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2017 级高考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基础验收试题 (测试时间:5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X ) (2)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 NQCO 可直接与油污反应(X ) (3) 热稳定性 NCONaHCO V) (4)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tQ,失去 22 个电子(X ) (5) Na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 2H +=2Na + +出匸(V) (6) 将 Na2CO3溶液与石灰乳
2、混合离子方程式: CO3+ Ca(OH)2=CaCO3 J + 2OH (V) (7) 标准状况下,5.6 L CO 2与足量 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5NA( X ) (8) Na2O2具有漂白性,投入品红溶液中,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V) (9) 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X ) (10) 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 CS2SO4,它不易溶于水(X) 二、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 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 Na2O 和 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 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
3、性氧化物 C. 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 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制造发酵粉等 D. NaCI 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答案 B 解析 NetO+ HO=2NaO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etQ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2某溶液中含有 HCO3、SO、CO、CH3COO一4 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O2 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2 A. CH3COO B.SO3 2 C.CO3 D.HCO3 答案 A 解析 NaO 与水反应生成 NaOH HCO + OH=CO) + H2O, HCO 浓度减小,cO浓度增
4、大;SO具有还原性,被 NQ 氧化,浓度减小;CHCOO 浓度几乎不变。 2 3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 加了 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选项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A 1 mol 2NA B 22.4 L 1 mol C 106 g 1 mol D 106 g 2NA 3 转移电子 2 mol 2 mol 56 g 2 mol 1 mol 1 mol 28 g 1 mol 由上述关系,不难得出 C 项正确;B 项中未指明标准状况,错误。 4. 有关 NaHCO3和 Na2CO3的性质,
5、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等质量的 NaHCO3和 Na?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冋条件下 Na?CO3产生的 CO?体 积小 B.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 Na2CO3是 NaHCOs 的两倍 C. 等质量 NaHCO3和 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 D. 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和 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 CO? 样多 答案 C 解析 NazCO+ 2HCI=2NaCI+ CO f + HaO NaHC3 HCI=NaCl+ CQ f + H2O 1 解答此类题目用归“1 ”法,A 项,假设二者都是 1 g,则n(NaH
6、CO) = n(CQ) = mol , n(Na2CO) 84 1 =n(CQ) = 106 mol,故 A 正确;B 项,假设二者均为 1 mol,则消耗的盐酸:Na2CO 为 2 mol, 1 1 NaHCO 为 1 mol,故 B 正确;C 项,假设二者均为 1 g, NazCQ 需盐酸为 2x mol = mol , 106 53 1 NaHCO 需盐酸二 mol,故 C 错。 5. 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
7、浅的火焰 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 仅有不正确 B.仅有不正确 C.仅有不正确 D.全对 答案 D 解析由于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 所以实验时所用 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 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离子的真实 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黄光,避免钠的干扰。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4 A.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2O2,失去 2NA个电子 B.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 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8、5 D.NaHCO 3的热稳定性大于 Na2CO3 答案 B 解析 A 项,NazQ 中钠的化合价为+ 1,1 mol Na 只能失去 1 mol e 一,错;C 叽小苏 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错; D 项,NaHC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错。 7. 一定量的 Na2O2与 CO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为 41.8 g,恰好与 1 L 1 mol L厂1的稀盐酸完 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41.8 g 固体牪质为 Na2CO3 B. 41.8 g 固体物质为 0.1 mol Na2CO3和 0.4 mol Na2O2的混合物 C. 41.8 g 固体物质为 31.2 g Na
9、HCO 3和 10.6 g Na2CO3的混合物 D. 一定量的 Na2O2为 78 g 答案 B 解析 如果 41.8 g 固体全为 NQCO,艮卩 0.39 mol ,则其不可能恰好与 1 L 1 mol - 1 的稀盐酸完全反应, A 错误;根据钠离子守恒,知 B 符合题意;NQQ 与 CO 反应不可能生成 碳酸氢钠,即 C 错误;根据钠离子守恒,可求出一定量的 N&Q 为 0.5 mol,即 39 g,所以 D 错误。 8. 有 3 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 1 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 2 份首先加热,使其部 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第 3 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
10、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 反应。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 V2和 V3,则 V2和 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1= V2= V3 答案 D 解析 3 份小苏打质量相等,无论是直接与盐酸反应,还是部分分解或完全分解后与盐 酸反应,最终得到的都是 NaCI溶液,其中 Cl来自于盐酸,NsT来自于 NaHCO 故 3 份小苏 打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9. X、丫、Z、W 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 ( )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X 能转化为 Y 和 Z, Y 和 Z 能发生反应生
11、成 W B 项中 NaOH 和 NQCO 不 A B C D X HCl Na2O2 Na2CO3 SO2 Y FeCl2 NaOH CO2 Na2SO3 Z Cl2 Na2CO3 CaCO3 H2SO4 W FeCl3 NaHCO3 Ca(HCO3)2 NaHSO3 6 反应,不符合题意。 10. 取 a g 某物质在 O2中完全燃烧, 将生成物与足量 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 质量恰好也增加了 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 A.H2 B.CO C.C6H 12。6 D.C12H22Q11 答案 D 占燃 解析 2CO O=燃=CQ 2NsfeQ+ 2CQ=2NaC
12、Q+ Q +得:N&Q + CQ=NCQ(虚拟的反应) 即:CO 可被 N&Q 完全吸收 2 Hz+ Q 点燃=2HZQ 2N&Q+ 2HQ=4NaO+Qf +得:N&Q + H2=2NaOH 虚拟的反应) 即:H2可被 NQQ 完全吸收 C 项可变形为(CQ)6(H2)6; D 项可变形为 C- (CO)11(H2)11,因而反应后质量增加大于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0 分。 1. ( 14 分)Na2CQ3的制取方法及综合实验探究。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 NHj
13、 CO2(氨碱法),而不先通 CO2再通 NH3的原因 从生产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 写出沉淀池中、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1 _ 1 如何用 CO2和 50 mL 2 mol L NaQH 溶液制取 50 mL 1 mol L - W2CQ3溶液?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_ 。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答案(1)由于 CQ 在 NaCI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 NH 使食盐水呈碱性,能够 吸收大量 CQ 气体,产生较高浓度的 HCQ,才能析出 NaHCO 晶体 食盐水、CQ NH+ CQ+ H2Q+ NaCI=NaHCU + NHCI、 2NaHCO Na
14、zCQ+ CQ f + HbQf 7 (2)将 50 mL 2 mol - L_1 NaQH 溶液等分成两份,在一份 NaQH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Q 气体,再将两溶液混合,即得 50 mL 1 mol - L_1 NazCQ 溶液 NaQHF CQ=NaHCQ NaHCO NaQH=NCQ+ H2O 2. (14 分)有一含 NaCI、Na2CQ3 1OH2Q 和 NaHCQs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 CO2和 H2Q 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8 数。错误! (1)实验步骤: 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_ 称取
15、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 C 的质量和装碱石灰 的 U 形管 D 的质量。 打开活塞 心、心,关闭 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其目的是 _ 。 关闭活塞心、K2,打开 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_ O 打开活塞 K!,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 形管 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_ E 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 _ ,其作用是 _ _ ,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 NaHCO 3的质量 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16、响” )。 若样品质量为 w g,反应后 C、D 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则混合物中 Na2CO3 I0H2O 的质量分数为 _ (用含 w、mm?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检查装置气密性。由于装置中存在 CQ 和水蒸 气,应先除去装置中的 CO 和水蒸气。由物质的性质可知,在加热时该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2)加热后有部分 CO 和水蒸气会残留在装置中,必须鼓入空气使其完全被吸收,若 不鼓入空气,则测得的 NaHCC和 N&CO IOH2O 的质量分数偏小,NaCl 的质量偏大。装置 E 是防止空气中的 CQ 和水蒸气进入装置 D,故干燥管中盛放
17、的药品是碱石灰,如果没有该 装置,会使测得的 NaHCO勺质量偏大。由题目信息知反应放出的 CO 的质量为mg,根据 一, 、一 厶 | . .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 NazCO+ H2OT + CQ f,可计算出该反应中产生的水的质量为 18m f 18m、 I g,从而计算出 NCO 10H2O 分解产生水的质量为m百 3,再根据 NCO 10H2O= 44 44 NCO+ 10H2OT,计算出 NQCO 1OH2O 的质量,最后计算出混合物中 NQCO 1OH2O 的质量 分数。 C 的质量和 U 为 2NaHC O N&CO+ H2OT + COf、N&C
18、O 10H 杆NQCO+ 10H2OTO 9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NaHCO NCO+ H2OT+ COf10 NCO 10H2O 和 NaHCO 勺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小, NaCl 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大 286一石丿 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 CO 和水蒸气进入 D 中影响测定结果 偏大 180w X 100% 3. (12 分)难溶性杂卤石(K2SO4 MgSO4 2 CaSO4 2 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 下平衡:K2SO4 MgSO4 2CaSO4 2H 2O(s)2Ca + 2K + Mg + 4SO4 + 2 出 0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
19、,用饱和 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CmOHh幡察 圍鱼 I - 母液 滤幟 T 除戲盥証卜尊 (1)滤渣主要成分有 _ 和 _ 以及未溶杂卤石。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 K *的原因: 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 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04(s)+ CO2 + SO2 一 _ 9 一 5 已知 298 K 时,Ksp(CaCO3)= 2.80X 10 , Ksp(CaSO4)= 4.90X 10 ,求此温度下该反应 的平衡常数 K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解析 解题时,要依据制备 KzSQ 的工艺流程,结合物质
20、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进行分析。 (1)杂卤石中加入 Ca(OH)2溶液,Mg*与 OHI结合生成 Mg(OH)z 沉淀,CaSO 微溶于水,过滤后, 滤渣中含有 Mg(OH)2、CaS0 及未溶解的杂卤石。(2)加入 Ca(OH)2溶液,Md*与 OH_结合生成 Mg(OH)z沉淀,使c(Mg2*)减小,杂卤石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同时c(Ca2*)与c(S&一)均增大, 从而析出 CaSO沉淀,K*留在滤液中。(3)滤液中含有 Ca2*、OH,可先加入过量 &CO 溶液, 除去 Ca3 4*,过滤后,再加入稀 H2SO4调节溶液的 pH 至中性。 (4)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溶浸平衡向右移动, K*的溶浸速率增大。 一 c sO一 CaCO(s) + SO一 的平衡常数 K= c C0一 CaCQs)、CaSO(s)分别 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O(s) Ca2*(aq) + CO_ (aq) , Ca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员公司注册管理办法
- 艺术园区酒店管理办法
- 花卉椭圆大棚管理办法
- 苏州基站电池管理办法
- 苏州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 范县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 荣誉管理办法先进比例
- 药品器械保健管理办法
- 莒县化工园区管理办法
- 检修岗位动态管理办法
- 2025年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知识测评考试试卷及答案
- Python数据集处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化服务市场分析现状
- 终止妊娠药品规范化管理
- 2025儋州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代发工资协议书范本5篇
- 期权开户考试题及答案
- 委托代购房屋合同协议
- 温州润益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000吨甲基丙烯酸甲酯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电商运营培训
- 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真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