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试卷B及答案_第1页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试卷B及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B 卷)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专业班级高分子 0701、0702题号-一一_ 二_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题分23151745100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一、填空题:(23分,每空1分)1、 根据统计方法,有多种不同的平均分子量。其各自的计算方法如下:数均分子量_ ,重均分子量_ ,粘均分子量_。2、 引发剂分解以后,只有一部分用来引发单体聚合,还有一部分引发剂由于和/或_ 伴随的副反应而损耗。引发聚合的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和消耗总量的分率称做。3、 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增加引起的,因此又称。产生加速的原因可用_ 来解释。4 、 根据大分子的

2、微结构,共聚物可分为四种类 型:、 、。5、 乳液聚合最基本的配方,由、等四组分组成,工业配方则要复杂得多。6、_ 线性缩聚中,需考虑单体的成环倾向。环的稳定性大致为: _7、 逐步聚合方法通常有、和等三种方法。8 工业生产涤纶通常以 _ 和_ 为原料。二、名词解释:(15分)1、 平均官能度与摩尔系数(4 分);2、 全同聚合指数(3 分);3、 定向聚合和 Ziegler-Natta 聚合(4 分);4、 界面缩聚(4 分)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7分)1、乳液聚合的一般规律是:初期聚合速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然后进入恒速聚 合,之后,聚合速率逐渐下降。试从乳液聚合机理和动力学方

3、程分析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7 分)2、 聚合物降解有几种类型?热降解有几种情况?评价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的指标是什么?( 5分)3、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何种条件下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现象。试讨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 促使其产生和抑制的方法。(5 分)四、解答及计算题(45分)1、根据以下各共聚体系的单体竞聚率,若每一共聚体系中的两单体均以等摩尔比投料,请说明在低转化率下所得共聚物组成和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的序列分布情况。(11 分)序号M1M2r1r2(1)偏氯乙烯氯乙烯4.50.2(2)乙烯醋酸乙烯1.071.03(3)苯乙烯甲基丙烯甲酯0.250.25(4)醋酸乙烯马来酸酐0.0550.003(5)

4、异丁烯苯乙烯9.02.02、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 60C进行本体聚合,试计算引发、向引发剂转移、向单体转移三部分在聚合度倒数中各占多少百分比?对聚合度各有什么影响,计算时 选用下列数据:l=0.04mol/L,f = 0.8, kd= 2.0X0-6s-1,kp= 176L/mol s, kt= 3.6 为 07L/mol s,P(6C)=0.887g/mL, CI=0.05,CM=0.85X0-4(12 分)3、 由已二胺和已二酸合成聚酰胺,分子量约15000,反应程度为 0.995。试计算两单体原料比。产物的端基是什么?如需合成分子量为 19000 的聚合物,请作同样的计算。

5、(11 分)4、用 Carothers 理论计算下列混合物凝胶点(11 分)(1)邻苯二甲酸和甘油,两官能团等物质的量;(2)邻苯二甲酸:甘油:乙二醇 =1.50 : 0.99 : 0.002。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课程名称一高分子化学-(B 卷)|一、填空题:(23分,每空1分)瓦NjMj瓦MM:送NjMf11/装 1、L、(1):; 2、诱导分解、笼蔽效应、引发剂效率;瓦M瓦NjMj瓦NjMj| 3、体系黏度、凝胶效应、终止由扩散控制;4、无规、交替、嵌段、接枝;| 5、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乳化剂;6、3,4,811 7,12 0.8&0X0-6/(3.

6、6W7)i/2X).04i/28.53=6.3X0-5mol/L s有链转移的聚合度公式(无溶剂转移项)1 一2aktRpC(山Xnk2M2M=(2 区 5 3.6 1070.3 10-5”(17628.532) + 0.85 1 0-4+ 0.05 0.04/8.53双基偶合终止(a=0.5)=1.0 10-3+ 8.5 10-5+=1.32 10-3第一项(引发剂引发项)占 第二项(向单体转移项)占 第三项(向引发剂转移项)占2.310-41.0X0-3/(1.3210-3)=76%第一项为无转移时聚合度的倒数,If则Xnf,XnJ使用增加引发剂浓度的方法来提高聚合速率,结果往往使聚合度下

7、降。第二项、第三项均为链转移项,链转移常数越大,弓|发剂浓度越大,贝 U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小。端胺基数=Na1 - P二“吐1 - P端羧基数=Na- NaP二Nb- NbrP二Nb1 - rP故 端胺基数/端羧基数=r 1 - P / 1 - rP =1/2如设已二胺过量,则同理可得 端胺基数/端羧基数=2/1 对于分子量为 19000 的聚酰胺,Xn二19000、168。113按同法求得当 P = 0.995 时r= 0.998。当已二酸与已二胺摩尔投料比为 1 : 0.998 时,则产物的 端胺基数/端羧基数=0,998 1空空=5/71 - 0.998汉0.995当已二胺与已二酸摩尔投料比为 1 : 0.998 时,则产物的 端胺基数/端羧基数=7/54、(11 分)解:由于rE=33.36,rp =0.032,故rErp = 1.067 : 1因此可粗略地认为1. rp = rE代入共聚物组成方程,整理后得dM1rM1dM2 _riM2d M1已知=50/50 , ri=rE=33.36,dM23、( 11 分)解:对于分子量为15000 的聚酰胺X15000113=132.74,已知 P = 0.995。根据 P与非等摩尔共同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