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土壤埔情监测工作方案全国土壤埔情监测工作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中国旱灾频发重发,干旱缺水问题 日益突出。为做好土壤埔情监测工作,应对旱灾威胁,促进农业 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土壤埔情监测,大力推进监测站 (点)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县三级墙情监测网络体系,扩 大覆盖土壤埔情监测规模和范围。要充分利用现代监测和信息设 备,全面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逐步完善主要农作物墙情评 价指标体系,实现墙情评价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现代高新技术 应用,提高墙情监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指导农业生 产、防灾减灾、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土壤埔情
2、监测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宗旨,以土壤和作物为对 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覆盖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干旱易发区。 经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突出土 壤埔情监测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定点、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土壤 墙情数据,评价作物需水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建立墙 情定期会商和报告制度,提高时效性和结果表示的可视化程度。二、基本原则(一)代表性。土壤埔情监测站(点)要充分考虑区域内主 导作物、气候条件、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确保 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二)及时性。土壤埔情监测要做到及时、快速、准确,出 现旱涝灾情,应加大监测频率,旱涝灾情不迟报、不漏报;关键 农时季节,
3、应及时汇总相关信息,重大农事活动前有信息;日常 监测工作,坚持定期采样,快速分析、及时汇总、按时上报。(三)规范性。建立土壤埔情监测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做 到工作人员相对固定,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监测工作制度化和规 范化,确保监测数据可靠、调查内容详实、评价结论科学。三、重点工作(一)监测点布设选择区域范围内代表性强,当地政府重视,土肥水工作基础 好,技术力量强,能够长期坚持的县承担土壤埔情监测工作。以县为基本单元,根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作物布局、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生产水平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平均每10万亩耕地设立1个农田监测点(每个县不少于 5个)。农田监测点应设立在作物集中连片、
4、种植模式相对一致的地块。采用统一编号,设立标志牌。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灌排条件、地 力等级、产量水平等;测定不同层次土壤质地、容重、田间持水 量等指标;拍摄景观照片,建立监测点档案。(二)数据采集1、监测指标。一般按020cm、2040cm、4060cm、60100cm 四个层次监测土壤含水量,其中, 020cm、20-40cm为必测层。播种出苗期时,加测 010cm 土层。特殊作物 根据其需水特性和根系分布深度确定监测层次和深度。同时调查 观测气象、作物表象、干土层厚度、田面开裂、灌溉、农事操作 等相关数据。水田淹水时监测淹水深度、排水状况等
5、。2、采集方法。固定监测:埋设固定式自动监测设备,传感器分别埋入土层深度 10cm、30cm、50cm、80cm处进行监测,采用 无线通讯方式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全国土壤埔情监测系 统”,并做好定期校正和维护保养。流动监测:配备便携式监测 仪器和交通工具,在监测点地块,以GPS仪定位点为中心,长方形地块采用“ S”法,近似正方形田块采用“ X”法或棋盘形采样 法确定5个以上数据采集点进行监测,求平均值。3、采集时间。每月 10日、25日进行调查监测,在关键农时 季节和发生旱涝灾情时,加大重点作物、重点区域监测频率和密 度。(三)指标体系建立分不同气候区域、土壤类型、种植作物开展墙情指标试验研
6、 究,建立主要作物土壤埔情指标体系。1、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本地区主要作物种类、分布区域、播 种面积和耕作制度;作物不同生育阶段需水规律和灌溉试验研究 结果;主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农田水利设 施条件和作物灌溉制度等。收集或测定主要耕作土壤的质地、容 重、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土壤毛管断裂含水量等数据。2、田间试验。设置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观测记载作物生长期间的各生长发育指标和作物受旱表象, 建立不同土壤含水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和旱涝表象之间的数据关 系。3、建立指标体系。经过对已有资料和田间试验结果的分析整理,总结不同土层深度主要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适宜相对含水量,
7、以及作物受旱和受涝表象指标,经专家会商形成土壤埔情评价指标体系。(四)埔情评价按照耕地利用类型确定评价等级标准,根据土壤水分、作物 表象、生产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价埔情等级。各地可参照以下指标 和原则进行评价,并逐步建立本区域墙情评价指标体系。1、水浇地和旱地:渍涝:土壤水分饱和,田面出现积水,持续超过 3天;不能 播种,作物生长停滞。过多:土壤水分超过作物播种出苗或生长发育适宜含水量上限(一般为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80%),田面积水 3天内可排除,对作物播种或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适宜:土壤水分满足作物播种出苗或生长发育需求(一般为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不足:土壤水分低于作
8、物播种出苗或生长发育适宜含水量的下限(一般为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不能满足作物需求,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午间叶片出现短期萎焉、卷叶等表象。干旱:土壤水分供应持续不足(一般为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0%),干土层深 5cm以上,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危害,叶片出现 持续萎焉、干枯等表象。严重干旱:土壤水分供应持续不足,干土层深10cm以上,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危害,干枯死亡。2、水田:渍涝:淹水深度 20cm以上,三天内不能排出,严重危害作 物生长。过多:淹水深度 820cm,三天内不能排出,危害作物生 长。适宜:淹水深度08cm,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足:田面无水、开裂,裂缝宽 1cm以下,午间高温,禾苗 出现萎焉,影响作物生长。干旱:田间严重开裂,裂缝宽 1cm以上,禾苗出现卷叶,叶 尖干枯,危害作物生长。严重干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同育人模式下教师与家长合作心得
- 文学名著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
- 初中现代文阅读技能提升训练
- 平行线及其性质知识点总结
- 现代养殖场股权转让法律合规指南
- 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流程与模板
- 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方案集锦
- 施工企业监理资料报送流程及清单样本
- 三年级数学计量单位教案设计
- 建筑工程项目监理流程及技术规范
- 贴片电阻的识别与检测
- 影视鉴赏-第一章-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 医院院前急救病历 广州市急救中心
- 诊断学胸壁胸廓与乳房
- 输液室运用PDCA降低静脉输液患者外渗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活动成果
- 电气设备空载试运行及负荷试运行记录
- 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
- 集约化猪场的规划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习题精选及答案
- 螺旋千斤顶设计大作业
- 超声流量计技术规格书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