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第七章第七章 会计计量原理会计计量原理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本章内容本章内容l1. 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l2. 资产计价资产计价l3. 收益决定收益决定2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l掌握掌握F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F债权、存货、固定资产计量的基本方法债权、存货、固定资产计量的基本方法F利润的计量方法利润的计量方法l理解理解F会计计量的含义会计计量的含义F会计计量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计量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3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关键概念关键概念l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l 资产计价资产计价l 收益计
2、量收益计量l 计量属性计量属性l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l 现行市价现行市价l 现行成本现行成本l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l 现值现值l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l 坏账坏账l 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l 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4l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l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l 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l 折旧折旧l 平均折旧法平均折旧法l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l 直线法直线法l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l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l 双倍余额抵减法双倍余额抵减法l 交易法交易法l 净资产法净资产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 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l1.1 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l1.2 会
3、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5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1 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l含义含义F会计计量(会计计量(measurement)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进行记录和报告而确定其件的会计要素进行记录和报告而确定其金额金额的过的过程程l类型类型F初始计量初始计量F后续计量后续计量6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2 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l会计计量属性:也称会计计量属性:也称“计量基础计量基础”或或“计计价标准价标准”。l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本、现行成本、现行
4、市价、可变现净值和和现值、公允价值(补充)现值、公允价值(补充)等。等。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F历史成本(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又称),又称“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就是为了取得某项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供使,就是为了取得某项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供使用状态所用状态所实际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l 现行成本现行成本F现行成本(现行成本(current cost)又称)又称“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或或“现时投入成本现时投入成本”,是指按照,是指按照当前当前的市场条件,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
5、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等价物金额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举例举例l企业某项设备一年前购入时的历史成本企业某项设备一年前购入时的历史成本为为20 000元,现假设准备添置该设备,依元,现假设准备添置该设备,依据当前市场上该设备的价格估计需要支出据当前市场上该设备的价格估计需要支出18 000元。说明该设备的现行成本(重置元。说明该设备的现行成本(重置成本)为成本)为18 000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现行市价现行市价F现行市价(现行市价(current market value)是指处于)是指处于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企业出售出售资产的市场价格,资产的市
6、场价格,即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脱手价值)即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脱手价值)l 可变现净值F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是指资产在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实现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相应现金流出后的净额,也就是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在销售过程中支付的各种税费后的金额(预期脱手价值)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现值现值F现值是现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resent value of future cash flows)的简称,是指对)的简称,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折现后的价后的价值
7、,是考虑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性l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F公允价值(公允价值(fair value)即)即“公平价格公平价格”之意,之意,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提示提示】l1.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续后续计量计量,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取得资产,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取得资产时也是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时也是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l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
8、行计量时,一般应当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采用历史成本历史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例题例题判断题判断题】(2009年)在历史成本计量下年)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价值计量。()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例题例题单选题单选题】如果企业资产按照购买时所付出如果企业资产按照购买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9、的金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则其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为()。额计量,则其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为()。 A.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B.历史成本历史成本 C.现值现值 D.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l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B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 资产计价资产计价l2.1 应收账款计价应收账款计价l2.2 存货计价存货计价l2.3 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计价15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1 应收账款计价应收账款计价l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而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l
10、【思考思考】A 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甲公司,尚未收款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甲公司,尚未收款,价税合计款项为,价税合计款项为100100万,由于甲公司经营不善,万,由于甲公司经营不善,很可能只能收回很可能只能收回8585万,则万,则A A公司应该在报表上列示公司应该在报表上列示的应收甲公司的账款是多少?的应收甲公司的账款是多少?l 答:答:8585万,因为另外万,因为另外1515万属于坏账。万属于坏账。17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应收账款计价的原因应收账款计价的原因F坏账(坏账(bad debts):企业):企业无法收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的应收账款款F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估计,从而可以向信息对可
11、能发生的坏账进行估计,从而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应收账款计价的目的应收账款计价的目的F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即应收账款的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即应收账款的“净额净额”F计算应收账款净额的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净额的公式w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准备l应收账款计价的方法应收账款计价的方法F余额百分比法余额百分比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和和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等等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余额百分比法余额百分比法l含义含义F余额百
12、分比法是指以余额百分比法是指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应收账款的余额为基础来估为基础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l计量公式计量公式F坏账准备计提数坏账准备计提数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账坏账率率l理论依据理论依据F欠款越多,坏账越多欠款越多,坏账越多20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举例举例】:泰山企业:泰山企业2011年末应收账款余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额为800 000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0.4%,请计算泰山公司,请计算泰山公司2011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
13、。备数。l解:解:2011年应提坏账准备年应提坏账准备l =800 0000.4%=3 200(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赊销净额百分比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l含义含义F赊销净额百分比法是指以企业某期的赊销净额百分比法是指以企业某期的产品赊销额产品赊销额为基础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为基础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l计算公式计算公式F坏账损失数坏账损失数=当期赊销净额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坏账率l理论依据理论依据F赊销越多,坏账越多赊销越多,坏账越多22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举例举例彩虹公司彩虹公司2005年度的赊销净额年度的赊销净额为为2 000 000元,前元,前3年坏账率约为年
14、坏账率约为0.1%,则其则其2005年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为:年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为:l 2 000 0000.1% = 2 000(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l含义含义F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欠款时间长短欠款时间长短(即(即“账龄账龄”),为不同欠款时间的应收账款确定不同),为不同欠款时间的应收账款确定不同的坏账率,从而据以计算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的坏账率,从而据以计算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l计算公式计算公式F坏账损失数坏账损失数 = 不同欠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不同欠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相应的坏账相应的坏账率率l理
15、论依据理论依据F欠款时间越长,坏账率越高欠款时间越长,坏账率越高F欠款时间越短,坏账率越低欠款时间越短,坏账率越低24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举例举例晋中公司晋中公司2005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金额为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金额为3 000 000元,采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计算确定的元,采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计算确定的坏账损失数额如表坏账损失数额如表7-1所示。所示。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2 存货计价存货计价l2.2.1 取得存货的计量取得存货的计量l2.2.2 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26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2.1 取得存货的计量取得存货的计量l外购
16、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F成本构成成本构成w买价买价 材料的购买价格,即购货发票上注明的材材料的购买价格,即购货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交易价格料交易价格w采购费用采购费用 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支付的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支付的运费、装卸运费、装卸费、途中保险费、材料入库费、途中保险费、材料入库前前的挑选整理的挑选整理费费等等27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F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w直接费用直接费用 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w间接费用间接费用 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举例举例:乐华公司乐华公司2005年年8
17、月月8日同时从五日同时从五羊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其中,甲材羊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其中,甲材料料2 000公斤,单价公斤,单价5元;乙材料元;乙材料4 000公斤公斤,单价,单价7.5元。两种材料共计发生运杂费元。两种材料共计发生运杂费 l1 200元,并支付了甲种材料的运输保险费元,并支付了甲种材料的运输保险费200元。两种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要求计算元。两种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要求计算甲、乙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总成本和单甲、乙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位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每公斤材料应当分摊的运杂费每公斤材料应当分摊的运杂费 = 1 200(2 000+4
18、 000) = 0.2(元)(元)l 甲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甲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 0.22 000 = 400(元)(元)l 乙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乙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 0.24 000 = 800(元)(元)l则则l 甲种材料实际总成本甲种材料实际总成本 = 10 000+(400+200) = 10 600(元)(元)l 甲种材料实际单位成本甲种材料实际单位成本 = 10 6002 000 = 5.3(元)(元)l 乙种材料实际总成本乙种材料实际总成本 = 30 000+800 = 30 800(元)(元)l乙种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乙种材料实际单位成本 = 30 8004 000
19、= 7.7(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2.1 取得存货的计量取得存货的计量l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F成本构成成本构成w直接材料直接材料w直接人工直接人工w制造费用制造费用31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F基本原则基本原则w直接费用直接费用 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w间接费用间接费用 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分配标准分配标准与制造费用的发生具有“显著关系”的项目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假设群英公司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假设群英公司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期投产的产品全部完工。,本期投产
20、的产品全部完工。2011年年8月该车间月该车间共计生产甲、乙产品各共计生产甲、乙产品各4 000件。生产甲、乙产品件。生产甲、乙产品分别投入原材料分别投入原材料10 000公斤(实际成本公斤(实际成本20 000元元)和)和16 000公斤(实际成本公斤(实际成本30 000元)。生产甲元)。生产甲、乙产品耗用的人工分别为、乙产品耗用的人工分别为30 000元和元和50 000元元。该车间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共计为。该车间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共计为24 000元(元(按直接工人费比例分摊)。要求计算甲、乙产品按直接工人费比例分摊)。要求计算甲、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会计学原
21、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 = 24 000(30 000+50 000) = 0.30l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30 0000.30 = 9 000(元)(元)l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50 0000.15 = 15 000(元)(元)l则则l 甲产品生产总成本甲产品生产总成本 = 20 000+30 000+9 000 = 59 000(元)(元)l 甲产品单位生产成本甲产品单位生产成本 = 59 0004 000 = 14.75(元)(元)l乙产品生产总成本乙产品生产总成本 = 30 000+50 000+
22、15 000 = 95 000(元)(元)l乙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乙产品单位生产成本 = 95 0004 000 = 23.75(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练习:练习:目的: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目的: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1.资料资料建道公司建道公司2011年年10月月6日日一次购进一次购进A、B、C三种材三种材料。具体情况如右表所示料。具体情况如右表所示:2.要求要求如果按重量分摊共同性挑如果按重量分摊共同性挑选整理费用和装卸费用,选整理费用和装卸费用,按买价分摊共同性保险费按买价分摊共同性保险费用,请分别计算用,请分别计算A、B、C三种材料的总成本和单位三种材料的总成本和
23、单位成本。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答题要点:答题要点:l 装卸装卸 费用分摊率:费用分摊率: 5500 ( 25+30 ) =100 元元 / 吨吨l A 应分摊的装卸费:应分摊的装卸费: 2 5 100=2500 元元l B 应分摊的装卸费:应分摊的装卸费: 30 100=3000 元元l 保险费用分摊率:保险费用分摊率: 3350 ( 25 8000+30 2500+15 4000 ) =0.01l A 应分摊的保险费:应分摊的保险费: 25 8000 0.01=2000 元元l B 应分摊的保险费:应分摊的保险费: 30 2500 0.01=750 元元l C 应分摊的保险
24、费:应分摊的保险费: 15 4000 0.01=600 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2.2 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l存货盘存制度存货盘存制度F含义含义w 确定企业在某一时日(如期末)存货持有数量的方法确定企业在某一时日(如期末)存货持有数量的方法F方法方法w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w定期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实地盘存制)38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l含义含义F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也称也称“账面盘存制账面盘存制”,它是通过设置存货(如材料,它
25、是通过设置存货(如材料、产成品或商品等)明细账户,、产成品或商品等)明细账户,逐日或逐笔逐日或逐笔记录记录存货的存货的收入、发出收入、发出和和结存结存数量的方法数量的方法l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F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本期发出期末存货本期发出期末存货39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举例举例智辉公司智辉公司2012年年7月甲种商品收入、发出月甲种商品收入、发出情况及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的各日结存数(件),情况及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的各日结存数(件),如表如表7-2所示。所示。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 【注意注意】:在永续盘存制下,根据账面记录:在永续盘存制下,根据账面
26、记录确定的存货结存数确定的存货结存数不一定不一定与其实有数相符与其实有数相符,因此,需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物进行,因此,需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物进行实实地盘点地盘点,以便核对存货的账面数(账存数,以便核对存货的账面数(账存数)和实有数是否相符。)和实有数是否相符。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优点:优点:1、最大的优点是能、最大的优点是能加强加强对存货的对存货的控制与控制与管理管理。在各个存货明细账户中,可以。在各个存货明细账户中,可以随时随时反映出反映出每种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并能从每种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并能从数量数量和和金额金额两方面进行控制。两方面进行控制。l 2、明细账
27、户中的结存数,可以通过盘点与实有、明细账户中的结存数,可以通过盘点与实有数量进行数量进行核对核对,当发生存货溢余和短缺时,便于,当发生存货溢余和短缺时,便于查明原因查明原因,及时,及时纠正纠正。l 3、随、随时将明细账户中存货的结存数与既定的最时将明细账户中存货的结存数与既定的最高和最低库存限额进行高和最低库存限额进行比较比较,取得库存积压或不,取得库存积压或不足的资料,以便及时组织存货的足的资料,以便及时组织存货的购销或处理购销或处理l 缺点:工作量大缺点:工作量大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l含义含义F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periodic inventory sys
28、tem),也),也称称“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它是指通过,它是指通过现场(实地)现场(实地)对实对实物存货实物进行盘点,确定存货的物存货实物进行盘点,确定存货的结存结存数量,并数量,并据以据以计算计算发出存货数量的方法发出存货数量的方法l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F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期末存货本期发出期末存货本期发出43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举例举例天明公司以煤为燃料,假设该企业天明公司以煤为燃料,假设该企业2011年年7月燃煤月燃煤的月初结存及购入情况见表的月初结存及购入情况见表5-3。由于煤的耗用情况平时难。由于煤的耗用情况平时难以准确计量,故采用定期盘存
29、制进行核算。月末通过实地盘以准确计量,故采用定期盘存制进行核算。月末通过实地盘点结余燃煤,确定的期末结存数为点结余燃煤,确定的期末结存数为200吨。该企业本月燃煤吨。该企业本月燃煤的收入、发出及结存情况的收入、发出及结存情况。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讨论讨论永续盘存制与定期盘存制有何永续盘存制与定期盘存制有何异同?异同?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l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46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l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specif
30、ic identification method)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47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该方法的要点是:该方法的要点是:l逐一记录每一特定存货单位的取
31、得价格逐一记录每一特定存货单位的取得价格l了解耗用或出售的存货属于哪一特定单了解耗用或出售的存货属于哪一特定单位(或批次),或者了解期末持有存货属位(或批次),或者了解期末持有存货属于哪一特定单于哪一特定单位。位。l个别计价法仅适用于种类个别计价法仅适用于种类数量较少、单位价值数量较少、单位价值较高较高的存货计价的存货计价l举例见举例见P111例例7-8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l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first-in,first-out method,FIFO),是以),是以先购入先购入的存货应的存货应先发出先发出(销(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售或耗用)
32、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l举例见举例见P112例例7-949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l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average method)是把存货的可)是把存货的可用成本用成本平均分配平均分配于所有存货单位量,即按存货的于所有存货单位量,即按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期末持有存货及本期发出存货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期末持有存货及本期发出存货价值的方法价值的方法l 两种形式:两种形式:l 永续盘存制度,则需要在永续盘存制度,则需要在每次每次取得新的存货时,取得新的存货时,均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均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移动加
33、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法法l 定期盘存制下定期盘存制下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举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举例l朝阳公司朝阳公司2012年年10月甲种商品采用永续盘月甲种商品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会计核算(假设月终一次结转成存制进行会计核算(假设月终一次结转成本)。有关资料如下:本)。有关资料如下:F10月月1日期初结存日期初结存200件,单价件,单价6元元w 10月月4日出售日出售40件,售价件,售价12元元F10月月8日购入日购入200件,单价件,单价7元元w 10月月15日出售日出售80件,售
34、价件,售价12元元F10月月18日购入日购入200件,单价件,单价8元元w 10月月25日出售日出售240件,售价件,售价12元元l 要求:分别按个别计价法(假设要求:分别按个别计价法(假设4号发出的全部是号发出的全部是1号的结号的结存,存,15号发出的含号发出的含1号的号的40件,件,8号的号的40件,件,25号发出的号发出的含含8号的号的80件,其余是都是件,其余是都是18号购入的)、先进先出法、号购入的)、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甲商品加权平均法计算甲商品10月份的销货成本、月末库存以及月份的销货成本、月末库存以及销货毛利。销货毛利。52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532008年年摘摘
35、 要要收收 入入发发 出出结结 存存月月日日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101期初结存期初结存200612004销售销售40624016069608购入购入2007140016020067236015销售销售8064808020067188018购入购入2008160080200200678348025销售销售80160671600402007818801031本期合计及本期合计及结存结存400300036023202401880可售成本可售成本=200=2006+2006+2007+2007+2008=42008=4200(元)(元)销售成本销售成
36、本=40=406 680806 6(80806 61601607 7)2320 2320 (元)(元)期末成本期末成本=4200=4200232023201880 1880 (元)(元)销货毛利销货毛利40401212808012122402401212432043202320232020002000(元)(元)FIFO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2008年年摘摘 要要收收 入入发发 出出结结 存存月月日日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101期初结存期初结存200612004销售销售401608购入购入2007140036015销售
37、销售8028018购入购入2008160048025销售销售2402401031本期合计及结本期合计及结存存40030003607252024071680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620072008)/ (200200200)=7(元(元/件)件)期末持有存货成本期末持有存货成本=2407=1 680(元)(元)本期耗用或销售商品成本本期耗用或销售商品成本=3607=2 520(元)(元)销货毛利销货毛利432025201800(元)(元)54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计量结果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计量结果 计量结果计量结果及影响及影响计量方法计量方法计量结果计
38、量结果销货收入销货收入毛毛 利利本期可供销售本期可供销售商品总成本商品总成本本期销售本期销售商品成本商品成本期末持有期末持有存货成本存货成本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4 2002 4801 7204 3201 840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4 2002 3201 8804 3202 000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4 2002 5201 6804 3201 80055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存货计价方法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信息类别信息类别计量方法计量方法收入收入(销货收入)(销货收入)费用费用(销货成本)(销货成本)利润利润(销货毛利)
39、(销货毛利)资产资产(期末存货)(期末存货)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无影响无影响最低最低最高最高最高最高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无影响无影响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无影响无影响最高最高最低最低最低最低56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目的:掌握存货的计价方法目的:掌握存货的计价方法l 1.资料资料l 长城公司某库存商品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核算。长城公司某库存商品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核算。2005年年12月初该商月初该商品的结存数量为品的结存数量为100件,单位成本为件,单位成本为8元。当月该商品的收入、发出元。当月该商品的收入、发出和期末结存情况如下:和期末结存情况如下:l (1)5
40、日购进日购进100件,单位成本件,单位成本9元元l (2)10日发出日发出50件件l (3)15日购进日购进350件,单位成本件,单位成本11元元l (4)20日发出日发出400件件l (5)25日购进日购进50件,单位成本件,单位成本12元元l (6)31日结存日结存150件件l 2.要求要求l (1)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当月该商品的发货成本和)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当月该商品的发货成本和月末存货成本。月末存货成本。l (2)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的资产计价方法对会计信息产)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的资产计价方法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生的影响。l (3)假设该
41、公司采用定期盘存制核算存货,请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假设该公司采用定期盘存制核算存货,请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当月该商品的发货成本和月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法计算当月该商品的发货成本和月末存货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3 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计价l2.3.1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l2.3.2 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计量58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3.1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l固定资产的含义固定资产的含义F企业企业为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而持有持有的,使用
42、寿命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的有形有形资产资产l固定资产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特点F持有目的:使用,而非销售持有目的:使用,而非销售F使用期限较长使用期限较长F有形资产有形资产l固定资产计价模式固定资产计价模式F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59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拓展补充:拓展补充:l 账面账面价值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l 账面账面余额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l 账面账面净值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
43、价(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l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如:如:l 固定资产科目借方余额:固定资产科目借方余额:500万元万元 l 累计折旧科目贷方余额:累计折旧科目贷方余额:300万元万元 l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方余额:50万元万元 l 则
44、:则:l 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 = 500万元万元 l 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 500 - 300 = 200万元万元 l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500 - 300 - 50 = 150万元万元 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3.1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l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构成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构成F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支出F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费、缴纳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
45、安装费、缴纳的税金的税金62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请分析下列费用是否该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请分析下列费用是否该计入固定资产价值?l1、机器的安装费用是使机器达到可供使用、机器的安装费用是使机器达到可供使用状态的必不可少的支出状态的必不可少的支出 l2、在安装机器时,由于工作上的疏忽而使、在安装机器时,由于工作上的疏忽而使得机器损坏,其支付的修理费得机器损坏,其支付的修理费 l3、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在固定资产、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 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46、 【提示提示】:1、以外购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其、以外购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其实际成本(原始价值)的确定方法类似于外购材实际成本(原始价值)的确定方法类似于外购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建造方式取得固料实际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建造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其实际成本(原始价值)先计入定资产,其实际成本(原始价值)先计入“在建工在建工程程”,再转入固定资产,再转入固定资产l 2、固定资产取得以后,在其持续的使用期间内、固定资产取得以后,在其持续的使用期间内还可能发生一些其他支出,如增添、更换、改建还可能发生一些其他支出,如增添、更换、改建和扩建、改良、修理等支出。对于这些支出,应和扩建、改良、修理
47、等支出。对于这些支出,应当依据当依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会计原则会计原则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行分析和处理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例例73】ABC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60 000元。增值元。增值税税额为税税额为10 200元,另支付运输费元,另支付运输费l 000元元、包装费、包装费2 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假设ABC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请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请计算该固定
48、资产的入账价值。计算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l答案:答案:60000+1000+2000=63000 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例题例题多选题多选题】一般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下列一般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下列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核算的有()。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核算的有()。A.包装费包装费B.保险费保险费C.购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购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D.运输费运输费l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D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例题例题多选题多选题】(2010)甲公司于)甲公司于2010年年3月月2日购入不需日购入不需安装机器一台,价格安装机器一台,价格8 0 000元,运
49、输费元,运输费2 000元,以银行存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会计处理错误的有()。款支付,甲公司会计处理错误的有()。A.借: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80 000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 000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82 000B.借: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80 000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 000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82 000C.借: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82 000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82 000D.借: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82 000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82 000l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C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3.2 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计量l固定资
50、产折旧的含义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F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depreciation)是指在固定资)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固定资产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系统的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摊分摊68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思考思考】有一个机器设备,价值是有一个机器设备,价值是100200元,预计可使用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后的净残年,预计报废后的净残值值200元,请计算该设备的年折旧额。元,请计算该设备的年折旧额。l(100200-200)/10=10000元元l假设存在减值假设存在减值2000呢?呢?l由此可见,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由此
51、可见,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l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大小,主要受到固定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大小,主要受到固定资产资产原始价值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预计使用寿命命和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四个因素的影响四个因素的影响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F通常可以归为通常可以归为平均折旧法平均折旧法和和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两大类两大类w平均折旧法(平均折旧法(average depreciation method)也也叫叫直线直线法,法,是指在特定的折旧分配依据下,所计算是指在特定的折旧分配依据下,所计算出的折旧额是均匀的出的折旧额是均匀
52、的 平均折旧法主要有平均折旧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工作量法等等w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时,在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在使用固定资产的初期初期计提折旧计提折旧较多较多,以后逐以后逐年减少年减少 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l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straight-line method),是),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平均地分配于各指将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平均地分配于各个会计期间(使用年限)的方法个会计期间(使用年限
53、)的方法71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原始价值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月折旧率月折旧率=月折旧额月折旧额原始价值原始价值=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72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举例举例l绍兴公司某通用机床的原值为绍兴公司某通用机床的原值为80 000元,元,预计可使用预计可使用15年,残值年,残值5 000元,清理费用元,清理费用1 000元。按年限平均
54、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元。按年限平均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为:各年的折旧额为:l(80 0005000)/15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工作量法工作量法l工作量法(工作量法(units of production method)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总额平均地分)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总额平均地分配于每个单位工作量(如产量、工时等)配于每个单位工作量(如产量、工时等)的方法的方法74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预计的工作量总数预计的工作量总数=单位工作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量折旧额月折旧额月折旧额 =月工作量月工作量单位工作单位工作量
55、折旧额量折旧额年折旧额年折旧额 =年工作量年工作量单位工作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量折旧额75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野林公司某大型设备原始价值为野林公司某大型设备原始价值为224 000元元,预计净残值为,预计净残值为24 000元,根据该设备的技元,根据该设备的技术性能预计可使用术性能预计可使用200 000小时。小时。2011年年5月月该设备实际使用该设备实际使用400小时,小时,6月份实际使用月份实际使用500小时。按工作量平均折旧法计算小时。按工作量平均折旧法计算5月份、月份、6月份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月份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l 每小时折旧额每小时折旧额l (224000-2400
56、0)/200000=1(元)(元)l5月份该设备折旧额月份该设备折旧额4001400(元)(元)l 6月份该设备折旧额月份该设备折旧额5001 = 500(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l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sum-of-the-years-digits method),亦称),亦称变率递减法变率递减法,属于加速折,属于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旧法的一种,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各年数字的各年数字之和为分母之和为分母,以年数各个数字,以年数各个数字的的相反顺序相反顺序作为作为分子分子所形成的变动折旧率所形成的变动折旧率,乘以固定资产,乘以固定
57、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应计提折旧总额来计算折来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旧额的一种方法77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尚可使用年数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率年折旧率某年折旧额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该年折旧率该年折旧率不变不变逐年递减逐年递减逐年递减逐年递减78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举例举例:开元公司某设备的原值为:开元公司某设备的原值为180 000元,元,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3 000元,预计可使用元,预计可使用5年。按年数总和年。按年数总和法计算该机器各年的折旧额。计算过程及结果
58、如下法计算该机器各年的折旧额。计算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表所示。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l所以,年数总和法的特点是:所以,年数总和法的特点是:净值不变,折旧率逐年递减;开始时折旧额净值不变,折旧率逐年递减;开始时折旧额较多,以后年度逐年减少。较多,以后年度逐年减少。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l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double declining method)也属于加速折旧法,是以年限平)也属于加速折旧法,是以年限平均法下年折旧率的均法下年折旧率的两倍两倍为固定的折旧率,为固定的折旧率,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各年折旧数额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各
59、年折旧数额的一种折旧方法的一种折旧方法l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确定折旧率时,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确定折旧率时,一般一般不计残值,只在最后两年考虑预计残值;不计残值,只在最后两年考虑预计残值;l一般在一般在最后两年最后两年改用改用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81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折旧率折旧率=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年折旧率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逐年递减逐年递减不变不变逐年递减逐年递减82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举例举例中阳公司某设备的原值为中阳公司某设备的原值为64 000元,预计元,预计残值为残值为2 000元,可
60、使用元,可使用5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折旧额。算各年折旧额。l 计算:计算: 该设备的年折旧率该设备的年折旧率=100=40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举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举例l资料:资料:F某设备原价为某设备原价为30 000元,预计使用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年,预计净残值值3 000元。元。l要求:要求:F分别按照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分别按照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设备使用期间内各年的折旧额减法计算该设备使用期间内各年的折旧额84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年数年数折旧基数折旧基数折旧率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智商测试试题及答案
- 高职建筑专业试题及答案
- 酒店专业试题及答案
- 环保专业试题及答案
- 甲状腺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沟通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党坝中学2025-2026年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 宁波生态假山施工方案
- 路口半弧形护栏施工方案
- 楼顶景观水系施工方案
- 220kV变电站消防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35770-2022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及内审员培训教材
- 流水别墅案例分析
- 录入与排版教学计划
-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 气瓶检验员考试题库
- AAMA2605-铝窗(板)更高标准有机喷涂的非官方标准、性能要求、测试程序
- 第一章三国演义讲义课件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西语国家概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