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一_第1页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一_第2页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一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学习目标 记住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能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用处二、学习重难点正确判断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恰当 分析其作用三、学习过程(-) 判断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 作用。 战丄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世J回億韦赞美戌边将士,批评与讽刺统治者, 主题更加辟明。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策问人表达对孙权的敬佩赞美,深化了主题,令 人回味。 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表达含蓄,印象深刻。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拟人:形象生动,写出诗人遇赦时激动心情。VAVA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VAVA衬托:以动衬静,更好的表现出环境的幽静。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

2、卷土来?反问:加强了语气,说明代的灭亡时历史的必然, 感悟强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更加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愁思的深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代:语言简练含蓄,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像春水一样连绵不绝,写愁之多,深。使 抽象的情感具体化。1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典,赞扬刘裕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讽刺南宋朝廷 屈辱求和的无耻。表现自己的抗金主张和恢复中原 的决心。合作探究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此诗后两句运用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 分祈

3、比喻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作遮拦不断地江南护瀝髓将瞬黔翳化'形象(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南园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石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试赏析其 表达效果。=1比喻、拟人:“小白长红越女腮”将南园中的那 些或小或大,或白或红的花朵,比喻为越美女的面颊, 赋予花的少女的娇艳和精神。“嫁与春风下用媒”,以 花当作人,写出了日暮花落的无奈结局,含有惜花亦惜 春之椿O课堂小结问艺术辜法的答题步骤1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手法1=13、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三)课堂反馈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鹏鸩天贺铸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橄李伴人归。五

4、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冉冉,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注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 本词作于此间。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整个东京。放夜:解除夜禁。古代,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 人们尽情观灯游赏。橄李:形容女子容貌娇美如称艳的桃李。(1)这首词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2)本词上片旧忆,下片写实。请从今昔对比的角度,简要赏 析作者抒发的情感。1、对偶(对仗)“五更钟动“"十里月 明”,“五更”句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 之广。2、昔日是笙歌阵阵,灯火璀璨,场面热闹。眼前是香袅袅,处境孤凄;往昔居于繁华的 京城,如今独处暮时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