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潍坊市 2020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注意事项:1. 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 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 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2. 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 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30 分 )一、( 12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 桥旁【甲】 (摇撼 /摇动 /摇曳),蓬蓬勃 勃。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 , 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 抹苍凉的

2、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从古代涉水而来,诗经“兼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 洄流中, 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 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 映衬着茂密的芦苇, 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 中【乙】(消失 / 弥散 / 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南,还有几声蝉 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同愤,跟同醉,与同发少年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3、 芊芊(xi m xi m)樵夫 B. 纤桥(qi m)兼葭C.窈窕(y ao ti ao)暮霭 D. 妩媚(wdm召)呢南2. 【甲】【乙】两处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摇撼消失B.摇动弥散C. 摇曳弥散D.摇曳弥漫3.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内容,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东坡太白屈原B. 东坡屈原太白C. 太白东坡屈原D. 屈原太白东坡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小学安全教育能否深入人心,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每个学生要 树立起尊重生命的意识。, 致力B. 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并开展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系列宣传活动 于守护老

4、百姓的“钱袋子” 。C. 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D.大国崛起本着“为国人打开视野、为人类共同进步提供思考”的创作宗旨,引 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历史的智慧。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B.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如我所感的悲凉, 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C. 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是深受初中生喜爱的两部外国文学名著。D. 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6. 找出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5、)A. 诗,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都是诗歌;从形式上看,有古体诗、近体诗;从表 达方式看,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B. 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其中莫泊桑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 笑面人就是他的作品。C.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而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D.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和个 人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在三要素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最主要的要素。二、(12 分)7. 名篇名句填空。(8分,任选四题作答)(1)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6、范仲淹岳阳楼记),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2)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转朱阁,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3)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从视觉角度想象家乡秋夜景色的句子是:“,。”(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是:“,。”8. 名著阅读(4分)(1)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问题。(2分)“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

7、计鬼神惊”这首临江仙赞美的对象是,再举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2) 本学期我们接触到著名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认识了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 草房子还讲述了另外四个孩子一一桑桑、秃鹤、细马、纸月的成长历程。请从四个2 分)当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的具体情节对形象特点作一分析。三、综合性学习( 6 分)9. 自从国务院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全民阅读热潮。学 校决定开展以“崇尚阅读,弘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6 分)(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请你作为班长和主持人,组织一段激励人心的开场 白。( 2 分)(2)学校准备举行一场读书报告会,会场标语为一副对

8、联,上联已经拟好,请你写出 下联。(2 分)上联:书籍垒就成功路下联:(3)下列是某位同学的比较消极且偏激的观点,请你结合古今中外读书事例加以反驳。 ( 2 分)同学观点:读书多年,寒夜漫漫,长大后读书的内容都忘了,读书干嘛?读书无用!你的观点:第二部分阅读( 40 分)四、(17 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011 题。(5 分)和孔密州五绝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释】孔密州:即孔宗翰,字周翰,作者于熙宁九年冬罢密州任,孔继任知州,故称。次年四月,作者到徐州任,作此诗寄孔。10. 诗歌是怎样描写梨花的?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

9、分)11.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p i)圯(y 1)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 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 .去。良殊大 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

10、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 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节)【注释】圯(y i )桥。12.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3 分)( 1)有一老父,衣褐衣:(2)履我履:(3)良因怪之怪:1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欲殴之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B. 顾谓良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C. 父以足受,笑而.去长跪而 谢之曰(战国策唐

11、雎不辱使命D. 乃 太公兵法也凡三往,乃 见(陈寿隆中对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4 分)( 1 )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 2 )与老人期,后,何也?3 分)15. 老人从哪些方面得出“孺子可教”的结论?请结合原文分析。五、( 23 分)最苦与最乐(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 19 题。( 12 分)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 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 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 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

12、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 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 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 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 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 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 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

13、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 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 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 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 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 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 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14、。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 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 .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 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 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然而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 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 说:“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忱国,那诸圣诸佛的悲 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痛苦,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 里得苦中

15、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 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 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尽得大的责任, 就得大快乐; 尽得小的责任, 就得小快乐。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分)17“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 (2 分)A.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 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C. 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D

16、. 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18说说文中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 (4 分)( 1 )这种苦乐循环苦:( 2 )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苦:19从全文看,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4 分)瘸叔出行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3 题。( 11 分)曾立力 瘸叔这儿至今仍保留着新年出行的习俗。沿着村边转个圈,惊喜中捡回件颇具象 征意义的物件,也有预先藏好的,讨个好彩头,求得一年的好兆头。 本来瘸叔是不打算新年出行的,孤零零一个人,屋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那么多讲 究!年前,石头来送年货,鼓励他说 :“瘸叔,新年只要你第一个出行,包你捡到宝贝。 若打空转身,我封个大红包赔你

17、 !”石头说这话时紧盯着瘸叔,一双眼睛闪闪发亮。灶台 上那封满地红的万字鞭,正在烘着去潮气,就是那天他带过来的。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新年出行,鞭炮一定要炸响,万万不可炸哑。 打开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瘸叔打了个寒颤。他炸响鞭炮,不曾想到鞭炮炸了一小段就停住了,瘸叔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也没有心思再点燃鞭炮。 但是已经开了门, 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 瘸叔走出屋场坪,见前方影影绰绰中有两具黑影立在路中间。这么早谁会站在寒风中等他?走近一端详: 两捆半大小子高的棍子柴, 死沉。估摸着是石头弄的,“柴” “财” 谐音,愿他今年发财,过上好日子。 瘸叔一直走背字。小时得过小儿麻痹,一只脚长,一只脚短;

18、近年养猪猪瘟,养 鸡鸡死,养鱼,一场山洪掀个底朝天,倒霉透顶!因此他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经常 叹气说:“命里只有八角米,无论如何不满升。咸鱼翻身?想都别想!反正现在政策好, 干脆等着吃低保。” 石头是个大学生,读了一肚子的书。这些年,村里人像中了邪似的往城里跑,他却从城里回到了村里。看到瘸叔没起色,他总想帮一把。他三番五次来劝瘸叔:穷不能穷志气,输不能输信心。可石头说破天,瘸叔也不为所动。 这两捆哑巴柴棍,就是石头说的宝贝?也太平常了吧,鬼才稀罕!诓他来吹北风,就这宝贝?黑暗中瘸叔鼻子眼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新年出行,要的是一路顺风走到底,切忌打转走回头路。风架着瘸叔继续前行。再往前走是山塘,

19、更是个大风口。走在山塘的堤坝上,果然风更大,呜呜地叫。路旁, 风中干硬的树枝, 毫无情面地死劲抽打他。 抽得他跌跌撞撞, 一路歪斜,样子十分狼狈。 突然,眼前一道白光,刺亮。定睛一看,树枝下,一条大鱼,摇头摆尾,活蹦乱 跳。顿时瘸叔只觉得血往上涌,心咚咚咚地跳到嗓子眼上,他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手忙脚乱中抱住这条大鱼就往家跑。瘸叔一路狂奔,大声喊道:“我抓到大鱼了 !年年有余!年年有余! ” 来:Acom# 瘸叔高一脚低一脚地刚跑到屋场坪里,还没进屋,朦胧中就见石头匆匆追来。老 远就冲他道喜 : “恭喜瘸叔 ! 贺喜瘸叔 ! 鲤鱼跳龙门,好兆头啊 ! 好兆头 ! ”话音没落,就拉 着瘸叔与鱼来了

20、个新年自拍, 还贴着瘸叔耳根意味深长地说 :“这鱼哟, 市面上稀罕得很 ! ”? 彤云密布的天空终于绽开道缝,泻下一线亮光。瘸叔这才看清楚是条金丝鲤,翕动的腮帮上还系有一截被扯断的细线? 这时天已放亮,静谧的山村里,出行的鞭炮声渐次响起。瘸叔又点燃了剩下的鞭 炮,眼泪再也忍不住滑落了下来。(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 2019年第 4期,有删改 )20. 通读全文,概括石头这一人物形象。 (3 分)石头是一个具有志存高远、 、等优秀品质的 ( 指明人物身份)。21. 从全文看,第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2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1、23. 谈谈你对小说中“出行”一词含义的理解。(2分)第三部分写作( 50 分)六、作文( 50 分)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24. 著名作家王蒙曾经在他的青春万岁序诗中写到: 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 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沉思,全是第一次。请选择诗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要求: 1. 自拟题目,立意自定;2. 不得抄袭和套作;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22、积累与运用 (30 分 )一、( 12分,每小题 2 分)1. C(A “芊”读qi cn; B “纤”读xi m, “兼”应为“兼” ;D “呢南”应为“呢喃”)2. C (“摇撼”的意思是摇动,震撼,震动;“摇动”的意思是摇摆,晃动;“摇曳”指逍遥,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结合语境比 较,“摇曳”更合适。 “消失”的基本意思是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有 不见、消逝、灭绝的意思。 “弥散”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弥漫消散。 “弥 漫”的意思: 形容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路途弥漫。充满、布满。从内容和语境的结合看, “弥散”更合适

23、。 );结3. D (根据文学积累屈原离骚等作品可看出其愤怒和绝望,因此承接后文“愤”合李白生平和作品可看出他酒文化之深远,故承接后文“醉” ;从苏轼东坡先生于密 州所做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中可体会其“少年狂”精神。)4D(A 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在“树立”前加上“能否”,并去掉“要” ;B 项语序不当。应为“指出并纠正” ;C项缺主语,去掉“由于”或“使”)5. D (并列谓语之间用逗号)6. B (笑面人是雨果的作品)二、( 12 分)7. ( 8 分)略8. (4 分)(1)(2 分)吴用智取生辰纲 (智取大名府、 巧用双掌连环计、 智赚玉麒麟、智取文安县等等) (人

24、名 1分,故事情节 1分。)(2)(2 分)【示例一】桑桑。桑桑是草房子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人物,他也是油麻 地的见证人。他推动了蒋一轮与白雀爱的演绎 ;他关心纸月并有着朦胧的感情 ; 当众人都 排挤秦大奶奶时,他没有。他是杜小康的竞争对手也是最懂他的人。他淘气又善良,鲁 莽也细腻。他参与的每一个画面都如此温情脉脉和如此感人 : 他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 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 ; 他甚至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他背着妹妹去 古城墙上看风景、 唱古谣, 尽显可贵的兄长情。 【示例二】 秃鹤。秃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 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秃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是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

25、心受到了 伤害,秃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 : 他用不上学来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 ; 用生姜擦头希望在 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用戴帽子的方法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当这些使自己陷入 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的帽子甩向了天空, 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秃鹤用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秃鹤坚 守着人格的尊严, 他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活灵活现的出演角色得到了大家的尊重。(2 分。任选一个人物并结合原著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三、( 6 分)9(1)(2分)同学们:读书,会让我们的思想日渐成熟与深厚!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 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

26、文, 是我们中华文化之苑经久不衰的瑰宝。 她给我们无尽的养分,滋养我们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全民阅读,让阅读时刻给我们力量 ! (要有号召性,语言有感染力,谈出对读书好处的认识以及这次活动的目的。2)( 2 分)阅读实现中国梦(能与上联构成对偶,内容为读书、成才等即可) (3)(2 分)示例:读书可以养气、益智、知识渊博、开阔眼界、思维深刻。还可以丰富 我们的情感。 宋濂遍观群书, 遂成文臣之首; 苏轼饱读诗书, 则有豪放之气。 张溥七录, 才能对客挥毫,下笔千言。 (必须有实例说明,只有观点得 1 分,实例 1 分。)第二部分 阅读( 40 分)四、(17 分)(一)( 5分)10. (2分

27、)用“淡白”直接描写其颜色,用“雪”比喻梨花(1分)。 “柳深青”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淡白以及繁盛( 1 分)。11. (3 分)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 “一株”也写出景物的孤单暗示人的孤独。所以产生惆怅的心情( 1 分)。抒发了诗人感 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2 分)。(二)(12 分)12. ( 3分)(1 )穿(2)穿鞋,为穿鞋(3)以为怪;认为奇怪13( 2 分) C( C 项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A. 前一个“之” ,代词,指老人; 后一个“之”动词,至打往。B.前一个“顾”,看;后一个“顾”,拜访。D.前一个“乃”, 是;后一

28、个“乃” ,于是,就。 )14. ( 4 分)( 1 )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散步闲游。(2 分)( 2)(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来得晚,为什么(这样)呢? (2 分)15. ( 3 分)张良为老人拾取鞋子,有尊老的品质( 1 分);不为老人的无理要求所动,有 忍耐的品质( 1 分);为老人穿鞋是“长跪履之” ,有恭敬之心( 1 分)。所以老人说“孺 子可教”。五、( 23 分)五(一)(12 分)16. ( 2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尽责任是人生最 大的快乐)17. ( 2 分)D18. ( 4分)(1)负责任带来的身心劳苦(2)不尽责任

29、,受良心的责备带来的痛苦19. ( 4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先从反面分析没有完成责任的痛苦,再从正面分析尽责 任才是快乐的(2分)。运用引证法,引用大量的成语俗语或名人名言,如“如释重负”“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的“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增加了讲道理的份量(2分)。五(二)(11 分)20( 3分)(1)乐于助人(心地善良)(2) 聪明机智(3)大学生21( 3分)插叙,交代了瘸叔瘸腿的原因和近年来瘸叔的不幸遭遇,解释了瘸叔悲观消极 态度的原因,与前文石头鼓励瘸叔相呼应;塑造出了一个屡受生活打击而失去生活信心 的人物形象,引起读者

30、同情,为后文瘸叔出行有所收获的剧情埋下伏笔。22( 3分)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树枝随风摆动的动作拟成人物抽打的动作,使得此刻的 情景更为具体形象;“毫无情面” “抽打”等词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侧面体现出瘸叔心境 的凄凉。23( 2分)“出行”在文中有两层含义,表面是指“新年外出找个好彩头”的行为,是文 章的主要叙事情节:深层含义则是指瘸叔在外出过程中,因为他人的关怀和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彩头,又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之火的这一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从内容到内涵上都機括了全文的精神主旨。第三部分写作(50分)六、24. ( 50 分)项目评分细则一类文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 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通畅,符合文体要求。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