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职责_第1页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职责_第2页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职责_第3页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职责_第4页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职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二0 一六年九月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二、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体系三、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要求四、医疗废物长效管理工作流程五、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制度六、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工作制度七、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制度八、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人员职责九、医疗废物暂存地工作人员职责十、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专(兼)职人员职责H一、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十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十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十四、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分类收集方法示意图及文字说明十五、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及工作要求十六、医疗废物内部运送安全制度十七、医疗

2、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十八、医疗废物处置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十九、医疗废物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1、医疗废物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医院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2、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 和保卫科组成,各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院医疗废物的 安全管理。医务科负责督导临床医疗、医技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护理部负责督导护理 人员的医疗废物管理,门诊部负责督导综合门诊、感染病门诊的医疗、护理、医技科室 的医疗废物管理,总务科负责医疗废物的安全收集、转运、暂时贮存等管理,保卫科负 责阻止院内医疗废物的流失,感染管理科负责医

3、疗废物的全程监督管理、组织培训、业 务指导、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监督考核。3、各科室或部门的科主任或者科室负责人为科室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并执行医 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预防、控制和杜绝医疗废物 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对意外发生能作出应急反应。4、医、护、药、技、员、工等人员均为医疗废物管理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自觉依法执行和维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各项相关管理制度,违规者将受到法律制裁。5、医疗废物处理专(兼)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制度和实施办法,无故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将承担法律 责任。6、医疗废物

4、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及职责组长:蔡卫华院长全面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副组长:施忠副院长分管总务科、保卫科、药剂科负责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吴同辰副院长分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的医疗 废物管理工作,以及外科、门诊 部、医技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邵建国副院长分管护理部负责的医疗废物管理 工作,以及传染科、内科医疗废 物管理工作成员:王芳医院感染管理科科负责医疗废物的全程监督管理、长组织培训、业务指导、制定相关 管理制度、监督考核张桂兰总务科科长负责医疗废物的安全收集、转运、 暂时贮存、日常督查等管理工作黄松平医务科副科长负贝督导临床、医技科全人贝执 行医疗废物管理以及传染科的医 疗废物管理工作顾平护理部副主

5、任负责督导护理人员执行医疗废物 管理工作冯学云保卫科科长负责阻止院内医疗废物的流失孙源源内科主任负责内科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谈树宾外科主任负责外科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韩旭东重症医学科主任负责重症医学科医疗废物管理工 作尤蝠仪综合门诊部主任负责综合门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陶虎感染病门诊副主任负责感染病门诊医疗废物管理工 作徐建如急诊科主任负责急诊科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缪世梅血透室主任负责血透室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黄书明社区医疗科科长负责社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赛志华药剂科主任负责药物性废物管理工作韩冈q检验科副主任负责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及细菌 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钱铮病理科主任负责病理科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陆健影像科主任负责

6、影像科、DSA医疗废物管理 工作沈娟传染科科护士长负责传染科护理人员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王晓燕外科科护士长负责外科护理人员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王美兰内科科护士长负责内科护理人员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刘勤供应室护士长负责供应室废物管理工作黄玲手术室副护士长负责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工作7、各科室第一责任人名单:一病区二病区 三病区 四病区 五病区六病区赵云 朱勇根 羌韧 施旦华 顾尔莉 邹美银七病区 老年科 十病区 十一病区 十二病区 十三病区 十五病区 十六病区 十七病区 十八病区 十九病区 二十病区 二一病区二十二病区 二十三病区 重症医学科 麻醉科(含手术室) 急诊科 血透室 供应室翟林云 龚业弛 胡进勇

7、陈年进 李玉前 谈树宾 赵贤忠 孙源源 董春华 李刚 张正威 付守忠 陈萍 盛卫东 尚云飞 韩旭东 邢春花徐建如 缪世梅 刘勤 尤蝠仪 陶虎 黄书明 赛志华 韩刚 钱铮 陆健 龚念梅 蔡丽艳综合门诊 感染病门诊 社区医疗科 药剂科 检验科 病理科 影像科 超声科 体检中心:、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体系院长(全面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总务科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保卫科废物的流失等)、日常消毒、内部转移、终未消毒)(负责废物收集、转运、(负责业务培训、(负责产生地医疗废物管理)保洁公司全院医疗废物产生地(

8、负责收集、(负责阻止院内医疗(负责交接登记、日常消毒、与院外转移交接、终未消毒、相关台帐)南通市环保局批准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负责清运、院外交接、转移联单登记和焚烧处置)三、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要求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医院制定的医 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2、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理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3、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4、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 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5、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

9、故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四、医疗废物长效管理工作流程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 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 物尸体等置于有警示 标识的黄色包装袋(婴儿、胎儿遗体纳入 遗体管理送殡仪馆)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置于锐器盒内外套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袋县、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固体废物焚烧中心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 的化学物品置于 警示标识的黄色 装袋专门机构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 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 危险的医疗废物置于 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 装袋少量药品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置于有警示识的黄色包装袋五、医疗废物产

10、生地工作制度1、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2、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按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 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 内,并按规定贴上标签。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 损、渗漏和其他缺陷。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 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蠹处理。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按规定 严格消蠹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

11、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 并就地密封。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8、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人员应衣帽整洁,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医疗废物 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蠹液擦手。六、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工作制度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 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运送车辆的出入。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有严密的封闭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避免阳光照 射,并有防鼠、防蚊蝇、防嶂螂的安全措施。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通水,设有水池、地漏等设施,墙面和地面的装修应 便于冲刷、活洗和消蠹。4、医疗废物暂

12、时贮存地点应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 识。5、设专(兼)职人员管理,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管理人员应对医疗废物进行 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 及经办人员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6、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实行日报制度,工作人员应对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情况 填写日报表,每月汇总填写月报表上报给监控部门。7、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医疗废物转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8、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及时对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进行活洁消蠹处理。墙面 和地面采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

13、消蠹剂拖擦;空气消蠹采用紫外线照射 1小时。七、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制度1、产妇分娩后胎盘届产妇所有。产妇在分娩前应与医院办理胎盘处理手续,填写 产妇胎盘处理知情同意书,经产妇(授权委托人)签字、医务人员签字后,随产妇病史归档备查。2、医院对要求申领胎盘的产妇,应当在其分娩后及时将胎盘放置在产妇自备的经 消蠹的器也内,交给产妇或其家届带回。3、孕产妇经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病蠹阳性者,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 传播的,医师应当进行告知,并由医院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按医疗废弃物处理方式进行消蠹并处置。4、产妇处置本人胎盘的方式有:(1) 自行处置本人胎盘;(2) 自愿

14、放弃或者捐献本人胎盘,由接产医疗机构处置;(3) 如有关医学检测结果为阳性,胎盘由接产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蠹处理,并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5、产妇自行处置本人胎盘的,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2) 产妇应当自备存放胎盘的并经消蠹的器也。(3) 家届签字必须出具产妇授权委托书;(4) 本文书由医疗机构随病历保管。6、接产部门应建立胎盘处置登记,包括处置日期、产妇姓名、胎盘性质(阴性、 阳性)、处置方法阴性胎盘处置:(带回、自愿放弃、捐献);阳性胎盘处置:均纳入 医疗废物处置、处置签名(产妇或产妇委托人、医务人员或处置人员双签字)

15、等。八、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人员职责1、医疗废物产生地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区分生 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得混放。2、在诊疗过程中处理医疗废物时,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应 焚烧的废物按危险度要求分类置于规定的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中封扎。3、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 时密封、张贴标签。4、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者容器的 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5、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6、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按医疗废物的类别张贴中文标识

16、,内容包括:医疗 废物产生科室或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7、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人员每天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与收集运送人员进行交接、签名。交接前产生地工作人员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交给收集运送人员。8、收集运送人员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过 秤登记并签名。9、收集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 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意外损伤应即刻诊治处理, 同时报告监控部门。10、工作人员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消蠹和活洁处理,并

17、及时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蠹。11、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 物,一经发现,依法处理。九、医疗废物暂存地工作人员职责1、医疗废物暂存地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作服、帽子、 口罩、防渗围裙及袖套、手套、胶靴,必要时戴防目镜等)后方可进入工作场地,掌握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2、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分别收集和接收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过秤,按科室逐类 登记,并分类存放,必要时加袋再封扎。3、负责医疗废物收集分类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

18、年。4、警示标签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并注明产生科室或部门、收集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5、 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6、禁止在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吸烟、饮食等,医疗废物和“禁止吸烟、饮食” 标识醒目。7、严格办理医疗废物转移交接手续,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 联单。8、医疗废物转移交接后,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消蠹和活洁处理,开窗 通风,十燥备用。9、工作人员每天做好个人卫生处置,勤洗手、勤更衣、勤洗澡、勤消蠹。10、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一经发现将依法处理。11、每月将医疗废物按科室分类

19、登记表及每日收集量汇总统计,报送医院感染管理 科和总务科备案。十、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专(兼)职人员职责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院制定的医 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2、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 实情况。3、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 全防护工作。4、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处理 工作结束后,医院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 发生。5、对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根

20、据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 漏、扩散时的报告处理制度逐级限时报告。6、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7、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8、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他问题一、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医护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环保和自身防护意 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进一步保障人类 健康。(二)培训对象1、医疗废物管理的专(兼)职人员;2、全院各科室医、护、药、技、工勤等全体人员;3、新上岗职工、进修医生及护士、实习医生及护士等。(三)主要培训内容1、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21、、国家相关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3、医疗废物管理专(兼)职人员职责与责任;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5、医疗废物内部转运工作程序;6、医疗废物转移交接手续及登记制度;7、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自身防护措 施;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报告处理制度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四)培训方式1、下发有关国家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和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实施办法和相关制 度,供全院医护员工自学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2、分期、分批、分层次、分别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与考核。3、结合实际工作对有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和

22、演练。十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为了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切实按国家法律法规管理, 做到防范在先、准备在前,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和危害,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目标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建立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加 强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医务人员防护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杜绝 和预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完善监控信息报告,认真做好医 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防止因暴露医疗废 物而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

23、康和生命安全。二、应急方案(一)组织领导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指挥、组织和协调,医疗废 物管理制度的制定,医疗废物产生、暂存、转运流程的确认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 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的实施,以保证医疗废物的科学、规范、有序、有效的处置与管 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责任到人。(二)强化培训全院医务人员特别是从事、接触和处理医疗废物的医、护、技、工等要认真学习医 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其他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性文 件和相关操作规程等,以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程度和发生医疗废物 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并

2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监 管部门负责督查指导。(三)健康宣教全院要认真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院报、简讯、 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及管理指导。(四)消蠹防护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及消蠹隔离制度,严格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暂时贮存地点的岗位管理责任制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规范分类收集、运 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警示标志醒目。自觉执行内部运送及 医疗废物转交手续及登记规定。(五) 预防措施1、认真贯彻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疗废物管 理办法,自觉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防流失:在加强医疗废物

25、各环节管理力度的前提下,保卫科负责对医院废物出 门进行督查,严格把好出门关,防止医疗废物流失社会,建立举报电话及登记,一旦 接到举报,及时与医疗废物领导小组联系,监控部门负责限时核实,严肃处理。3、防泄漏、防扩散、防意外事故发生:(1) 凡接触烈性传染病病人的感染性废物必须做到就近初步消蠹后t双层黄色塑 料袋包扎T封闭并张贴警示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产生日期、类别、 处置人员及特别说明)后运送,接触者须严密做好自身防护(防护衣、防护鞋、防护 镜、口罩、帽子、手套等,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环境消蠹和活洁,同时做好个人卫生 处置)。(2) 凡接触、运送具有蠹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废弃的化学

26、性废物,必须做到 单独收集,双层黄色塑料袋包扎防渗漏,轻拿轻放防撞击,并远离火种,医疗废物暂 存处备灭火器,以防万一,相关处理人员必须经培训后熟练操作。(3) 凡收集锐器的医疗废物容器,必须做到防渗、防漏、耐刺、可封闭、一次性 处置,接触者在收集、运送、交接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防刺伤等。(4) 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或容器要严密有盖,便于装卸、活洗,并能做到运送时 不污染道路、空气。(5) 一旦发生因医疗废物引发人员损伤和意外事故,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同时在2小时内上报监控部门登记备案,并做好追踪调查。(6) 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履行职责,负责组织培训,指导、 督查、处理

27、、报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必要时进行现场卫生学监测。(六) 应急措施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 程度。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2、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 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3、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蠹或其他无 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4、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5、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 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6

28、、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蠹时,消蠹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 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蠹。7、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流程(七)疫情报告1、医院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总务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总务科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分管院长汇报,立即到现场组织救治并开展调查等,一旦确认,医院在 48小时 内向南通市卫生局、环境保护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 向南通市卫生局、环境保护局报告。2、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 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 对

29、病人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24小时内向南通市卫生局、环 境保护局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3、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 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 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2小时内向南通市卫生局、环境 保护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4、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防护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十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类别特征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 生物具有引 发感

30、染性疾 病传播危险 的医疗废物。1.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 泌物的物品。2.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蠹种保存液。4.各种废弁的医学标本。5.废弁的血液、血活。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引流袋、各种手套等及一次性 医疗器械等。7.化疗药瓶(非玻璃安首瓦类)、化疗输液袋(瓶)。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 产生的人体 废物和医学 实验动物尸 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损伤性废 物能够刺伤或 者割伤人体 的废弃医用 锐器。1.

3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化疗药玻璃安瓶等药 物 性 废 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2.废弃的细胞蠹性药物和遗传蠹性药物,包括:一致癌性药物,如硫哇喋吟、苯丁酸氮芥、蔡氮芥、环抱霉 素、环磷酰胺、苯内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二苯氧氨、硫替派等;一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钳、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 安等;一免疫抑制剂。3.废弁的疫曲、血液制品等。化学具有蠹性、腐 蚀性、易燃易 爆性的废弃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弁的化学试剂。2.废弁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性废

32、 物的化学物品。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注:以下废物作为生活废物放入黑色垃圾袋,不必作为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1. 未被污染的输液软袋、塑料瓶、玻璃安瓶(非化疗药物)、小药瓶(非化疗药物) 等;2. 非传染性疾病病人使用的尿不湿、卫生巾、一次性尿垫等物品。十四、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分类收集方法示意图及文字说明(1) 每个包装物、容器外面应当明显标有警小标志和文字标识(感染性废物、损 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2) 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 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处置人员及特别说明等。(3) 负责转移医疗废物的人员在转移医疗

33、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并按有关要求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转移时避免包装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泄漏。十五、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分类收集方法及工作要求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一次性输液器及非抽血类注射器等,使用后立即毁形,置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 内封扎,并贴上中文标识,交给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并与之进行交接登记。2、化疗药瓶(玻璃安®除外)、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混入感染性废物中,但应当在 标签上注明,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交给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并与之交接登记。3、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

34、塑料袋并及时封扎,交给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并与之进行交接登记;如MERSSAR漪传染性极强的特殊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在塑料袋外挂放警示标签,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等,再放入密闭周转箱内运送,必要时立即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焚烧。4、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 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医疗废物,直接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并贴上中文标识,交给医疗 废物收集人员,并与之进行交接登记。5、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蠹种保存液等局危险废物,应首先在广生地点 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蠹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

35、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 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置于防渗漏的容器内或双层黄色包装 袋密封保存,保存期限按病理组织处置规范要求。2、定期包装并贴上中文标识封扎,无渗漏,密闭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专 职人员过秤登记,并将其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或冷藏,最终交指定地点焚烧处理。3、婴儿遗体纳入遗体管理,作好交接登记,送殡仪馆处理。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锐器类医疗废物使用后置于防渗漏、耐刺、密封、可一次性处置的硬质容器内, 密封容器后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交给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并与之

36、进行交接登记。2、暂时贮存地按规定办理转移手续。四、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方法处理。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蠹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处置,依照有关法律、 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五、 化学性废物:具有蠹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1、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蠹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2、批量的汞体温计、汞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少量破损的体温计可置入损伤性医疗废物中处置。六、医疗废物收集要求:1、以上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不得取出。2、盛

37、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 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3、各科室应有统一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规定。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蠹处理 或者增加一层包装。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 器上应贴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 的特别说明等。6、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分类收集各科室的医疗废物,并负责过秤登记,建立医 疗废物收集统计表,按日按月按科室统计汇总送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备案。7、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

38、应日产日活。十六、医疗废物内部转运安全制度1、医疗废物转运由专人负责,专车、专路线运送,运送路线如下:美容门诊医疗废物 北门主干道-感染病门诊的医疗废物 一2 、3号楼中间过道4号楼东侧、10号楼病区的医疗废物 一L号楼北侧通道4号楼西侧病区的医疗废物 西楼梯】r号楼西侧通道医疗废物暂存地综合大楼的医疗废物7、8号楼中间过道口iEL祐"7、8号楼广生的医疗废物 2、运送人员每天上午7:30和下午13:30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 物按照规定的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综合大楼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运送次数。3、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志、标识及封口是 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4、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 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5、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丁装卸和活洁的专用 运送工具。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活洁和消蠹。6、 运送人员在运送过程中,应穿工作服、 工作裤、防渗围裙(或防护服),戴帽子、 口罩和厚橡胶手套,配备速干手消蠹剂,适时手消蠹,运送结束后及时洗手,必要时进 行手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