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_第1页
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_第2页
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_第3页
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_第4页
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 (1) 编程软件(CM9770-MGR)的安装CM9770-MGR是9770矩阵的编程软件,该软件完成对所有前端及外围设备的定义工作,将随机携带的光盘放入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2000或XP均可),即可看到如下的安装界面:点击“INSTALL CM9700-MGR”,即进入安装程序,与其他标准的Windows安装程序一样,只需按照向导提示一步步执行,就可以完成安装,但值得注意的是:MGR在安装前首先要检测您的电脑中是否存在M,如果不存在,软件会自动为您安装。(2) 软件的运行1 / 85双击桌面上的“9700 System Manager”图标,即进入软

2、件的登录界面:在用户名(User Name)和密码(Password)的位置打入系统的缺省口令“Admin”,出现如下界面:四个按钮的定义分别是:a) Setup Wizard:自动设定向导,可以引导您完成对整个系统的配置;b) New System:手动建立一套新系统;c) Open:打开已有的的数据库文件(扩展名是psm);d) Import Configuration Files:导入矩阵配置文件,把矩阵配置文件转换成MGR可以识别的数据库格式。下面,就以New System为例,介绍一下秦山核电站项目的系统配置过程。点击New System后,软件弹出如下的界面:左上方是系统的树形结构

3、窗口,用以显示CC1的端口配置情况,即哪些端口挂了哪些设备;左下方是设备属性窗口,用来显示某一个设备的详细属性(具体内容要视设备而定);右侧的表格用来显示系统中的批量设备(摄像机、监视器、报警器、继电器开关、键盘和操作员)的配置情况。(i)矩阵箱及输入输出设备的添加矩阵箱(Matrix Bay)是系统中除去CC1外的最基本组成单元,所有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都要接入到矩阵箱的输入端上去,而所有的后端监视器都要接入到矩阵箱的输出端上去,矩阵箱和CC1之间通过一条RS422通讯线相连接,如下图所示(注意到一体化球机的控制线是直接连到CC1端口上去的):连接好矩阵箱以后,就要把连接及配置情况通知MGR

4、了,点击树形结构窗口上方的“AddDevice”(增加设备)按钮,出现如下的窗口:第一项是用来选择所添加的设备隶属于哪个节点,对于我们这个项目而言,因为不存在多个矩阵之间的联网问题,所以只有一个节点,这个节点被系统自动命名成“Node1”,实际上,从下拉框中也看不到其他选择。第二项用来选择所要添加的设备类型,在这里,我们要告诉系统所要添加的是一个矩阵箱,所以在这里要选择Matrix Bay。在接下来的第三项中,选择具体的设备型号,因为9700CC1支持三种类型的矩阵箱:9760、9770和9780,在我们的系统中,应该选择CM9770_MXB。选择完成后,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选择所要添

5、加矩阵箱的数量,在我们的系统中,只有一个矩阵箱,所以用系统的默认设置1就可以了。点击“Next”后,出现一个非选择性的说明窗口,点击“Finish”,即完成了矩阵箱的添加。在接下来的“Add More Devices?”对话框中,选择“Next”,又回到了添加设备界面:现在要添加的设备是前端摄像机,在设备类型框和型号框中都选择“Camera”(摄像机),点击“Next”,出现下面的窗口:第一项用来选择接入矩阵箱的摄像机个数,最大值是256,因为单机箱的最大容量就是256路输入,根据我们的应用选取相应的路数;第二项是摄像机的起始物理位置,就是说从矩阵箱后面哪个位置开始连接第一台摄像机,一般地,我

6、们都是从1号位开始连,所以,这里通常就采用系统的缺省值1;第三项是提示遇到物理号码重复的摄像机时是否跳过,这种情况多见于新、老系统更新时(比如在原有基础上又添加了一部分摄像机),对于一个全新的系统而言,在这里选择“Skip”(跳过)就可以了。选择好之后,点击“Next”:这是摄像机的标识窗口,用来给摄像机起一个有规律的名字,第一项就是让用户输入的标识符,将来摄像机的名字的格式就是“标识符+逻辑号”,也就是说所有摄像机的前缀都是一样的,用以区分它们的只是后面的逻辑号,这里只能输入字母和数字,不可以输入中文;第二项是摄像机的起始逻辑编号,我们以后在控制键盘上操作的都是摄像机的逻辑号而不是物理号,逻

7、辑号与物理号不一定相等,比如象上边的例子里,起始逻辑号是70,就是说在键盘上操作70号摄像机时,其实控制的是矩阵箱后面的1号物理位摄像机;第三项类同于前一个窗口的相同选项,对于新系统,选择“Skip”就可以了。这一步做完后,摄像机的添加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添加的摄像机文件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所有摄像机的标识具有统一的格式(如前文所述,不具有个性化);另一个就是所有的摄像机都是按照固定摄像机(不带云台、解码器)来定义的,程序文件没有体现出哪些前端是带有解码器和云台的,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在编程的初始界面下对摄像机进行一些个性化设置:在初始界面下点击右侧窗口上方的“Camera”

8、按钮,可以看到您在前面所定义的全部摄像机信息,如下图所示:如果想更改摄像机的名称,在相应摄像机的“Name”处把原来的“CameraX”改成您所需要的名称就可以了(新的名称也不能含有中文),在上面的例子中,1017号摄像机的名称被改成了“PTZCameraX”;对于带解码器和云台的前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动点”),只需在相应摄像机的“Port”(端口)和“Address”(地址)两个位置填入解码器控制线所在的CC1端口和相应的地址码就可以了,在同样的例子中,1017号前端解码器的“Port”处被写入了“20”,“Address”处写入了数字18,说明这8个点的解码器控制线全部接入了CC1的20

9、号端口,地址拨码分别是Pelco P协议的18号。(9770矩阵与前端的通讯协议只有单一的Pelco P协议) 完成了对前端摄像机的添加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对视频输出设备(监视器)的添加。在编程主界面下点击“AddDevice”按钮,进入添加设备向导:在设备类型与设备型号处,选择“Monitor”(监视器),点击“Next”,出现下面的窗口:各项的含义与前面添加摄像机时完全一样,此处就不再重复了,选择好以后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此处也与前面添加摄像机时的选择一致,选择好以后就完成了对监视器的添加工作了。与添加摄像机时一样,通过向导获得的监视器文件中所有监视器名称具有统一的格式,如果想要修

10、改某一路或某几路的名称,要在初始界面下点击右侧窗口上方的“Monitor”按钮:在相应监视器的“Name”处把原来的“MonitorX”改成您所需要的名称就可以了(新的名称也不能含有中文);与摄像机文件不同的是:监视器文件中不含有解码器控制端口和地址码的定义,但有一个起始摄像机的定义(在“Name”右侧,“Start Camera”), 如果在这个位置不选择摄像机(使用程序默认的“0 No Cameras”),那么在系统通电重启后,所有的监视器都是蓝屏(无视频)状态,只有手动切换上图像之后,才可以在上面看到视频;而在这里选择了摄像机的话,系统重启后被选中的摄像机视频会自动出现在相应监视器上,在

11、上面的例子中,13号摄像机视频会自动出现在13号监视器上,3号以后的监视器在启动后则处于无视频状态。(ii)键盘的添加键盘(Keyboard)是用户与矩阵的接口设备,用户发出的指令,比如图像切换、云镜控制等,都要通过键盘传送给矩阵,所以,键盘是系统中除去CC1、矩阵箱外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由于CC1端口不能提供电压输出给键盘,所以,键盘是通过专用变压器(CM9505UPS-X)与CC1连接到一起的,如下图所示:在主界面下点击“AddDevice”,进入键盘的添加程序:在设备类型中,选择“Keyboard”,点击“Next”,软件会在接下来的窗口中显示出系统自动为键盘分配的端口号、通讯波特率以及

12、奇偶校验等信息:如果系统分配的通讯端口与通讯参数不合适,可以在相应的下拉框中做选择,但通常情况下通讯波特率和校验方式是不用改的,因为系统默认值和键盘出厂时的通讯参数设定值是一致的。选择好以后,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在这一步里,系统要求操作员为键盘指派一个名字,键入名称后,键盘的添加工作就完成了。(iii)报警控制单元(CM9760-ALM)的设置与编程报警控制单元是系统对外的报警接口,通过编程可以实现视频图像与报警信号的联动。 设置:在连接报警单元之前,要先对报警箱的通讯参数、报警模式、地址范围做好设定,这些是通过报警箱前面板后面的两个10位的拨码开关来设定的,两个开关的定义可参见报警箱

13、使用手册。报警单元与CC1的连接见下图:CC1的一个端口最多允许级联四个报警单元。 编程:报警的编程相对于矩阵箱和键盘要复杂一些,首先,要在主界面下添加报警单元:设备类型处选择“AlarmBox”,型号处只有一项选择“CM9760_ALM”,选好后按“Next”:虽然我们的系统中有两个报警单元,但一次只能添加一个,所以,在第二个对话框中只能选择1;第一个对话框是让选择报警箱接在哪个设备上,对于直接和CC1相连的那个报警箱,此处应选择“Node1”;对于第二个报警箱,由于是级联到第一个箱子上,此处应选择“CM9760_ALM”。选好后点击“Next”:这是CC1上相应端口的通讯参数,一般的,这些

14、参数都是与报警箱的出厂值相匹配的,不用修改。点击“Next”:这个参数的含义是指挂在同一个CC1端口上的报警箱上所有报警量的起始编号,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端口挂报警箱,所以这里要选择1。点击“Next”:这一步是为同一个端口上的报警箱选定地址,而且要与实际报警箱的拨码开关状态一致(SW1的第5位和第6位),比如,这两位如果都是OFF状态,代表64个报警量编号是从164;而S5是ON、S6是OFF的状态代表64个报警量编号是从65128。这一步选好后,就完成了对报警单元的添加工作;但引入报警单元的目的是让报警信号与前端摄像头做联动,为了实现该功能,还需要作几处相关设置:首先,要确定需要在哪几台监视器

15、上作图像联动,具体实现办法是建立一个报警监视器组:在主界面下点击树形结构窗口上方的“Groups”(组别)按钮,出现如下的界面:双击第六项:AlarmMonitor Groups,所有已被定义的报警监视器组会被显示出来,对于一个新建的系统,由于之前没有做过定义,双击后我们只能看到“No Monitors-System Default”。点击“New Group”按钮(建立新组),出现以下的窗口:在左侧的窗口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被定义过的监视器名称,双击需要作报警联动的监视器名称,可将其添加到右侧的窗口中;与之相对应,在右侧的添加窗口中双击某一台监视器名称,可将其送回左侧窗口。需要注意的是:一个

16、报警监视器组中最多包含10台监视器。添加好监视器后,在右侧窗口上方的“Group Name”(组名称)处为这个组输入一个名字,比如叫“Alarm Monitor Group1”,点击下方的“OK”按钮。(“Note”处用来写入对该组的一些描述信息,可写可不写;但组名称必须写,否则“OK”按钮是灰色的)接下来要建立键盘与报警监视器组的使能关系,只有建立使能关系后,才能在键盘上对报警量布撤防并在相应监视器上作联动。在主界面下点击右上方的“Keyboards”按钮,右侧窗口中会显示出所有已定义的键盘:选中将来需要做布撤防的键盘(在右侧窗口中单击点亮),然后点击左侧下方的键盘属性窗口中的“Alarm

17、Monitor Group1”右边的下拉箭头,在下拉窗口中,可以看到我们刚才定义的报警监视器组的名字,选中该组即建立好了键盘与该组的使能关系。最后,需要对单个报警量属性进行设定,其中包括:该报警量是否自动复位,自动复位时间是多少,联动哪几路摄像机,多个摄像机之间的切换间隔是多少等。在主界面下点击右侧窗口上方的“Alarms”按钮,系统会在右侧窗口中显示出所有已定义好的报警量:单击某一路,在“Dwell”处填入一个数字(单位是秒),这项的含义是如果一个报警量联动了不止一台摄像机(最多可以是五台),那么当这路报警被触发后,多台摄像机会按照这里定义的时间在监视器上作轮循切换;在只联动一台摄像机的情况

18、下,如果“Dwell”处是0,那么当报警被触发后,相关摄像机会一直驻留在监视器上直到报警被复位为止;在“Dwell”的右侧,是“Auto Reset”,这也是一个时间量(单位是秒),用来决定一个报警要经过多长时间才会自动复位,如果这里是0,说明该报警量要被手动复位(通过操纵键盘来完成);最后,要在“Alarm Cameras”处定义报警量所联动的摄像机:同一个报警量最多联动5个摄像机,如果摄像机带有云台和解码器,还可以在“Preset”的位置填入预置位编号,这样当该报警被触发时,相应的摄像机图像会被自动切换到报警监视器上(带有云台和解码器的还会自动转到指定预置位)。(iv)视频分配放大器(CM

19、9760-MDA)的设置与编程 设置:MDA的功能除了可以对视频输入信号进行分配、放大(一分四)外,还可以接受来自9770系统的时间和日期并把它们叠加到指定的视频通道上。它的编程可以通过键盘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外接电脑使用随机提供的Windows编程包实现,下面就以键盘编程为例,讲述一下MDA的设置过程:使用键盘编程时,需要外接一台监视器到MDA的编程输出口用以显示编程菜单,如下图所示:在编程之前,先要把9760键盘设定在直控模式,并且要把通信波特率由4800改为9600(具体更改方法可参见键盘说明书),更改完成并依照上图接好线后,向任意方向推动摇杆,即进入MDA的编程界面:菜单共7项内容,下

20、面分别介绍各项的含义及编程方法:(1) 摄像机标识 CAMERA TITLE:这一项用来为各路摄像机命名。移动键盘摇杆至这一项,右移进入子菜单: 把光标停留在“CAMERA 01”的位置,左右移动摇杆,可以改变需要设置标题的视频通道(01-16),选择好通道后,将光标下移至“CAMERA TITLE”的位置,用“OPEN”或“CLOSE”键选择字符(“OPEN”下选,“CLOSE”上选),右移摇杆至下一个字符位置,再用“OPEN”/“CLOSE”选取字符,直到写完您所需要的标题为止,将光标下移至“RETURN”位置,右移摇杆退回到主菜单。(2)视频电缆衰减补偿 COMPENSATION:这一项

21、用来对经过长距离电缆传输的视频信号进行放大补偿。移动键盘摇杆至这一项,右移进入子菜单: 移动光标至需要补偿的视频通道位置(1-16),按“OPEN”/“CLOSE”键选择补偿数值(1-4),各数值含义是:1:不需要补偿;2:视频源至MDA的距离达到152米;3:视频源至MDA的距离达到304米;4:视频源至MDA的距离达到457米。设定完毕后,将光标下移至“RETURN”位置,右移摇杆退回到主菜单。(3) 显示属性的调整 “CAMERA DISPLAY”:这一项用来调整摄像机的标识以及日期、时间在监视器上的显示位置、亮度以及在各路输出的使能状态。移动键盘摇杆至这一项,右移进入子菜单:最上面一行

22、是所需要调整的视频通道编号,把光标移至“01”的位置,右移摇杆可以更改编号(01-16)。以下各项的含义是:1POSITION DISPLAY:字符显示位置,把光标移至这一行,右移摇杆选中这一项,然后,随着摇杆上下左右方向的运动,您会在相应视频通道的输出监视器上看到字符显示位置的变化,但先决条件是这一通道的四路输出中至少有一路接上了监视器并且处于使能状态(见下文)。调整完毕后,按“OPEN”或“CLOSE”键回到这一级菜单。BRIGHTNESS:显示输出亮度,1-8级可调,用“OPEN”或“CLOSE”进行调整,1最暗,8最亮。ENABLE TITLES:标题使能状态,“ON”或“OFF”可选

23、,“ON”代表打开标题显示,“OFF” 代表关闭标题显示,用“OPEN”或“CLOSE”进行选择。ENABLE TIME DATE:时间日期使能状态,“ON”或“OFF”可选,“ON”代表打开时间日期显示,“OFF” 代表关闭时间日期显示,用“OPEN”或“CLOSE”进行选择。ENABLE VIDEO DISPLAY OUTPUT:四路输出使能状态的调整,用来选择相关视频通道所对应的四路输出监视器的显示状态,“ON”代表允许该路输出显示字符,“OFF”代表禁止该路输出显示字符,用“OPEN”或“CLOSE”进行选择。设定完毕后,将光标下移至“RETURN”位置,右移摇杆退回到主菜单。(4)

24、时间/日期的调整 TIME/DATE:这一项用来设定MDA的时间/日期及显示格式。移动键盘摇杆至这一项,右移进入子菜单:各项的含义是:DATE:日期。进入这一级菜单后,光标会自动在月份的位置闪烁,按“OPEN”或“CLOSE”可以修改月份值,完成后右移光标至日期的位置进行修改,然后,按照相同的方法修改年份。TIME:时间。修改方式完全类同于日期。STYLE:日期格式。MDA共支持四种日期显示格式,分别是MMM-DD-YY(例如DEC-31-02); DD - MMM -YY(例如31-DEC-02);MM-DD-YY(例如12-31-02);DD - MM -YY(例如31-12-02)。用“

25、OPEN”或“CLOSE”可以进行选择,选好后右移摇杆确认。值得注意的是:当MDA的日期和时间取自CC1时,只能选择后两种日期格式,并且CC1也要采用相同的日期格式。TYPE:时间显示模式,12小时制(12 hour)或24小时制(24 hour)。采用12小时制的时候,会在时间后面显示出“AM”或“PM”。用“OPEN”或“CLOSE”进行选择,选好后右移摇杆确认。值得注意的是:当MDA的日期和时间取自CC1时, CC1和MDA必须具有相同的时间显示模式。设定完毕后,将光标下移至“SET CLOCK”位置,右移摇杆将新的日期和时间输入系统并退回到主菜单。(5) 通讯端口设定 PORTS:这一

26、项用来选择与MDA进行通讯的设备类型及相应的通讯参数。移动键盘摇杆至这一项,右移进入子菜单:第一行用来选择通讯端口(COM1或COM2),其中只有COM1的通讯参数允许被修改(COM2是只读端口),将光标停留在这一行,右移摇杆进行选择,当选择“SET SERIAL PORT 1”时,下面各项通讯参数的含义分别是:PROTOCOL:协议类型。用来选择与MDA通讯的设备类型,包括Terminal(ASCII码设备、外部电脑等)、CM9760-KBD、CM9760-CC1和MDA Loop四种,当MDA的时钟取自CC1时,这里要选择CM9760-CC1。BAUD RATE:通讯波特率,只有在Term

27、inal模式下可选,其余三种模式下都是固定的9600。DATA BITS:数据位长度,7或8可选,用“OPEN”或“CLOSE”加以选择。STOP BITS:停止位长度,1或2可选,用“OPEN”或“CLOSE”加以选择。PARITY:校验方式,包括none(无校验)、odd(奇校验)和even(偶校验)三种方式,用“OPEN”或“CLOSE”进行选择。设定完毕后,将光标下移至“RETURN”位置,右移摇杆退回到主菜单。(6) 系统复位 RESET:这一项用来将摄像机标识信息、视频电缆衰减补偿参数、时间、日期、通讯参数等统统置回MDA的原始出厂值。移动键盘摇杆至这一项,右移出现以下的提示界面:

28、按“OPEN”键将“NO”变为“YES”,再将光标下移至“RETURN”位置,右移摇杆,系统即被复位;如果不把“NO”变为“YES”,直接把光标下移至“RETURN”位置并右移摇杆,则退回到主菜单。(7)EXIT:退出编程。 编程:完成MDA的设置后,就要在MGR中定义相关的端口和摄像机了,MDA与CC1的连接关系如下图所示:在MGR的主界面下点击添加设备按钮 AddDevice:在设备类型处选择MDA,型号处选择CM9760_MDA,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选择MDA所连接的设备(可以是CC1,也可以是其他的MDA),对于只有一个MDA的系统,应该选择CC1,然后,点击NEXT进入通讯端口设

29、定界面,选择MDA实际接入的CC1端口及其通讯参数,默认的参数值与MDA的COM1参数值是一致的,所以,这里是不需要修改的,最后,点击FINISH完成添加工作。接下来要在摄像机文件中定义矩阵的哪几路输入是来自MDA的:在右侧摄像机窗口中,单击来自于MDA的视频源,然后在界面左下方属性窗口的MDA Channel处,选择该信号来自哪个MDA的第几个通道。在上面的例子中,19、20、21三个视频输入信号来自MDA,其中19号来自位于CC1 22号端口(Port 22)的第一个MDA(Unit 1)的第一个通道(Ch1);20号来自位于CC1 22号端口(Port 22)的第二个MDA(Unit 2

30、)的第二个通道(Ch2);21号来自位于CC1 30号端口(Port 30)的第一个MDA(Unit 1)的第十个通道(Ch10)。(v)网络视频服务器(NET350T)的设置与编程 NET350T用于在TCP/IP网络上传输矩阵的视频与控制信号,从而达到使用PC机从远程控制矩阵的目的。系统连接如下图所示(图中未画出远程PC): 设置:对NET350T的设定与操作完全通过IE浏览器(要求IE6.0以上)进行,在通过IE访问NET之前,先要在您的PC机中利用随机光盘安装ActiveX控件程序,然后在IE中键入NET350T的出厂IP地址:10.0.0.1(注意在访问NET之前要把PC的IP地址改

31、在相同的网段10.0.0.X,子网掩码设定成255.255.0.0),您将会看到NET350T的主页和接入的视频图像:在主页下点击Setup,进入设定页面:下面分别介绍各项设定的含义:(1) General Settings:点击后出现以下界面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Unit name无设备名称,最多31个字符。Unit ID无设备标识,最多31个字符。Password level无密码级别,共三级可选,Service为最高级,该级别的用户可以进入设定网页;其次是User,该级别的用户可以观看视频、进入控制页面,但不能进入设定网页;最低一级是Live,该级别用户只能观看视频。Pa

32、ssword无对应于上一级所选级别的密码,最多19个字符。Password confirm无密码确认。Date formatEurope日期格式,三项可选,分别是:Europe格式:DD.MM.YYYY;USA格式:MM/DD/YYYY;Japan格式:YYYY/MM/DD。Unit date/系统日期。Unit time/系统时间。直接输入或按旁边的Synchr.PC按钮以同步NET350T和当前PC的时间。Time zonePacific当前时区。Time server IP address0.0.0.0时间服务器的IP地址,系统会每隔两小时与该服务器同步一次。Hardware versi

33、on/只读项,显示设备的序列号、硬件类型以及硬件版本等信息。Software version/只读项,显示设备的软件版本。Software upload/NET350T允许用户更新其内部软件,用Browse键选择好升级文件后,点击该键进行上传。Upload progess0%上传进度条。Configuration download/点击download按钮可将系统当前的设定信息以文件形式保存到PC机硬盘上。Configuration upload/download的逆操作,将PC中保存的配置文件上传至NET350。(2)Video settings MPEG-4:点击后出现如下界面:各项含义参

34、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CameraCamera1摄像机名称。Camera name stampingOff摄像机名称在图像窗口的显示位置,共三项可选:Top(上方)、Bottom(下方)或Off(不显示)。Time stampingOff系统时间在图像窗口的显示位置,共三项可选:Top(上方)、Bottom(下方)或Off(不显示)。Display alarm stampingOff当有报警发生时,消息文字在图像窗口的显示位置。Displayed alarm message/报警消息文字的内容。MPEG-4 Encoder 1/2(按钮项)MPEG-4 Encoder 1选择将要进行设定

35、的MPEG-4编码器名称(因为在NET350T中内置了两个MPEG-4编码器(MPEG-4 Encoder 1和MPEG-4 Encoder 2),被选中的编码器按钮将被按下。Name of(first or second)encoderName of first encoder在上一项中被选中的编码器名称,最多24个字符,这里的输入信息会直接在编码器按钮上反映出来。Parameter preset1预设参数值,1-8可选,每一个参数值代表一种压缩画质或传输方式,见下一项内容。Preset parameter nameHigh quality(CIF)与上一项所选参数值对应的画质或传输方式,1

36、-8的含义分别是:1 = high quality(CIF),画质分辨率为352 X 288;2 = high res.(2CIF),画质分辨率为704 X 288;3 = low res.(QCIF),画质分辨率为176 X 144;4 = DSL,ADSL连接方式;5 = ISDN(2B),双B通道ISDN连接方式;6 = ISDN(1B),单B通道ISDN连接方式;7 = MODEM,modem连接方式;8 = GSM,GSM modem连接方式。(注意:在QCIF画质下,不能叠加摄像机名称、系统时间和报警消息文字等信息。)Datarate5000数据传输速率(带宽),该数值会自动随上面

37、选定的参数值改变。P-Frame quality settingsManual该参数用来调整画面质量与帧率之间的关系,Auto与Manual两项可选,如果选择Auto,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最佳值;如果选择Manual,可以用右侧的滑动条选取数值,范围在4-31之间,选择4将获得最佳的画面质量和最低的帧率;而选择31会获得最高的帧率和最差的画面质量。I-Frame quality settingsManual该参数用来调整画面帧质量与带宽之间的关系,Auto与Manual两项可选,如果选择Auto,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最佳值;如果选择Manual,可以用右侧的滑动条选取数值,范围在4-31之间,选择

38、4将获得最佳的画面帧质量,但会占用最大的带宽;而选择31会占用最小的带宽,但会获得最差的画面帧质量。Intra frame distance0MPEG-4码流中的帧数。Frame skip ratio1压缩编码率,1或2可选,如果选择1,所有画面都将被压缩编码;如果选择2,系统会每隔1秒钟对图象压缩编码一次,这种情况多见于低带宽场合。Video resolutionCIF用来选择实时浏览或录像时的图像分辨率,QCIF(176X144)、CIF(352X288)和2CIF(704X288)三项可选。Reset this parameter preset/点击Default按钮将所有的参数置回出厂

39、值。(3)Audio Settings:点击后出现如下界面:音频设置非常简单,只要在Enable audio encoder后面的下拉选项中选择On(打开)或Off(关闭)就可以了。(4)Alarm Settings:NET350T具有对四种报警的检测功能,即移动探测报警、图像模糊报警、视频丢失报警和开关量报警(NET350T背后有一个报警接口,可以接收一路开关量报警信号),点击后出现如下界面:Alarm source中的第一项video motion alarm是移动探测报警项,点击右侧的Motion detection后,会出现下面的窗口:点击下方的Default按钮可将各项设置置为缺省值

40、,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Motion dectorOff打开或关闭移动探测器,要想让系统具备移动探测报警功能,此项必须打开。Select sensor field/点击Select area会出现下面的设定窗口:该窗口用来选择移动探测的区域,用鼠标左键单击某个小格子可以选定一个独立的探测点;用右键单击可以撤销选定。而按住左键(或右键)拖动鼠标可以选定(或撤销)一片连续的探测区域。点击下方的Select all或Clear all按钮可以选择或撤销整个图像窗口区域。要想让系统具备移动探测报警功能,至少应该有一个小格子要被选中。选择好以后点击Set按钮保存设置并关闭该窗口。Moti

41、on trackingOff移动方向探测,这项打开后系统只会对某一方向上的移动作出反应(给出报警),具体探测的方向要在下面的Tracker中选择。Local sensitivity/探测敏感度,数值越大越敏感。要想让系统具备移动探测报警功能,敏感度不能为零。Average n frames/触发一个报警所需要的移动帧数。如果这项数值比较大,那么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触发报警;而该项数值较小的话,只有连续较长时间的动作才会触发报警。Object min size nxn blocks2x2移动物体扫过的面积值,只有超过定义值面积(用小格子数来表示)的移动才会触发报警。除去移动探测报警设置外,其余各项

42、报警参数的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Unified picture dectionOff打开或关闭图像模糊报警,在打开状态时,当视频图像变得模糊不清时,系统会给出报警信号。Video loss alarmOff打开或关闭视频丢失报警,在打开状态时,当无视频信号输入时,系统会给出报警信号。Alarm inputOff/High选择On打开报警触点,用 High或Low选择报警触发方式(高电平触发或低电平触发),在Name处输入该报警的名称(最多31个字符)。Connect on alarmOff系统接到报警后是否自动连接远端客户,共四项选择:Off(不连接)、On(移动报警与触点报警都连

43、接)、Follows input(只有触点报警才连接)和Follows motion alarm(只有移动报警才连接)。Number of video receiver address1接收端个数,最多10个。当第一个地址连不通时,系统会尝试连接第二个、第三个,直到连通某一个为止。Live video receiver IP address0.0.0.0接收端的IP地址(最多10个)。Remote receiver password/接收端密码(适用于一个NET350T和一个NET350R的点对点传输场合,且NET350T一边设定了User或Live级的密码)。Live video auto-

44、connectOff选择On可以确保NET350T与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当通讯发生故障或网络出现问题时,连接会被迫中断,一旦故障消除,系统会自动重连。(5)Relay Settings:NET350T的背后除具有一个报警量输入端口外,还有一个继电器输出端口,用于连接外部开关设备(比如警铃),当有报警发生或与远程NET350T连通时(应用于一个NET350T与一个NET350R的点对点传输场合),该继电器可自动打开或关闭。点击这一项后出现如下界面: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Idle stateOpen继电器未被触发时的状态(常态),Open(常开)或Close(常闭)。Opera

45、ting modeBistable继电器被触发后的状态,Bistable或Monostable两种模式可选,如果是Bistable模式,继电器被触发后会一直保持激活状态(闭合或打开)直到触发源结束(比如报警复位后);而在Monostable模式下,继电器会在指定的时间内(0.5s、1s、2s、5s、10s或60s可选)返回到常态,无论触发源是否结束。Relay followsOff触发源,共六种选择:Off:无触发源;Connection:外部设备与NET350T连通时激活(比如通过PC访问时),断开时还原;Video alarm:视频丢失时激活;Motion alarm:检测到移动报警时激活

46、;Local input:有本地报警输入时激活;Remote input:有远端报警输入时激活(用于一个NET350T和一个NET350R的点对点场合)。Relay nameRelay 1开关量名称,最多31个字符。Trigger relay/实时触发继电器,多用于设备测试。(6)Interface Settings Com1:NET350T的com1口一般用来连接外部控制设备(比如矩阵、快球、画面分割器等),必要时也可连接PC机,利用PC机内的串口通讯程序(超级终端等)来对NET350T进行设定,点击后出现如下界面: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Serial port functio

47、nTerminal串口用途,共三项选择:Terminal:终端模式,用于连接外部电脑对其进行设定;Transparent:透明数据通道;Pelco Prot:用于连接Pelco设备,一般是矩阵、快球、画面分割器等。Baud rate19200波特率,600-115200可选。Data bits8数据位长度。Stop bits1停止位长度,1或2可选。ParityNone校验方式,共三项选择:None:无校验;Even:偶校验;Odd:奇校验。Interface modeRS232数据接口方式,RS232或RS422/485。Half-duplex modeOff半双工模式,在打开的情况下,NE

48、T350T只接收不发送数据。Genex protocol ID/当通过NET350T控制画面分割器时,画面分割器的地址。Spectra/Esprit protocol ID/当通过NET350T控制Pelco快球或傲视时,前端设备的地址。(7)Interface Settings Com2:NET350T的com2口一般用来连接PC机,利用PC机内的串口通讯程序(超级终端等)来对NET350T进行设定,点击后出现如下界面: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Serial port functionTerminal串口用途,共三项选择:Terminal:终端模式,用于连接外部电脑对其进行设定;

49、Transparent:透明数据通道;Pelco Prot:用于连接Pelco设备,一般是矩阵、快球、画面分割器等。Baud rate19200波特率,600-115200可选。Data bits8数据位长度。Stop bits1停止位长度,1或2可选。ParityNone校验方式,共三项选择:None:无校验;Even:偶校验;Odd:奇校验。(8)Network Settings:网络参数设定,点击后出现如下界面: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Unit IP address10.0.0.1IP地址(注意:更改后需要在IE地址栏中打入新的IP地址才可以重新访问到NET350T)。Su

50、bnet mask255.255.0.0子网掩码。Gateway IP address0.0.0.0网关IP地址,用于广域网环境时需要输入该地址,局域网时不需要更改。Video/Audio transmissionUDP视/音频传输协议,如果网络中有防火墙,选用TCP(Port 80)协议;在局域网间传输时请选用UDP协议。Multicast streamingOff组播方式选择,该项选择ON后支持网络上多用户同时浏览NET350T的视频(但相关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必须支持组播协议)。Multicast group IP address0.0.0.0组播方式下的组地址,范围从224.0.

51、1.0至238.255.255.255。Multicast video port encoder 160000组播方式下视频编码器1的端口地址。Multicast video port encoder 261000组播方式下视频编码器2的端口地址。Multicast audio port MPEG-455000组播方式下音频编码器的端口地址(必须大于1024)。Multicast packet TTL1组播码流在网络上的存留时间(TTL代表Time To Live)。(9)Media Recording:NET350T的前面有一个CF卡(CompactFlash)接口,用于插入CF卡对经过压缩

52、的视频图像进行录像(MP4格式),如下图所示:在插入CF卡后,可以在Setup菜单中看到Media Recording这项设置(注意:如果在NET350T通电前未插入CF卡,则不会看到这一选项;如果通电后插入,需要重启NET350T,即在PC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打入NET350T的IP地址,然后加上左斜杠,再加上R(比如10.0.0.1/R),才可以在Setup中看到),点击后出现如下界面: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Partion selection/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所要查看信息或更改设置的分区。Stop/Start(按钮)/录像停止/开始按钮,按下开始按钮后,系统会按照时间表进行录像

53、,此时不能查看分区信息或更改分区设置,只有在按下停止按钮后才可以。Time/Alarm/PropertiesTime Recording常规录像/报警录像时间表和磁盘属性按钮,详细的描述见下文。Recording active/录像状态指示,旋转代表正在录像。Enter partion settings!(按钮)/点击该按钮可以查看分区使用情况、磁盘空间余量以及增加或删除分区,具体的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各按钮含义见下表:按钮名称含义Add partion 点击该按钮进入添加分区向导,该向导引导您创建、命名新的磁盘分区,划分情况会在窗口中间的表格中显示出来。Delete partion 删除已有

54、分区。Set 添加或删除分区完成后,点击该按钮确认。Back to HD Scheduler page!返回录像时间表页面。在时间表页面下,可以分别设定系统在正常情况和报警情况下的录像时间表,设定方法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Time recording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选择一个连续的录像时段;按住鼠标右键拖动,可以取消已选的录像时段;点击Select all按钮,可以把一周内的168小时全部选中作为录像时段;点击Clear按钮,可以取消一周内已选中的全部录像时段;选好后点击Set确认;然后,点击上方的Start按钮激活该时间表。Alarm recording在进行报警时间表设定前,首先

55、要在属性窗口(Properties)中选好报警类型(移动探测或开关量输入),并且要在Number of alarms区域中至少定义一路报警(具体描述见下文),其余的操作与上面一样。在时间表页面下,点击Properties(属性)按钮,可以显示出磁盘分区的占用情况以及设定相关的报警录像参数,如下图所示:各项含义参见下表:设定项名称缺省值含义Partion name/从上面的分区下拉列表中选中的分区名称。Partion number/从上面的分区下拉列表中选中的分区代号。Type of recordingLinear mode录像模式,共两种选择:(1)Linear mode:磁盘空间占满后,系统停止录像,直到您删除过去的录像资料,释放出空间为止;(2)Ring mode:磁盘空间占满后,新的录像资料会覆盖过去的资料。Video recording Video 1选择录制哪一个MPEG-4编码器的画面。Number of alarms1录制的报警个数,0-126可选。在设定报警录像时间表之前,这里至少要定义成1。Alarm recording time15 sec(pre-)and 45 sec(po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