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谱线增强器_第1页
自适应谱线增强器_第2页
自适应谱线增强器_第3页
自适应谱线增强器_第4页
自适应谱线增强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LMS算法实现对自适应谱线增强器的仿真自适应谱线增强器最早是由 Widrow等人丁 1975年在研究自适应噪声相消时 提出来的,目的是将正弦波与宽带噪声分离开来,并提取正弦波信号。相反,如 果正弦波信号是希望抑制的噪声或干扰(如在医学生物仪器中,50Hz的交流电称为市电干扰),实现这一任务的自适应滤波器则称为陷波器。现在,自适应谱 线增强器和陷波器已广泛应用丁瞬时频率估计、谱分析、窄带检测、语音编码、 窄带干扰抑制、干扰检测、数字式数据接收机的自适应载体恢复。此次作业要求用LMSB法实现自适应谱线增强器的仿真。LM湍型白适应滤波算法:2初始化:f0(n) = g0(n) = x(n) ; P

2、°(n)=x(n) ; k1(n)接近丁 1,如 k1=0.998。步骤1计算前、后向残差fm(m =儒盘 km(n)gmJ(1)gm(n) -km(n)fmj(n) gm盘n -。步骤2求中间系数Cm(n) =Cm(n -1) -(0) fm(n)gm(n -1)Dm(n) = Dm(n 1) +o(0)E fm(k)2 +(1 - P) gm项k -1)2步骤3计算反射系数km(n) = - Cm项n). DmMn)白适应谱线增强器与陷波器的基本原理:1.谱线增强器与陷波器的传递函数考虑下面的观测函数信号px(n) =s(n) v(n) = ' A sin(.)v(n)

3、(1) i丑式中A,叫,1分别是第i个正弦波信号的幅值,频率和初始相位;v(n)为加性的宽带噪声,可以是有色的。现在,希望设计一个滤波器,让 x(n)通过该滤波器后,输出中只含有 p个正弦波信号s(n),而没有其他任何信号或噪声。由丁 p个正弦波信号的功率谱为p条离散的谱线,所以这种只抽取正弦波信号的滤波器称为谱线增强器。 令H伽)是谱线增强器的传递函数,为了抽取p个正弦波,并拒绝所有其他信号和噪声,传递函数H (切)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H(eo) = «1,右。=切;0,其他反之,若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 (co)= <"0,若切=饥;1,其他则滤波器将抑制掉p个正弦波

4、信号,并让v(n)完全通过。这种滤波器的作用相当 一个正弦波的陷井,故称为陷波器。下图(a)和(b)分别针对三个正弦波信号示出了谱线增强器和陷波器的传递 函数的曲线。H (由)十-3(a)谱线增强器(b) 陷波器自适应谱线增强器或陷波器是一种自适应滤波器,其传递函数满足式(2)或式(3)。事实上,自适应谱线增强器很容易由自适应陷波器实现,见图1。图1用自适应陷波器构成的自适应谱线增强器如图,观测信号x(n)=s(n)+v(n)通过自适应陷波器,抑制掉正弦波信号,产生v(n)的最优估计V(n),然后与观测信号相减,产生正弦波信号的估计 留n) =s(n)+v(n)-V(n)。如果陷波器是理想的,

5、则V(n)=v(n),从而使得S(n) =s(n)。利用陷波器构造的自适应谱线增强器简称为陷波器自适应谱线增强 器。2.基丁 IIR格型滤波器的自适应陷波器基丁自适应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可以实现自适应陷波器和自适应谱 线增强器。由Rao与Kung提出的基丁 IIR陷波器的自适应谱线增强器的原理如图1所示。为了增强一个正弦波信号s(n)=re®,陷波器的传递函数由(4)(1 一rej z)(1 一rez)1,1z:":2z'H (z) =j 1j =122(1 _ are z )(1 _ are z ) 1 a、z a z给定,式中物=2rcost:i和切2=

6、2,而a是一个决定陷波器带宽的参数。由上面的传递函数式知,当znre0和口。1时,H(z) = 0 。另一方面,当 z#re土哪日ot t1时,H(z)昌。因此,只要选择ot t 1 ,即可近似实现陷波作用,并且a越接近丁 1, H (z)的陷波作用越理想。图1所示的谱线增强器的自适应算法是调节权系数 饥和由2,使估计误差v?(n)的均方值为最小,这可用高斯-牛顿 算法(如LM龄法等)实现。但是,高斯-牛顿算法对某些初始条件敏感。为了改进直接IIR陷波器的缺陷,Cho等人提出在图1所示的谱线增强器中 使用格型IIR陷波器代替直接式IIR陷波器实现陷波器传递函数。这种格型IIR 滤波器的结构如图

7、2所示,由两个格型滤波器级联而成。上方的格型滤波器Hi(z) 的输入为x(n),输出为so(n);而下方的格型滤波器H2(n)的输入为So(n),输出为s2(n) o图2 格型IIR滤波器由图2可以写出格型滤波器Hi(z)和H2(z)的输入、输出方程的Z变换形式分别为:1 a0(1 ajzaz 勺S0(z) = X(z)1ko(1 kjzkizS 0(z) =& (z)因此,两个格型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分别定义为S2(z)j /H2(z)def =1 k0(1 k1)zk2z So (z)由此得整个格型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H(z)def S2(z)X(z)S2(z)S°(z)= H

8、2(z)H(z)=1 k0(1 k1)zJ k1z277'121 a0 (1 a1)za1z(5)可见,图2上方的格型滤波器H1(z)贡献为整个格型滤波器的极点部分,相 当丁 AR模型;而下方的格型滤波器H2(z)则贡献为整个格型滤波器的零点部分,它是一个格型FIR滤波器。因此,整个格型滤波器具有无限多个冲激响应,为 IIR格型滤波器。由丁式(5)必须满足陷波器的条件式(4), 乂由丁 a接近丁 1,因此,有 以下近似关系式:- 2.一,涌- k :?Mia0 k0可知,权系数a。和a由权系数k0和k1确定。由丁 H1(z)是一极点模型,为了保证这一滤波器的稳定性, H1(z)的极点必

9、 须位丁单位圆内,即权系数的模|a°|和a都必须小丁 1。因此,H2(z)的权系数 的模k°|和k1也必须小丁 1。仿真结果及结果分析:86420-2-4-6-8原始正弦波信号1,j(正弦波估计信号i f1 1 :! > |1 !| (It ! 1i'1一n jh i JI ! 1 i ! H 11 Ji; ii H1 ! U1 11 h I i 1;1 ii H 1 i ! ! ; ii 1'Mil IIH I 11 §J':ii 1 i 1 !I :fl自适应谱线增强器仿真I0102030405060708090100上为自适应谱线增强器的仿真图,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预期希望的基丁 IIR 型的格型滤波器的自适应陷波器的传递函数一致,图中红色的原始正弦波信号与110-210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