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创新研究_第1页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创新研究_第2页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创新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创新研究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创新研究 摘要:当今全世界都非常重视建立和改良城市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景观。中国也好不例外加大了对城市的建设,其中对旧城的改造也面临着旧城中老建筑的存留问题与新建筑的建造问题。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针对国内一些城市大拆大改的状况,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以旧城规划调整后的功能为依托,在调整用地结构的过程中塑造城市空间体型环境。通过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对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探讨,让人们从旧城改造中认识城市设计应该如何的将新旧元素融合在一起。 1、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又称都

2、市设计,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城市设计复杂在于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鼓励其社区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良性开展。 2、城市设计在旧城区改造中的运用 旧城区改造在城市规划中属于详细规划的阶段。在城市建设投资渠道、上地开发方式等的变更下,没有融入城市设计思想的规划成果表现出不适应建设方案变化,不适应土地有偿使用等的缺陷。旧城区改造应表达以人为主体的宗旨,强调人对环境的要求,考虑人位于地面时对环境空间不同的使用与视觉要求。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对一区、一片、一街的

3、局部设计,应处理好各种中介空间,如商业建筑与停车场中介空间、居住建筑之间的中介空间、居住区与商业区的中介空间、居住与绿地的中介空间、绿地与广场的中介空间、广场与景物的中介空间等。城市设计就是建立整体空间概念,通过对城市设计客体组成要素的分析取舍,通过对城市自然、人文历史条件的辨析,抓住城市空间环境最主要的设计构成要素,融入设计者的想像与创造,从而概括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意向,将城市设计最根本的空间景观构架引入旧城区改造设计与建设中。旧城区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必须充分注意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创新,因为文化环境的建立是决定城市设计特色的灵魂。 2.1在旧城区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应用,首先应进行深层内涵研究,以此确

4、定设计内容 2.1.1城市人文历史特色研究。城市人文历史特色的研究分两个阶段:分析评价过程通过类型、认知意向等的分析,寻找城市人文历史环境特色及空间环境与使用者不协调的方面。保护与延续一方面对现有格局、重要文物古迹等以保存利用。另一方面把原有的“精华用新的“语汇进行再创造,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保护层面上,而是“挖掘使用。 2.1.2自然环境的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城市中河流、山丘、风景点等自然特征,起到空间限定与环境认知作用,丰富城市的空间层次。 2.1.3城市空间环境框架。空间环境框架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指采取何种空间结构组织规划布局。框架的建构应注重落实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分析改造对象在城市总

5、体空间环境中所处的地位,通过对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的分析研究,结合原有空间进行城市设计创新,做到空间结构的整体与统一。 2.1.4交通体系组织。交通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功能之一,与城市中的空间、建筑和人的关系密切,交通体系是景观体系与空间体系间的桥梁。 2.1.5景观视廊组织。景观视廊的组织有助于加强城市主要景点与最正确观景点的有机联系,赋予城市空间层次感与特色感。城市设计是将总体规划中的视廊通道具体化,加强与城市景观环境的有机联系。 2.1.6绿化系统。绿化系统应融于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中,注意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2其次进行引导研究 2.2.1空间组织。空间要素包括界面、空间通

6、道、开放空间、广场、步行道,地下空间等,由空间要素的相互组合形成序列空间组织、空间的形态、空间赋值、空间构图等构成关系。 2.2.2景观组织。景观组织包括自然、人文、人工三方面。景观组织的原那么是将不同类型的景观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创造良好的欣赏角度和欣赏场所,兼顾局部、整体、背景三个层面的景观变化,并遵循人工景观尊重自然、人文景观的原那么。 2.2.3建筑形态组织。包括建筑群体组合形态意向;新老建筑的协调过渡;重点建筑与标志性建筑确实定;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的控制。 2.2.4天际轮廓线组织。天际轮廓线是表达城市形象特征的重要内容。城市天际轮廓线应从城市整体空间框架与历史文脉、自然景观、方

7、向认指等方面出发。 2.2.5景观节点。景观节点根据不同功能可划分为地标节点、交通性节点、出入口节点、历史性节点、节奏性节点等。城市设计应考虑节点形态、空间的转折、景观的变化、建筑的标志及环境的认之等内容,对各功能节点作出意向性设计。 2.3配合城市设计的控制指标研究 对配合城市设计的控制指标进行相关研究,是旧城区改造规划中最后的一步。3、旧城改造的现实问题与动因分析 3.1外部环境的恶化 受经济增长的推动,近几年中国的城市机动化以迅猛的势头开展,车的年平均增长率到达15%,个别城市高达30%。汽车的急剧增加,给旧城商业中心的交通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而由于大规模改造,导致商业中心的不合理布局和

8、大量商业综合体建筑的集聚,引入了更多的交通流,使得商业中心的交通情况更加恶劣。 3.2外部空间的匮乏 随着旧城商业环境的大规模改造,建筑密度增大,大型综合体的集聚和单一模式的开发,引起了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一系列显著变化,造成了外部积极空间的丧失。主要表现为公共空间的缺乏和消极使用,以及街道空间的匮乏,外部空间设计缺乏宜人性。 4、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的运用与创新 4.1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要点 4.1.1城市设计的延续性。城市设计也不应仅存在于建设城市的某个阶段,而应贯穿于整个建设的始末,具有连续性,城市设计应和城市规划并行参与到对城市的开展建设中。 4.1.2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功能。城市设计

9、要有引导与控制的功能,去指导城市的具体工程的建设,并由此促成城市建设有序开展。 4.2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创新 对于旧城改造设计创新而言,城市的复杂性、地段的复合性需要能够适应这种矛盾的具体方法,作用于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以下将从三方面来对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创新加以说明。 4.2.1整体形态构成的创新。构成旧城片区复杂性的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整体形态设计创新之前,我们必须对历史地段进行复合解读,分析和把握历史地段开展的来龙去脉,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这些是旧城改造设计创新的前提和根底。然后,运用各种各样的设计手法有针对性地对其中的整体区域进行创新设计,延续城市肌理的根底上,形成新的区域格局、

10、空间模式以及引入新的功能和内容等,都可以使整个旧城有比拟大的突破和创新。 4.2.2旧建筑重构的创新。旧建筑重构形成的创新包含着两层含义:将一些旧的历史建筑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转移到保护历史地段环境中,而后对这些历史建筑在原有的历史地段中进行“类型学式和“集锦式的重新构成。通过单体旧建筑的重新构成,突显旧建筑本身的特色和记忆,从而形成新感受的历史地段空间。 4.2.3新建筑介入的创新。在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中,通过对新建筑的介入来实现对该环境的创新。在一些有着悠久历史建筑的地段环境,对于新建筑的介入,如能在分析和把握地段内部复杂性的根底上,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设计过程,将新建筑通过多样的手法有机地融入历史环境中,这将对旧城空间赋予新的内涵,这将对空间形态的新塑造带来很好的创新效果。 结语;在新建建筑时,注意建筑的设计原那么以及注意建筑的设计尺度与密度的问题。根据这两点对旧城改造中的建筑进行改造和规划,使城市保存原有的文化价值和底蕴,又充满着现代的气息,满足社会日益开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文龙,汤海舟,贺祖爱.浅析旧城改造中的建筑设计原那么以绍兴旧城布局和城市建筑风格为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09:161-162. 【2】谢浩.旧城改造新模式研究J.住宅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