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与地坛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单县一中一、说教材: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课文,原文是史 铁生1989年所写,共分7个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对过 去十几年的回忆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 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于身体的残疾而对人生产生的独 特感悟。本文节选前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 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以及自己读 懂母爱后追悔莫及的心情。本文所在的专题名称是“珍爱生命”,因此,我认为编 者节选两部分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如何珍 爱生命。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的 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
2、,熟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词 义等。2,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 感悟。3,培养学生运用优美或平淡的语言表达自己感情的能 力。重点:目标2-体悟作者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难点: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三、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我校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出的“三 段五环节”等具体要求,我准备采用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 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引领法,在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 采用课下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 “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 础上
3、,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 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情景法、训练法 等相结合。四、说学法:高一年级的同学,虽然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 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 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 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 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 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 “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
4、章,深入理解课文内 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2、通过抓关键语段,分析“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 体会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母爱”的感悟,养成抓中心 段、中心句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3、通过联系生活阅历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联 系生活来学语文,养成“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 的学习习惯。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国盲人教育家海伦凯勒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给我 三天光明,表达了一名盲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然而,这位残疾人对健康的追求是很难以实现的,但是做为 正常健康人的我们,有一天成为残疾人的可能性不小。同学 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当然这个现象
5、这希望大家永远也不会 发生)如果有一天,就在你们如此青春欢畅的时候,突然失 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会恐惧害怕吗?你们会怎么想,怎 么做呢?在我们现实中确实生活中,确实有着这样不幸的人。史 铁生就是这样,在他二十一岁的花季年华里,他实然因为双 腿瘫痪而截肢,后来又引发了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 靠透析维持生命。人生实造此难,他又是如何面对的呢?下 面让我们学习他的我与地坛来感悟他对人生的态度吧。 (板书课题,课件展示)设计依据: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因此,他 们很难理解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对残疾人抱有 歧视鄙夷的态度,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课文的导入是为了拉近 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6、,让学生对残疾人的心理有一个的初 步的体会。二、检查课前预习1,学生说出对作者的了解2,检查本文的重要字词3,题目是“我与地坛”,那么节选的这两都是写“我 与地坛”吗?(整体感知)三、进入课文(问题引领)1、我为什么要去地坛?(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可以想象,作者不仅在身体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 内心的痛苦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特别是在他“找不到 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到那里去为了“逃避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2、作者在第二段说他与地坛很有“缘分”,你认为 “缘分”表现在哪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3、地坛有什么特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作者从当初一味地想死到
7、最后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 于求成的事”是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荒废给了他的启示。地坛:荒芜-不荒废(充满着生机)我:残疾-不残废由此,作者剩下的问题就是想着怎样活了。4、同学们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熟悉的人物中,有没有 和史铁生的命运相似的人,请将其故事大致讲述一下。并总 结他们有什么共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补充说明:人物例如张海迪,霍金,贝多芬,海伦,桑 兰等。有必要的话,可以讲一下张海迪的 轮椅间的对话设计理由:任何人想突然面对苦难时,都难免一时消沉,但可贵的 是有人能从绝望中挣扎起来,重新面对生活,甚至活出了常 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铁生他们。现在的学生生活优越没 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对苦难的理解
8、相对较少,适当的例子, 会使他们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启发,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 能从容淡定。史铁生之所以能最终走出困境,不仅因为有母爱的默默 支撑,还有地坛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沉思的环境,可以 使其慢慢疗伤。而我们现代人在快节奏的喧嚣生活中,心灵 疲惫至极,恰恰需要像史铁生一样寻一个幽静的环境给自己一个自省反思的机会。而且,生命唯有思考才会丰富多彩才 会有滋有味。课文第二部分转入写对母爱的感悟,浏览第二 部分回答以下问题1、儿子残疾以后,母亲是如何想和做的呢?找出对母 亲心理和动作描写的句段。在她猝然去世之后,作者设想母亲的心理:反正我不能 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
9、 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只要儿子能活也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儿子得有一条走 向自己的幸福的路。最者后来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对母亲的评价是:这 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2、音乐阎维文的母亲(多媒体播放或师生配乐唱)3、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 作用?能不能举例说明。授课说明:这是本课时重点,可以找几位学生回答,并 讨论总结答案。关于第三个问题的设计: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真实更 生动更具有感染力。在讲解细节描写时,可以将母亲的歌词展示出来,请学生欣赏其中的细节描写。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
10、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 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 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 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 忘咱的妈。4、拓展:时间太过匆匆,我们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更难以想到如何去报答母亲。往 往当我们想起的时候,她们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子欲养而 亲不待”的遗憾。趁着我们还有时间去回报的时候,想一想 自己的母亲有哪些让们感动的地方。 (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 手法写一篇有关“我与母亲”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既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达到思 想教育的目的,又训练学生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进行写 作。课堂小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史铁生在不幸面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能力发展的培训路径
- 产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技术方案
- 人力资源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 矿山地面塌陷防控技术方案
- 防护设施设备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 每天的汽车贴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趋势
- 2025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
- 杭州市中医院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术专项技能考核
- 南京市中医院造口还纳术技术考核
- 学前儿童维生素卫生学纲要
- 麻醉手术围术期全流程管理
- 供热维保管理制度
-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课件
- DB3205-T 1073-2023 苏式传统文化 吴罗(提花罗)制作技艺传承指南
- 2025-2030中国实时动态(RTK)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公司船舶经营管理制度
- 美团外卖配送服务合作协议
- 渔家傲秋思课件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科技力量大》教学设计
- 《病原体核酸检测示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