,企业要求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高,并具有适应多岗的生产一线技术、管理能力。第五,企业认为目前技工院校要加大力度搞好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实训基地建设。第六,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针对学生的特点修改教学计划和内容。第七,毕业生希望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能从事产品加工、工艺编制、机械维修、装配与调试、质检与估价等岗位,以适应社会需求。二、传统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随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因此,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人

4、才培养必须适应企业需求、加大培养力度,及时为企业输送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是,反观现有专业培养模式,理论实践双轨制并行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面窄、专业技能水平弱。为了改变现状,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即培养出专业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创新创造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机械加工专业人才,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改变教学手段、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三、重构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机械加工是一种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技术,机械加工职业岗位要求对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知识技能水平和行为素质,具有本职业岗位群所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经

5、验,同时要有很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和现场生产组织管理等能力。结合调研,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技工院校是以培养企业一线生产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通“产教合作”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体系。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掌握机械加工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完成产品设计与制造、装配与调试、质检与估价等工作任务,具有职业生涯发展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要引进企业文化、生产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主导“

6、学中做、做中学”的主体架构,强调工作过程与能力的培养。2.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任务的实施与评价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进行。新型课程体系要摆脱学科课程的框架束缚,创新工学结合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作体化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根据技能人才培养特点,探索与完善工学结合体系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设置与企业零距离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发展阶段课程体系取代学科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理论实践分开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取代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通过“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和积累经验

7、,以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构建机械加工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四、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改革方案1.着力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机械加工专业建设委员会与名优企业密切合作,构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新合作形式。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专门为企业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需要的技能人才。深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引入企业文化;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2.统筹促进师资建设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

8、关键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为了重新定位出适应工学一体化新型体系的需求,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教师应具备技工院校教师上岗资格和相应技能操作水平;教师队伍结构中应有一名专业带头人,年龄结构合理;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强,专业教师必须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要加强年轻教师培养提升,安排顶岗实践,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技术改造提升专业水平;聘请企业实践专家、行业精英以及大学教授同共参与指导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进行产品研发、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为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提供零件产品设计、制造指导。 3.教学内容紧跟专业新发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紧跟社会发展,按企业人才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调整专业

9、技能及素质结构,重构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教师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及时收集行业最新的发展态势,介绍四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传统技术与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专业技能高技能人才。通过与企业合作,将机械加工专业新技术及时融入专业教学中,保证教学模式不会滞后、不影响教学效果,保证培养出的学生适应企业需求;通过及时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构建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订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围绕在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4.重组金工课程的学习任务机械加工技能人才首先要加深对机械加工过程各个环节的认识,着重要掌握机械零件的测绘与识读和机床设备操作技能。零件的制作

10、是利用各种机床切削加工和手工制作结合完成的,需要技术员必须熟练掌握传统机械加工的车、铣、刨、磨等相关技术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现代制造技术也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传统机械加工技术,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模式,重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训练基地的建设,重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新型教学体系,选取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项目,真实参照企业工作过程来开展教学,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注重一体化学材编制工学一体化学材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岗位为依据,编制出贴近企业工作情境的教

11、学内容,真正体现企业工作流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材内容应突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强调教学项目是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图文并茂,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同时要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培养学习兴趣,力求更真实反映行业现状,以保障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和全方位。一体化学材还要具有创新性,及时纳入专业领域的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技术,介绍专业行业发展趋势。6.践行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自

12、主践行、自主操作为主要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应用旧知识、发现新知识,以任务驱动教学;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又能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情感,活跃学习气氛,能以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示范项目、练习项目、实训项目的学习,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态度,将企业工作岗位迁到课堂,与今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7.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传统职业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操作训练,而对人的职业素养精神理念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实现,需要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现代企业用人标准是要有责任心,与人沟通合作能力较强,能灵活独立处理各种问题。为适应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特别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重点在于转变重技轻人的价值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利用企业培养技艺和塑造工匠精神,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培育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