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基础演练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公瑾(j 1 n)萧瑟(s e)纶巾(I u n)淘尽 (t d o)B. 凄切(q i )刹那(ch d)芒鞋(w d ng) 病菌(j u n)C. 暮霭(a i)连累(I e i)支撑(ch e ng) 料峭(qi d o)D. 骤雨(zh o u) 崇拜(ch o ng)迫切(p o ) 模糊(mo)【解析】 A项中"纶”应读gu a n; B项中"芒”应读 md ng; C项中"累”应读I e i。【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2、的一组是()A.慰藉销毁羽扇伦巾瞠目结舌B .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吟啸竣工哄堂大笑怀瑾握玉D.狼狈蓑衣关怀倍至迫不及待【解析】A项“伦”应为“纶”;C项“玉”应为“瑜”;D项“倍”应为“备”。【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尊还酹江月B.被甲上马C.早生华发 D .竹杖芒鞋轻胜马【解析】A项中“尊”通“樽”;B项中“被”通“披”, 穿上;C “华”通“花”。【答案】 D4.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暮去朝来颜色故.A. 和相同,和不同B. 和
3、相同,和也相同C. 和不同,和相同D. 和不同,和也不同【解析】“风流”分别是“有文采有功绩”“繁华的景象”。“故”都是“旧”“年纪大的”意思。【答案】 C5. 与“故垒西边”句中的“故”意义相同的是()A. 故作不良计 B .既欲结大义,故 遣来贵门C.已而遂晴,故作此D .故国神游【解析】当“旧”讲。【答案】D6.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B.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英俊奋发)C. 谈笑间,檣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D. 一尊(同“樽”,酒具)还酹江月【解析】代指曹操水军。【答案】C7. 下面对于宋词
4、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 “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 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B. 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 开创了豪放一派。C. 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 七字句等。D. 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 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解析】“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表述有误,不是依内容决定的, 而是依词牌的要求决定的。【答案】C&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
5、的诗句。(1)料得年年肠断处, , 。(苏轼江城子)(2)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答案】(1)明月夜,短松冈(2)淡妆浓抹总相宜(3)春江水暖鸭先知9. 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使上下文意连贯;与带点的句子句式或修辞 方法相同或相近。祖国的语言,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祖国的语言,耸立着珠峰,镌刻着长城. ,, ;有汉魏的风骨,, ,明清的小说;有皇宫凤阙,阆苑奇葩,竹篱茅舍,朝暾霞光;有婉 .约浓艳,, ,典雅豪放。【解析】注意选材要恰当。【答案】绵延着昆仑 流淌着黄河 有唐
6、宋的诗词 有金元的曲剧 有朴素大 方有清新冷峻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完成后面题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0.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 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B.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 白头发了。C
7、.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 出白头发了。D.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 白头发了。【解析】该句应注意属于诗歌倒装,要按调整后语序理解。【答案】D11. “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对这一诗句,理解正确的一种是()A “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B. “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 大破曹军。C.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 下大破曹军。D. “羽扇纶巾
8、”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解析】本文的缅怀对象为周瑜,意在和自己形成对比。【答案】D12.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答:【答案】以“乱”修饰“穿空”之“石”,表现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以“惊”修饰“拍岸”之“涛”, 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卷起千堆雪”,“卷起”这个动词,“千堆雪”这个比喻, 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13. 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答:【答案】 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 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 情”一一倾慕周瑜, 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 壮志难酬的苦涩 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 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二)阅读下面定风波一词,完成后面题目。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
10、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意即风雨骤至,盖顶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却且吟且啸徐步向前。B. “一蓑烟雨任平生”中“一蓑”意思即“一阵”,烟雨弥漫,冒着漫天风雨,漫步 在崎岖的旅途上,任其自然,乃是平生的惯常经历。C.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意思即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 料峭,略带寒意,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消散了。D.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讲诗人沐浴着雨后的凉爽,回望刚 刚过去的风雨萧瑟之处,则已是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
11、光辉。【解析】“一蓑”是“一袭蓑衣”之意,诗人之意是披着蓑衣在雨中漫步。【答案】 B15 这首词的上阕叙事写人,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具体诗句,点面结合。【答案】 上阕写出了一个在人生的道路上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任天而动的诗人形象,“莫听”“何妨” “谁怕”“任平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倔强的性格。16. 这首词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答:【答案】这首词以具体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以曲笔写胸臆,日常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了一起。课外迁移(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
12、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7. 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答:【答案】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下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18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个字)答:【解析】分析诗歌要知人论世,进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此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全文的关键字是“恨”一一痛恨封建社 会文字冤狱对文人的迫害。【答案】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
13、逐流的心境。(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9.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答:【答案】“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 (即“狂”)。20.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 态?答:【答案】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三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散文,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邱葵偶趁秋风一到城,市尘湫隘招提清。 回头正好看潮满,举眼那知得月明。 殿外幡幢垂夜影,栏边榕树动秋声。 因过方丈观心印,曾见泥牛入海行。注:邱葵,字吉甫,号钓矶。宋同安人。他绝意进取,杜门力学,耕钓自给,不求人 知,间当步履于温陵。泥牛入海:此处指前世今生一生一灭,一灭一生,生灭相斗,皆属 虚妄,泥牛而已,不怕他不斗入性
15、海。一入性海,则牛归乌有,泥散为空,消息全无,寂灭 而已。21. 这篇散文和这首诗歌都是记录了游览承天寺的过程,请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完成下表。比较项记承天寺夜游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答案】比较项记承天寺夜游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时间秋天,月夜秋天,月夜人物知己,张怀民知己,方丈起因即景起情:月色入户,寻与乐者即景起情:秋日风起,欲涤市尘经过步于中庭,赏月,观树影游于殿外,赏月,观树影22.这篇散文与诗歌不仅都借写树影写月光带给人的横斜疏淡的感觉,而且在结尾的抒情上更显示出异曲同工之妙,试就二者所抒发的情感作以分析。答:【解析】 这道题把古文鉴赏和古典诗歌鉴赏融而为一,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我们要准确理解作品的意境。要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 时” “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另外,也不要忽视了诗人的写作背景,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运用想象,填补诗中描述的空白。【答案】 散文末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起货有节定位索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赤霉素粉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聚合氯化镭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6年阻尼器市场环境分析
- 2026年中国刀具测量预调仪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胆道癌治疗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生箔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垃圾运输系统与路网优化方案
- 年产8万吨不锈钢冷轧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铝合金铸造生产车间布局设计方案
- 二年级乘除法口算题计算练习大全2000题(可直接打印)
- 危重症患者的口渴护理
- 2024年贵州省乡村振兴政策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
- 2024年山东省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球职等系统GGS职位评估手册
-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试题
-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申请及情况记录表
- 国网基建各专业考试题库
- 品质保证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