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煤矿安全大检查的报告76_1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外煤矿安全大检查的报告76 为了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关于省外煤矿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精神,振兴煤业始终坚持“要安全、先达标”的安全管理理念,一直都对安全管理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不懈,决心把安全管理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开创振兴煤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从方方面面加强了安全管理。 1、我矿成立了防治水科和探放水专职探放水队伍,配备了3台 zyj-380/ 210、1台zyj-380/ 310、3台zy-1250架柱式液压钻机,其中6台用于井下各施工地点的物探工作,1台在地面检修备用;坚持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加强了瓦斯记录、牌板、台账的检查监督;防灭火遵循了“预防为主

2、、消防并举”的原则,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下井,井下烧焊作业必须严格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坚持“以风定产,各用风地点配风量不得小于规定,不得大于计划供风量10。严禁风量不足、无风或微风作业,及时做好掘进巷道贯通后的风量调节;做好了“雨季三防”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防范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施工用电由施工单位到机电科进行用电审批,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防火、消防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严禁重点部位的防火范围内存放易爆化学物品,县消防大队对在职员工进行了消防法规的宣传、普及和防火灭火知识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职业病防 治观念,提高劳动者

3、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并每半年对在职人员进行了健康查体预防。 2、安全管理机构有技术科、机电科、安全科、安全指挥中心、调度室、通防科,安全管理人员共有50人,其中原有安全管理人员13人。 3、对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安排、考核;每星期召开安全监察例会,研究总结本周工作,分析问题,提出下周的工作目标、措施及要求,保证了质量标准化工作稳步发展;每月对管理人员的三违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公布,对完不成指标的管理人员按照三违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严格考核管理人员下井隐患排查质量及数量,强化自觉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 4、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文件的收集、学习

4、传达指定了专人管理,学习传达情况以现场签字进行考核。对集团公司三季度安全活动各项内容进行了开展并落实到位,各专业每周二进行专业隐患排查,对隐患排查进行筛选上报,积极落实整改。 5、安全科对上级部门、地方部门、本矿自查的隐患,严格监督检查并落实整改情况,并按照“五定表”进行考核落实,每日安全信息日报对到期未整改隐患进行通报罚款,从而保证了隐患整改复查的质量和效果。 6、认真贯彻落实了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通知的执行及学习,每天井口信息屏幕24小时滚动播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六大系统”我矿已完成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矿井通信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矿井供

5、水自救”,井下避难硐室已形成,设备未安装。 8、领导下井带班、24小时值班和现场跟班上岗,依据振兴煤业矿级干部及跟班登记表正常执行。 9、我矿矿井标准化安监处建设进行了绩效考核工作自检及自评报告的分析,结合自身情况,逐条逐项进行检查,实事求是,认真填写矿井标准化安监处绩效考核工作自检情况检查表,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 10、各项应急演练以完成到位并总结了各项应急演练的材料。 11、重新规范了外包队的管理及协议书的签订。 12、建立了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书台账,对特种作业人员等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强制培训。 虽然我们在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

6、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一定以这次检查为动力,努力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不断进取,努力开创振兴煤业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新局面。 振兴煤业安全科 3013年7月5日 第二篇:认真吸取7.6防备煤矿事故教训,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xx县区宏达煤矿吸取7.6事故教训矿井实施停产整顿和安全大检查情况 二0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吸取7.6事故教训 矿井实施停产整顿和安全大检查情况 为认真落实鲁煤传201168号文、枣煤传201156号文和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深刻吸取防备煤矿“7.6”井下火灾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我矿于2011年7月6日夜即

7、实施了停产整顿,深入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将矿井停产整顿期间采取的工作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矿井停产整顿期间采取的工作措施 1、2011年7月7日矿井召开了“关于认真吸取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教训、矿井停产整顿”矿长办公专题会议。为确保我矿停产整顿期间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会议对井口检身、留勤人员、井下排水、供电、通风以及整顿期间矿井领导干部值班、工区领导值班、全员安全培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都做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研究制定了宏达煤矿停产整顿检修实施方案。 2、全员进行安全培训(时间:7月7日-13日) 在停产整顿期间,有计划、分专业的进行学习,

8、由安全科组织采掘、机运、通风、防治水和安全各专业副总对职工进行全员培训,要求所讲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结合我矿实际,要有针对性、代表性,要让全员在学习中有所提高,并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作中去,学习完必须进行全员考试,不及格者严禁上岗。 3、严格执行停产整顿期间及汛期防洪值班制度 重新编排防洪调度值班表,各分管副矿长、科室、各工区严格按照防洪值班表进行值班,值班期间严禁脱岗、离岗、窜岗,严禁在值班期间喝酒,外出必须向矿长及分管领导请假,特别是调度室人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4、加强井下排水工作 停产整顿期间,又处在汛期期间,加强井下排水,是矿井防治水的关键,井下各排水地点每班必须至少有两名排水人员

9、坚守工作岗位,同时瓦斯检查员配合跟班安全员、跟班领导巡回检查。 5、严格执行井口检身、人员登记和入升井报知制度。采掘、辅助等单位人员入井前将下井人员名单一式两份分别报送调度室和井口检身人员,并注明下井时间和地点,由井口检身人员负责按名单清点人数。升井后,井口检身人员要认真核对统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机关科室人员上、下井必须在出入井人员登记簿上签字。井口验身员对工作要认真负责,对上下井人员要严格验身,防止停产期间火工品流入社会。 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按照省、市、区各级政府及上级业务局一系列文件精神及要求,2011年7月9日我矿组织有关人员对全矿“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管理”、机电提运系

10、统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共查出安全隐患20条,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六落实”的原则进行了整改治理。 2011年7月13日矿井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我矿机电提升运输系统进行专项隐患排查,共查出隐患6条,严格按照“六落实”的原则进行治理,矿井成立了机电提升运输系统隐患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袁宪玉 副组长:刘传新 成员:刘铁、宋均和、邵明新、刘绪金、张慎强 对查出的隐患制定了专门的整改措施,指定机电科机修、电修有关包机人员及工区电工包机人员,限定时间进行了整改。 以上26条隐患,已经全部治理完毕。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时刻紧绷安全生产之弦。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任务。正确处理安

11、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一定要按照陈伟市长要求,安全生产要执行最严的标准;落实最严的责任;执行最严的监管;进行最严的问责。认真吸取xx市xx县区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教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不动摇。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研究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严加落实。 三是高频率、全方位、深入细致地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治理,并限期整改到位、督查到位。 四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等制度,做到通信畅通、调度及时。 六是狠

12、抓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综合能力。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力争实现全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二0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第三篇:安全检查通报7.6安全检查通报 2011年7月6日上午,杭州莱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张鹏志、谭正权、朱天堑、吴红立;浙江建效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莱德·绅华府项目总监代表赵凯,监理工程师魏忠;浙江长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莱德·绅华府项目副经理严国忠,安全员钱海清,安装施工负责人李刚。对施工现场施工安全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及要求如下: 1、配电箱检查记录不完整,无标识,电缆沟未封堵。要求长城公司立即完善配电箱检查记录,设置标识,并对电缆

13、沟用黄沙覆盖填埋。 2、目前1x、2x、5x塔吊已安装完成,只有2x和5x塔吊进行了备案。要求长城公司尽快落实对1x塔吊进行备案,备案办理期间不得使用此塔吊。 3、高压电线杆距基坑边坡较近,且高压电线杆基础无保护措施,要求长城公司对该部位基坑边坡用松木桩进行围护,并用砼做墩子对高压电线杆基础进行加固保护,对1x楼处变压器毛竹防护架要做到安全间距确保,固定牢固稳定。 4、塔吊的垂直度、沉降观测记录不完整,防雷接地设置不到位。要求长城公司立即进行建立完善,并对塔吊接地进行摇表测试。 5、部分二级配电箱无接地,防雨措施不到位。要求长城公司一个星期内完成接地和防雨整改。 6、要求长城公司完善阶段性施工

14、安全资料,并于现场施工进度同步记录,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性。 7、目前气温较高,要求长城公司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8、要求长城公司加强基坑临边围护,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管理落实责任人,以及在现场主要位置设立安全文明施工的标识标牌。 9、工地主要出入口夜间照明、安全管理不到位,要求施工单位落实照明灯的设立,在门口马路两侧设立安全警示标牌,并落实专人指挥。 上述问题要求长城公司在2011年7月13日前整改完成,并将整改结果报监理及建设单位进行复查。施工临时用电的整改由李刚负责落实,标志标牌的设置由严国忠负责落实,安全教育由钱海清负责落实。 浙江建效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绅华府监理部 杭州莱德房地

15、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 2011年7月6日 第四篇:煤矿安全大检查检查内容煤矿安全大检查检查内容 一、证照 1、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主要负责人、隶属关系、企业名称变更后以及改(扩)建工程验收合格后,按照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20条、第21条的规定,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 2、取得采矿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3、建设矿井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建设项目核准(或批准)文件,或者列入省级政府批准的煤矿资源整合或兼并重组方案中。 4、建设矿井取得采矿许可证或者划定xx县区范围批复文件,并在有效期内。 5、建设矿井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并经有关部门审查

16、批复,编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并进行评审。 6、主要负责人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 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地质灾害普查制度,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井工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符合安全生产法第4条、煤矿安全规程第4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 2、建设矿井建设单位承担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17、主体责任,符合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4.3、4. 4、4.6等规定。施工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承担主体责任,符合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4.3、4. 4、4.5、4.13等规定。监理单位对煤矿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承担监理责任,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加强煤矿建设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监2012153号)文件第17条、第18条等规定。 3、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各工种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符合安全生产法第4条、第19条、第43条,煤矿安全规程第4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6条规

18、定。 4、建设矿井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等制度,符合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4.3等规定。 三、人员配备及持证上岗情况 1、配备矿井“五职”矿长,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符合安全生产法第21条、第24条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 2、主要负责人培训时间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9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的规定,培训时间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9条规定。 3、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并持证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在有效期内,符合安全生产法第27条、

19、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5条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复审,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21条规定。 4、一般从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安全生产法第25条的规定,培训时间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11条、第13条规定。 四、问题整改及自检 1、自检严格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自检自改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76号)明确的井工煤矿安全自检表露天煤矿安全自检表要求组织开展自检自改工作,隐患和问题整改做到“五落实”。 2、安全体检”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整改做到“五落实”。 3、见附件4“国务院安委办暗查暗访问题

20、汇总表” 4、“安全体检”查出的重大隐患由地方人民政府挂牌督办。 五、安全监控系统 1、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系统,对矿井各重要场所瓦斯等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可实现对矿井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监控系统功能完善。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第490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4、9的规定。 2、安全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模拟传感器报警、断电运行正常;开关传感器设置和运行正常,故障断电正常。具备实时上传监控数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91条、第495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8.4的规定。 3、甲烷传感器报警值、断

21、电值、复电值应准确,监控中心能实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甲烷传感器(便携仪)的设置地点,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98条、第499条、第500条、第501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6的规定。 六、瓦斯防治 1、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瓦斯超限和防突预警分析处置制度,瓦斯涌出异常或防突指标异常时,立即撤出人员,分析异常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72条、第173条、第174条、175条规定。瓦斯超限及追查处理符合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第6条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126号)第

22、19条要求。 2、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经工作面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33条、第59条规定。 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39条规定。只要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超前钻孔等发现了突出预兆,则该区域以后的采掘作业均应当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58条规定。 3、突出矿井应采取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瓦斯等区域防突措施。开采保护层

23、、预抽瓦斯应符合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aq1050-2008)、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章、标准的要求。 4、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应直接测定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指标,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51条、第52条、第55条规定。 5、保护层工作面采空区内不得留设煤(岩)柱,被保护层工作面须布置在有效保护范围内,否则须对未保护区域采取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开采保护层时必须最大限度地抽采被保护层的瓦斯,编制被保护层工作面区域性消除突出危险性评定报告,符合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aq1050-2008)9.2的规定。采煤工作面应采用超前排放钻孔、预抽瓦斯、松动

24、爆破、注水湿润等防突措施,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95条、第96条、第97条规定。 6、有下列条件之一的突出煤层,不得将在本巷道施工顺煤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一)新建矿井的突出煤层。 (二)历史上发生过突出强度大于500t/次的。 (三)开采范围内煤层坚固性系数小于0.3的;或者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30.5,且埋深大于500m的;或者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50.8,且埋深大于600m的;或者煤层埋深大于700m的;或者煤巷条带位于开采应力集中区的。 7、石门揭煤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孔数不得少于5个,分别位于石门的上部、中部、下部和两侧;对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检验孔数不得少于3个,

25、深度应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钻孔;采煤工作面应每隔10-15m布置一个检验钻孔,深度应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钻孔。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要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99条、第100条、第101条规定。 8、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02条、第103条、第104条、第105条、第106条规定。 9、应当对瓦斯抽采基础条件和抽采效果进行评判。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应编制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并由矿井总工程师和主要负责人批准,确保抽采达标,符合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21条规定。 七、水害防治 1、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编制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并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审

26、定,严禁存在重大灾害不治理盲目组织生产。 2、设立地测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规定;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83条规定。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探放水工作。 4、在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进行巷道掘进前,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地测机构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提出水害防范措施,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

27、后施工。地测机构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回采。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充水的,应当采取注浆加固或者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等安全措施。否则,不得回采 5、矿井工作面采煤前,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 6、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撤人制度,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经确认隐患安全消除后恢复生产。 7、编制完善汛期安全措施,落实应急值班制度。 8、编制5种必备图件,建立14种基础台账,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87条及煤矿防治水规

28、定第15条、第16条的规定。 八、开拓部署与采掘生产 1、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及安全(抽采、超前治理)煤量平衡,无“剃头下山”开采情况。四个煤量的开采期符合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23条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11条和第13条规定。采掘接续合理、正常。 2、矿井月产量按月度计划组织生产;没有月度计划的,不得超过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的1/12,符合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灾害严重矿井重新进行生产能力核定,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4部门关于开展灾害严重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598号)规定。矿井采掘工作面数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5条规定、关于加强煤矿井

29、下生产布局管理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发改运行2014893号)、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1.2的规定。严格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 3、生产经营决策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下达生产计划或经营指标。 4、淘汰巷采等落后采煤方法,采用有利于瓦斯、水害和煤层自然发火防治的采煤方法,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7条、第113条、第114条、第115条、第116条、第196条、第263条规定;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9条规定;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2.1规定。 5、回采工艺及采掘设备先进、适用、可靠,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2.2、5.2.3的规定。

30、6、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是否存在违规分包、转包 九、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1、规程对标煤矿企业必须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照新版规程,全文进行逐条对标检查、梳理和体检,特别是水、火、瓦斯、冲击地压和运输提升等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全面进行对标检查整改。按照新版规程要求,对查找出的安全生产隐患或问题,必须制定“五定”方案进行整改。 2、依法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井巷煤柱留设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5条、第123条规定,严禁开采保安煤柱。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等图纸按规定填绘,能反映实际情况,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条规定,严禁图纸造假、图示不符、假密闭等违法生产行为。 3、严禁使用国家

31、命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和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使用的设备按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要求更换淘汰。 十、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 1、及时组织开展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培训工作 2、煤矿企业必须开展达标建设工作,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生产矿井按照新标准达到三级以上。 十一、职业危害防治、防尘管理 1、煤矿企业应当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符合安全规程第683条规定。 2、是否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被找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督促其正确使用。 3、对接

32、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煤矿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4、消防水池设置、洒水、降尘设施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44条、第648条、第649条、第652条规定。 5、制定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87条规定。采、掘、运主要地点粉尘检测制度健全,效果应满足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40条、第642条规定。 煤层注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45条规定。 采掘机喷雾、支架喷雾等防尘措施齐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47条、第650条规定。 十二、顶板管理(冲击地压) 1、采掘工作面支护结合实际进行设计(过地质构造带、破碎带、应力集中区是否有加强设计)并按设计实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第102条、第106条规定。 2、采用锚、网、喷等主动支护的巷道安设顶板离层仪等矿压观测仪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2条规定。 3、采煤工作面顶板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8条规定。 4、开采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按规定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并按规定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冲措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27条、第228条规定。 允许临时性生产矿井检查内容 1、煤矿必须按照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