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作例文与习作周次备课人日期课题习作例文与习作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总结习作例文的写作技巧,回答文后的问题。2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教学重点1学习并运用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2按游览的顺序写清景物的特点。教学难点1. 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2. 能参考他人的意见修改作文。课前准备教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准备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谈话导入,弓I出主题导语: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课文海上日出和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是作者写旅途中看到的日出景观,一篇 是作者参观景点的记录,它们都是游记类的文章。再加上前面的“交 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活动,

2、同学们对游记类的文章已经有了一 定程度的了解,懂得了一些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这节课, 我们将运用这些方法,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物。二、拓展思路,精选素材1. 回顾教材要求,交流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预设: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及对话框,明确写自己游 览过的地方不一定非要是著名的景点,只要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 象的,都可入笔。比如自己家附近的公园、郊外的果园、自己参观 过的某处建筑,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2. 补充题目,确定写作主题。二、研读范例,交流方法过渡:这次作文写什么,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数了。可是怎 么把游览的这个地方介绍清楚,突出它的特点,并且能打动人呢?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一定的

3、写作技巧了。不如我们先去看看作家们是 怎么写的吧!1. 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两篇习作例文,结合旁批,分组讨论。 思考:(1)找出颐和园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长廊()()()(2)说说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 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明确:(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过渡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 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2)作者是按照移步换景、逐步深入天

4、山的顺序写天山美景 的,从“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等语句可以看 出。3. 再读例文,教师指导并归纳写作技巧。过渡: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各自记叙了自己游览某处景点的经 历,写得都非常精彩。那么,他们是怎么把文章写得让人觉得生动 又真实的呢?请大家再读一读,品一品,认真体会文章中的精彩之 处,其中好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去。(1)引导学生说清楚主要内容。明确:颐和园一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 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七月的天山一文运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 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表达

5、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光的喜爱之情。(2)总结归纳写作技巧。明确:颐和园一文采用了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不同特点描 写的方法,依次描写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 十七孔桥等景物,层次分明,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七月的天山 一文运用移步换景法描绘了天山的景物,先写“进入天山”,从高 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雪峰、雪水和 雪水汇成的溪流。而后是“再往里走”,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 景。最后是“走进天山深处”,描写了天山深处的景象。在记叙游览的某处景物时,一要采用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 写清楚,二要重点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的特点,三要用上过渡句, 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此外

6、,还要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并表 达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四、确定顺序,完成初稿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对这次习作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材料有了, 方法有了,还等什么?现在 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叙写你们记忆里那次印象深刻的游览经历吧!1. 学生互相交流,确定文章的与作内容和与作重点。提示: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按照游览的顺序说一说自己要写 的景物。讨论作文中应该重点与什么,哪些内容应该略与或不与, 重点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好的 处理方式,文章的结构应该怎样安排。重点交流怎样按照游览 的顺序描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的特点,这是本次习作的核心内 容。2

7、. 根据讨论结果,列出写作提纲或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 理清思路。3. 练习草稿。根据交流的内容和写作提纲(或游览路线图),把游览的经过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作文。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五、完成习作,修改誊写1. 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评议重点:(1)叙述的顺序有没有条理;(2)是否突出了景 物的特点;(3)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紧密;(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 鉴。2. 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错用的标点;(2)改正不通顺 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点, 哪些地方可以简写 或删去。3. 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4. 小组推选佳作进行

8、朗读展示,教师点评。点评重点:(1)记叙顺序清晰鲜明;(2)景物特点突出,引 人入胜;(3)描写生动,情感真挚;(4)开头、结尾夺人眼球。游张家界去年国庆节,爸爸带我游览了张家界。这是一座森林大公园, 它的门票就很特别,是由指纹来识别的。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笔陡的山峰,它们非 常雄伟壮观。接着,我们坐上上山的缆车。缆车可真刺激,飞快地 向上冲,不一会儿,就到站了。这时,我们已被带到了山顶上,这 儿叫黄石寨。据导游介绍,这里有佛掌峰、天神布阵、猴帅点兵、 雾海金龟、五指峰等景观,可惜那天雾太大,这些景点都淹没在茫 茫大雾中了,什么也看不清。下午,我们来到了金鞭溪,那是15 里长的

9、绕山小路,小溪流水淙淙,五颜六色的小鱼欢快地游着。那 里的小鱼多,两岸的景点更多,有师徒取经、蜡烛峰、金鞭岩、鲁 迅峰、双龟峰等,它们个个栩栩如生。这儿风光秀丽,使人流连 忘返,不知不觉我们走完了这长长的山路。第二天早晨,白茫茫的雾从山谷里升起来,那时,天下着蒙蒙 细雨,寒风刺骨,我们顶着雨丝去坐世界第一梯百龙电梯电梯笔直地向上走,几分钟的工夫我们就来到了山顶,山上的景点 同样被大雾笼罩。在坐索道下山时,那些秀丽的山峰才一个个在我 们眼前露出了它们美丽的身影。下午,我们来到十里画廊,一路上 有许多奇峰异石,有食指峰、三姐妹峰、金鸡报晓、骆驼峰、秀才 藏书等。最著名的要数采药老人了,瞧,它像极了

10、,它背上的小树 多像竹篓里的药材呀!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黄龙洞,它由大大小小40多个山洞组成, 真是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里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 它们在灯光的映照下非常美丽。洞里最神奇的石笋名叫定海神针, 它两头粗,中间细,有几十米高,为了它,还买了保险呢!它离洞 顶还有六米,据说再花六万年才可以长到洞顶。下午,我们乘上了回武汉的火车,就这样,这次旅行愉快地结 束了,现在我还在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句段赏析 开门见山,点明游览的地点一一张家界。 介绍黄石寨处的山峰。 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移步换景,衔接自然。 比喻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详细介绍黄龙洞,重点介绍石笋“定海神针”。 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总评:张家界的景点众多,作者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 写作的内容。其次抓住景点的特征,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张家界的景 观,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小作者游得高兴,其习作也是让人 看了欣喜,忍不住为他点赞。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习作教学有这样的表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 达真情实感。”由于前面进行了课文学习和其他相关语文活动,学生对游记类的文章 的写法已有了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