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域环境ppt课件_第1页
中国海域环境ppt课件_第2页
中国海域环境ppt课件_第3页
中国海域环境ppt课件_第4页
中国海域环境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海域环境中国海域环境一、海域范围一、海域范围 图图3-1 3-1 中国海域中国海域 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 总面积约总面积约473473104 km2104 km2。 4 4个海域划分的根据:海域的地理个海域划分的根据:海域的地理位置、地理轮廓、海洋物理性质、生物位置、地理轮廓、海洋物理性质、生物体系、海底地貌等因素所表现的差异。体系、海底地貌等因素所表现的差异。 渤渤海海黄黄海海东东海海台湾岛以东海域台湾

2、岛以东海域南南海海 面积面积8 8104 km2104 km2,是我国的内海。平均水深,是我国的内海。平均水深18 m18 m,小于,小于30 m30 m的的范围占总面积的范围占总面积的9595。 面积面积3838104 km2104 km2,平均水深,平均水深44 m44 m。黄海分为北、南两部分,。黄海分为北、南两部分,北黄海平均深北黄海平均深38 m38 m,南黄海平均深,南黄海平均深46 m46 m。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为。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为140 m140 m。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 面积面积7777104 km2 104 km2 ,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

3、半岛,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平均水深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平均水深349 m349 m,最深,最深点为点为2 719 m2 719 m。 面积约面积约350350104 km2104 km2,平均深度,平均深度1 212 m1 212 m,大陆架以下为阶梯,大陆架以下为阶梯状大陆坡,大陆坡向下为水深大于状大陆坡,大陆坡向下为水深大于3 500 m3 500 m的中央盆地,最深处可的中央盆地,最深处可达达5 377 m5 377 m。 处于菲律宾海盆西北部。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处于菲律宾海盆西北部。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二、海底地

4、貌二、海底地貌( (一一) )大陆架大陆架 渤海、黄海、东海海盆,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南海海盆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这些板块的运动建造了中国海域的地质格局。在此基础上,环海陆地上的河流把丰富的物质输送入海,沉积到海底,进一步改造了海底的形态。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 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

5、约有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 23 3在大陆架上,其外缘转折点水深约在大陆架上,其外缘转折点水深约在在100100170 m170 m,大陆架宽度为,大陆架宽度为240240650 km650 km,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架。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1/2以上,两广沿岸大陆架宽约以上,两广沿岸大陆架宽约180180260 km260 km,转折点水深转折点水深150150200 m200 m。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千米。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千米。( (二二) )大陆坡大陆坡 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东海、台

6、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坡底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坡底水深范围在水深范围在8008004 200 m4 200 m,坡度,坡度2 24040,最大坡度达最大坡度达4 4。( (三三) )海槽与陆缘海盆海槽与陆缘海盆 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总体呈北东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总体呈北东- -南西向,海槽长南西向,海槽长840 km840 km,平均,平均宽约宽约70 km70

7、 km、北浅南深。、北浅南深。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是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 陆缘海盆分布在南海中部,深海平原长陆缘海盆分布在南海中部,深海平原长1 500 km1 500 km,最宽处,最宽处820 km820 km,北部海底平坦,水深为北部海底平坦,水深为3 4003 4004 000 m4 000 m,向南缓倾斜,中部水深为,向南缓倾斜,中部水深为4 4 0000004 300 m4 300 m,向西南倾斜,南部水深,向西南倾斜,南部水深4 3004 3004 400 m4

8、 400 m,其间有一系列,其间有一系列近东西向或北东向的海山、海丘群。近东西向或北东向的海山、海丘群。图图3-2 3-2 中国海域中国海域三、海洋水文三、海洋水文( (一一) )海水温度海水温度 中国近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形态、海流与潮汐、气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素影响,变化比较复杂。化比较复杂。图图3-3 3-3 中国近海表层水温度中国近海表层水温度海域水温的年均值,渤海约海域水温的年均值,渤海约1212,黄海约,黄海约1616,东海,东海2222上下,南海上下,南海2626左右。左右。( (二二

9、) )海水盐度海水盐度 海 水 盐海 水 盐度的分布和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弱,其次还受蒸发量和受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影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度年平均值由北向南逐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渤渐升高,渤海约海约3030,黄海黄海3l3l,东海东海33333434,南海,南海3434以上。以上。图图3-4 23-4 2月表层盐度分布图月表层盐度分布图 图图3-5 83-5 8月表层盐度分布图月表层盐度分布图 中国中国近海海域近海海域的海流可的海流可分为两大分为两大系统:一系统

10、:一是外来的是外来的黑潮暖流;黑潮暖流;二是海域二是海域内生成的内生成的沿岸流和沿岸流和季风漂流。季风漂流。图图3-6 3-6 黄海、渤海及东海海流系示意图黄海、渤海及东海海流系示意图( (三三) )海流海流 黑潮暖流起源于吕宋岛以东洋面。主干流沿台湾以东,经台湾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进入东海,顺东海大陆坡向东北流去。在台湾东北,黑潮向北分出一股支流,称台湾暖流。 南海海域的海流较为复杂。过去认为,从表层至200 m深处的上层水体都在季风的制约下流动,夏季东北漂流,冬季西南漂流。后来发现,在广东外海冬季期间,海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并非总体都是如此,在较深的水深处,有一狭窄的逆风向海流,且流速较大。

11、图图3-7 3-7 南海海域冬、夏季风漂流图南海海域冬、夏季风漂流图( (四四) )潮汐潮汐 中国沿岸潮汐系统主要是由太平洋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以前者为主,潮汐类型复杂。 渤海沿岸以不正规半日潮和正规半日潮为主,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不正规半日潮;龙口至蓬莱一带属正规半日潮,秦皇岛以东和神仙沟附近属正规全日潮,黄河口两侧为不正规全日潮。 黄海沿岸基本上属于正规半日潮,威海至成山头和靖海角、连云港外为不正规半日潮。 东海大陆沿岸除宁波至舟山之间海域为不正规半日潮外,其余为正规半日潮。台湾西岸从基隆至布袋为正规半日潮。其余为不正规半日潮。 南海沿岸以不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全日潮为主,其中汕头至海门、珠江口至雷州半岛东部、海南东北部、南海诸岛为不正规全日潮。雷州半岛南段和广西沿海为正规全日潮。 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杭州湾最大,澉浦、尖山等地在5 m以上。( (五五) )海域环境评价海域环境评价 (1)(1)区位优越。区位优越。(2)(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 (3)(3)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4)(4)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