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供养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参考报告精选_第1页
城乡低保供养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参考报告精选_第2页
城乡低保供养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参考报告精选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乡低保供养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参考报告精选市纪委、市农工办:按照安纪办函202013号通知要求,我局通过调研、查阅材料等方法,对我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落实情况进展了自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城乡低保政策概况我市城市居民低保工作于1998年开场试点,2001年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10余年的不断探究、总结和完善,我市城市居民低保工作逐步走上了标准化、制度化轨道。我市农村低保工作也启于1998年,省上给予一定资金,按照低标准、小范围、快起步的原那么,先后有8个县进展了积极探究和实践,按县、乡、村4:4:2比例筹集农村低保资金,但由于没有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加之其他一

2、些客观缘故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政策的变化,乡、村按比例的资金无法落实,迫使大部分县不得不停顿农村低保工作,没有停的几个县也是占用救灾救济款维持现状。为理处理农村贫困群众根本生活征询题,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并于2007年逐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开展至今经历了试点探究、典型引路;建立制度、全面推行;标准治理、应保尽保三个阶段和7次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政策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为保障困难群众根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十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关怀指导下,在贯彻落实十个中央1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城

3、乡低保的惠农政策上做了大量工作:1、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近10年来,我市城乡低保最低限定保障标准稳步提高:2004年10月1日,全市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120元/月·人统一提高到130元/月·人;2006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145元/月·人;2008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165元/月·人;2010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265元/月·人,从10月1日起又提高到295元/月·人,农村低保最低限定标准从1196元/年·人提高到1600元/年·人;2011年10月1日起城市低保标准由295元/月·人提高到325/月

4、·人,农村低保标准由1600元/年·人提高到1840元/年·人;2020年年10月1日起全市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345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020元/年·人。目前全市25033户,49274人城镇低保和112806户, 253440人农村低保群众从中受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总体上实现了应保尽保。2、健全了组织领导,强化了政策宣传。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详细抓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了基层工作人员,市民政局设立了社会救助科,县区民政局设立了低保股,各乡镇成立了民政站(所),装备了工作人员2-3人,保证了城乡低保工

5、作的正常运转;各县区先后制定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施行方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施行细那么等政策文件,使低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组织施行城乡低保提供了制度保障;围绕城乡低保保障范围、申报审批程序、保障标准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采取业务培训、印发材料、召开会议、广播电视、公布征询等有效方式,加强了低保政策的学习宣传。3、标准了程序,比拟合理地确定了对象。各县区结合实际,按照农村低保属地治理原那么,以户为单位,统一家庭收入核算口径,核定家庭收入。在对象确定、申报和审批上,大多数县区、乡镇坚持了“一评三审三榜”的运转机制,根本完成了“户报、村评、乡(镇)审、县定”的规定程序。由于我市贫困面大,

6、需保障的困难人口多,财政拮据配套资金少,贫困居民一次性全部纳入不现实。通过摸底调查,认真测算,本着低标准起步,小范围启动,再逐步扩大的原那么,依照低、中、高山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对温饱线以下的城乡贫困居民进展分类施保、分档补差。对痴、呆、傻、残民政救济对象予以重点保障,对生存环境恶劣或因其他缘故致使生活临时难以维系的一般贫困户也纳入保障范围。在低保施行中县乡都健全了低保档案治理制度,对城乡贫困家庭根本情况进展分类排队,登记造册,实行一户一档,并按照县有档案室、乡有档案柜、村有低保台账的标准完善设备、标准治理,及时掌握收入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努力探究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

7、有降的动态治理方式。4、加强了监管,力保资金平安。为标准资金运作程序,各县(区)财政局、民政局结合制定了城乡低保资金治理施行方法等标准性文件,县乡两级建立了低保专账,实行专户治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转。全市城镇低保和部分乡镇农村低保实现了财政一折通发放,对因年老体弱、智障、残疾的对象,乡镇委托村组党员干部及监护人、包帮人监视使用。(二)、存在的主要征询题1、申报时无法精确核实家庭收入。目前低保家庭收入核查主要依托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开展,并通过张榜公示等手段接受社会监视,但是现阶段居民隐性收入、隐性就业、人户别离现象普遍,家庭收入情况复杂,除了带有共性的银行存款无法核实、务工收入难以核实外

8、,低保对象的豢养收入、农作物收入的估算也难以做到绝对精确,非常难精确的测算低保户家庭收入,导致部分不符合低保标准的家庭享受低保。2、审批程序不够标准。尽管去年以来虽三令五申强调低保由镇办审核,县区民政局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力量缺乏,审核、审批主体责任不断未能完全落实,部分地点仍依赖于村主任。3、民政系统人员编制缺乏。基层民政干部少、工作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市仅有镇办民政干部313人,其中兼职151人,平均每个乡镇1.6个民政工作人员,却承担了对近45万多人的经常救助任务,治理着每年逾8亿多的救助资金,人均效劳对象达1400人,人均治理资金达26万元。其工作量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9、极不相习惯,存在严峻的构造不合理的现象。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建立职能的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范围逐步拓宽,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他们既要承担民政工作的城乡低保、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和社区建立、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区划地名、老龄工作等,同时,还要承担基层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详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直截了当妨碍到城乡低保工作正常有序开展。4、部门之间数据未实行共享。基层低保人员信息与银行存款、房产、税务、公安、车管所等部门未实行数据共享,低保户存款、房屋、车辆情况无法掌握,治理人员仅能依照低保户提供的劳务、种植收入等简单数据核定其是否具有享受低保的资历,同时由于未与公安户籍治理部门实行数据共享,

10、民政部门不能及时掌握低保人员死亡信息,出现了极个别的低保户已经死亡接着发放低保金的情况。二、农村五保政策根本情况我市是一个贫困地区,各级财政都非常吃紧,但在五保供养政策执行方面,各级政府都非常注重,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根本得到保障。近年来,全市先后新建、改建、扩建、在建农村敬老院200所。其中:县级中心敬老院10所,区域性敬老院53所,镇敬老院137所,保存村级农村五保集中安置点127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床位到达23000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1992人,入住率95.6%,占50633五保对象的43.4%。全市落实治理人员编制250个,现有正式工作人员259人,临时聘用人员986人。集

11、中供养标准由最初的360元/人·年提高到如今的5200元/人·年。实现了五保集中供养工作的新跨越,得到各级党员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确信,极大地提升了全市民政工作的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一)五保供养政策标准施行情况1、五保供养政策制定出台情况。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出台了农村敬老院治理暂行方法(民政部令19971号),对农村五保供养效劳机构的建立和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逐步走上标准化、法制化的治理轨道。2000年以来,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政策衔接、资金落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困难,在落实“应保尽保”、“按标施

12、保”等方面存在不少征询题。针对这种情况,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公布了重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现行的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作了严重调整,将农村五保供养由农村集体供养转为财政供养,把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以及未成年人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2006年11月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陕西省施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方法,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2007年我市五保供养标准为1400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1200元/人·年);2008年五保供养标准由1400元/人·年提高到1640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1440元/人·年

13、);2009年提高至1856/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1656元/人·年);2010年9月21日,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做好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工作有关意见(安政办发2010115号),将五保供养标准由1856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1656元/人·年)提高到2104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1904元/人·年);2010年11月30日,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提高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意见(安政办发2010171号),从2010年10月1日起,将五保供养标准由2104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1904元/人

14、·年),提高到3200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3000元/人·年);2020年3月6日,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提高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意见(安政办发202014号),从2011年10月1日起,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4200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4000元/人·年),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4000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3800元/人·年);2020 年11月20日,市政府批转了关于提高全市社会救助标准和实行电价补贴的通知(安政办发2020147号),从2020年10月1日起,我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最低限定标准提高到5200元/人·年(其中,现金不低于5000元/人·年),分散供养最低限定标准提高到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