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_第1页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_第2页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_第3页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_第4页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崔素萍涂玉波(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建筑垃圾的来源、产量、物料特性以及处JL现状的调查,分了北京 市垃圾处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筑垃圾处莊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垃圾; 处韮; 资源化1. 前言:,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也在高速增长,据 统计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由以往的4000万吨/年增加到现在的4亿吨/年,由此,业界一 致认为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高峰已经来临。2000年以来,随着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办 成功和奧运工程的相继启动,北京市建筑垃圾在2

2、001年就已经到达排放高峰期,当年总量达 3300万吨,西且近年来一直高居全国建筑垃圾排量首位.北京市的建筑固体废物(建筑垃圾), 是城市垃圾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年产生量约为同期全市生活固体废物量的7倍.如此大量 的建筑垃圾,严重影响了首都市容市貌、百姓生活和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对这些建筑垃圾进 行科学处置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垃圾排放单位面临的垂要课脛.本文着垂对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査和总结,分析了北京市建筑 垃圾的成分、特种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关于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的方案建议.2. 北京市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2. 1拆除老化的旧建筑物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北京市建

3、筑垃圾的重要来源.2. 2市政工程的动迁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的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如西直门立交改造、首都机 场改扩建等),是北京市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2. 3因意外原因(如地震、台风、洪水、战争、豆腐渣工程等)造成建筑物倒'塌而产生的建 筑垃圾。2. 4商品混凝土工厂和新建筑物施工(土地开挖、建筑装潢)产生的建筑垃圾,由此产生的 建筑垃圾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20%.其中由一、二项产生的建筑垃圾,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75%以上.3. 北京市建筑垃圾的产量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建筑垃圾排放盘达3600万吨,平均每日排放10万吨.按北京市 常住人口 1800万人口计算,人均排放建筑垃圾约2吨/年

4、,远远超出我国人均排放建筑垃圾0.5吨/年的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约0.3吨/年的7倍.截至2005年,我国建筑垃 圾年排放最为4亿吨,是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北京又以占全国建筑垃圾9%的份绘 位居第一,而且近年来北京市建筑垃圾年均排放量一直维持在这种高水平.近五年排放量见 图1.2600 沁;:才三 4W 4 缶,V : -J ' 120012002200320042005. 年份/年图1近五年北京市建筑垃圾排放员o OO 56 33 3o OO 51 83 2尽管近几丘北京建筑垃圾产量持续走高,很大程度是因为受城市建设和奥运工程的影响, 但可以预见,就算奥运工程完工后,

5、建筑垃圾也不会有较大的回落,据权威部门预测,预计 很长一段时间丘排放垸仍将超过3000万吨。 4北京市建筑垃圾成分分析建筑垃圾兰要由新建筑物建设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和旧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垃圾组成.新 建筑物施工产生的垃圾占建筑总垃圾量的5-10%(北京为7%),而且随着矗筑施工单位技术和管 理的不断完善,这种比例会不断下降。本文重点讨论废弃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垃圾. 废弃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垃圾组成: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各种成分的 含負会有所不同,其基本组成一致,主要由渣土、灰尘、砖块、混凝土、沥青、玻璃、竹木、 塑料、金屈、有机杂质以及其它杂物等组成.废弃建筑畅垃圾各组分含星:废弃建筑

6、物垃圾各组分含量与建筑物的种类有关.废弃的旧居 民建筑物中,砖块、混凝土块、瓦砾占大部分,约为80% (其中废弃混凝土约为38% ),其余 为木料、碎玻璃、石灰、黏土渣等;废I日工业厂房、楼宇建筑中,混凝土块约占50%多,其余 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玻璃、有机涂料等;桥梁、道路、堤坝等建筑中主耍为废 弃混凝土,约占80%。另外,我国建筑垃圾组分以及其含量还与建筑年代有密切关系,通常60年代前的建筑 物所拆除的垃圾主耍是混凝土.砖块、金属及木材等,从总体组成来看,混凝土约占48%,陶 瓷、玻璃、石膏板、瓦、石材等占23% ,木材以天然实木和胶合板为主,约占20%。60年代后的建筑物垃圾,

7、逐步使用复合材料、塑料等替代木材,所以垃圾中木材的含量相对较少, 有机废料的含量逐步增加.到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岀现,废弃物 中废弃混凝土的含量增加到55%.综上所述,北京市建筑垃圾具有如下的特点:1、由于北京市建筑物平均使用寿命只为设 计寿命的50%不到,被拆建筑大多为七、八十年代的旧建筑物,达70%以上;2、建筑物多以 烧结黏土砖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组合的混合结构为主,屋面由瓦面转变为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 以沥青油毡防水,门窗以木门窗为主转为以木门窗、钢门窗并举,砌筑抹面以水泥砂浆、水 泥石灰砂浆为主,在市郊周边及农村仍有极少使用石灰泥浆3、八十生代后期建筑,建筑结

8、构、建筑材料均发生了质的变化.除多层砖混合结构外,犬量发展了全混凝土现浇框架剪力 墙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等.'随着建皱物种类和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的组成也发生了改变,北京市建筑装 潢垃圾的比例就由2001年的5%,提高到2005年的8%从侧面也说明薪开工商品房及住宅建 筑量有了较大增长.2005年北京市建筑垃圾中,产生废旧建材垃圾2700万吨,开挖工程泥浆 600万吨,建筑装潢垃圾300万吨.分别占垃圾总量的75%. 17%和8%表1为废旧建筑物垃 圾各组分含量。 北京市废旧建筑物垃圾组分表1混凝土渣土碎砖石木材玻璃废金属塑料有机杂质其它54.0%12. (n 15%

9、6%1.0%45%0. 7%1. 5% 5.3%5. 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按照北京市行政许可程序规定,建筑垃圾产生单位要到工地所在区的渣土管理部门办理 渣土消纳手续。然后渣土管理部门按照该工程土方量和申报车辆给其设计从源头产生到销纳 地点最合理的路线,并规定许可时间.施工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技照指定的路线把渣土 运输到指定的消纳场,然后进行填埋等处理.同时,该部门还会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丿检査 各项防尘设庞是否到位,对于运输渣土车辆的管理,主要是进行专项检査,管理部门的工作 人员会在运输渣土得主耍通行路线上进行夜査,检査其密闭情况,有无扬撒等对于消纳这' 一环节,北京市每年大约设置二

10、、三十个消纳场并定期公布。这些消纳场大部分在五环以外. 主要是将一些历史遗留的大坑、窑地等经过整理,设置照明,专人管理,用作消新场这些消纳场由一些企业来经营,并按照市场化的物价标准向运输单位收取费用。有时大量的建筑 垃圾导致垃圾处理设施不足,一部分垃圾只能倾倒在非正规垃圾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 京市的建筑垃圾没有固定专用的综合处置场,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回填和填埋水平,距离资源 化的要求还很远.同时如此简单的处理方式,给城市和居民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6.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水平(资源化率).我国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率较低,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筠工单位运往 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

11、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 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北京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还没有具体准确的数据,但据相关部门推算,把土地开挖回填、废旧高附加值垃圾(如钢筋、铁丝、电缆等)有专人回收加以利用.施工垃圾回填等计 算在内,其回收利用率应该不会超过40%,按这一数抵,同比国外发达国家仏“和港、台地区, 以及上海市,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要做的还很多.世界各国(地区)建筑垃圾处置水平 见表2:建筑垃圾处置水平表2国家(地区)徳国英国日本荷兰香港台湾新加坡上梅回收率95%90%90%80%90%高级利用率48%*65%

12、70%50%63%7.处置工艺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工艺简单划一,按线性模式操作.与之不同.国外在处理建筑垃圾 的过程中完全是按循环模式操作,所有被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被作为再生资源应用于建筑场 合,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见图2和图3:8.存在的问题应该说,目前北京大部分建筑工地在建筑垃圾排放方面都还算比较规范,不会在路边或 工地周围随意堆放.但是建筑垃圾处理方面问题仍然很多。现在的垃圾处理技术还比较落后, 建筑垃圾的综合处理利用处于初探阶段,绝大多数建筑垃圾只是进行简单的填埋.给城市环 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水 平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

13、这无疑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其次, 北京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对废旧金属、钢筋等少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 废弃物的回收,相对来说,对含量较大的废弃物混凝土的回收率几乎为零.而且目前主要依 赖于人工分拣,而专业分拣人员又很少,所以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白白浪费掉了.再者就 是北京市的建戏垃圾处理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建筑垃圾处理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设备陈旧落后,另外,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相关法规还不健全这也为建筑垃圾处理的规范 化增加了难度。图3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图9结语庞大的建筑垃圾排放量,加之极其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垃圾问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 与国家积极

14、倡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背离,也不利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光辉形象。所以, 建立健全适合北京实际情况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系统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人认为,耍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建筑材料循环使用模式,改变传统建筑垃圾的线性处置方式,走再生利用之路,滅少建筑物对自然资源 的依赖程度,真正实现建筑垃圾全部资源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 效益。. .首先,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全过程严格 控制,统一备案,实行专人专管。其次,除开挖土地用于回填外,建筑垃圾应存放在专门的固定的综合处置场,分选后分 类堆放.:z第三,对不同类别的建

15、筑垃圾分别加以回收利用,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不能釆取简单划一 的做法,要因地因材制宜,根据垃圾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回收利用途径。这样才不至于造成 建筑垃圾的价值灭失,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资源和创造社会财富.例如:废钢筋、 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璽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成各种规 格的钢材和其它金属制品;废竹木、木層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弃混凝土可以用 于生产再生管料和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水泥混合材;废砖瓦可用于水泥生产原料、水泥混 合材或用于烧制再生砖瓦;沥青也可以重新回收利用生产再生沥青、'热拌沥青路面材料、冷 拌填充路面材料等;微粉可用于制成硅酸钙砌

16、块及其它覆盖材料等似T,»最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管理,加大对建筑再生制品企业和使用再生制品单位的 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以一定的优惠,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参考文献,1、杨篦志,张雄.建筑固体废弃物员源化战略研究.中国建材,2006/012、冯乃谦,张智蜂.马骁.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2005年第3期3、王罗春,赵由才.建筑垃圾处理与荒源化化学工业岀版社,2004, 484、Barros A I. Dekker R, Scholten V. A teo-leve! network for recycling sand: A case study. European

17、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8(110):199214.5、仲伟权.浅谈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及思考.建筑论文集,2005年6、俞淑芳.国外寇材科技.2005第26卷第2期7、金建英.宋学馭因体废弃物的练合处理与资源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第23卷第2期作者简介崔素萍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电话:010-6739608525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OS之家鮭提作者:崔素萍,涂玉波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21. 期刊论文 孙烃.刘军.王国强.张元玲 我国建筑垃圾处置的研究-中国科技成果20

18、05,""(20)通过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置的比较针对我国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处置的几点建议.2. 学位论文郑胤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政策研究2008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空前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匮的0%。大量的建筑垃圾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成为城市一大公害。而与此同时,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无疑要消耗大量天然资源,例如水泥、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大量 开采粘土、石灰石和砂石集料,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是不相符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

19、工业化、现代化 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就此,国务院和科技部分别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多次把城市垃圾减量化及 资源化处理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内容列为优先主题。如何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及资源化利用现状的调研,重点分析阐述了以下内容:确定了建筑垃圾的定义,分析了北京市建筑垃圾的分类、组成、特性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近几年内国家的有关 政策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比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在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经验。准确的建筑

20、垃圾产生量预测是建筑垃圾有效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依据。论文对影响建筑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建筑垃圾产量 的预测具有非线性和小样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用于数据样本缺乏时的灰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GRN预测模型,阐述了建立模型的思路与步骤 ,并根据北京市1999-200年统计数据资料,对建筑垃圾产量进行预测。具体分析了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结合对城八区的实际调研,指出目前建筑垃圾中存在的问题和盲点,针对北京市建筑垃圾的源头、运输、消 纳环节分别给出了可行性政策措施。分析研究了目前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中涉及的费用问题,对北京市建筑垃圾运输费、建筑垃圾处置费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建议提高

21、建筑垃圾运输费及渣土消纳费;并且提出建立对建筑垃圾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及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制度;最后建议要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费标准。按照材料和产品的不同,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及经济性进行了评述,总结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瓶颈,给出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 用的配套政策及实施方法建议。3. 期刊论文 李天超.赵军.汪志刚.陈宇良建筑垃圾现状调查及建议-中国建材科技2009,""(3)本文通过对柳州市建筑垃圾的来源、产量、处置与资源化现状调查和总结合国内外城市处理建筑垃圾的经验和技松析了柳州市垃圾处置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柳州市建筑垃圾处置方案的建议.4

22、. 期刊论文 罗清海.陈晓明.王衍金.凌啸.Luo Qinghai . Chen Xiaoming. Wang Yanjin .Ling Xiao 工程建筑垃圾处置的调查和分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6)在实际调查几处典型工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程建筑垃圾排放量及其成分的差异,建筑垃圾的成分和比例与建筑物类型、工程性质、建筑年代、地方习俗、当地资源、经济水平等等有I讨论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日益严峻影.响寸城市建筑垃圾的减量、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出了建议.5. 期刊论文 黄玉林 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山西建筑2003,29(5)介绍了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多、不易清

23、运及堆放等现状并结合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对垃圾处置的先进经月指出建筑垃圾的利用途径是多种多样,应 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6. 学位论文李刚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200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排出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 题。建筑垃圾资源化成为解决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影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缓解建筑垃圾带来的压力,本文对建筑垃圾资源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西安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解决措施。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建筑垃圾产生量大,建筑垃圾处置方式简 单、综合利用率低,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造成了

24、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并逐渐影响到城市建设。造成建筑垃圾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技 术水平低,垃圾资源化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论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现阶段成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分析,结合被调查区域的建筑垃圾现状、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借鉴国内夕卜成功的建 筑垃圾资源化经验,从技术、经济、管理角度提出了推进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促进建筑垃圾处理的产业化,二是建 筑垃圾资源化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三是建筑垃圾需要综合管理,四是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对西安市乃至国内其它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理论支持

25、,对减少建筑垃圾、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7. 期刊论文 卢星明.唐圣钧.郭平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对策研究 -四川建材2006,32(4)结合深圳市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I出了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对策.8. 期刊论文李风伟.刘红梅濮阳市建筑垃圾处置规范管理之我见-科技风2009,""(7)近年来随着濮阳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摊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住宅兴建、装修等活动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急剧增长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渣土、灰土等.9. 期刊论文 吴勇志 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建筑2009,""(16)在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必要性的基础分析制约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因素并从积极扶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征收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费等五 个方面提出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对策.10. 学位论文 周理安 建筑垃圾再生砖制备技术及其性能研究2010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以及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