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现场管控方案_第1页
品质现场管控方案_第2页
品质现场管控方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品质现场管控方案目的通过系统地、完备的品质现场管控手段来规范和要求公司全员为实现既定品质目标而努力。以 5W1H 为核心来推动全面品质现场管控 品质是一个系统地并又需持续不懈改善的庞大工程。所以要想使品质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 可以用 5W1H 六个方面较详尽地阐述如何保证和改进品质。Why:为会么要保证和改进品质?一方面是需要。也就是消费者(顾客) 、股东、合作伙伴(供方) 、员工、企业等各方面的需要。 作为外包装,在购物的过程中, 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所以对于包装印刷行业来讲,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其审美观也随之水涨船高。可能在以前只会被判定为轻微不良的, 现

2、在就很有可能被判定为严重不良。 这是整个消费大环境的趋势。 另一方面,保证和改进品质也是一 种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一次性就做好的产品其成本往住就是最低的。 反之,如果产品不能一次性做 好,那么随之而来的返工成本或重制成本就会无休无止, 最后的结果就是本来不高的利润变成零或或 者负数。同时,保证和改进品质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美誉度,公司的形 象和市场占有率等。另外,品质也是企业的生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品质 问题绝对是产品失去顾客丢掉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保证和改进品质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没有第二条路 可走。What :做什么?准备什么?1. 策划考

3、核 品质管理的核心:品质策划、控制、改进,即品质管理的三部曲。品质策划侧重于对全过程品质 的预防,属于前期工作;品质控制侧重于管理过程的工作质量、生产过程产品品质的全面现场管控; 品质改进侧重于对策划、 控制所暴露的不足之处所作的持续改进, 是对预防、 控制的全面有效的补充 和完善。考核工作质量的要求特性指标:产品的合格率、废品率、返工率、工作失误率、错漏检率、 工作及时率等。2. 有效地控制影响品质的六大因素( 5M1E): 人、机、料、法、环、测,确保其任何时候都是 处于合格的状态,并且有效地配合与运行。Where :追踪每个客户的抱怨度和满意度,全程监控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消除管理盲区

4、。When :何时开始?何时完成? 品质保证和改进,对每一批(个)产品而言,要从顾客提出要求开始,直至产品报废结束,要控 制一个产品的寿命周期; 对一个企业而言, 由于不间断连续批次产品重复叠加, 因此, 品质保证和改 进活动无始无终、每日每刻都要进行。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品质控制的难度、深度和广度。Wh o:谁去做?全员:包括内部全体员工、供方(或外包方) 。全员在体过程中决定、形成了产品质量(硬件、软件、服务)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汇总和体现。所有部门:数量 +质量的统一体。品质部:是质量控制的归口部门,但不是控制的唯一部门,而 且,质量是靠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有岗位:数量计划 +质

5、理计划的融合与控制的单个个体。How :如何做?1. 1. 综合管理:系统控制保证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 构建以质量体系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品质保证网, 确保体系的充分性、 符合性、 有效性并动态控制:不断修订完善程序,规范、制度等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并100%地执行,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 PDCA 循环,以系统控制保证产品品质。2. 提升水平:推行科学管理方法积极推行先进质量技术,质量功能展开(QFD )卓越绩效、质量奖(GB/T19580)等品质目标 推行计划,占领管理技术的制高点。3. 增强意识:开展全员

6、质量培训采用多种方式培训全体员工, 增强全员品质意识理念, 为预防控制产品质量提供管理基础保证。4. 全程控制:确保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多部门共同参与,对涉及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进行监控,落实“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使全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SPC)最大限度减少质量波动和变差。5. 强化质量责任追溯公司通过追溯每一批 (个)不合格品, 落实“五不放过”,强化质量责任, 必要时加以考核激励。 促进制质量的有效提升。6. 持续改进 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发现所存在或潜在的质量问题,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重点是消除各管理环节中的盲区、误区、弱区。这里的管理盲区是指: 该做而不去做的工作

7、或工序。 如:产品设计前的质量控制、 入库后的产品 防护。管理误区是指: 易产生不合格的工作或工序。 如:新员工就一定会产生不合格吗?新员工的工作 质量如何保证?管理弱区是指:产生区域性、系统性、规律性、流程性的不合格,源头改进,关注不合格(品) 及信息反馈,退货产品处置公告。改进措施坚持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对应。坚持持续改进十大原则:.目的是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 攻进对象是体系、过程、产品;(3) 改进措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创新措施;住) 改进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果或效率;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改进是全体员工及各管理层都应参与的活动;.质量改进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

8、阶段、不同时间、不同人员 之间进行;.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出现问题再去抓机会;.改进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改进应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并教育员工正确对待理解不合格的处置措施,使其乐于改进、勇 于改进,充分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实际运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生产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培训员工养成“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进而让员工养成一个良好的品质习惯。做到“我的工位我负责,我的工序请放心。”同时,要让全员养成一个“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良好的品质心态。二、数量控制。数量是质量的前提,质量是数量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就因为数量不够而放弃

9、质量去充够数量, 结果被投诉者有之,被退货者有之。为了加强数量 的控制,生产各部门之间应该严格执行数量交接, 把下工序当成是自己的客户。下工序在收到上工序 产品的第一时间即安排人员(最好是专职的统计人员)当面点清数量,发现数量有误的,第一时间反 馈给上工序,防止推诿扯皮的现象产生。三、生产各部门必须培训各工序作业人员在正式生产作业前核对生产资料袋内的各种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程单、文字样、啤样、色样)有客签样办的还要有客签样办。在正式确认无误后,还 要养成检验上工序产品有无品质异常的习惯。 当检查无误后,始可试产签可首件样办,只有签可完成 首件后方可正式生产大货。四、培训品检人员养成一种“对事

10、不对人”的“法官”心态。为生产保驾护航。在质量方面配合 生产部门生产,保证生产各工序的畅通无阻。五、要求并培训品检人员养成并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坚持原则立场,严格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具体数据来源取决于品检人员的各种检验报表。 只有当品检人员自身养成一种严谨的品质态度和意识 后,才能更好的带动和宣导公司的各种品质目标,从而提高全员的品质意识。六、为了保证品检人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将对品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现场作业手法的培训, 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是现场培训,又可以是授课式培训,也可以针对单个案例对品检人员 进行案例讲解和分析,加深品检人员的印象,提高品检人员的作业能力。七、为了保证品检人

11、员的主动性及配合生产的积极性, 将会对品检人员的日常作业纳入绩效考核, 从而从制度上推动品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品检人员的日常作业包括:报表是否准时书写、报表记录 是否真实可靠、首件是否准时签可、异常反馈及跟进是否准时等等。品质部:吴艳华2012/3/12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12、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