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丰子恺漫画对美术教学的意义-精品文档_第1页
浅析丰子恺漫画对美术教学的意义-精品文档_第2页
浅析丰子恺漫画对美术教学的意义-精品文档_第3页
浅析丰子恺漫画对美术教学的意义-精品文档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丰子恺漫画对美术教学的意义丰子恺( 18981975 年),浙江崇德(今浙江嘉兴桐乡崇福镇)人。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凯,后改为子恺,笔名 TK。其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散文集)、子恺漫画(漫画集)等。曾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在许多方面深得其师真传。他曾担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丰子恺的漫画选材独特、构思新颖、别具一格、脍炙人口,在当时流传极广。 后人评价其漫画创作的成就时说: “丰子恺于1924 年发表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成为将漫画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丰子恺一生有文学、

2、音乐、书法、美术理论等方面的著作150 余种传世,其中出版漫画集约50 本。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漫画风格鲜明, 笔法高古,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又不失诗情画意,雅俗共赏,深得人们喜爱。”(丰子恺漫画精品集内容简介)在美术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丰子恺的为人,深刻领悟其漫画的表现手法及艺术功力,即挖掘丰子恺漫画对美术教学的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拙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析。一、它告诉我们“要学画画,先学做人”的道理丰子恺漫画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告诉了我们“要学画画,先学做人”的道理。丰子恺先生认为:“美德和技术兼备才为艺术,但在修养上有先后轻重之分。欲

3、为艺术家,必须先修美德,后习技术。必须美德为重,而技术为轻。”(丰子恺文集第四卷第 13 页)在他看来,做人即“修成美德”是主要的即第一位的,画画即“习得技术”是次要的即第二位的。只有在修成美德的基础上习得技术, 才有可能成为美德和技术兼备的艺术家。丰子恺先生是这么说的, 也是对此身体力行的。 他用他的漫画,诠释了他是如何“做人”的。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于这其中的“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然而,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到关于这个“真”字的多方面的诠释。(一)要做“真人”就要像丰先生那样保有童真丰先生的漫画,有许多是以

4、儿童为题材的。 在他笔下的儿童,无不是天真活泼、惹人喜爱的。如那幅以瞻瞻底车(二)脚踏车为题的漫画中,那个叫做瞻瞻的小孩子,将两把圆蒲扇一前一后放在自己的胯下, 充当起了脚踏车。 在经济条件不能满足购车的窘境中, 圆了自己的脚踏车梦。 儿童天真活泼的本性暴露无遗。又如那幅阿宝赤膊的漫画,那个被称为阿宝的小女孩,大概是刚洗过澡,下身的裙子已经穿上了,但上身还打着赤膊,她双手交叉捂住前胸。 小姑娘害羞的天性跃然纸上。 还有那幅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一个小孩子对着为自己削瓜的大人 (或许是他的妈妈) ,正在用力打扇。 充分表现了儿童的狡黠和天真。这些与其说画的是儿童的天真, 倒不如说它们表现的是画

5、家的童心未泯。画家如果没有一颗童真的心, 即使这些天真有趣的儿童行为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更别说用漫画画出来了。(二)要做“真人”就要像丰先生那样体察民情,关心民众的疾苦在丰先生的漫画中, 有不少是表现民众的疾苦的。 如在那幅卖品为题的漫画中,一个后颈上插着草标的小姑娘,正被一个叼着烟卷穿着破烂衣服的汉子领回家去。 这幅画反映的是旧社会底层百姓卖儿鬻女的悲惨现实, 其中包含着丰先生对小姑娘的遭遇的深切同情。而那幅以一肩担尽古今愁为题的漫画,则把一个背井离乡、 挑着担子行进在坎坷山路上的货郎的遭遇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对此流露出了些许的无奈。再如那幅以脚夫为题的漫画,那个缺了一

6、条腿的农夫,为了谋生,不得不拄着拐杖,挑着重担行进在路上。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丰先生对此脚夫遭遇的同情及怜悯。(三)要做“真人”就要像丰先生那样不慕虚华的名利,追求恬淡的生活丰先生不慕荣华、 追求恬淡的心境, 在他的漫画中也有生动地体现。那幅以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为题的漫画,表现的是多子女的家庭中, 在穿衣方面往往是老大穿过的新衣服,旧了就给老二穿,破了也不舍得扔掉,要给老三穿,老三穿了后,补一补又给老四穿上了。对这种勤俭持家的做法,丰先生是持赞同态度的, 不然它就不会出现在先生的画中了。 在那幅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的漫画中,面对着简单的几碟菜和如豆的灯火,两个大人聊得正欢。

7、就连窗台上的猫儿,也被这番场景吸引住了。画家画的是不是自己的生活我们不知道,但从中透露出来的恬淡的心境, 我们是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在丰先生的许多漫画中, 都有青松的出现。 青松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志向,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丰先生内心世界的一斑, 这就是不仅要像白开水一样恬淡,而且要像青松一样高洁。(四)要做“真人”就要像丰先生那样爱护生灵丰先生因爱护生灵,曾经闹过一个笑话。有一次,他携一只母鸡,要从苏州到杭州云栖去放生。 由于不忍心像常人一样将鸡的双脚捆起来倒提着, 于是把它放在了撩起的长衫下摆里面。 结果在长安镇转乘火车时, 他那鼓起的长衫下摆引起了便衣侦探的怀疑,把他给拿下了。直到弄明原委,各自

8、都开怀大笑。在丰先生的漫画中,出现了许多如猫、牛、蝴蝶、蜻蜓等的动物,无不充满着对它们的喜爱。也出现了许多如松、柳、梅、杏、芭蕉等的植物,无不充满着对它们的爱护。 对于那些摧残这些动植物的行为,他也用漫画的形式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如那幅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的漫画,对那些随手摘荷花、荷叶的不文明踏青行为进行了讽刺。在那幅暴殄天物圣所哀中,丰先生对那些顽童以捕蝶为趣的行为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最后,要做“真人”就要像丰先生那样心怀感恩。这种感恩首先是对父母, 对父母为自己所做的哪怕是极细小的一件事,都要表示感谢与回报。漫画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就是对这一点的形象体现。其次是对恩师。丰先生的恩师

9、弘一法师,最终遁入空门,远渡重洋而去, 这使丰先生甚感悲戚。 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了题为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的漫画,透露出对恩师的感激和留恋之情。只要人人学会感恩与回报, 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人间就多了一些欢乐。组画我爱人,人爱我体现的就是这种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时,一定要向学生介绍丰先生是如何做人即做“真人”的。人品高了, 画品自然就高。反之,人品差了,其画品自然不值一提。人们除了知道蔡京和秦桧是大奸臣外, 有谁会注意到他们还是当时有名的书画家呢?二、是我们从中领悟到作画“以简驭繁”的表现手法丰子恺漫画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其次在于

10、它能使我们从中领悟到作画“以简驭繁”的表现手法。这里的“简”, 指的是极简省的笔画和线条, “繁”指的是丰富而深刻的意蕴。“以简驭繁”就是用极俭简省的笔画和线条来表现丰富而深刻的意蕴。丰先生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的漫画作品,虽然着墨不多,却表现出了极其丰富而又深刻的意蕴。比如他的漫画作品种瓜得瓜,并不是去描写从种瓜到得瓜的漫长过程, 而是选取了收获的那一刻的情景,用近乎夸张的笔法画出了前面两个小孩抬着一只大西瓜,后面一个大人捧着两只西瓜时的得意神情,就连天上飞着的蜻蜓,仿佛也被这一收获的场景感动了, 从而不离他们左右。 其中体现的是一种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的意境。笔墨虽然简单,而意蕴却异常丰富

11、。又如他的作品努力惜春华,一般人可能会画出一大堆的春花,至少也得有一两朵的春花,被人看在眼里,或捧在手上,而不忍放手。如果丰先生也这样来画,就落入了俗套,也近乎平庸了。在他的漫画中,你见不到花,只看到花盆中长出的一颗嫩芽,而主人正在为其浇水。相比较而言,丰先生的构思要高明得多。尽管他没有直接画出眼前的花,却使人从花盆的嫩芽中看到未来的花。况且, 努力惜春华中的“春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青春年少。 你画一朵或一堆花朵,未免使人产生残花落红的联想,哪里还有青春年少的意蕴在呢?而丰先生笔下的这颗嫩芽就不同了, 它使人能够意会到这是一盆未来的花,却又不失青春年少的意思。其构思可谓别出心裁。再如他

12、的作品音乐课,画了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的一位老师和十二位学生。这幅漫画可以说是用笔简省到了极点,不仅省去了教师赖以活动的讲台,而且省去了学生脸上的其他器官,而只剩下了一把拉着的胡琴和十二张大嘴巴。粗一看,这种构思有点不近情理,但细一想,你不得不佩服画家的匠心。 因为对于音乐课而言, 需要的只是某一种乐器和张开着的嘴巴而已。还有他的作品赏月,简省到了没有一个赏月的人, 却能从摆放在桌子上的茶壶和茶杯, 看出有赏月的人在,起到了“此处无人胜有人”的奇妙作用。大画家齐白石有一首题为自题山水的诗:“采药心中要一山,不须一物只云环。画师画得云环出,老死京华愧满颜。”诗中虽然不失自谦,却委婉地道出了作画应“

13、以简驭繁”的道理:要画出采药人的生活,画云画山都显得有点多余,不如集中笔墨画采药人的好。 看来大画家在“以简驭繁”这一点上, 还是有共同语言的。三、作画仅“画龙”是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点睛”的功夫丰子恺漫画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 再次在于它启示我们: 作画光“画龙”是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点睛”的功夫。 如果我们把丰先生的漫画看作是“画龙”的话, 那么,他为漫画配的文字,无疑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这样既“画龙”又“点睛”, 使得他的漫画作品堪称杰作。如他的作品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画出了一位天真浪漫的小姑娘阿宝, 她自己光着脚, 却给凳子的四只脚分别穿上了鞋子。很显然,她用来给凳子穿的鞋是她自己的。在她的眼里,凳子也是有生命的, 它一天到晚光着脚多么可怜。在这种同情心支配下,她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给凳子穿上,一双不够又拿了又一双。至此,“画龙”的功夫已经到了。但画家还要为它“点睛”,这就是配上文字。“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把儿童天真活泼的情趣通过文字“点”出来了。 又如他的作品 昔年欢宴处,树高已三丈,画了两间倾颓的房子,一棵挺立的松树,一个独自伫立的人, 以及墙脚及台阶旁连天的衰草。 如果单凭画面,你也许能领悟到其中的衰败和凄凉,但甚难明了这人与屋、与树之间的某种联系。 画家为此配上了文字“昔年欢宴处, 树高已三丈”, 点明了这倾颓的房屋正是自己昔年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