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减轻自然灾害8.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1、自然灾害的定义(掌握)人类依赖的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损害,这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和事件被称为“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重点掌握)严重的危害性突发性和渐发性a突发性:如地震、火山喷发、风暴潮等。对于这种灾害,人们往往无能为力,或者能力不够,或者是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b渐发性:如干旱、温室效应、酸雨、地下水水质变化、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等。这类缓慢过程大多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分布的区域性自然灾害在地球上不是均匀分布的,特定种类的灾害集中发生在某些特定地区。 如风暴潮和海水入侵分布在海岸附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一
2、般分布在山区。灾害之间的联系性a灾害链: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掌握)地震海啸水灾核事故;台风暴雨内涝;海啸巨浪海面上升等b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掌握)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重大灾害称为原生灾害;由原生灾害诱发出的灾害称为次生灾害。c衍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灾害的大小和灾害发生频率(或平均发生重复周期)呈幂指数关系(掌握)a重复发生周期:在足够长的时间段中统计出各种大小的灾害发生的平均重复发生时间,叫做重复发生周期,灾害大小和重复周期的统计关系,
3、描述了自然灾害的突发特性。b灾害频率:重复周期的倒数叫做频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一定大小灾害事件的数目。c对于所有的自然灾害而言,灾害越大,发生的频度越低,重复周期越长;灾害越小,发生的频度越高,重复周期越短。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避免的。人类可以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8.2 21世纪的自然灾害1、读图9-1,回答下列问题:(掌握)(1)在过去的30多年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过去的30多年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增加。(
4、2)2006-2010年灾害发生的种类和数量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比重上升,灾害发生的数量超过以往,绝大多数达到800次以上2、21世纪自然灾害出现哪些新的特点?(掌握)城市灾害越来越重要;灾害损失比GDP增长得更快;城市抗灾能力越来越脆弱;从工程灾害到社会灾害3、超过50%的世界人口(30亿)生活在地球表面约1%的面积上,这就是人口的城市化。(了解)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ze)2000年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 (了解)5、2008年汶川地震是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大的板内地震之一,它也创下了中国
5、地震损失的最高记录。(熟悉)6、城市的财富大致可以分成硬财富和软财富两大类。如何提高社会软财富的抗灾能力,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问题。(熟悉)7、地震造成的社会灾害是什么?(熟悉)是指一次地震对人类社会的综合影响,既包括建筑物破坏等工程灾害,也包括商业、交通中断等非工程灾害和后续对经济、社会、民众心理等长期影响。重特大灾害引发的灾害链是“社会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8、从工程灾害到社会灾害的概念转变,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掌握)工程灾害的减轻,主要是专业减灾。而社会灾害的减轻,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和参与,需要各级政府的领导;减轻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部分。8.3 减灾自然灾害的主要途
6、径1、减轻自然灾害的主要途经有哪些?(掌握)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反应和救援;灾区重建2、应急反应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稳定社会秩序和救治伤员。 3、2010-2014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什么?(了解)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关于“国际减灾十年”决议: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2010-2013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分别是:2010年: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2011年:让儿童和青年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合作伙伴。2012年:“女性抵御灾害的无形力量”。2013年:“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2014年:提高抵御能力就是拯救生命4、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7、是5.129.2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掌握)1、预防为主是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原则,预测预警是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2、建设“居安思危、防范胜于救灾”的防灾文化,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3、监测、预警和预报,预防和应急救援是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途径.9.2.1灾害监测系统1、灾害的监测是灾害预测的基础(了解)9.2.2预测和预警1、对于暴雨目前预测的准确率约为50%左右。在有较好的监测系统条件下,火山、泥石流、海啸等灾害的预测准确率比气象灾害要高,最困难预测的是地震灾害。(掌握)2、目前大多数灾害的短期预测都是半经验半理论的。(掌握)3、灾害预测和预警面临着哪两个方面的困难?(掌握)一个是技术性的,
8、另一个是社会性的。技术性的问题主要提高预测、预警的准确率和如何把灾害预测和预警的信息及时地传播给广大的社会公众。社会性的困难实际上是预测和预警发布的责任问题。一个共同的认识是,要想解决好社会性的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灾害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灾害的科学观,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9.3自然灾害预防1、“预防为主“是减轻自然灾害最重要的措施。(掌握)9.3.1灾害区划1、灾害预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回答未来的灾害在那里?灾害有多大?发生的频率是多少?这就是灾害的定量化,有时也叫做灾害区划。(熟悉)2、灾害区划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什么?以地震为例加以说明。(熟悉)考虑作为破坏力的地震的强度和发生的概率的空间分布
9、,这就是地震危险性分析;考虑作为破坏对象的社会财富和人口分布;考虑破坏对象对破坏力的响应,有的房子抗震,有的房子不抗震,同样的地震,不同房子的响应不同,这是建筑物的易损性分析。第一个因素涉及自然科学,第二个因素涉及社会经济和人文科学,第三个因素涉及工程技术科学。所以,灾害区划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9.3.2工程减灾1、在减轻灾害的工程建设方面要注意哪三点?(熟悉)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一定要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放在工程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中去;尽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依靠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抗灾能力,要因地制宜。多地震区抗震设防标准要高于少地震区,要按照灾害区划和国家的抗灾规范进行。9.4应急反应和灾害救援9.4.1 应急响应1、灾后采取非常措施,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是应急反应的最重要环节。灾后应急反应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尽快救治伤员。(掌握)9.4.2小灾靠自救,中灾靠社区,大灾靠国家1、我国对待不同程度的灾害,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小灾靠自救,中灾靠互救,大灾靠国家。(掌握)2、联合国在新世纪开始时提出的减灾口号是: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减灾战略。(熟悉)4、1987-1999年间联合国先后通过"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和“国际减灾战略”行动的决议,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熟悉)5、2013年国际减灾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服装行业快时尚与可持续时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服装行业可持续时尚发展与品牌文化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考核试卷
- 双碳政策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影响考核试卷
- 2025年强化学习环境构建考核试卷
- 2025年行纪合同第三人选择权行使规则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岗前培训课题研究与教学成果转化考核试卷
- 2025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招聘区教育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体育类特殊专业技术人才2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九江市濂溪区南山公园管理中心(九江南山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见习人员2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贵州黔南州荔波县引进公费师范毕业生和“优师计划”毕业生5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粮食入仓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渗透率提升路径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 村干部安全生产培训资料课件
- 创新创业计划书(33篇)
- 剪刀车安全操作要求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四川卷)化学真题(学生版+解析版)
-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方案
- 202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建筑经济)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黄金抵押合同范本(202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