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教案_第1页
2018八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在学习了生态系统中的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础上引入的,学好本节课知识,可为后面的学习生态平衡的 知识做好铺垫。本节课知识比较抽象,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可联系前面学习的 内容,已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但由于该内容往往把分析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学 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说明能量流动过程的两大 特点非常必要,另一方面以实例巩固是必不可少。二、【教学目标】1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重点)2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重点、难点)3体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2 2、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层层探究相结合,将 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思维能力。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知识、 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 高, 注重“激趣导学”,贯彻“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引导分析, 进行启发式教学;采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法和理论指导实践的知识迁移的教学 法。在引导学生分析时,首先提示学生“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 ,生物圈 中的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 传递和输出的系统。能

3、量流动是 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分析能量流动的 特点,认识到能量的传递途径是食物链。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讨论为主线,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 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获取新知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分 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 终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学生准备:完成课前预习。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5 5 分钟)课件展示:1.1.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书回忆, 找 2 2 位同学回答。其他同

4、学在笔将复习旧知 常态化,从而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 3 分钟有效预习主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一渠道 进行的。2.2.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是通过 _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而且消费者的级别越 高,其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 _, ,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3.3.请写出下面的食物链:鲁滨逊飘落在一 个荒岛上,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一只母鸡、 1515 千克玉米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过渡):假设你落到了小说中鲁滨逊一样的处 境,你认为哪一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 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策略 1 1:先吃鸡,再吃玉米策略 2 2:先吃玉米,同时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过渡:有的同学有选 1

5、1 的也有选 2 2 的,但 多数学生选 2 2。讲述:最后鲁滨逊选择的是先吃鸡,再吃玉 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了这节课后大 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而导入新课: 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阅读课本 P63P63-65-65 页内容,自主或小组 合作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 1、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各项生记本上默写,同 位互批。学生兴趣浓厚, 积极思考、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 点。学生根据要求预习课文,并小组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通过复习达到有效衔接从同学们熟 知的鲁滨逊 漂流记入手, 引起同学们激烈的讨论。 创设情景,激 发学生兴趣。 设置悬念,引 起学生的好 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带

6、着问题进入 新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强 烈的求知欲。在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34探究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如何进内讨论、交流相课堂氛围中(6 6 分钟)入生物界?(提示:通过什么生理活动?)关冋题,组内达培养学生的2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哪里开始(起成共识,同时积发散思维、与占)? ?八、) 极反馈。人交流合作3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怎么算?和语言表达4 4、 当某种生物摄取时,它就从中获得能量。5 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能力等。& &什么叫一个营养级?7 7、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渡: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这不仅

7、说明学生现明确问以问题的形 式,引导学生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斗题,产生疑问。争,同时也揭示了生态系统内部能量流动思考,从而自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然引入“生态的呢?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系统能量流样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动示意图。什么? 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引导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写引导探究小红为了减肥,今天的早餐只吃了一些 青菜,请写出一条以小红为终点的食物出食物链:先通过简单 的食物链让层层推进链。青菜f小红学生理解能1515 分钟讨论:量流动的相1 1、青采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注意结合学生带着问题,关知识,体现新陈代谢的有关

8、内容)结合新知,回顾了知识由简2 2、当青菜被小红取食以后的去向。(例如:旧知,理解、发单到复杂的小红取食的蔬菜都被她消化吸收进入言。一般规律,符她体内了吗?)合学生的认交流:知特点。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青菜发言、进一步理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总结:解知识。本部分的教51.1. 太阳能。2.2.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学生回答: 生产者固定的太 阳能有三个去 处:一部分被自 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储存在体 内的能量,部分 被初级消费者摄 食同化;没被初 级消费者利用的 枯枝落叶和初级 消费者摄食未消 化而排出的粪便 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 来。学策略是先 设计问题情 景,让学生带着

9、问题观察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示意图”动画演 示后,阅读教 材,然后师生 再次观察“生 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教学挂图,使 学生对“能量 流动”从感性 认识上升到 理性上的认识,再通过学 生小组讨论 与教师引导 启发相结合、 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使 学生对“能量 流动的过程” 有深刻的理 解,减少了学 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也 可以集中学 生的注意力。学生观看教师演示的“生态系统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生态系统的能量的能量流动示意 流动示意图”,阅读教材 P63P63-65-65 页,尝 图”动画并结合看书、 思考、 讨 论、回答。试解决下列问题:1 1、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 生态系统

10、能量的最终源头是什么?2 2、能量的流动是从谁开始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 学能,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光 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没有生产者就没 有生态系统。) 教师重点强调: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某一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任一生态系统中所流动的 总能量是此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所固 定的太阳能的总和。3 3、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哪些去处?4 4、初级消费者如何获得能量?获得的能 量有哪些去路?次级消费者呢?5 5、每一个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能 量的去路是否相同?最高营养级呢?教师始终处拭协用裁艮怦和锻盘0X 11场*H*H艸林*66 6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主

11、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 网)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再次边演示课件, 边提问以上问题,并根据学生回答加以引 导或补充。过渡: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你能不能根据 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结合 P50P50 的内容,从特例到一般,总结出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的全过程?思考: 能量流动的过程如图示:(课件展示)呼吸作用1什么是能量流动?2在能量的输入过程中参与的生物成 分是谁?应用的生理过程是什么?能量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向什么方 向?4能量传递的途径是什么?5能量传递的形式是什么?6能量的散失过程中参与能量散失的 生物成分有哪些?应用的生理过程是什 么?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能量散失

12、的途径有哪几条? 总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逐一展 示:1输入能量源头:太阳能2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3输入总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4传递途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5传递形式(物质):有机物中的化学于“导”的状师生释疑态,学生始终 处于动眼、动 口、动脑的参与状态生答:生态系统 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 程,称为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生观察图片,回 顾刚才所学的知 识,进行总结发 言。理解记忆,做笔通过这些 问题的再次 回顾,使“能 量流动”这一 较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便于学生深 入理解,同时 也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利用动画展示能量流动 的输入、传递 和散失的过 程

13、,学生一目 了然。通过这些问 题的分析、讨 论,使“能量自谒淤动代扯的过理分解者7能散失: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呼吸作 用)学以致用: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分析记。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分 析发言。流动”这一 较为抽象的 概念具体化,便于深入理 解, 同时也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练习了 解学生掌握 情况,便于下 一步开展教 学。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发言进 行点评,并不差强调。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过渡: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 的能量流动是沿着:光能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这样的方向进行的,那么:1 1、 它能否逆向流动或者循环流动?为 什么?说明能量流

14、动的特点是什么?2 2、 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否能全部流 入下一个营养级?(或:示意图中横向的 箭头,粗细为什么不一样?)过渡: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 百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这是因为自身呼吸 要消耗、生物遗体等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 用释放等,这就决定了能量越流越少。 过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能量流动沿着食 物链或食物网进行,这只能定性的解释能 量流动的过程,但能量流经每个营养级时 是不是百分之百传递呢?如果不是, 传递 效率又是多少?请同学们根据“生态系统 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示意图”,计算相邻不能,是单向的因为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的关系是不可逆的。单向流动。不能全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学生们

15、计算、回激发学生兴 趣,层层深 入,注重知识 的联系性,使 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全 面逻辑的学 习。从实际数 据出发,让学 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问 题中所反映 的规律,发挥 主观能动性, 牢固掌握知 识。强调概念,突 出重点。总结归纳,利 于学生掌握89教师小结:通过研究发现,各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 效率总是维持在 101020%20%勺范围内, 生态 学上的“十分之一法则”就是对这一传递 效率的有效概括:相邻营养级各自含有的 能量相差一个数量级。直璽一若麴B B1/101/10 定律又叫能量金字塔定律 思维训练:1 1、 能量金字塔可以说明什么问题?2 2、请从结合能量金字塔定律解释为什 么食物

16、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其传递效率仅为 10%-20%10%-20%当能量流动 到第五营养级时, 大部分能量已经不足 于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存,因此食物链 中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 师生总结:答:10%10%与记忆小组交流讨论并归纳总结通过直观的 图形让学生 更容易理解 能量流动的 特点, 自然得 出结论。学生回答。学生总结。学生尝试归纳: 在一个生态系统 中,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的过 程中消耗的能量 就越多,能量流 动是单向、逐级 递减的。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分析发言。总结、掌握培 养 学 生 归纳 、 概 况 能力。及 时 巩 固 所学,

17、 同时进 步加深学生 对这部分知 识的理解。学生以主人 翁的身份参 与教学,增强 了他们的责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10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而且随食 物链逐级递减。学以致用:1 1、为什么说“一山不容二虎”?2 2、鲁滨逊为什么认为先吃鸡可以维持 较长的生存时间?3 3、 人类如果想最大限度的获得能量, 应该怎么办?(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运用能量流动的知识予以分析、讨论、交流 发言。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过渡:根据所学的能量流动的知识,试分 析哪个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高?1 1、饲农作物家禽、家畜?2农作物饲饲 家禽、家畜任感对比图片的 运用降低了 知识的难度, 更有利于学 生理解;同时

18、 又调动了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讨论后,纷 纷发表自己的观 点。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既了解了学 生对新知的 理解掌握情 况, 同时又顺 利过渡到下 一个知识点。沼渣沼液作肥料粪菌渣沼气池含微生物)食用菌斗能量流动是一个客观规律,请大家说1112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调整生态系统 的能量关系,才能使能量流动持续高效地 对人类有益? 请你来当家:玉米收割之后,很多农民在田内焚烧秸 秆。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又浪费了生 物资源。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 法合理吗?为什么?你能设计一个合理 利用的方法吗? 师生总结:能量流动是一个客观规律,只有合理调 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才能满足

19、人类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 理解,纷纷发表 自己的观点。既能培养学 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日 常问题,同学训练了学生 的发散思维。知识整合迁移应用 8 8分钟过渡: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 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 量。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生态 系统的基础。能量的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 的生命和繁衍,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 在和发展。1 1、播放能量流动的视频,回顾本节知 识。2 2、【献计献策】请结合枣庄实际情况, 设计一个合理、适合枣庄发展的生态农 业。收看视频,盘点 所学知识。学生纷纷发表自 己的意见和建 议。走进自己的 生活,把学会 知识运用到 生活实践中 去。知识

20、应源于生活,又融 入到生活中 去。达标检测 (8 8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见附的达标题)学生独立自主元 成,课堂检测要 及时互纠。通过练习加 深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记 忆和应用。培 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附达标题:A A 类:1 1、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是逐级递减的,一般说,能量从上一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只有()A A、1010%-30-30 % B B、1010%-20-20 % C C、1515%-20-20 % D D、1515%-30-30 %2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 A、绿色植物 B B、吃植物的动物 C C、空气和土壤 D D、阳光13B B

21、类:3 3、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00010000 千焦,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 10001000千焦,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为 1010 千焦,那么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应为()A20002000 千焦 B B、100100 千焦 C C、500500 千焦 D D、5050 千焦4 4、下列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C、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率越高D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C C 类:5 5、(20112011 江苏南通-28-28,6 6 分)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 A A-F F 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请据图回答:(1)(1)_此生态系统

22、中的 A A 属于( (成分) )。图中共有_条食物链。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 A-_ (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fF F(3)(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 A 通过_乍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A 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 。 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 A A 全都枯死,则_ 勺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右面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并回答 下列有关问题。(2)(2)数一数,看看右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3)(3) 想一想,在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昆虫、青蛙、蛇、鸟等动物属于_。(4)(4)_在该食物网中,鸟与昆虫之间以及猫头鹰与田鼠之间的关系属于 _关系(5)(5) 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_ 。(6)(6) 在此食物网中,若食物链的终端为猫头鹰,贝 U U 能量损失最多的那条食物链是_ 。六、【板书设计】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资循环(1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丿 过程 Q Q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能量流动、 I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