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 第三讲 流通产业结构._第1页
流通经济学 第三讲 流通产业结构._第2页
流通经济学 第三讲 流通产业结构._第3页
流通经济学 第三讲 流通产业结构._第4页
流通经济学 第三讲 流通产业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第四节第四节 流通行业结构流通行业结构第五节第五节 流通业规模结构流通业规模结构第三讲第三讲 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结构重点:流通所有制结构、流通规模结构重点:流通所有制结构、流通规模结构难点:流通空间网络结构难点:流通空间网络结构重点掌握的概念:流通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空间重点掌握的概念:流通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空间 网络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网络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 商圈、雷利法则、市场饱和度、购买力指商圈、雷利法则、市场饱和度、购买力指数数 一、一、 流通

2、产业结构的内涵流通产业结构的内涵 二、二、 流通产业结构的类型流通产业结构的类型 三、三、 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一、 内涵内涵 指流通运行的各种要素的比例关系和经济联系,指流通运行的各种要素的比例关系和经济联系,属于国民经济中服务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国民经济中服务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节第一节 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结构 二、流通产业结构的类型二、流通产业结构的类型 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核心,决定着流通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核心,决定着流通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行业结构行业结构 业态结构业态结构 空间网络结构空间网络结构 规模结构规

3、模结构 商品市场结构商品市场结构 三、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三、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一)有利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二)有利于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二)有利于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 (三)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三)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四)有利于流通经济效益的提高(四)有利于流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节第二节 流通业所有制结构流通业所有制结构一、流通业所有制结构及其变迁一、流通业所有制结构及其变迁 第二节第二节 流通业所有制结构流通业所有制结构一、流通业所有制结构及其变迁一、流通业所有制结构及其变迁 经历了私有制

4、结构经历了私有制结构 公有制结构公有制结构 混合所有制结构三个发展过程,现正处于其发混合所有制结构三个发展过程,现正处于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展的第三个阶段。(一)(一)1949-1956年年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并存时期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并存时期(二)(二)1956-1957年年4种经济成份商业并存时期种经济成份商业并存时期(三)(三)1958-1960年年单一国家所有制商业单一国家所有制商业(四)(四)1961-1965年年 “主体主体助手助手补充补充”(五)(五)1966-1976年年单一所有制商业结构单一所有制商业结构(六)(六)1978-1997年年“主体主体补充补充”的流通业结构的流通业

5、结构(七)(七)1997-至今至今“主体主体并存并存”的流通业结构的流通业结构 (一)(一)1949-1956年年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并存时期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并存时期 1 、全民所有制商业、全民所有制商业 2、集体所有制商业、集体所有制商业 3、个体所有制商业、个体所有制商业 4、民族资本主义商业、民族资本主义商业 5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二)(二)1956-1957年年4种经济成份商业并存时期种经济成份商业并存时期 1、全民所有制商业、全民所有制商业主导地位主导地位 2、供销合作社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国营商业的助手,在农村市场居国营商业的助手,在农村市场居主导地位主导地位

6、3、城镇合作商店与其他合作商业;公私合营商业、城镇合作商店与其他合作商业;公私合营商业逐逐渐成为国营商业渐成为国营商业 4、个体私营商业、个体私营商业起补充作用起补充作用 (三)(三)1958-1960年年单一国家所有制商业单一国家所有制商业 供销合作社商业由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供销合作社商业由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 个体私营商业区也个体私营商业区也“跑步跑步”进入社会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一度关闭了农村集市贸易。一度关闭了农村集市贸易。 流通结构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阻流通结构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阻碍了流通业的正常发育。碍了流通业的正常发育。(四)(四)1961-19

7、65年年 “主体主体助手助手补充补充” 全民所有制商业为主体全民所有制商业为主体 集体商业为助手集体商业为助手 个体私营所有制商业为补充个体私营所有制商业为补充 开放了集贸市场,促进了当时流通业的发展。开放了集贸市场,促进了当时流通业的发展。(五)(五)1966-1976年年单一所有制商业结构单一所有制商业结构 再次关闭了集贸市场再次关闭了集贸市场(六)(六)1978-1997年年“主体主体补充补充”的流通业结构的流通业结构 形成了以公有制流通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为补充的流形成了以公有制流通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为补充的流通业结构通业结构 “主体主体”是指全民所有制流通业、集体所有制流通业是

8、指全民所有制流通业、集体所有制流通业 “补充补充”是指个体所有制流通业、私人资本所有制流通业、是指个体所有制流通业、私人资本所有制流通业、公私混合所有制流通业,同时再次开放了集贸市场。公私混合所有制流通业,同时再次开放了集贸市场。 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开放商业零售业试点年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开放商业零售业试点 (七)(七)1997-至今至今“主体主体并存并存”的流通业结构的流通业结构 公有制流通业的外延上增加了公有制流通业的外延上增加了“混合所有制商业的公有部混合所有制商业的公有部分分”,明确了股份制,明确了股份制“中性中性”特征特征 多种所有制流通业也实现由多种所有制流通业也实现由“补充补

9、充”变为变为“并存并存” “公有公有”和和“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流通业的一个整体。流通业的一个整体。 2001年,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批发企业成立年,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批发企业成立 2005年我国才出现真正的外商独资商业企业。年我国才出现真正的外商独资商业企业。 经过经过7个阶段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公有制流个阶段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公有制流通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流通业共同发展的格局。通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流通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内资企业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 私营企业 其他企业二、我国流通业所有

10、制结构现状二、我国流通业所有制结构现状 合资经营企业 合作经营企业 独资经营企业 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 第三节第三节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 一、定义一、定义 指商品流通过程中渠道、环节、网点所形指商品流通过程中渠道、环节、网点所形成的网络体系、分布状态及其比例关系。成的网络体系、分布状态及其比例关系。 二、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状态二、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状态 二、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状态二、流通业空间网络结构状态(一)(一)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形成大小不一、向外辐射的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形成大小不一、向

11、外辐射的网络系统,连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网络系统,连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二)流通网络是一种多层次、互相交叉的立体结构(二)流通网络是一种多层次、互相交叉的立体结构(三)不同地区的商品流通网络有较大的差异(三)不同地区的商品流通网络有较大的差异 多中心平行型、同心圆外推型、远程集散型结构、远多中心平行型、同心圆外推型、远程集散型结构、远程对流型、集散外向型程对流型、集散外向型 同心圆外推型结构同心圆外推型结构多中心平行型结构多中心平行型结构在一个地区性的商品流通网络中,在一个地区性的商品流通网络中,以多个城市为中心,这多个城市中以多个城市为中心,这多个城市中有一个流通中心可

12、能明显一些,但有一个流通中心可能明显一些,但其他城市同样是流通中心。其他城市同样是流通中心。以一个较大城市为中心,均匀地以一个较大城市为中心,均匀地向四周辐射和对流,形成若干个向四周辐射和对流,形成若干个同心圆同心圆 。一些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一些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中心,除了同毗邻地区或城市结中心,除了同毗邻地区或城市结成网络外,还能同较远的城市地成网络外,还能同较远的城市地区对流。区对流。远程集散型结构远程集散型结构指沿海一些港口城市或某些出指沿海一些港口城市或某些出口量大且集中的城市发展外向口量大且集中的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组织出口和进口。型经济,组织出口和进口。远程对流型结构远

13、程对流型结构以交通枢纽城市或国内商业中以交通枢纽城市或国内商业中心城市作为商品流通中心,起心城市作为商品流通中心,起商品集散作用商品集散作用集散外向型结构集散外向型结构(四)我国商品流通网络结构的特点(四)我国商品流通网络结构的特点 多层次性、多中心性、整体性多层次性、多中心性、整体性大中城市内部大中城市内部大中城市与周围地区或毗邻地区大中城市与周围地区或毗邻地区或经济区内或经济区内大中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之间、大中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地区之间某些城市与国外一些城市或地区某些城市与国外一些城市或地区之间之间 多层次性多层次性(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以以多中心性多中心性 大中城市为中心

14、形成多中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多中心的商品流通网络心的商品流通网络整体性整体性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城乡结合,相互依存成为一个城乡结合,相互依存成为一个整体。整体。(五)城市流通空间网络结构的三个层次(五)城市流通空间网络结构的三个层次 1、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一级商业区一级商业区 主要指位于特定商业地理区位、在城市经济发展和流通现主要指位于特定商业地理区位、在城市经济发展和流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代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和领衔方向性和领衔作用,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特作用,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特定商业中心区。定商业中心区。 如市中心黄金三角商圈的王府井、西单、前门商业区

15、如市中心黄金三角商圈的王府井、西单、前门商业区 两大新型功能商业区即两大新型功能商业区即CBD商业区和中关村商业区商业区和中关村商业区2、区域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二级商业区二级商业区 主要指分布于城市各区域,已具有一定基础或随主要指分布于城市各区域,已具有一定基础或随城市建设需要而新发展的商业区。城市建设需要而新发展的商业区。 北京市二、三环、三环、四环周边较成熟的区域型北京市二、三环、三环、四环周边较成熟的区域型商业区分布密集。商业区分布密集。 第一代社区商业第一代社区商业工矿企业居住区的零售店和小卖部工矿企业居住区的零售店和小卖部 第二代社区商业第二代社区商业将住宅的一、二层改成商铺将住

16、宅的一、二层改成商铺 第三代社区商业第三代社区商业各种特色的商业街各种特色的商业街3、社区商业区、社区商业区三级商业区三级商业区 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属地型商商业。业。第四节第四节流通行业结构流通行业结构 一、定义一、定义 二、流通行业结构类型与特点二、流通行业结构类型与特点 (一)批发业结构(一)批发业结构 (二)零售业结构(二)零售业结构 (三)批零结构(三)批零结构 (四)商业服务业结构(四)商业服务业结构 (五)餐饮业结构(五)餐饮业结构一、定义一、定义

17、 指流通产业内部各种经营对象之间的构成和比指流通产业内部各种经营对象之间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例关系。二、流通行业结构二、流通行业结构 包括商品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物流配送包括商品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物流配送业、电子商务业、租赁业、拍卖业、典当业、旧货业、电子商务业、租赁业、拍卖业、典当业、旧货业、商业服务、会展业、商业信息业、商业咨询业业、商业服务、会展业、商业信息业、商业咨询业等之间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等之间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一)批发业结构(一)批发业结构 1、 定义定义 指批发企业的类型、数量的比例及其分布情况。指批发企业的类型、数量的比例及其分布情况。 2、类型、类型 产地

18、批发产地批发 口岸批发口岸批发 中转批发中转批发 销地批发等销地批发等 传统的批发:传统的批发:“三级批发,三固定三级批发,三固定” 一级批发供应商一级批发供应商二级批发供应商二级批发供应商三级批发供应商三级批发供应商 零售商零售商 三固定三固定: 固定的供应区域、固定的供应区域、 供应对象、倒扣作价方式供应对象、倒扣作价方式 (二)零售业结构(二)零售业结构、零售业结构的内涵零售业结构的内涵 指各种商业网点之间、零售业态店之间、综合型指各种商业网点之间、零售业态店之间、综合型与专业型商店、大中小型商店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与专业型商店、大中小型商店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相互联系。、零售业结

19、构合理的原则、零售业结构合理的原则 (1)有利于搞活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发挥各种经济)有利于搞活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发挥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的特点形式、经营方式的特点 (2)要根据)要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网点设置的原则,网点设置要灵活多样,结构合理要灵活多样,结构合理 (3)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设置合理的网点层次设置合理的网点层次 (4)根据方便群众和经济核算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根据方便群众和经济核算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县、乡农村商业网点县、乡农村商业网点(三)批零结构(三)批

20、零结构 、定义:批商业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定义:批商业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布局及其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布局及其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批零结构合理的原则、批零结构合理的原则 (1)批发服务零售)批发服务零售 (2)批零效益均衡)批零效益均衡 (3)减少流通环节)减少流通环节 (4)批零城乡兼顾)批零城乡兼顾(四)商业服务业(四)商业服务业(service industries) 结构结构1、定义:、定义:指利用一定设备、工具为消费者提供指利用一定设备、工具为消费者提供一定服务性劳动或少量商品的企业和单位的比例关系一定服务性劳动或少量商品的企业和单位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及其相互联系。

21、 2、类型、类型 广义:包括交通邮电、金融保险、公用事业、广义:包括交通邮电、金融保险、公用事业、 教教 育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服务。育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服务。 狭义:指直接关系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传统服务业。狭义:指直接关系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传统服务业。 传统服务业分为两大类:传统服务业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过营业设备一是通过营业设备或劳动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劳动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旅馆、浴池、理发、美容、家政等服务如旅馆、浴池、理发、美容、家政等服务 二是主要利用一些原材料,通过技术加工、制作、二是主要利用一些原材料,通过技术加工、制作、 修理、为消费者服务,修理、为消费者服务, 如照

22、相、洗染(干洗如照相、洗染(干洗 烫)、织补、修理等。烫)、织补、修理等。、特点、特点 (1)服务就是商品)服务就是商品 (2)服务使大多数人的自我服务、家庭劳动逐步)服务使大多数人的自我服务、家庭劳动逐步专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社会化 (3)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前景广阔 (4)结构多层次、多项目结构多层次、多项目 (五)餐饮业结构(五)餐饮业结构1、定义、定义 是专门从事加工烹制饮食品,并为顾客是专门从事加工烹制饮食品,并为顾客提供就地消费、就地服务的特殊形式的商业提供就地消费、就地服务的特殊形式的商业企业的比例关系及其经济联系企业的比例关系及其经济联系 。2、地位、地位 (1)服务对象具有社会

23、性,不仅方便生活,也)服务对象具有社会性,不仅方便生活,也有利于社会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2)有利于逐步实现家庭劳动的社会化,促进社)有利于逐步实现家庭劳动的社会化,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 (4)就业的重要渠道。)就业的重要渠道。3、餐饮业的特点、餐饮业的特点 (1)内部)内部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整体性 (2)规模结构的层次性)规模结构的层次性 (3)空间结构的广泛性)空间结构的广泛性 (4)风味结构的复杂性)风味结构的复杂性 4、调整餐饮业结构的基本对策、调整餐

24、饮业结构的基本对策 (1)建立建立多层次、多行业、多形式多层次、多行业、多形式的餐饮业内部的合理的餐饮业内部的合理结构,满足不同消费地区、不同消费阶层、不同消费需求。结构,满足不同消费地区、不同消费阶层、不同消费需求。 (2)应与)应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和旅游事业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和旅游事业的的发展相适应,使之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保持合理的发展相适应,使之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比例关系。 (3)初步建成初步建成遍布城乡、服务重点突出、合理分工遍布城乡、服务重点突出、合理分工的饮的饮食业结构食业结构 ( 4)充分发挥充分发挥集体、个体和私营集体、个体和私

25、营经营餐饮业的积极作用。经营餐饮业的积极作用。第五节第五节 流通业规模结构流通业规模结构 一、概念和分类一、概念和分类 二、流通业宏观规模二、流通业宏观规模三、流通业中观规模三、流通业中观规模四、流通业微观规模四、流通业微观规模一、概念和分类一、概念和分类(一)流通产业规模(一)流通产业规模 1、概念、概念 指一定时期构成流通活动要素的积聚程度指一定时期构成流通活动要素的积聚程度和结合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一定时期流通业经营服务能力的大包括一定时期流通业经营服务能力的大小,主要表现为所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小,主要表现为所实现的商品销售额、流转额、所

26、服务的人口数量和地区范围,流转额、所服务的人口数量和地区范围,所实现的利润和交纳的税收数量等。所实现的利润和交纳的税收数量等。 从投入角度而言从投入角度而言包括从业人员的数量、占用资金的数量、包括从业人员的数量、占用资金的数量、营业面积,以及设施先进程度等方面。营业面积,以及设施先进程度等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从产出角度来看2、流通产业规模的内部构成要素、流通产业规模的内部构成要素 商业资本纯粹的商业资本设施设备费用及工资费用风险准备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劳动力固定资产从业人员 (二)流通产业规模的结构层次(二)流通产业规模的结构层次 宏观流通规模宏观流通规模 中观流通规模中观流通规模 微观流通规模

27、微观流通规模二、流通业宏观规模二、流通业宏观规模(一)定义(一)定义 指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国指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按比例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流通业运行各要民经济按比例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流通业运行各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素的聚集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 其内部表现其内部表现流通业内部结构比例的和谐,即批发、流通业内部结构比例的和谐,即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电子商务、配送、商业服务等零售、餐饮、住宿、电子商务、配送、商业服务等结构合理,商品经营、储备、运输和加工结构合理,商品经营、储备、运输和加工其外部表现其外部表现与国民经济基础整体发展水平,各具与国民经

28、济基础整体发展水平,各具体行业,消费规模和态势等外部环境因素相适应。体行业,消费规模和态势等外部环境因素相适应。(二)影响流通业宏观规模的因素(二)影响流通业宏观规模的因素 1、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工农业生产的规模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3、商品消费规模、商品消费规模 4、信息和交通状况、信息和交通状况 5、流通业运行的效率、流通业运行的效率(三)流通业宏观规模适度的标准(三)流通业宏观规模适度的标准 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指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再生产指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再生产的顺利有效进行和国民经济按比例正常发展所需的顺利有效进行和国民经济按比例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流通运行各要素的聚集

29、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要的流通运行各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2、流通业宏观规模适度的内部表现、流通业宏观规模适度的内部表现 内部结构比例和谐内部结构比例和谐 (1)批发零售结构的合理)批发零售结构的合理 (2)城市和农村网点分布适当)城市和农村网点分布适当 (3) 商品采购、储存、运输和销售比例协调商品采购、储存、运输和销售比例协调 (4) 大中小型商业网点,其中固定网点和流动网点大中小型商业网点,其中固定网点和流动网点的比例协调的比例协调 3、流通业宏观规模适度的外部表现、流通业宏观规模适度的外部表现 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各具体行业和消费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各具体行业和消费的规模

30、和态势等外部环境因素相适应。即:的规模和态势等外部环境因素相适应。即:(1)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应当与社会人口总量及其构成的变)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应当与社会人口总量及其构成的变化保化保 持适当的比例持适当的比例 (2)商品流通的增加应当与社会购买力的增加保持大体相当)商品流通的增加应当与社会购买力的增加保持大体相当 (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应该和工业品、农产品商品增长速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应该和工业品、农产品商品增长速度大体一大体一 致。致。4、商业宏观规模适度的动态发展、商业宏观规模适度的动态发展 适度流通业规模的形成过程是市场竞适度流通业规模的形成过程是市场竞争和国家规划两个方面力量的互动结果

31、。争和国家规划两个方面力量的互动结果。三、流通业的中观规模三、流通业的中观规模(一)定义(一)定义 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所有的流通业基本经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所有的流通业基本经营单位所投入的流通业资源的聚集程度和它所表营单位所投入的流通业资源的聚集程度和它所表现出来的流通业经营服务能力的总体状况。现出来的流通业经营服务能力的总体状况。(二)流通业中观规模类型(二)流通业中观规模类型 1、较大经济区域的流通业规模、较大经济区域的流通业规模 如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流通业规模如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流通业规模 2、某个城市的流通业规模、某个城市的流通业规模 国际性商业中心、全国性商业中心、

32、地区性商国际性商业中心、全国性商业中心、地区性商业中心业中心 3、城市中商业中心的规模、城市中商业中心的规模 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 区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其商业服务能力覆盖整个城市其商业服务能力覆盖整个城市范围范围 ,并且能够吸引大部分的,并且能够吸引大部分的流动购买力流动购买力其商业服务能力一般只辐射到其商业服务能力一般只辐射到中心所处的次级区域范围中心所处的次级区域范围 其商业服务范围仅限于所在居其商业服务范围仅限于所在居民区。民区。(三)影响流通业中观规模变化的因素和趋势(三)影响流通业中观规模变化的因素和趋势 1、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经济区域的经济区域的商

33、品供给来源商品供给来源的规模和结构的规模和结构 经济区域的经济区域的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水平和结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数量和结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数量和结构 人们的收入水平和人均购买力人们的收入水平和人均购买力 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偏好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偏好 经济区域所处的经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在经济意义上的重要程度在经济意义上的重要程度 2 2、趋势、趋势 城市城市“面包圈面包圈”、“空洞化空洞化”趋势趋势这是一个缓慢过程。这是一个缓慢过程。(四)流通业中观规模测量的标准(四)流通业中观规模测量的标准 1、平均每个流通企业服务的人口数量(居住人、平均每个流通企业服务的人口数量(居住人

34、口、流动人口口、流动人口 ) 2、平均每个流通企业销售额或流转额、平均每个流通企业销售额或流转额 3、平均每个流通企业服务范围或服务半径,、平均每个流通企业服务范围或服务半径,商商圈圈等。等。(1)商圈)商圈(trade area) 商势圈商势圈 它是指流通企业吸引顾客的区域范围。它是指流通企业吸引顾客的区域范围。 以某个流通企业为例,该企业的顾客能从多远以某个流通企业为例,该企业的顾客能从多远的距离来店购物,这种顾客到商店的距离范围,的距离来店购物,这种顾客到商店的距离范围,就称为企业的商圈。就称为企业的商圈。 (2)分类分类 按行业分可分为按行业分可分为 批发商圈批发商圈 零售商圈零售商圈

35、 按形成可分为按形成可分为 理论商圈理论商圈 现实商圈现实商圈 核心商圈核心商圈 按吸引顾客的数量和范围分为按吸引顾客的数量和范围分为 次级商圈次级商圈 边缘商圈边缘商圈 按商圈的形状可分为按商圈的形状可分为 一般性商圈一般性商圈 异态商圈(带状商圈、分离商圈)异态商圈(带状商圈、分离商圈) 核心商圈核心商圈(primary trading area) 就吸引消费者而言,核心商圈保基本,次级商圈靠特就吸引消费者而言,核心商圈保基本,次级商圈靠特色,边缘商圈靠服务。色,边缘商圈靠服务。位于次级商圈之外,属于某企业的辐位于次级商圈之外,属于某企业的辐射商圈,在此商圈内顾客购物比率更射商圈,在此商圈

36、内顾客购物比率更低,一般该企业顾客有低,一般该企业顾客有10%左右来自左右来自边缘商圈。边缘商圈。 边缘商圈边缘商圈(fringe trading area)位于主要商圈之外,顾客光顾客率较位于主要商圈之外,顾客光顾客率较低,一般该企业有低,一般该企业有15%-20%顾客来自顾客来自次级商圈次级商圈 次级商圈次级商圈(secondary trading area)指最接近商店并拥有高密度顾客群的指最接近商店并拥有高密度顾客群的区域,通常该企业有区域,通常该企业有50%以上的顾客以上的顾客来自主要商圈来自主要商圈(五)商业中心区潜在商业规模的三个测算指标(五)商业中心区潜在商业规模的三个测算指标

37、1、 美国人威廉雷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雷利法则”(1931年)2购买力指数BPI(Buying Power Index)3、 市场饱和指数RSI(Retail Saturation Index) 1 1、 美国人威廉美国人威廉雷利提出雷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零售引力法则”“雷雷利法则利法则”(19311931年)年) 具有零售中心地机能的两个城镇,对位于其中具有零售中心地机能的两个城镇,对位于其中间一个城镇的零售交易的吸引力与相应的两个城镇间一个城镇的零售交易的吸引力与相应的两个城镇人口成正比,与两个城镇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人口成正比,与两个城镇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表明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

38、越发达,对表明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购买的吸引力就越大。顾客购买的吸引力就越大。计算步骤: A、B目的地人口数, A、B目的地之间的地理里程第一步:根据雷利法则计算第一步:根据雷利法则计算A、B目的地的雷利比值目的地的雷利比值M两地吸引力比值M=【A人口/B人口】 【(A到C距离/B到C距离)】第二步第二步 根据计算出的雷利比值,计算相对的根据计算出的雷利比值,计算相对的A地对地对C地的吸引力地的吸引力A地对C地的吸引力=(M/1+M) 100%=A地吸引率第三步:计算第三步:计算B地对地对C地的吸引力地的吸引力 B地对C地的吸引力=1-A地吸引率=B地吸引率公式如下:公式

39、如下: Dy = Dxy/ (1+ Px/Py ) DyX、Y两城市间分界点两城市间分界点D区距区距Y市距离,在市距离,在D区的居民到任一城市购物成本区的居民到任一城市购物成本收益相当,而居住在收益相当,而居住在Dy距离之内的消费者距离之内的消费者去去Y城购物更合算,同理,居住在城购物更合算,同理,居住在D y距离距离之外的消费者去之外的消费者去X城购物更合算城购物更合算 DxyX、Y两城市间的距离两城市间的距离 PxX地区(人口较多城市)的人口数地区(人口较多城市)的人口数 PyY地区(人口较少城市)的人口数地区(人口较少城市)的人口数 u例:例:X城市有城市有9万人口,万人口,Y城市有城市

40、有1万人口,两城市之间距离万人口,两城市之间距离为为20公里,假定在公里,假定在X、Y城市之间的城市之间的D处为分界点。处为分界点。 则则 20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Y城的商圈半径为城的商圈半径为5公里,公里,X城的商圈半径为城的商圈半径为15公里。公里。D y= 5(公里)(公里) (1+ 90000/10000 )B市市D市市5公里公里18公里公里14公里公里A市市3.5公里1.3公里3.2公里C市市2购买力指数购买力指数BPI(Buying Power Index) 指各地区市场上某类商品的购买力占整个市场指各地区市场上某类商品的购买力占整个市场购买力的百分比。购买力的百分比。 由影响销

41、售潜力的三个因素组成,即人口由影响销售潜力的三个因素组成,即人口或人口结构、有效购买收入及商品销售额或人口结构、有效购买收入及商品销售额 BPI=0.2本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本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0.3本本区零售额占全国零售区零售额占全国零售 额的比重额的比重+0.5本区购买力本区购买力占全国购买力的比重占全国购买力的比重 BPI较好地估计了经济区域内的可支配收入的较好地估计了经济区域内的可支配收入的大小,如果用大小,如果用BPI除以本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除以本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就得出了市场质量指标重,就得出了市场质量指标QI(Quality index)。 某区域的某区域的QI为

42、为1或为或为100%时,时,表明该区域的商表明该区域的商业活动规模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业活动规模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QI大于大于1或者或者100%时,时,就表明该区域的商业就表明该区域的商业活动规模高于全国水平,商业比较发达活动规模高于全国水平,商业比较发达 QI小于小于1或者或者100%时,时,就表明该区域的商业活就表明该区域的商业活动规模低于全国水平,商业比较落后。动规模低于全国水平,商业比较落后。国际城市购买力指数排名国际城市购买力指数排名 (中国薪酬网,2007-11-5)名次城市 指数1苏黎世115.62日内瓦112.13都柏林106.54洛杉矶105.95卢森堡105.17纽约 1002

43、0 伦敦 86.824 东京 81.831 巴黎 7233 台北 62.937 首尔 56.240 新加坡50.845 香港 42.546 莫斯科38.858 上海 2665 北京 223、 市场饱和指数市场饱和指数RSI(Retail Saturation Index) 衡量特定商业中心区现有商业的实际经衡量特定商业中心区现有商业的实际经营规模的大小。营规模的大小。 可以采用零售商业市场饱和指数分析法可以采用零售商业市场饱和指数分析法,其公式为:其公式为: RSI=(C)RE/RF 计算的是每一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某类商店所能计算的是每一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某类商店所能实现的销售额实现的销售额 C(

44、Customers) 指某市场区域内消费某一指某市场区域内消费某一类特定商品的消费者总数(户数)类特定商品的消费者总数(户数) RE(Retail Expenditure) 指某市场区域内指某市场区域内消费一类特定商品的货币支出消费一类特定商品的货币支出 RF(Retail Facilities )指某一特定市场区指某一特定市场区域内分配在一类特定商品上的营业面积(域内分配在一类特定商品上的营业面积(M2)。)。 当当RSI呈现高值时,呈现高值时,表明该市场表明该市场尚未饱和尚未饱和,因,因此仍然具有发展零售业的潜力此仍然具有发展零售业的潜力 当当RSI呈现低值时,呈现低值时,表明该市场表明该

45、市场已经饱和已经饱和,新,新的零售发展商不宜进入此市场发展零售业。的零售发展商不宜进入此市场发展零售业。修正后的饱和度指数是修正后的饱和度指数是 一个地区零售设施数量满足这个地区实际需一个地区零售设施数量满足这个地区实际需要数量的程度。要数量的程度。实际需要量包括:实际需要量包括: 全社会利益全社会利益 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利益 零售商利益零售商利益 竞争者利益竞争者利益四、流通企业微观规模四、流通企业微观规模 (一)流通企业微观规模(一)流通企业微观规模 指流通业经营单位内部指流通业经营单位内部投入要素的投入要素的聚集程度聚集程度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经营服务能力经营服务能力的大小,即

46、流通的大小,即流通企业规模。企业规模。 流通企业规模整体偏小,即大企业不大,小流通企业规模整体偏小,即大企业不大,小企业多而杂。企业多而杂。(二)商业企业规模衡量的标准(二)商业企业规模衡量的标准 1、企业员工人数、企业员工人数 2 、企业投资和固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投资和固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3、企业的营业面积、企业的营业面积 4、企业利润额、销售额、流转额、企业利润额、销售额、流转额 5、市场占有率及市场集中度。、市场占有率及市场集中度。 商品流转额,指商品交换的金额。对销售方来说,是销售收入商品流转额,指商品交换的金额。对销售方来说,是销售收入额;对购买方来说

47、,是商品的采购金额。额;对购买方来说,是商品的采购金额。 大中小商业企业规模的标准大中小商业企业规模的标准 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分类分类员工人数员工人数销售额销售额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批发与零售批发与零售500人人15000万元万元住宿与餐饮住宿与餐饮500人人15000万元万元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批发与零售批发与零售100-500人人1000-15000万元万元住宿与餐饮住宿与餐饮400-800人人3000-15000万元万元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批发与零售批发与零售100人以下人以下1000万元以下万元以下住宿与餐饮住宿与餐饮400人以下人以下3000万元以下万元以下(三)商业企业单体经营最佳规模的确定(三)商业企业单体经营最佳规模的确定 1、经济学分析方法、经济学分析方法 利用数学方式以分析技术条件一定时某系利用数学方式以分析技术条件一定时某系统随规模水平的变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统随规模水平的变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商圈商圈ACAR=dMC规模(经营服务量)规模(经营服务量)OP,CMRQQ1P1,C1 平均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AR)和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MR)表现为)表现为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平均成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平均成本随着规模扩大而减小,本随着规模扩大而减小,当规模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