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管预制安装工艺标准_第1页
夹套管预制安装工艺标准_第2页
夹套管预制安装工艺标准_第3页
夹套管预制安装工艺标准_第4页
夹套管预制安装工艺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夹套管预制安装工艺标准QDICC/QB122-20021、适用范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夹套管预制安装工程。U前 夹套管的设讣一样分为全包式内管焊缝隐藏型或半包式内管焊缝外露型,本标准 要紧用于全包式内管焊缝隐藏型的夹套管施工,关于半包式夹套管的施工可参照 本标准工艺进行。全包式和半包式结构如下图所示:内管焊缝隐蔽型内管焊缝外露型2、施工预备2. 1材料预备所有的管材和配件均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的规格、材质、等级进行选用, 并按照相应的标准验收合格,各种材料必须有材质合格证件。不同的材质应有不同的色标以便于现场施工人员区分。2. 2施工机具2.2. 1切割、加工管材、管件

2、等所需要的坡口机、切割机、砂轮机、氧-乙烘 割炬、焊钳及水平尺、角尺、盒尺、线锤、等管工常用用具。切割管件所用的铳 床、车床等机加工设备。2. 3作业条件2. 3. 1管线预制区域已搭设组对焊接用的钢平台且施工环境清洁卫生。2. 3. 2安装现场作业区的土建工程已终止,地面竖向工程已施工完毕。2. 3. 3与管道相连的设备已安装找正终止,设备基础灌浆已达到强度要求。2. 3.4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强调技术措施的重点部位,重点操纵的 施工程序以及成品爱护的要求。2. 3. 5焊缝的无损检验标准执行设汁给出的规范或选用的相关标准。2. 4施工前的技术预备工作2.4.1施工技术人员应认真审核图

3、纸要求的材料,并制定详细的内管安装程 序和外管的切割安装程序,使外管的焊缝减少到最少程度。3、操作工艺3. 1施工程序内管下料一内管上定位块、隔液环的焊接一外管下料一外管在内管上套接安装一内管预制段组对一内管焊接一内管无损检验一内管预制段安装、组对一内管 焊口焊接一内管固定焊口无损检验一内管冲洗和水压试验一外管组对一外管焊接 -外管无损检验一外管联络管安装一外管联络管无损检验一外管吹洗和水压试验 -外管吹扫一验收交工3.2审核图纸:第一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认真核对设计材料和各部位儿何尺寸,充分考虑 内管安装预制管段预留的位置和外管在内管上的管段情形,同时所有外管上的开 孔均应在外管安装前完成。

4、3.3内管上固定块的安装所有的定位块应按设讣文件的要求进行加置,严格操纵定位块与外管的距离, 一样要求不大于2mm,定位块采纳双面氨弧焊焊接,并认真检查焊缝质量。定位块采取互成120°设置,水平管线的定位块应在管线底部对地夹角120° 范畴内设置一块,定位块与外管的间距不大于2 mm。3. 4隔液环的安装隔液环必须按照设讣文件规定的位置进行加置,内管的焊接采纳双面氮弧焊焊接,隔液环的安装如下图所示。隔液环与外管焊接必须在内管水压试验终|上后 才能进行。33支管三通采取现场开孔的连接形式,如下图所示:外管在内管开孔处预留一段长度,一样大于支管管径200mm。3. 5. 1安装

5、程序1)内管支管与内管焊接;2)内管支管与主管焊缝检验;3)内管水压试验;4)外管三通预留处管段预制(此处的外管要切割成两半);5)外管三通预制段焊缝和焊缝焊接;6)外管三通环焊缝和焊缝检验;3.6支管三通采纳成型三通连接型式。3. 6. 1安装程序1)内管三通与内管焊接;2)内管三通与支管焊接3)内管焊缝检验;4)外管三通切割预制(此处的外管要切割成两半);5)内管水压试验;6)外管三通预制段焊缝和焊缝焊接;7)外管三通环焊缝和焊缝检验;3. 7法兰部位安装,如下图所示:注:联络管在外管大小头上的开孔应尽量靠近小头。3. 7. 1安装程序:1)内管法兰与内管组对焊接;2)外管大小头预制(此处

6、的大小头要切割成两半,并将联络管管口切割出 来)。3)内管焊缝无损检验;4)内管水压试验5)外管大小头组对、环焊缝和纵焊缝焊接;6)外管联络管安装;7)外管焊缝无损检验;3. 8夹套管支架的安装。III于夹套管的所有支架均固定在外管上,因此在内管安装过程中,管道系统 的支撑是山临时支架进行固定的,直到内管的水压试验终止后,才能在外管上安 装正式支架。临时支架的设置原则是:支撑点的位置合适、支撑足够、临时支架 不损害内管、临时支架不阻碍外管的安装组对。当内管为不锈钢材质时,焊接于内管上的临时支架应使用与内管相同材质的 垫板,而后将临时支架焊接于垫板上,在以后安装完外管的正式支架后能够将临 时支架

7、除去将垫板保留在内管上;在内管安装临时支架要考虑承载内管,外管的 重量和管道系统水压试验是水的重量、压力差所造成的载荷。当所安装管道具有 热位移时,其吊杆应在位移反方向就位,并按设计规定位移值得一半倾斜安装, 两根位移不同的夹套管,不得使用同一吊杆,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平 坦光滑,不得有倾斜和有碍运动的卡涩现象,导向板与管托之间应有2-3mm间隙, 滑动支架与导向板相对安装位置从支撑面中心向膨胀反向偏移,其偏移值为位移 值的一半。3.9串通管的安装吊通管应按照设计文件所描述的流程进行安装,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形进行布 置,要紧操纵小管的煨弯质量,预留充足的保温空间和管道上阀门的操作空间。

8、安装足够法兰以便于管线上的阀门的拆卸爱护。水平串套管的安装应注意:若输送气态介质应高进低出;若输送液态介质应 低进高出。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 1. 1管道的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4.1.2管道内清洁无杂物,当夹套内管为碳钢管线时无需对内管的外表面进 行油漆处理。4. 1. 3外管的串通管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4. 1.4夹套伴热或保冷充分,没有介质流淌死角。4.1.5与设备连接的管道应操纵管口应力,如设备供货厂商有专门要求时, 应执行供货商文件要求,否则法兰处于自山状态下的偏差应符合表一要求。4.1.6管道法兰与设备最终封闭连接时,如设备供货厂商有专门要求时,应执行供货商文件要求,

9、否则相对位移值见表二。法兰平行度、垂直度承诺偏差表一检查内容承诺偏差值(mm)检查方法3000-6000RPM大于 6000RPM平行度W0. 15WO. 10塞尺同轴度WO. 50WO. 20塞尺设备位移承诺偏差值表二检查内容承诺偏差值(mm)检查方法转速 W6000RPM<0.5塞尺转速6000RPM<0.5塞尺4. 1. 7套管内外管的同轴度偏差应不大于3mm.=4.2差不多项目4. 2. 1内管必须使用无缝钢管,且内管的焊缝进行100%的无损检验。4.2.2内管水压试验时应逐点检査内管的焊缝,逐件检查内管的管件、全面 检查内管的管材,保证水压试验合格。4. 2. 3外管的支

10、撑点要牢固可靠,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4. 2.4外管吊通管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要求并依照现场的实际情形进 行布置,要充分考虑操作空间和保温空间。4.2.5夹套管的串通管要设置足够的拆卸法兰以保证管段或管件、阀门易于 拆卸爱护。4. 2.6水平放置的管道如有坡度要求,应以内管工艺介质的坡度要求为准。4. 2.7夹套管上的膨胀节安装应使之处于自由状态下进行组对焊接,严禁强 力组对膨胀节,在管道水压试验时要考虑膨胀节的承载能力,必要时安装临时限 位支架予以固定。5、成品爱护5. 1及时清理预备安装的管段。5.2管段安装后要及时将管线上各个敞口处进行封堵,幸免杂物进入管道内 部。5.3管道上的膨胀

11、节要采取临时爱护措施,幸免损坏或损害。一样使用石棉 布将其包裹起来防止焊渣等损害。6、施工中注意事项6.1严格执行施工措施所规定的工序交接制度,在上一道工序未合格时,下 一道工序严禁施工。6.2内管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对连接设备实行无应力配管,在进行外管的组 对焊接时,必须调整内管与设备之间的应力状态,专门是动设备的配管,在内管 达到无应力配管后方可进行外管的组对焊接工作。一样在设备法兰邻近预留一个 焊口作为调整段,在最后焊接此段时使用专业仪器检测设备的应力1W形。6.3全包式夹套管的串通管应考虑夹套管内介质的流淌特点,幸免显现介质 流淌死角,串通管的布置应充分考虑保温空间和操作空间。6.4内管的水压试验必须全面认真地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6.5外管的施工应从管段的一端开始,同时将正式支架及时安装在施工完的 外管上,只有正式支架安装完毕后方可拆卸其邻近的临时支架。7、安全注意事项7. 1施工人员应配带好劳动爱护品。7.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7.3内管吊装时一定要固定好内管,管系的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