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_第1页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_第2页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_第3页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_第4页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杨春玲1 王曼玉2 李佼阳2(1.作者单位:161000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2.(杨春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王曼玉、李佼阳)第一作者简介:杨春玲,1966年9月出生,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内科临床护理方法。电话电子信箱:yangchunlingy。通讯地址: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德龙路35号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南院,161000。【摘要】方法目的 探讨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将选择2014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缓解接受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此基础上予以接受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包括舌肌和咀嚼肌训练、闭口做咀嚼运动、发音训练、吞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等。按照上述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措施每日干预一次。分别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出院前,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两组患者评价吞咽障碍功能,并于。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积分(1.97±0.4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

3、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9.4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吞咽障碍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2.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9.43±3.8),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进行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可改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吞咽时是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反射运动。当支配吞咽运动的神经、肌肉及

4、口腔、咽、喉等处病变时可造成吞咽运动障碍。假性延髓麻痹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其中而吞咽困难常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心理障碍、脱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急危情况,影响着脑卒中患者临床康复进程和预后1。目前,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2。因此,探讨能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干预方法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对通过对3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给予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病例组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一、对象与方法1.

5、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病房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病房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72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全部病例所有患者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符合实用神经病学3中“假性延髓麻痹”诊断标准符合史玉泉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标准3。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且,病程在15d45 d。同时能够除外;排除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脑卒及后循环供血

6、障碍患者(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腔隙性脑梗塞者死)、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患者。共入组7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2.57±8.15)岁;病程最短16d,最长43 d,平均病程(31.3±7.4)d;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4例,糖尿病史6例,高血脂史5例。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1.78±7.83)岁;病程最短15d,最长41 d,平均病程(32.4±8.1)d例;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2例,糖尿病史7例

7、,高血脂史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说明1:该既往史数据没有错误,所纳入的病例不一定合并有既往史;有一部分病例无既往三高病史)1.2 护理2.方法(1)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卒中后延髓麻痹的疾病特点、日常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认识的错误信息,培养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依从性。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大家交流,避免情绪波动,减少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面

8、情绪发生。口腔护理。:指导患者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口唇干燥破裂者涂以石蜡油。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咳痰。指导并督促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饮食指导。:根据病情给予患者予禁食或鼻饲喂服饮食,以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如肉汤、菜汤、果汁、米汤、匀浆膳等。(2)观察组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接受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即:舌肌、咀嚼肌训练。:对于无吞咽反射的患者进行予舌肌和咀嚼肌按摩,让患者张口,将舌尽可能向外伸舌,舔上唇硬腭、下唇、左右口角。嘱患者闭口做咀嚼运动。:指导患者进行颊肌和喉部内收肌训练。;将患者手清洗干净,嘱其做吸允手指动

9、作。发音训练。:嘱患者张口发“啊”音,再闭口后双唇突出发“呜”音。吞咽训练。:通过深吸气、憋气,再咳出的训练方法强化咳嗽训练;通过患者深吸气、屏气、吞咽唾液、呼气、咳嗽的方法进行模拟吞咽功能训练;通过使用带有冰的棉签,轻轻刺激患者舌根、软腭、咽喉壁的方法,进行咽部冷刺激训练。患者住院期间,每天进行1次按照上述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措施每日干预一次。1.3 (3)效果评价: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症状积分评价。1.3.1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症状。,1次吞咽障碍症状积分标准:1分=1次咽下,无呛咳;2分=2次以上咽下,无呛咳;3分=1次咽下,但有呛咳;4分=2次以上咽

10、下,也有呛咳;5分=屡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患者出院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当您入院到病室护士对您接待”、“护士向您介绍病区、病室布局环境和探视规定”、“您对病区、病室(清洁、整齐、安静)环境”、“您对护士服务态度”、“您对护士技能操作”、“护士对您用药”、“护士对您疾病康复指导”、“当您向护士了解疾病护理知识,得到的回答”、“护士对出院后注意事项告知情况”、“住院期间护士对您的护理照料”。其中每个项目110分,其中1分代表最不满意,10分代表非常满意。分别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出院前进行评价吞咽障碍症状积分评价。1.3.2 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

11、采用自制二十项百分制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出院时填写。3.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完成进行统计处理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二、结果2.1 两组入院时与出院前1.吞咽障碍症状积分比较: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入院时,吞咽障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明显减少,组内入院时与出院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

12、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观察组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两组入院时与出院前吞咽障碍症状积分比较(分,x±s)组 别入院时(分)出院时(分)t组内值P值观察组(n=36)3.62±0.941.97±0.4715.7889.4200.0010.000对照组(n=36)3.60±0.872.81±0.549.7734.6300.0010.000t组间值0.094-7.040P值0.4630.0000012.2 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

13、满意度为(95.7±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9.4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得t值=8.170,P0.001=0.00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3 讨论假性延髓麻痹又称为核上性延髓麻痹,或上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研究表明,假性延髓麻痹是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4。脑炎、多发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均可引起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而发生假性延髓麻痹。,其临床表现为言语困难、构音障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生

14、理性脑干反射软腭反射存在或亢进、病理性脑干反射阳性,和强哭强笑等5-6。目前,假性延髓麻痹仍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营养不良率及病死率均会有所增加7。目前,假性延髓麻痹尚无有效的公认治疗方法,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患者多数依靠胃管鼻饲流食,易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临床康复进程及生存质量,延长疾病治疗疗程,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8。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康复护理是从基

15、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是除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内容外,还应用通过各科专门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恢复。本研究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采用舌肌和咀嚼肌训练、闭口做咀嚼运动、发音训练、吞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以期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伤残率。此次临床观察结果示,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积分(1.97±0.4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5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9.43±3.8)分

16、,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本研究结果与以往文张平献报道结论9基本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见,表明对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孙远征,,李子巍.项舌针配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优化方案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7):):37-39.2余静,,卢爱兰,,朱伟新,,等.针刺联合电刺激对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0):):1174-1177.3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6.4王小亮,,侯斌,,姜远飞,,等.补肾利咽饮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肾虚血瘀痰阻证)吞咽障碍3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7):):1364-1366.5汤东,,武文鹏,,孙兴华.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3)):26-27.6梁康,,李晓东,,解光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