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套路顺序_第1页
中医推拿套路顺序_第2页
中医推拿套路顺序_第3页
中医推拿套路顺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醫推拿套路顺序中醫推拿套路顺序爲:先上后下;先内侧后外侧;先面侧后背侧。頭颈项部套路 :轻摩面部轻揉面部点按印堂开天門分额陰陽点按攒竹穴魚腰穴丝竹空穴太陽穴推眼周循经点穴从四白点至颊車迎香点至地倉同時点按人中,承浆抬下颌放松面部夹搓鼻部推鼻梁点按睛明穴循径点穴从印堂点至百會从攒竹点穴至通天从魚腰点穴至承灵从丝竹空点穴至率骨点按耳部诸穴夹搓耳部扣耳揉拿頭部点按頭部拨頭部搓擦頭部扣頭部击頭部放松颈项牵引颈项扳颈项放松结束。颈肩部套路 :對角牵引肩背部分推肩背部至腰点按膀胱经揉肩背部至腰揉肩胛提拿肩部拿揉颈项点按風池, 風府穴弹拨颈项弹拨肩胛部推肩周点按肩周诸穴(肩井穴,秉風穴,肩贞穴,天宗穴等。

2、)遌動肩部枢纽滚法放松肩背部按壓肩背部震颤肩背部扣肩背部击肩背部结束。上肢部套路 :對角牵引上肢部分推上肢揉上肢部拿上肢弹拨上肢部点按上肢部诸穴(中府,雲門,肩髃,曲尺,合谷,内关,外关等),循经点穴手太陰肺经手厥陰心包经手少陰心经滚上肢推上肢遌動手部各枢纽捻手指搓掌心扣掌心放血牵抖上肢叩击上肢结束。下肢部套路 :對角牵引下肢部分推下肢揉下肢拿下肢弹拨下肢部点按下肢部诸穴(冲門穴, 風市穴,血海穴,梁丘穴,陰陵泉,陽陵泉足三里, 三陰交,昆侖穴,解溪穴,涌泉穴等),循经点穴足陽明胃经足太陰脾经足厥陰肝经滚下肢推下肢遌動下肢部各枢纽夹搓下肢牵抖下肢叩击下肢结束。腰背部套路 :揉肩背部至腰弹拨膀胱

3、经弹拨腰部点按腰部诸穴(肾俞,大肠俞,腰眼穴等。 )蚂蚁上樹封腰遌動腰部枢纽扣击腰背部拍腰背部结束。臀部及下肢套路 :對角牵引下肢分推下肢揉臀部及下肢拿下肢弹拨下肢点按下肢各诸穴(环跳,委中,承山等穴)循经点穴足少陽胆经足太陽膀胱经足少陰肾经推下肢遌動下肢各枢纽夹搓下肢叩击下肢拍下肢结束。揉腹推拿操作 :1、直推任脉:术者用掌根从轻渐重,自膻中推至中极,反复3 遍。腹部推拿体位:病人仰卧,两手自然平伸,下肢伸直,肌肉放松,解开腰带,暴露皮肤,思想集中,呼吸自然。医者坐在患者右侧适当位置进行操作。2)腹部预备押法:以手 5 指及掌面平按于腹部特定部位,先稍稍用力,然后逐渐减轻向下按压力量,以手指

4、罗纹面按于穴位而不动,为押法。押法常用于探求腹部穴位得气,以便为下一步按摩治疗作好准备。3)掌平推法:以掌根部着力于腹部体表,手指伸直。然后,用肘关节屈伸运动,带动掌面沿经络循行路线作单方面沉缓推进,连续操作515次。此法较拇指平推法刺激缓和,具有较好的活血解痉、宽胸理气作用,常用以治疗腰背酸痛、胸腹胀闷等病症。4)指腹揉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揉动腹部特定穴位,呈直线或同心圆式推进。5)托法:患者仰卧,操作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并拢,在腹部触及下垂之胃大弯轮廓后,以手指罗纹面与掌小鱼际缘着力,托住胃大弯,顺着患者深吸气运动,将胃大弯沿逆时针方向上托。此法用于胃下垂的治疗,有益气

5、健脾,提升胃腑的作用。6) 按法:按是压的意思,即用手指、掌面或肘尖着力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用指面着力的称指按法,用掌面着力的称掌按法,用肘尖着力称肘压法。指按法有开窍通闭、散寒止痛之功用;掌按法则能舒松筋脉、温中散寒。指按法接触面小,刺激强弱容易控制,适用于人体各部的经络穴位,如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胃俞等。操作时应注意: 1按压的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而重,稳而持续,或下按要有节奏。2 拇指按:拇指伸直,拇指面着力,其余4 指张开起支持作用。 3 掌按:肘关节伸直,上肢自然下垂,用掌根、鱼际着力,可单掌或双掌交叉重叠着力下压。临床常把按法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

6、一定深度是再作小幅度的缓慢揉动,使手法即有力而有柔和。在腹部应用时,按压的力量不宜过强,同时手掌要随着患者的呼吸起伏。运用此法时,切忌用迅猛的爆发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1. 开天门 用拇指指腹在受术者印堂处按揉片刻,双拇指指腹轮流从印堂推至上星,在上星处双拇指稍用力叠按,叠按后拇指迅速回置印堂,反复34次。2. 推坎宫(分推双额):用双手中指和无名指由额中向太阳穴分推额面36 次 ,坎宫在: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3. 双揪铃铛拇指先揉太阳, 后沿耳廓推揉 34次,末次用拇示指夹住耳垂, 稍用力向下颌角方向牵拉。4 分推额阴阳 . 双手大拇指掌侧自前额正中向两边分推。共36次。一些常见症状的治疗穴位:失眠:攒竹穴,劳宫穴感冒:太阳穴,肩井,迎香,风池,大椎,足三里眼睛疲劳:四白,瞳子瞭,睛明,天柱穴膝骨关节炎:阴陵泉,血海,足三里肩周炎:肩中俞,肩外俞,臑俞,肩髃,肩贞,天宗穴落枕:风府、风池、风门、天宗、肩井穴颈椎病:神经根型:风池、肩井、肩髎、外关、少海、后溪穴椎动脉型:风池、太阳、列缺、合谷、听宫穴脊髓型:肩井、翳风、肩中俞、肩髃、期门、阳陵泉、后溪穴交感神经型:百会、肩井、颧髎、神门、外关、足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