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信4-20ma电流信号发生器全新全细讲解_第1页
老信4-20ma电流信号发生器全新全细讲解_第2页
老信4-20ma电流信号发生器全新全细讲解_第3页
老信4-20ma电流信号发生器全新全细讲解_第4页
老信4-20ma电流信号发生器全新全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的设计步骤作者信继华前言根据广大网友的要求,特别是刚走出学校门的大学生们,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面对新的项目,无法下手,不知道具体的设计思路从何处怎样开展,到处求人提供资料,而大部分都不能实用。本人经常收到网友的求助,要求提供设计思路。但本人的答复仅对某个项目提出一点建 议,而针对广大网友来讲,起不到启发作用!原因是,很多网友不希望本人公开答复,一是 担心提出的问题太低级, 招来某些“闲人”的热潮冷讽。 二是存在人们固有的保守思想的影 响,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秘密项目”。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讲,称“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有时效性的!过分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

2、有害而无益的!比如本人在网上转载多年前公开发行的专业书籍,就引来不少非议。而提出非议的并不是作者本人!我想,作者写书的目的并非纯粹为了经济利益吧?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任何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完成,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是某一个专业能够独立完成的。 它需要不同专业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攻关,最终的成功必定是- 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向大家提供一个具体的设计思路,这里将本人十年前设计的一个小项目的具体步骤公开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今后进行设计项目时起到一点引导作用。同时也希望专家学者给本人提出批评指导意见。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的设计步骤已知大电流电流互感器均将不同的电流转换成05A的交流电流进行

3、现场显示。 而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必须将该电流转换成标准直流电流信号420mA,才能进行传送。市场上此类交流电流变送器大都采用“四线制”的方法:即交流电源线二根, 直流电流信号线二根。而我们设计的是“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则只采用二根电线:即在给变送器内的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的同时,将根据05A交流电流变化的变送输出标准直流电流信号420mA远传至控制室显示或进入计算机内处理后在显示器画面上显示。设计思路1选择低功耗元器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电路,满足二线制仪表的要求。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减小温度飘移。3,完善系统保护措施,增加仪表的可靠性。,互感器的选择电流互感器

4、是一种交流电流 /电流变换器,当初级流过交流电流时,次级线圈则对应其变比产生交流电流。再通过负载电阻转换成交流电压信号。合理选择互感器的变比十分重要。在选择变比之前,首先要确定通过互感器产生的负载电压是否满足变送电路需要的输入信号电压。通常我们将输入信号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在23V/AC左右。同时选择互感器负载电阻为标准系列电阻。选RL=1K Q o (见图一)例如:输入信号电压选 2.5V o匸V/R=2.5V/1000 Q =0.0025A=2.5mA已知:交流电流输入为05A ,则变比为:5A/0.0025A=2000即 1:2000所以,当电流互感器初级电流为05A变化时,次级负载电阻两端

5、的电压为02.5Vo选择5A/2.5mA的互感器。如果要求输入信号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在3V时,只需要将负载电阻选择为RL=1.2K Q即可。V=I X R=0.0025A X 1.2K Q =3V仍然选择5A/2.5mA的互感器。二,整流电路的选择如果输入的信号非常微弱时,需要首先对信号进行放大后再进行整流。为了简化电路,我们选择的输入信号电压幅度比较大,02.5V/AC。所以可以直接整流, 而不必进行放大。如果直接利用常用的晶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会造成小电流时不能正常输出,从而造成在互感器输入w1A电流时,变送器无法线性输出标准电流信号。原因是晶体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在 0.50.7

6、V左右,当互感器输入电流w1A时,次级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为w 0.5V,此时晶体二极管无法导通!我们利用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电路来实现理想二极管获得过零整流的特性,即微小信号的理想整流,从而获得高精度线性整流的特性。同时,为了简化电路,降低变送器的功耗,而采用了半波精密整流电路。(见图二)图中的 R2,R3,D1 与 N1 运算放大器组成正输出的理想二极管整流电路。 D1 串接于运算 放大器 N1 的输出端,并且从 D1 的阴极开始进行反馈。 R2 是串联的输入电阻 Ri, R3 是 反馈电阻 Rf 。既然不需要进行放大,所以选择 R3=R2。通常选择通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为几十千欧姆,所以选择

7、 R2=R3=10K Q 51K Q均可,要求相对误差尽量小一 点,否则输出的直流电压会产生误差。对于输入的负半周信号来讲, N1 是一个典型的反相放大器。此时的增益为A= ( Vi)x( R3/R2 ) =Vi而对于输入的正半周信号来讲, N1 的输出则变成负值A=Vi x( R3/R2) =Vi此时 D1 被反相偏置而截止, 输入信号 Vi 则通过 R2, R3 串联电路直接输出至后一级电路。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的设计步骤 (二)低通滤波器电路的选择为了保证直流信号的有效传送, 彻底滤除掉工频信号以及各种杂波噪声对变 送器的影响, 选用低通滤波器来完成此项任务。 同时为了取得平坦的滤波效

8、果,采用 2db/oct 巴特沃次(最平坦特性)滤波器电路。而滤波电路的Q值必须0.707才能获得最平坦特性。Q= V (C1/C2)/2= > 0.707为了使Q=> 0.707左右,C1, C2必须建立的关系为C1=4Q 平方 X C2=2C2同时电路必须满足以下关系Ro=R2=R3Co=1/(2n X fL X Ro)C1=1.4CoC2=0.7CofL=1/(2 n X CoX Ro)式中Ro输出等效电阻Co输出等效电容fL低通截止频率2n2X 3.14根据以上公式,首先确定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了有效的滤除工频信号(50Hz)和外界杂波干扰频率信号,保证直流有 用信号的

9、顺利传输,合理的选择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至关重要。通常考虑截止频率为工频的1/101/20以下,这里选择w 25Hz。即只允许 低于 25Hz 以下的交流及直流信号通过,高于 25Hz 以上的所有信号必须彻底 隔断阻止通过。根据公式 fL=1/(2 n X CoX Ro) 选择fL= (25) HzRo=R2=R3=51KQCo=1/(2n X fL X Ro) =1/(6.28X(25) X 51000) =(0.6241.56)卩 FC1=1.4Co=(0.8472.184)卩 FC2=0.7Co=(0.4371.092)卩 F由于电容器的规格容量标称值有一定的限制,这里选择容量接近的标称

10、容 量的电容器进行配组:第一组:C1=0.847卩F 选1卩F C2=0.437 卩 F选 0.47 卩 F第二组:C1=2.184卩F 选2.2卩FC2=1.092 卩 F选 1卩 F验证:第一组:Co=C1/1.4=0.714 卩 FCo=C2/0.7=0.671y F第二组:Co=C1/1.4=1.571y FCo=C2/0.7=1.429 卩 F根据 Co=1/(2n X fL X Ro)=1/(6.28X( 25)X 51000) =(0.6241.56)卩 F在截止频率为25Hz范围内,Co=(0.6241.56)卩F时,第一组按最高截止频率计算,取 Co=0.671卩F第二组按最

11、低截止频率计算,取 Co=1.571卩F验证:根据公式 fL=1/(2 n X CoX Ro)第一组:fL=1/(2 n X CoX Ro)=1/(6.28X 0.671 X 51000X 10 负 6 次方)=4.653Hz第二组:fL=1/(2 n X CoX Ro)=1/(6.28X 1.571 X 51000X 10 负 6 次方)=1.987Hz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的(25) Hz范围。具体电路见(图三)。再验证体通滤波器的Q值是否满足要求:第一组:Q= V (C1/C2)/2= V (1/0.47)/2= V 2.128/2=0.7296 第二组:Q= V (C1/C2)/2= V (

12、2.2/1)/2= V 2.2/2=0.7416 均0.707,可以认为成立。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的设计步骤(三)低通滤波器电路元件配型对应的截止频率表电阻值RoC1 =1 卩 F C2=0.47 卩 FC1=2.2 卩 FC2=1 卩 F30K Q3.379Hz33K Q3.071Hz36K Q2.687Hz39K Q2.599Hz43K Q2.357Hz47K Q2.157Hz51K Q4.653Hz1.987Hz56K Q4.238Hz62K Q3.828Hz68K Q3.490Hz75K Q3.164Hz82K Q2.894Hz91K Q2.608Hz100K Q2.373Hz110K

13、 Q2.158Hz120K Q1.978HzQ值0.7070.72960.7416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的设计步骤(四)四,基准电压产生与加法器电路的选择为了保证在零信号输入时,使输出信号为标准电流信号的零位基准4mA,必须在加法器电路的输入端提供系统输出电流信号的零点调节电压。同时要求该电压必须稳 定可靠,避免温度影响而引起的漂移现象。基准电压电路采用 TL431组成2.5V的基准电压。为了减小温度漂移现象,采用LM334组成恒流源给TL431提供偏置电流。考虑二线制仪表的静态电流要求,4mA的零点电流中,全部电路的静态电流考虑留出1mA左右的零点调节范围,全部电路的静态电流不能超过3mA。由

14、于运算放大器准备选用LM124四运放,LM124的静态电流约为1.7mA左右。所以,选择基准电 压电路TL431的偏置电流为1.3mA左右。根据公式Rset= (67.7 X 10负3次方)/I=(67.7 X 10 负 3 次方)/(1.3 X 10 负 3 次方)=52 Q选标称电阻值51 Q。验证:1= ( 67.7X 10 负 3 次方)/ Rset=(67.7 X 10 负 3 次方)/ 51 Q=0.00133A=1.33 mA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图四J基准电压产生与加法器电路见(图四)-LPI33451 Ohm3 k Otim-A/7V01 uF-/5o%r|Rn 0 k Ohm

15、/50%3 kOhmWV+0"2.5V/DC+2.5V51 kOhm-WV-RJ/100 kOhm/50%L4311/4 LJM124-0. 口龍八0, S67V/DC加法器电路是一个典型的反相加法放大器,输出电压Eo可以有以下公式表示:Eo=-Vi1(RF/Rf1)+Vi2(RF/Ri2)式中 Eo输出电压Vi1前级来的信号电压(+02.5V)Vi2系统零点基准调节电压(+02.5V )RF加法器反馈电阻(3K Q )Rf1前级信号输入电阻(3K Q +010K Q )Rf2基准调节电压信号的输入电阻(51K Q )由于后一级电路要求,反相加法放大器是一个衰减式的加法电路。所以Eo

16、=-Vi1(RF/Rf1)+Vi2(RF/Ri2)=-Vi1(0.231)+Vi2(0.0588)=-02.5(0.231)+02.5(0.0588)=-0(0.5752.5)+(00.147) (V)在试验应用调试时,当没有交流电流输入时,调整系统零点调节电位器(0100K Q )使输出电压为-0.042V ;此时零点电位器的调节输出电压在0.7V左右。当输入交流电流为5A时,调整输入电位器(也称量程调整电位器)使输出电压为 -0.867V即可。当然这里只是引导大家分步骤分析了解电路的设计步骤时所采用的方法。而在系统实际应用调试时,则利用监测输出的标准电流信号来调节零点和量程电位器。运算放大

17、器的反馈电阻两端并联的电容器构成简单的一阶低通滤波器,进一步限制抵消干扰噪波信号。这里就不啰嗦太多了。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的设计步骤(五)五,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选择由运算放大器组成恒流输出电路,晶体三极管进行扩流,晶体管发射极的电 阻组成电流敏感电路,在电阻两端产生反馈电压。由于该级的增益确定为1, 所以,RF=Rf=10K Q。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严格跟踪输入电压, 只是极性相 反,即 Vro=-Vi。已知前级输出电压为-0.042V-0.867V,所以要求流过51 Q电阻的电流为Io=V/R=(0.0420.867)/5仁0.8217mA。加上系统电路元件的静态电流 3 mA,系统电流为0

18、.8217+3=3.8220mA适当调整零点和量程电位器,使得系统电流在输入05A/AC时,输出电流为 420mA /DC 即可。由于本电路的负载是长电缆,为了避免电路产生振荡,在运放的反馈端(即 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增加了防止寄生振荡的电容器(0.1卩F)。具体电路见(图五)。六,辅助电源的选择为了满足运算放大器工作时处理负电压信号,必须给系统提供相应的 正,负工作电压。所以在系统共用端与电源负极回路串联一只发光二极管, 利用发光二极管工作是产生的电压降作为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同时将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通,从而提高了系统共用端的电 位,相映对于系统共用端来讲,运算放大

19、器得到了正,负工作电源。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红色1.5V左右;绿色1.7V左右;黄色1.9V 左右。同时,发光二极管兼任变送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七,电源极性保护电路在系统回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就构成了电源极性保护电路。当电源极性正确是,发光二极管发光,证明电源极性正确;而电源极性接反 时,二极管截止,没有电流通过变送器系统,发光二极管则不会发光。同时,变送器正常工作时,还可以根据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化情况, 判断工 作电流的大小。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的设计步骤(七)元件装配示意图:装配完成图:外形图:试验报告技术监督:审核人:检验人*2空二线制交流电流变送器卖验报告1变送器技术要输入信号|输出信

20、号|喩载;电阳耕度疋源电压传输力o5A4 2()ni AW5MQ0524V D(二线制变送器编号:(半精度:0.5级 实验日期 2听丁 年,丄月丄实验内容()0 W/O.1/7T24-A交流建输入交流电流(A)O人2乃Jr/。标准电流输出(mA)8.“牛”.00戶二。理论值实际电流输出(mA)弟78.o门”6DT930F+ 数字;实际电流输出()“0/丄上“7刃715电压/电流,500 0负载电压(V)/刖幺。“36.”厂VC980+ 数字 7精度误差()。、叶8"护。6宀30.0/6仇。60$7变送器编号:精度:0.5级实验日期xr 年八月x实验内容()0xTf2.1T24-A交流电输入交流电流(A)Q/»Zror标准电流输岀(mA)幺go孙a/2q理论值实际电流输出(mA)DT930F+数字万实陋电流输岀()丄皿"737/0715电压/电流校250 Q负载电压(V)(s片1> 0 丫 VC980+数字力1精度误差()478"6b60“6叶 6b.o 艸实验仪器生产厂家梢度出厂编号备注T24-A交流电流表上海第二电表厂0.2230. 16715电压/电流校验仪美国FIJKE公司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