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解析)_第1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0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 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 13 题。 1. 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 ) A. 纬度相当 .距海远近相同 C. 海拔相当 D. 大气透明度相近 2. 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B. C. D. 3. 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

2、较小,与大小有关 B. 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 C. 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大小有关 4.比较图 b 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 D. 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大小有关 解析第 1 题,两箭头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其大小主 要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因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 同,说明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当。第 2 题,近地面大气(主要指对 流层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 越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面辐射,对应的箭头是。第 3 题, 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 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较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

3、气温降低较慢,故 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 答案 1.A 2.B 3.C 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 39N山体内外 10 C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 a)及沿 39ON的地形剖面图(图 b)。 据此完成 45 题。 图 a 10 C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 图 b 沿 39N的地形剖面图 4.比较图 b 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 A. T甲T乙 B. T 甲 T乙 C. T甲=T乙 D. 无法判断 5. 图 b 中甲、 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 甲地吸收地面辐射多 C. 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 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解析 第 4 题,读

4、图 a 可知,10 C等温线在落基山内部分布海拔较 两侧高;根据图 b,甲和乙两地海拔相同,但甲位于落基山内部、乙 位于山脉外部,则甲气温要高于乙。第 5 题,图示甲、乙两地海拔相 同,但甲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乙距离山体较远,而对流层大气的 直接热源为地面,故甲地吸收的地面辐射多于乙地, 从而甲地气温高 于乙地。 答案 4.A 5.B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 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 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 67 题。 6.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 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 农作物的正

5、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7.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解析 第 6 题,本题可以迁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相关知识进行 分析。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 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效果。第 7 题,果树下覆盖 的地膜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 色均匀,提高产品

6、质量。 答案 6.A 7.B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 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 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 8 月 16 日 15 时该水库附近的气 温分布图(单位:C)。读图回答 89 题。 8. 该考察区域( ) A. 位于长白山的山麓 B. 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 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D. 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9. 图示时刻,P 地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解析 第 8 题,图示西南部等温线最稀疏,则地势起伏最小。第 9 题, 图示时刻,水库库区气温低而气压高, P 地受

7、湖风影响而吹东北风。 答案 8.C 9.A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 8 时至次日 8 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 分布 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 成 1011 题。 10. 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11. 图中 M 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解析 第 10 题,读图可知,降雪量差别不大,并且积雪深度和降雪 量不存在具体的联系,降雪量大的地方积雪厚度不一定厚,A 项错误。 积雪厚度越向海边大致越薄,冬季越向沿海温度越高,因此影响积雪 深度的主要因

8、素是温度,B 项正确。题干提到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光照差异不大不是影响积雪深度的主要因素, C 项错。此地地处长江 三角洲,地形差异不大,也不能成为影响积雪深度的主要因素, D 项 错。第 11 题,M 地积雪深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考虑到 M 地所处的 地理位置,应为上海城区,城区内大量的人口以及工厂的分布,排放 废热多,温度高,使得积雪深度小于周围, C 项正确。其余各个选项 农田、林地、乡村温度都不会高于周围地区,积雪深度不会低于周围。 答案 10.B 11.C 二、综合题(共 46 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 分)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线,如林线 (

9、山地森林分布 的最咼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咼 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 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的因素主要 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 a 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 b、c 示意 某山脉不同纬度山体内外最热月 10 C等温线分布高度。 (1)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8 分) (2) 简述 10 C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6 分) (3) 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 40N纬线该山 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 分) 解析 第(1)题,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10、是“大地暖大气”,即地面是对 流层 大气的直接热源;山体内部和山体外部海拔不同,地面向大气同 一高度输送到的热量也不同。第(2)题,结合图 b、c 中 10 C等温线 的高度分布特点,从山体内部与外部、东侧与西侧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第(3)题,从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山体为美国西部落基山脉。40N 山体内部、西坡热量条件都优于东坡,且西坡位于西风迎风坡,地形 雨较丰富,因此内部和西坡林线较高。 答案(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 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 传递给大气的热量 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与山体内部相同海拔时已大为减 少。 山体内

11、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 同,38 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约为 700 m), 40N沿线差异 较小(最大高度差约 400 m);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高。 (3)内部高于外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 好;西部高于东部,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 风坡,降水较多。 13、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 答下列问题。(6 分)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 温 6. 9. 13. 18. 22. 25. 27. 27. 23. 18. 13. 8. (C 5 0

12、 0 0 0 0 5 5 0 0 5 0 ) 降 水 量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mm ) 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 分) 解析 该地最低月气温在 0 C以上,15 C以下,说明冬季温和;气 温最高月接近 30 C,说明夏季高温;春、秋季凉爽,气温的年变化 大,说明四季分明。 答案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14、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I is i n(v i ir 描述图中 10 C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0 分) 解析

13、 本题以我国的区域为载体,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地图阅 读能力,属于“大区域一一小尺度一一教材原理”的命题思路。解题 时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结合相关知识来推断。如在分析图 中 10 C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时,要结合影响等温线走向的 因素(如纬度、地形)等综合思考。 答案 10 C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 (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15、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8 分) 解析 本题通过世界地理区域图,考查气温特点描述和影响因素的相 关知识。从纬度因素看,基多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 in lift0 一-参年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