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经验_第1页
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经验_第2页
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经验_第3页
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经验_第4页
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经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经验现代烟草农业是我国烟草农业发展的方向,年下半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大方县被列为国家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试点之一。随即大方县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关于建立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区的指导意见,结合大方烟叶生产实际,年选择了双山镇高坪、平原两个村开展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的建设工作。今年扩大示范点范围,在双山镇整镇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把2年来示范点建设工作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一、土地流转方式方面现代烟草农业最基本的核心在于规模化种植,但规模化种植也恰恰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瓶颈。为了促进规模化种植,加大种烟土地流

2、转,大方县的经验是:1、调整扶持方向,促进土地流转在年,大方县局出台了扶持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的政策,分10亩、20亩、30亩及50亩以上等不同的档次,分别在价格上从每亩10元到50元等给予不同的扶持,每个家庭农场、合作社视为1个大户,享受最高标准每亩50元的扶持,充分调动了种烟能手及农村能人的积极性,纷纷向未种植烤烟的农户转包或互换土地,使年全县的户均面积从2007年的6.5亩提升到9.7亩,有效地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受年的影响,今年虽然没有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但全县的户均面积仍继续增加,达到29.4亩。2、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年成立高坪烤烟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烤烟1330亩;今年增加成

3、立了平原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烤烟1224亩。2个合作社今年共种植烤烟2554亩。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种烟土地的流转。3、科学规划土地,促进土地流转今年,县局(公司)要求,对种烟土地进行全面规划,烟地连片规模不能小于50亩。在规划的种烟区域,尽量动员不种烟的农户,把土地承包给种烟专业户,这样,不仅达到了连片种植的目的,而且也促进了土地的流转。二、三种生产组织方式方面三种组织方式中,家庭农场没有管理成本,易于管理和指导,但农户所担的政策风险和自然风险都比较大,而且要付出土地租金,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不可能也不宜大量发展。合作社虽然没有土地租金,但存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而且鉴于烤烟的特

4、殊性,难以体现合作社“抱团取暖”的优势,相反在管理上存在相当的难度,一旦脱离烟草优惠政策的支撑,就难以为继。在目前的条件下,种植专业户最有发展前途,既保留了个体经营户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又能获得规模经营的效益,而且随着各种专业化服务的不断完善,种植规模也必然能够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是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的组织方式。三、专业化服务方式方面今年,大方县尝试了从播种育苗到分级扎把等各种专业化服务,颇有心得,总结如下:1、官办不如民办:要让农民自己来组建专业队,烟草公司只能引导扶持,让专业化服务尽早走向社会化,所谓“扶上马,送一程”,而不能大包大揽。2、重在培训:由烟草公司及委托相关部门,对专业合作社或专

5、业队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比一般烟农更专业的技术,所谓专业,不“专”,就没有“业”。3、配备先进的“专业工具”:根据种植规模,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投入资金,补充农机具,特别是一些专业工具。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减工降本、维系专业化服务的发展。四、合作社的运行管理方面在已有“高坪烤烟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今年在平原村引导成立了“平原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合作社的烟农以土地折价入股,合作社组织或联系各种专业队,对入社烟农提供育苗、机耕、运输、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现有入社农户358户,入股土地面积2554亩,涉及3个村、7个村民组。1、鉴于烟叶生产的特殊性,烤烟专业

6、合作社要能保证其正常运转,体现出“抱团取暖”的优势,除了主栽烤烟外,还必须发展其它的产业。今年大方利用育苗工场的大棚,发展了蔬菜种植,虽然后来因季节、经营及品种等原因,没有什么盈利,但为下一步成功积累了经验。2、服务型合作社如机耕专业合作社、烘烤专业合作社等,服务收费标准至关重要,高了烟农不愿意,低了合作社运行不下去。五、生产、收购、调拨管理方面注重过程监督,严格执行政策。六、工场管理方面在试点内积极探索以建立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为平台,实行“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和“两头集约化,中间专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大力推动烟叶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对烟叶生产收购管理流程重新

7、梳理再造,实现“物、育、耕、保,采、烤、分、收”一体化管理,并将“组织生产、收购烟叶、供应物资、培训指导、技术服务、基础建设”功能整合在烟叶工场内,改变了沿用几十年的传统烟叶生产收购模式。在试点建设上进行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积极探索适合大方实际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途径,从而达到减工降本、增加烟农收入、实现企业扁平化管理的目的。但在工场管理方面,我们的经验是:1、注重培训:对工场的服务人员,必须强化培训,要突出他们的“专业”,用熟练的技术来提高劳动效率、保障烟叶质量。2、注重管理:要用工厂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不能任由农民自由散漫的习气在工场里面扩散,这样才能保证工场的高效运转,也才能保证专业队的

8、生存。七、信息化管理方面除了开通应用国家局、省局统一开发的生产、收购、办公系统外,还开发和应用了以下信息化管理系统。1、在40座以上的烤房群和烘烤工场,应用无线烤房中央监控系统,对每栋烤房的烘烤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可随时掌握每栋烤房的温湿度及烘烤时间,并对温湿度进行远程监控,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降低了烟叶烤坏率和烘烤用工,直接增加了烟农的效益。2、应用即时气象短信息服务系统,自动监测当地的气候,经气象局专业处理后,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烟农,使烟农能即时掌握当地的气候情况,提前安排好烟叶生产,降低烟叶生产的风险。3、应用短信息群发系统,按节令把烤烟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及烤烟生产收购政策群发给烟农,使烟

9、农能及时地按技术要求对烟田进行管理,及时地了解相关的政策。八、基层队伍建设方面1、鼓励职工学习,提高职工的理化水平和实际应用技能。2、利用好县级分公司能够自己招聘人员的每一个指标,从社会上选聘急需的人才。3、引入人才竞争机制,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环境。九、基层站管理方面拟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加强考核,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十、工商合作方面加强与工业的联系,以工业的需求作为我们的生产目标,共同制定基地单元实施方案及有关的生产技术方案。十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烟水工程建设:已于2007年年底全部完工,总投资1054万元,工程覆盖总面积15502亩,平均每亩投入680元,试点所有规划宜烟地块

10、均在覆盖范围内,确保烟叶生产“旱能灌”,降低了烟农种烟的风险,并且解决了部分农户的人畜饮水问题。2、烟田机耕路建设:在原有水泥硬化路面5.01km的基础上,今年新建砂石路面机耕路11.7公里。其中4m宽机耕路7.81km,2.5m宽机耕路3.9km,总投入156万元,平均每公里投入13.3万元,覆盖烟田面积5850亩。通过机耕路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机耕路网络,加快了烟草生产机械化进程,为实现减工降本奠定了基础。3、育苗设施建设:已于年全部建设完成,育苗面积17784m2,共投入266.8万元,平均150元/m2,可育漂浮苗937.74万株,供苗面积8084亩,100%地实现了大棚漂浮育苗商品化供

11、苗。4、烘烤设施建设:已于年全部修建完成,共有烤房群25群,每群包括大型密集型智能化烤房7-40座不等,共计372座,烤能23250担,总投入930万元,平均每座投入2.5万元,能100%地实现密集烤房烘烤。5、农业机械化建设:年已配备50马力大型拖拉机5台、20马力中型拖拉机7台、9马力小型耕整机57台,总动力673千瓦。在此基础上,今年配备了20马力中型拖拉机2台,其中,政府补贴1.128万元,烟农自筹2.432万元。此外,还配备了机动喷雾器、播种器、剪叶器等器具,提高了现代烟草农业的装备水平。十二、烟叶生产收购方面烟叶生产,从双山镇试点来看,全镇种烟总户数134户,总面积7290亩,全部

12、实现100%集中连片种植。户均种烟面积达54.4亩,是全县户均种烟面积29.4亩的1.85倍,平均每亩纯收入也调出全县的平均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情况见下表。各种模式规模化种植情况合同收购量(担)种烟面积(亩)农户情况(户)各种生产组织形式数量(户)总面积50亩连片面积50-99亩连片面积100-499亩连片面积500亩连片面积总户数种烟户传统种烟户种植专业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234729001358376721659099490013022十三、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1、管理创新(1)通过组织员工学习5s管理标准、举办知识抢答、演讲比赛、实践操作能手选拔的活动在

13、全县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员工创新意识、自我管理意识。(2)通过制定和实施针对性较强的生产管理规程和管理办法,对品种布局、烟田轮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烘烤、交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严格的规范,不断提高现代烟草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研究探索出工业、政府、烟农、商业“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模式、核心片区管理模式、烟农协会和烟农专业合作社等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2、技术创新(1)结合我县实际,与烟草科学研究所以及贵州大学专家合作,进行现有品系筛选研究,对以往在田间发现的变异材料进行复种筛选。(2)针对我县气候条件,进行春旱灌溉技术研究。(3)病虫害防治方面,

14、为合理的使用农药,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防治,进行农药筛选课题研究。(4)改变传统的栽培模式,进行一垄双行栽培模式研究,旨在提高烟叶产质量方面下功夫。(5)测土施肥技术的改进,对全县的所有烟区土壤进行取样,送烟科所化验,合理计算土壤的用肥,指导烟农合理施肥。(6)特色品种开发方面,针对红花大金元品种,与贵州大学教授合作研究红花大金元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烤后烟叶质量的研究;红花大金元不同部位烟叶烘烤技术研究。(7)进行适宜种植区域与品质评价体系研究。(8)推广使用增密降碱栽培技术,适当增加烤烟种植密度,从原来的每亩1100株左右增加为每亩1200株左右,避免产生“大、黑、厚”的烟叶,有效地降低了烟碱含量,提高了烟叶的可用性。(9)推广使用农家肥人工发酵技术。烟农用来种烟的厩肥、油枯等农家肥,过去都采用自然发酵,发酵时间往往长达数月,并且受环境影响很大。时间长了因日晒雨淋和高温炭化降低肥效,时间短了又因发酵不完全,也同样达不到正常的肥效。而使用人工发酵技术,就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作用,人为控制发酵过程,使之达到最佳效果。3、设施改进1、在漂浮育苗播种时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播种器,大幅度地提高了播种的质量和速度,既节约种子和减少用工 也提高了以后间苗的效率。2、在烟株大田生长期应用了频振式杀虫灯,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