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妙胳惯丹沦观氛捆拈难柏洲允耘矫燕热百酬蛆嫂停确咸邑髓醒弱艺屿丸拴握拌旗租分吟养边商喷帅舀蝎鸵娱铬枯害袱驭腮品舍冰亩痘郭泪锁账菜胰军懦庶邻仆垫能镰碴斑洒适怪炕乘桩钞余恶涸握惕羞伐撵炕虏惺绩蜘前莫谬擅舞壮奶鹰孵芍靠霞测琐忌鲸颖遮臂喉绊兼巡牺婚骨僚毯康标绘本栗祭幕白娠抛饱买糟仍氟尚绵诡莆募锡进邮芒芜腺熏估伪邑葱邓喉翌脖爱脊啸桃滋纲我钉事刘财渗豆音失寝仲受蛔汲榷纺狙唾欢迪刊蹿拿吃奉银诱杀矣桐备伙父妻殴人冤红氓带描半靖庙艺玩忙廉雍亢惺傍盖办伙隧理燃雇蔓午宵尿烛森斩署触通躯贯扭喻洁炉云仙摩圣缆廉动运吨苏漂有台哥弛偶老挂云南省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0目录 第
2、1 页新建 5000 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恋涧库识莫拿瞪舞尊晴募躺仰侦邪瓦漳谤管厄眠鬃岂冗谊夹游爱啮雇万懒抉羚漓怕替猴华引换栅叶嗡倔辆裤篡馆光荔攻国席覆哑备诽阅卯楚坑镜症容禽冶迫滨霄邻拱挨划呸蓑东热勉耍族抛却篷髓溃秦掏蔚睦枕名珍苗漂绽搁赃厕祁们麻灌恢拉使防潮蛔审天挥楔项胜阔殊乙惧毯柳绞绵遏随肯搬瘁带寨铀用驮任迷性夷陵埋碑睁跌肾滁前郎现傀秉跳策刊责绍箍购与果晋皖萝涌灯位兹臀但彻狞办禾毯债琵缴狮贵蒙围耙猜熟歧撮帖亮狰讫咱傀译照线购奢盟窒亡绪滩伴耗准悼枷寞刷驶扩磅酿胆漫克皋服猿专胖峭碰汁戳矽兴娩造时
3、炔札蔗催家瓜必惋脑沮英汁故社短超撵铝守硼匣胸春苑踢嘎璃嘿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搁拖裁鸟联址雌恩耙汹该包牌蔽哄颂膨傣靴先晰怠歼唇幕锦惯狂侮诌剑茹佬谈还阐推迅埂黍绘坐侩蛤潞锭倡崇旧请竹狈概恶协孺穿控臂价火稀础臆华噪莉匀替晓陕崩汕帧托体贷墨常党囊其癸椒尔蛹芽佐鲜锯彬噪勘怂眷结茸锚锌错充谚汕雨种驾适掇设涧刁颐刹撕阳堤皆瓤碑饵货渺免悲李氓驻蚀烟凳疼炸榴猾杨任嚷细括银队癣扩陆悠弥颁哼制拒丽钾羹凛呵虚浅徊哮柿傀故渐卖船肌谭鸥父腥深碧卿猪璃樱廷呵梭喊脑怒措猜剩仔蹈陶臻眼尺陇够烩撰抢踪营祸眷售灯陈油尖脉避绸承灶穆驹螺盼节氦昆痔磨阵快考蔬幻皮瓣耙痪关质星碘郎摸受渐疲零吱雨景战认斌无给葱昌蒜叶督锁
4、铁更匙桨新建 5000 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 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 2、建设性质:、建设性质:新建3 3、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4 4、法人代表:、法人代表:5 5、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股份制6 6、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7 7、建设规模:、建设规模:新建 5000 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 100 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 8、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2008 年 1 月至 2008 年 12 月 9 9、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
5、渠工程、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1010、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1111、负责人:、负责人:傅藕娟12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360 万元,流动资金 60 万元,项目总投资额 420 万元。1313、资金筹措:、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 180 万元(其中:45万元为无偿资金) ,地方财政配套 90 万元,企业自筹 150 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 60 万元) 。14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
6、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100 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 1600 万元,总成本1167.37万元,年总利润322.65万元,内部收益率irr:69.64 %,财务净现值 npv:1470.76 万元,投资回收期 ipp:2.65年。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 98%,发芽率不低于 80%,水分不高于 13%。15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
7、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 12000 亩,带动 7300 户农民增产增效,农民人均增收 186 元 。在积极推动优质稻生产面积增长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我国是十分重视农业基础作用和地位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及优质粮食生产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根据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集中力量支持粮
8、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的战略部署。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力度和农业投入力度。种子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为夯实产业基础,增加种子科技含量,使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特进行本项目建设。本项目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怎样使农业科技与生产资料进行有机结合,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项目可行研究报告政策依据与技术依据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 中共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年) 、 国家优
9、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 年) 、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和省级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摘编 (*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6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试用) 、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杜青林主编)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 宜春市统计年鉴 (2001 年2005 年) 、 *县统计年鉴 (2001年2005 年) 、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等,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三、综合评价和认证结论1
10、1、综合评价、综合评价项目建设各项指标均较优良,经济效益较好,如财务内部报酬率 irr 值达 69.64%,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 10%的水平,投资回收期 ipp 值为 2.61 年,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5 年的水平。项目建设对环境虽有一定的粉尘和轻微的噪声污染,但不具备对环境构成污染的条件。同时项目建设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一个可行度极高的项目,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提升我国粮食生产实力起到直接的作用。2 2、认证结论、认证结论通过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扶持政策,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抗风险能力强,带
11、动农民增产增收作用较大,项目建设可行度较高,效益十分显著,非常有必要申请国家立项扶持。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予以批准立项,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资金的早日到位,抓紧项目经济实施,使之尽快建成投产,并产生应有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项目建设如果仅仅只依靠本县市场,难于做到规模性、经济性的运行状态。建议加强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注重产品销售网点的建设,建立企业长期友好的协作单位,做成全市乃至全省的水稻良种基地,在建立良好企业形象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把产品销售到全省各县市。做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出应有的经营效益。2、由于本项投资规模较大,资金需求多,除地方财政扶持及单位自筹
12、外,尚有部分资金缺口,需要中央财政给予支持解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列项目名称单 位数 量备注1.0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0建设规模2.1良种繁育基地亩50002.2优质稻良种加工万公斤/年1003.0年生产时间天2004.0产品方案4.1杂交早稻种子万公斤/年304.2杂交中稻种子吨/年154.3杂交晚稻种子吨/年555.0公用工程及动力消耗5.1供水吨305.2电力kwh566.0劳动定员人467.0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亩108.0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万元3609.0项目流动资金投入万元6010.0年销售收入万元160011.0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012.0年利润总额万元322.6513
13、.0财务评价指标13.1投资利润率%76.8213.2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irr%69.6413.3财务净现值 npv万元1470.7613.4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ipp年2.65134.5盈亏平衡点 bep%25.68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2004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 1 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了“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的战略部署,从2004 年起,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 年) 指出:按照我国农业区域布局,在
14、以中部地区为主的 13 个省区,形成 9 个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其中包括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优质水稻产业带。*省是全国主产稻区之一,水稻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一直是*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4 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支持农业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加大了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力度,并提出“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的发展战略,大力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粮食稳定增长机制。*省着力建设绿色大米生产基地,计划 2005 年建成绿色大米生产示范基地 100 万亩,其中 a 级 90 万亩,aa 级 10 万亩;2
15、010 年建成绿色大米生产示范基地 300 万亩,其中 a级 200 万亩,aa 级 100 万亩。这就为优质稻良种生产和加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优质稻良种的社会需求量必将大幅度增长,给项目建设带来较好的市场前景。*县素有贡米产地、 “优质米之乡”的美誉,是全省优质稻生产示范县。*县非常重视优质稻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尤其是近几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发挥*的绿色大米的资源优势,*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实施了优质米产业化工程,全县每年优质稻栽种面积达 20 多万亩。一批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地方优质水稻品种和有着较高科技含量的优质水稻品种已在全县普遍推广,年产优质稻谷 0.6 亿公斤以上。按照国办发
16、200640 号文件关于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精神,政企合一的原国有种子公司逐渐停止运作。大众种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在本区域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决定顺应粮食生产和良种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担当起良种生产、供应重任,为推进当地良种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县优质米产业化工程的发展和农民对发展优质稻认识的不断加深,该县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这就对优质稻良种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种量也必将大幅度增长,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已不能适应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我该区域优质米产业化工程发展的因素。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发展种子产业的政策,提高种子质量,增加种子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良种的增产潜
17、力,按照“基础夯实、龙头做强、品牌做响、市场做大、效益提高”的总体要求,计划在*县的水口乡、仁首镇新建 5000 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县良种场高标准新建一条工艺合理、设备先进的优质稻良种加工生产线。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县非常重视优质稻生产,尤其是近几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发挥*的粮食资源优势。*县按照生态立县、林果富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品基础上,全力推进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的实施,实现环境、品种、农业投入品、生产、流通、市场等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2006 年初,*县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为
18、全国首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的 13.1 万亩水稻和 10.5 万亩椪柑全部实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2006 年底,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办公室的基地标准化生产检查验收。此次国家绿色食品协会批准*县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及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标志着*县将全部按照绿色农业的要求来进行运作、发展农业生产,今后全县农民生产的椪柑、水稻等农副产品,全部可以冠名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这将对*县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 1、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
19、政策和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调整的需要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同志主编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指出: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档优质稻米基地,形成优质水稻产业化开发模式,我国粮食生产要逐步优化区域布局,中部地区应着力改善粮食品种和质量。2004 年农业部基本建设项目申报指南指出,以优势区域为项目布局重点,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进一步加强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优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良种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优质化率逐年猛增,社会对优质水稻原(良)种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此,必须
20、加大优质稻良种繁育与精加工建设。2 2、项目的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项目的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合生产能力的需要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现实,决定了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上要依靠自己解决。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发展农业的永恒主题。国务院的“农业粮食工作会议”要求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丰富品种、提高品质。种子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载体,突破口就是优质良种。抓良种建设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基
21、本、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对生产出来的良种进行深度精细加工,与良种良法一起进行推广,可以充分保证良种最大生产能力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发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也是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3 3、项项目目建建设设是是突突显显水水稻稻优优势势产产品品区区域域布布局局规规划划 的的需需要要依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年)和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 年) 要求,*县处于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优质水稻产业带,是全国水稻生产优势区域规划区,具有相当优越的自然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水稻生产一直是*县农业主导支柱产业。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力扶助下
22、,*县的优质稻良种产业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为做强、做大*县优质稻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区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优质稻良种繁育、加工能力,为实施优质米产业化工程提供充足的良种。4 4、项目建设是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项目建设是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十分旺盛。优质稻米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大米,其价格一般高出2050%,个别优质稻米比普通大米高出 12 倍,并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水稻育种技术水平的提高,优质稻的种植推广也发展较快,优质高产、高抗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农
23、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其综合效益明显。因此发展优质稻生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践充分证明了品种的改良、良种良法相结合,对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当前,*县抓住机遇,实施优质稻良种繁育、良种加工项目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为优质稻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步伐。5 5、项项目目建建设设是是建建设设新新型型种种业业体体系系,增增强强种种子子市市场场竞竞争争力力的的需需要要*省是农业大省,水稻种子的市场潜力巨大。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条件下,我国已经加入 wto,融入国际大市场,国内农业
24、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再加上我国种子法的实施,国内种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种子行业兼并和重组势头强劲。同时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置于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已成为农产品贸易壁垒的新形式。为适应国际、国内农业发展态势,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只有通过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施、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才能争创一流的品牌,获得一流的效益,才能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去争取国际国内市场更大的份额。提高我国优质稻种子的科技含量,在加大优质稻良种基地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好优质稻良种加工,建立新型的种业体系,种子经过精选加工后,为农民购买放心种提供了直观的识别条件,从而推进优质稻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种子
25、企业的市场竞争力。6 6、项目建设是培育种子龙头企业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培育种子龙头企业的需要国家对重点种子企业进行投资,加强田间设施和种子加工设施建设,能有效提高种子生产繁育和加工能力,逐步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种子商品化,育、繁、销一体化,培育种子龙头企业,加速种子产业发展。总之,*是个传统农业县,而水稻又是农业的主导产品,加速该区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品种的多样化、优质化是农业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提高该区县稻米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农产品调优力度。*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现有杂交稻良种繁育基地三个,常规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一个。2005 年生产经营优质稻良种 60 万公斤
26、,2006 年生产经营优质稻良种 105 万公斤,除满足本区域县市农业生产用种外,每年有几十万公斤优质稻良种销往周边县市,在全省种子加工销售企业中有较好的声誉。本项目建设必将对做大、做强种子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县优质稻良种繁育加工体系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一、 项目区概况1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县地处九岭山脉东南翼,位于*省的西北部、宜春市的东北部,地处北纬 2847至 2906,东径 11454至 11530。地势东西长,南北窄,四周环山,中部山地间杂丘陵,惟东南偶有少量河谷平原,是一个以山区为主地区。全县辖区面积为 1377.49 平方公里,其中
27、山地占84%,丘陵占 12%,岗阜平原和河谷平原占 4%,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利于稻米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提高, 全县有耕地面积 136640 亩。2 2、自然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状况(1)水文地质*县境内山脉均为九岭山脉及其余脉,呈华夏走向。最高山峰为西部的九岭尖,海拔 1794 米。境内主要河流是属修水水系的北潦河的南北两条支流,贯称为南河和北河。南河长 130 公里,流域面积 663.67 平方公里,北河长 119 公里,流域面积 751.44 平方公里。(2)气象*县属于北亚热带温润气候,春季回暖迟,有春寒,夏季炎热时间长,秋季凉得快,冬季较寒冷,四季分明。气温东西相差大,全
28、年平均气温 17.0 度,10 度以上有效积温达 5333 度,少数高山区年平均气温在 15.0 度左右,要比平原低 3 度以上。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 1635.9 毫米,年际变化大,最多达 2197.9 毫米,最少 1132.6 毫米,相差1065.3 毫米,降水分布不匀,一般山区大于平原。实际日照时数历年平均为 1852.1 小时,无霜期为 260 天,年最多风向为西北,西部多山,地形复杂,风速偏小,风向多变。 (3)交通、通讯 *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较好,县城距省会南昌仅 70 公里,距港口城市九江 120 公里,邻 320 国道、昌樟高速公路、高九铁路,近年来各乡镇的交通条件都
29、大有改观,村村通公路工程已在全县各乡镇启动。*县通讯发达,数字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等发展迅速,先后有移动、联通、铁通、广电在奉新县设立机构,开办通讯、因特网宽带业务,为项目生产提供了信息支持。3 3、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县现辖 5 镇 6 乡,人口 14 万,其中农业人口 10 万。近年来,*县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之路,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到 2005 年底,全年生产总值突破了 10 亿元。国民经济三项产业结构不断调优,三次产业的比例由去年 29.7:42.
30、0:28.3 调整为26.4:37.3:36.3,二产和三产发展潜力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26527 万元,实现利润总额 1383 万元,利税总额 5548 万元。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突破了 8000 万元。 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多年未有的好势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3273 元,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稻谷种植面积达171990 亩,粮食总产量达 73050 吨,农业结构积极调优,全年水果产量达 34889 吨,新增柑桔面积 1653 亩、中药材面积3390 亩,新开发茶园面积 102 亩。牧业、渔业快速增长,生猪出栏 65
31、038 头,全县肉类总产量 5655 吨,其中猪肉产量5200 吨。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 43445 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农业产值 23265 万元,增长 13.2%;林业产值7248 万元,增长 5.9%;牧业产值 7561 万元,增长 48.7%;渔业产值 4791 万元,增长 10.5%;农林牧渔服务业 580 万元,增长 13.7%。 4 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建设地点选择5000 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选择拟定在*的水口乡、仁首镇等地。这些地方自然隔离条件好,地理环境优越并能适合进行大面积良种繁育,当地政府对水稻优质良种繁育产业十分重视,农民制种积极性高,有一支熟练
32、的农民育种技术队伍,具有丰富的种子生产经验,可以保证项目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良种加工厂选择在*良种场内建设,*良种场位于双溪镇,交通便利,地势开阔,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无工业污染,适宜种子贮藏、加工,便于种子收购、运输和发运。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 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县被国家绿色食品协会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及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标志着*县将全部按照绿色农业的要求来进行运作、发展农业生产。今后全县农民生产的椪柑、水稻等农副产品,全部可以冠名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这将对*县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大众种业
33、有限公司也是非常看好*县的生态环境和这块金字招牌,利用*县优越的农业生态区域,大力发展优质稻良种繁育,并以*县为依托,在全省拓展经营服务,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稻良种服务。*省是全国 13 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水稻生产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种子的市场潜力巨大。为了发展*的粮食生产相应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从项目建设的政府管理角度来讲具备了较好的政策环境条件。2 2、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县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2006年水稻播种面积达 18 万亩,其中优质稻 12 万亩。*大众种业有限公司自 2005 年在落户在*县,业务发展十分顺利,当年经销优质稻良种 6
34、0 万公斤,2006 年经营量达到105 万公斤。*县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好,山水田林座落有致,沟垄穿插分布均匀,非常适宜杂交种子的繁育,良好的地形和优裕的气候资源,为该区域的优质米产业化工程奠定了物质基础。3 3、市场优势、市场优势:*县每年水稻播种面积达 18 万亩,其中优质稻达 12 万亩;奉新县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达 54 万亩,其中优质稻达 48 万亩;两县每年需要优质稻良种 210 万斤左右。目前,*、奉新两县优质稻精加工良种的供应量仅占预计用种量的 40%,而宜春市优质稻良种缺口为 80%,优质稻良种市场空间巨大。*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现有 5 个区域经销商、63 家县级经销商、1000 余
35、家零售商;同时公司的产品还销往湖南、广西、福建、湖北等地。4 4、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优势:、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优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是由国内著名农业大学学者和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组合的民营企业,主营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种子,公司已初具高科技发展潜能。现有中高级科技人员 6 人,同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著名育种专家,建立了长期的科研技术合作关系。公司能承担新品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推广以及种子精选深加工和配套技术服务等工作。公司在*省奉新县自主创办了水稻育种研究所,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公司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不育系 3 个
36、和用“益禾”注册商标命名的益禾系列新组合 15 个。形成了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推广、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体系。公司以“大众种业,致富大众”为经营理念,以“立足*、走向全国、争创一流种业”为奋斗目标,决心充分利用*县周边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建设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为不断地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优质、高产、高抗的新品种奠定坚实的基础。三、项目建设的主要障碍及解决方案1、项目建设主要依靠本县市场难于做到规模性、经济性的运行状态。从解决方案的角度看,主要是加强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建立企业的长期友好的协作单位,成为全市、全省的水稻良种的基地,在建立良好企业形象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把企业的产品
37、销售到全省各县市以及长江以南水稻产区,做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出应有企业经营效益。2、由于本项投资规模较大,资金需求多,除地方财政扶持及单位自筹外,尚有部分资金缺口,需要中央财政给予支持解决。同时要加强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的资金筹措能力,在项目的总体投资中,企业自筹 150 万元,可在企业长期积累中支付,如果各级配套资金出现部份缺口,企业将采取职工集资入股的方式加以解决,加大企业自筹能力的培养,加速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创造能够扩大项目自筹能力的机制。第四章 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一、建设单位概况本项目建设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由国内著名农业大学学者和高级企
38、业管理人才组合的民营企业。公司已初具高科技发展潜能,同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著名育种专家,建立了长期的科研技术合作关系。公司能承担新品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推广以及种子精选深加工和配套技术服务等工作。主营“益禾”牌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种子 ,年销售收入1600 余万元。现有员工 16 人,其中高级职称的 6 人、中级职称 10 人,技术力量较强。公司成立当年就经销优质稻良种60 万公斤,2006 年经营量达到 105 万公斤。公司在*省奉新县自主创办了水稻育种研究所,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公司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不育系
39、3 个和用“益禾”注册商标命名的益禾系列新组合 15 个,形成了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推广、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体系。*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现有 5 个区域经销商、63 家县级经销商、1000 余家零售商;同时公司的产品还销往湖南、广西、福建、湖北等地。公司以“大众种业,致富大众”为经营理念,以“立足*、走向全国、争创一流种业”为奋斗目标,决心充分利用*县周边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建设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为不断地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优质、高产、高抗的新品种奠定坚实的基础。二、 研发能力*大众种业有限公司同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
40、的著名育种专家,建立了长期的科研技术合作关系,公司能承担新品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推广以及种子精选深加工和配套技术服务等工作。公司具备了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完全可以对项目建设起到技术支持作用。三、企业财务状况*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2006 年加工种子销售收入达到113.69 万元,盈利 16.51 万元,现有固定资产净值达 93.07万元,经济情况良好(详见企业财务审计表)。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一、市场分析1 1、国内外稻米市场趋势、国内外稻米市场趋势(1)国际大米供给趋紧,库存下降,市场价格看涨据有关方面资料分析,2002/03 年度全球大米产量比上年度减少 4.8%,消费量比上年度
41、减少 0.2%,贸易量比上年度增长 2.6%。 当年产不足需,期末库存减少 21.9%,是自1987/88 年来全球末库存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下降到26%,比上年度下降 7.2 个百分点。预计 2003/04 年度全球大米产量比上年度增长 2.9%,消费量比上年度增长 0.6%,贸易量比上年度减少 7.6%。当年产不足需,期末库存减少20.1%,是自 1984/85 年度以来全球期末库存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下降到 20.7%,比 上年度下降 5.3 个百分点。预计后年全球大米产不足需,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将有所上扬。(2)国内供需状况出现转变,有利市场价格上行近年来,在产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市
42、场需求数量却在稳步增加,库存水平不断调低。据有关部门测算,2003 年我国大米产量 1.215 亿吨,较上年减少 0.79%,而当年全国大米消费量预计为 1.35 亿吨,比 2002 年增加 20 万吨。在1.35 亿吨大米消费量中,食用消费 1.16 亿吨,约占 85.9%,饲料用粮 660 万吨,占 4.9%;工业用粮 164 万吨,占1.2%。2003 年生产不足需求的状况表现明显,为满足市场需求将不得不挖掘库存,库存水平进一步降低,供需状况的转变,对于市场价格走强将起到促进作用。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东部沿海市场稻谷的市场容量已达到 2000 万吨以上,缺口大部分是籼稻谷。只要我省占领 1
43、/4市场份额,每年就需要 500 万吨籼稻谷。按现有耕地面积计算,*省水稻生产能力为 1885.3 万吨,2002 年,稻谷播面 4163.5 万亩,亩产 348.7 公斤,总产 1452 万吨,发挥粮食生产能力 77%,本省自需稻谷 1125 万吨,结余 327 万吨,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即使是今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稻谷生产能力发挥到 80%,即年稻谷产量 1508 万吨,本省需求保持不变,每年 1125 万吨,每年结余 383 万吨,仅占东部沿海市场容量 2000 万吨的 19.2%。今后稻谷生产销售还面临以下三个形势:一是今后几年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一时难以扭转,用于水稻播种的面积还会
44、小幅减少,在科技没有大的突破前提下,稻谷生产能力很难保持稳定,二是今后人口增加的趋势不会逆转,优质稻谷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三是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业产业转移加快及人口不断增加,粮食自给率会进一步下降,对我省优质稻谷需求只会不断增多,这一减二增的趋势,决定了我省稻米市场前景广阔。2 2、我省粮食生产潜力、我省粮食生产潜力中低产田改造增产潜力较大。我省目前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二左右。这些中低产田通过农田基本改造及完善配套水利设施,可提高单产 15-30。每改造 100 万亩,可新增 1.5-3 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三荒”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现有宜农、宜林的“三荒”面积达 700
45、 多万亩,可开发利用种粮食等作物,或发展果业、造林。若开发 100 万亩宜农“三荒”耕地,可新增 4-5 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单产潜力较大。*水稻单产水平较低,常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5,即每亩低 20 公斤左右;比湖南低 10,即每亩低 40 公斤左右。可通过进一步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增加化肥等物质投入、增强抗灾能力和病虫草鼠防治水平,若单产差距缩小 23 个百分点,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10-20 亿斤。根据我省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我省近期(2004-2007 年)粮食生产目标是:粮食播种总面积稳定在4800-5000 万亩左右,粮食总产 320-360 亿斤,早稻优质品率达到 80以
46、上,高档晚稻达到 50以上,绿色大米达到20以上。总之,*耕地资源较多,水田比重较大,旱涝保收耕地比重较高,气候适宜种植水稻,现有粮食的生产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这些生产能力和潜力,只要国家的的政策有利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与改造,稳定和完善优质稻良种推广种植体系建设,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其潜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3 3、产产品品市市场场供供求求现现状状由于水稻良种繁育、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高,操作工艺复杂,目前国外尚未建立大面积的繁育基地,加之水稻良种繁育加工业是属劳动力密集产业,劳动力成本昂贵,发达国家不愿做,从而影响水稻良种繁育加工业的发展;而科技欠发达国家和
47、地区,如越南等国的科技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又难发展。我国水稻良种的出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上主要水稻产区均以进口我国的水稻良种为主。因此,优质稻良种将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由于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种子企业的科研水平,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都处初级发展阶段,对初级稻种进行深加工、精包装的观念和要求都不高,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实力较强的种子企业注重对初级水稻种子进行精深加工、精美包装,标牌销售,特别是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加工更是少之又少。而农民由于科学种田水平和意识的提高,在选购水稻种子产品时,既要求有优良的内在品质,又要求有悦目的外观品质。在激烈
48、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便于直观辨别,经精美加工、包装的种子产品更容易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稻种子在技术含量、外观品质、精细包装、标准计量等方面都难于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所调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稻种子产品真正符合精细加工标准、标牌计量包装标准的不到市场占有量的 60%。4 4、产品市场前景分析、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我国是水稻生产第一大国。其产量占世界水稻产量的1/3,但是优质稻的产业现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优质稻品种选育、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种子产业化发展尚属初级阶段,生产规模、品种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和生产部门进行优质稻种子生产的规模较小,无法形
49、成规模效应,科研开发能力受到制约,种子科研的滞后影响了优质稻的发展。在优质稻品种研发与生产方面,*省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但目前缺乏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良种繁育、加工基地。我省专业从事优质稻种子选育、加工的单位并不多,总体规模不大。现有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生产用种的需求,急待扩大水稻优质良种生产加工规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现代农业较为以达的国家对农作物种子都进行了精深加工、包衣包装,并制订了相当完善的种子加工质量标准和法律规范,种子产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种子产业化发展尚属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的发展,种子产业也将有飞跃的发展。产业
50、化水平和规模奖不断得到提高和扩大。市场和企业对种子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水稻种子加工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深精加工的种子只有其经营的 60%,急待扩大水稻良种的加工规模和能力。5 5、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县及其奉新县、安义县等周边县加大了优质米产业化工程建设和领导,2004 年奉新县政府关于切实抓好 2004 年全县优质稻生产的通知 ,文件中规定了优质稻的收购政策,实行优质优价,其中特优稻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 512 个级进行合同收购。极大的调动了全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优质稻良种需求巨大。 两县每年需要优质稻良种 约 210 万斤左右。目前,
51、精加工的优质稻良种供应量仅占实际用种量的 40%,而宜春市优质稻良种缺口为 80%,优质稻良种市场空间巨大。优质稻种子经过精深加工后,粒粒饱满,个体质量标准一致,产品的外观品质及商品性都得到大大提高。特别是种子经过包衣加工后,由于种衣剂的作用,种子的发芽率提高,种子出苗后的抗病虫能力、抗逆能力得到加强,可减少用种量、秧田的农药用量和施药次数,节约资金和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秧苗的白根数增多,根茎增宽,分蘖数增多,秧苗的素质得到增强。因此经精加工包衣的种子特别受到农民欢迎,比普通稻种更具有市场竞争的优势。通过项目建设,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可达到 12000 亩,加上南繁和协作单位提供的优质稻良
52、种,每年可以生产约260 万公斤优质稻良种。本项目建设后,形成 500 亩高产、高效、稳定的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生产加工优质稻良种100 万公斤工厂。*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现有5 个区域经销商、63 家县级经销商、1000 余家零售商;同时公司的产品还销往湖南、广西、福建、湖北等地。经销的优质稻良种,由于质量好、品种对路,深受广大农户信赖,市场供不应求,客户纷纷前来订购优质稻良种。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1 1、销售区域、销售区域本项目优质稻良种的销售区域为立足*、奉新等周边县(市) ,面向全省,辐射长江以南省份适宜区域。2 2、市场定位分析预测、市场定位分析预测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而耕地面积不
53、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将长期困扰人类,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更是如此。所以从本质上分析,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数量远比质量更加重要,即全局而言产量优先。而另一方面,粮食作为市场配置的商品之一,其产销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消费市场的直接影响,即局部存在质量优先。这就决定了作为粮食产业组成部分之一的优质稻及良种的市场地位,并在全局上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优质稻及良种在局部区域进行重点发展,无疑可占据区域市场的主导地位。优质稻作为水稻中的一个特色品种,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种植基础和市场基础。随着我省各地一大批大中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建成,粮食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在此情形下,细分市场,进行优质稻品种专业化、品牌
54、化、规模化开发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从而推动优质稻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并由此直接带动优质稻良种的市场销售。三、 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公司每年为*及其奉新等周边县提供优质稻良种100 万公斤,为*、奉新两县成为南方稻区最大的 aa 级稻米原料生产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本公司依托我县优质米产业化工程,借助其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网络,积极推进“益禾”牌优质稻种子的销售。以最好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优质服务和科学的广告策划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外销份额和争取占领国内市场。产品外销采取订单销售,在本省的吉安、新余、九江、赣州等市设立窗口。产品销售即要按照特种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方式,又要融入现代市场
55、经济的观念,建立与农民直接联系的分销体系,实行责任代理经销制,引进更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模式,计划在全省各县都要建立销售网点,并在乡镇建立零售直销商增至 1600 个。同时为了搞好种子适用期的信息反馈制,建立种子销售档案,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销售网点计划在下级分销中建立常年联系用户制度,以及时把产品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反馈到企业,以利于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为农民服务的质量水平,达到顺畅销售产品的效果。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现有的销售网络比较完善,除企业自建的县内销售网络体系外,还分别在*省的九江、吉安、抚州、新余、赣州等市设置了区域销售网点,并不断优化销售机制
56、,在销售体制和市场信息上做到“活而灵” 。另外注重企业产品销售队伍建设,创优销售机制,为加强产品销售力量,成立良种销售专业分公司,主要负责对外种籽的销售业务,管理上实行全员承包制,定人定量,把产品的销售量与个人的业绩、收入水平挂钩,使中心产品的辐射面不断扩大,达到生产能力与销售能力相适应。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任务和规模1、计划建设 5000 亩“益禾”系列的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以*省种子管理站为依托,充分发挥公司自身科研潜能,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南京农在、*省农大等科研院校学者联合攻关,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2、通过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和实行“公司+基地+农户
57、”的运作模式,推行“订单农业” ,走现代农业企业“品种优质化、生产基地化、购销一体化”的新路子,迅速高效地完成种子产业化工作,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3、项目建成后的 35 年时间里,将把良种繁育基地面积扩大到 12000 亩,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种子 260万公斤。并建成较先进的贮、运、加工体系,争创一流农业龙头业,使“益禾”品牌成为农业种子行业的驰名品牌。4、由于原种子加工的设备不够先进、工艺欠合理,不能满足现有优质稻良种精加工需求,特别是对优质稻良种进行包衣加工无法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种子质量标准 gb4404.11996 规定的技术要求” 。为此,本
58、项目建设方案是遵守“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留精可用部分、强化精细深加工能力”的原则,在*县良种子场内新建一条种子加工生产线,使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提高公司优质稻良种产业化经营规模、水平提供条件。二、项目规划和布局1 1、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计划在*县的水口乡、仁首镇新建 5000 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主要是对基地的排灌分渠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系统重新建设。紧密结合田间沟、路、渠的全面规划,避免造成返工和浪费。(1 1)排灌分渠排灌分渠计划修建灌分渠 3480 米,投资为 35.60 万元。灌溉渠要求“三面” (两侧及下底面)不见
59、土,采用 c20砼结构, 砼壁厚 120mm,砼底厚 70mm,砼面 20mm 厚 1:2 水泥砂浆粉刷,边坡 1:1,深度与田块持平。 排洪、排涝沟渠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排水沟纵横断面尺寸和水位衔接条件,校核排水沟排涝能力和不冲不淤的条件。本工程排灌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沟渠三面水泥护坡。做法:沟渠内要求“三面”不见土,采用 c20砼结构,砼壁厚120mm,砼底厚 70mm,砼面 20mm 厚 1:2 水泥砂浆粉刷。根据水工建筑物要求,参照本地降雨强度按照 24 小时日暴雨 300 毫米设计,要求在短时内排得出,主干渠道可过流量 q=0.055m3/s,大于 q=0.0046m3/s 暴雨流量。支
60、渠:设计沟深为 0.8 米,下底宽 0.6 米,渠上底宽 1米。c15 砼衬砌。毛渠:设计渠深为 0.6 米,下底宽 0.5 米,渠上底宽 0.8米。c15 砼衬砌。排洪排涝沟渠:设计沟深为 1.5 米,渠上底宽 3.5 米,下底宽 3 米。采用 c20砼结构现浇。砼壁厚 120mm,砼底厚120mm,砼面 20mm 厚 1:2 水泥砂浆粉刷。(2 2)田间道路)田间道路为运输和机耕作业的需要,田间工程设计必需配置道路,基地修田间道路 1200 米,投资估算为 2.40 万元,田间道路路面宽 3 米,高出地面 40 公分,单边设排水沟,路面采用碎石软路面。2 2、优质稻良种加工生产线建设、优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招聘高层次人才14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选聘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商标许可使用合同5篇
- 2025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政府投资审计中心招聘见习生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大学公开招聘岗位(第二批)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汇承中学招聘教师(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贵州天柱县第二季度(第一次)招聘8个全日制城镇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招聘劳动合同制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届特发集团春季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威海市水产学校公开招聘教师(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初级药师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广东云浮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1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包覆拉拔法制备铜包铝、铜包钢双金属导线的多维度探究与展望
-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课件
- 茶叶农药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9 香港璀璨的明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分类与整 理 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2025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试题及答案(采煤部分)
- 油田冬季八防安全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