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角的认识冀教版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角的认识冀教版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角的认识冀教版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角的认识冀教版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角的认识冀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

2、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角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背景:前一年级下册认识

3、图形。 一、 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让学生经历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2.才能目的:在动手操作中开展空间观念各动手操作的才能。3.情感目的: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学会做角。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外表都有角,看!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魔方角藏在哪里呢?这节课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角、找找角,好吗?板书课题:认识角二

4、、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一认识角1、找一找、摸一摸。 出示课件,剪刀、钟面、红领巾等图片让学生到教台前的实物来摸一摸、看一看再让学生说这些图形的特点生:这个尖尖的就叫顶点。 在黑板上板书:顶点师:除了顶点,角还有什么呢?生:两条直直的叫边。 师画出角的两条边,并板书:边师:如今这就是一个角了。那我们该怎样来画角呢?师板书一弧线,边指边说“这是一个角写作:1 顶点 边 读作:角1 师:谁能小结一下,角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 判断角。师:如今老师有一些疑问,你能帮我解决吗?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呢?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生:我是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判断的。

5、3、找出生活中的角。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出来吗?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出哪些角。 生:黑板的四个角,窗户的角、桌子上的四个角和三角板中的角学生在实物投影器上指出角。 师:你们能找出以下图的图形中的角吗?课本88页指一指学生单独完成,再集体评讲。有的学生容易把第二个图形那些圆角看成是角,这就特意提出来说一说。 4、折一折。 师: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折出不同的角吗? 生:能。 学生作品:5、画一画。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能折出那么多类型的角,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才是角,那么同学们能画出一个角吗? 生:能。 师:谁能介绍一下,角是怎样画的呢? 生:先画两条边。 师:这样的角完好吗?

6、 生:还有一个顶点 师:看谁画的比老师画的更好,更有创意!画好的拿出来让同学欣赏一下。利用实物投影器展示学生作品二比较角的大小。1、做一做。 师:我们会画角了,如今,我要请你来创造一个角,行吗?有什么好方法? 生:我用两根小棒组成一个角。 生:我用两根吸管组成一个角。 生:2、做一个活动角。 利用图钉和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师:介绍活动角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可以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3、找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有什么关系 师:四人小组拿出活动角,边玩边考虑: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提示:角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 生:角的

7、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4、比一比 师:你们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教学过程中,取一名学生做的角跟老师做的角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师:刚刚我们比角的大小时,有的角我们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怎么办呢?1和2谁大呢?师:请同学们认真的看屏幕上角的变化 生:1渐渐挪动到2,最后下面的一条边跟2重合,顶点也何在一起,1的张口比2的大。所以1 2. 师:所以这种比较方法就叫做重叠法。5、讨论: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的关系。 师:同学们,你说一说,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4

8、比3大,应为4的两条边比3的长,所以43。 生:一样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说了,角的大小跟张口有关系。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重叠法来证明。 师:如今仔细观察屏幕两个角的有什么关系?生:我发现虽然4的两条边比3的长,但是两个角一样大。 师:如今再比较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我可以用重叠法比较这两个角。5比6大。 师:请观察屏幕。师:通过4和3、5和6的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三、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才能,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你学到什么吗?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角,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生:我学会画角,还会做活动角。 生:我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张口有关系,但是跟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 生:四、思维拓展。 师:既然同学们学了那么多知识,你能帮我解决这一问题吗?一共有几个角呢? 生:一共有6个角。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我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数的,而且,这几条边都是同一个顶点,在两条边两条边的数。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你还能想出比较有条理的数法吗? 生:我是按照角的数量一个一个的数的。首先是一个一个角的来数,有3个,再来就是两个角合成一个角的就有2个,最后是三个角合在一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