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ppt课件_第1页
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ppt课件_第2页
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ppt课件_第3页
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ppt课件_第4页
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革热登革热增城市人民医院增城市人民医院病理学病理学对对“炎症的描述如下:炎症的描述如下: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白细胞升高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白细胞升高”我们不妨以此为依据,帮助我们记忆登革热的临床特点:我们不妨以此为依据,帮助我们记忆登革热的临床特点:红:出血为红,登革热常见症状:皮疹、器官出血,可以概括为红:出血为红,登革热常见症状:皮疹、器官出血,可以概括为“红红”。肿:登革热常见症状:淋巴结肿大、肝肿大但少见脾肿大),可概肿:登革热常见症状:淋巴结肿大、肝肿大但少见脾肿大),可概括为括为“肿肿”。热:登革热名字里面都有热:登革热名字里面都有“热热”,此病最先出现的表现往往就是急性高,

2、此病最先出现的表现往往就是急性高热,可概括为热,可概括为“热热”。痛:登革热病人常有明显的关节痛、全身痛,痛的程度剧烈,可概括痛:登革热病人常有明显的关节痛、全身痛,痛的程度剧烈,可概括为为“痛痛”。功能障碍:由于登革热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毒血症导致全功能障碍:由于登革热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毒血症导致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降低等因素,可出现多器官出身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降低等因素,可出现多器官出血。类似于血。类似于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可概括为多器官功能障碍),可概括为“功能功能障碍障碍”。白细胞降低:这一点跟白细胞降低:这一点跟对对“炎症的特点概括刚炎症的特点概括刚好相反,因为登革热是

3、一个病毒感染性疾病,所以常见淋好相反,因为登革热是一个病毒感染性疾病,所以常见淋巴细胞增高,而不是中性粒细胞的增高,而后者占了白细巴细胞增高,而不是中性粒细胞的增高,而后者占了白细胞的绝大部分,所以,综合而言,白细胞是降低。这也跟胞的绝大部分,所以,综合而言,白细胞是降低。这也跟我们常见的小孩子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降低类似。我们常见的小孩子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降低类似。登革病毒伊蚊传,多见两广与海南,登革病毒伊蚊传,多见两广与海南,各组年龄均易感,症状明显青少壮,各组年龄均易感,症状明显青少壮,急起高热淋巴肿,面红乏力全身痛,(典型:典型登革热急起高热淋巴肿,面红乏力全身痛,(典型:典型登革热 急

4、热:急起发热)急热:急起发热)三到六天出皮疹,多型分布及全身,三到六天出皮疹,多型分布及全身,五到八天半出血,多个部位可发生,(病程五到八天半出血,多个部位可发生,(病程5-8天最多约半数病员发生出血,天最多约半数病员发生出血,牙龈、消化道、泌尿道、阴道、胸腹腔等多个部位均可发生)牙龈、消化道、泌尿道、阴道、胸腹腔等多个部位均可发生)四分之一有大肝,并发溶血累器官,(四分之一有大肝,并发溶血累器官,(1/4病员可有肝肿大,病员可有肝肿大,G-6PD缺乏患者缺乏患者可并发急性血管内溶血,并可有累及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的并发症)可并发急性血管内溶血,并可有累及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的并发症)

5、实验检查白胞减,中性降低淋巴添,(血常规可见实验检查白胞减,中性降低淋巴添,(血常规可见WBC减少,中性减少,淋减少,中性减少,淋巴增多,病程第巴增多,病程第2天开始,热退一周后恢复)天开始,热退一周后恢复)补体结合超三二,恢复四倍助诊断,(血清补体结合实验滴度超补体结合超三二,恢复四倍助诊断,(血清补体结合实验滴度超1:32有诊断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升高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可确诊)倍可确诊)慎用解热镇痛药,休息对症病自限。(本病大多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中慎用解慎用解热镇痛药,休息对症病自限。(本病大多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中慎用解热镇痛药以避免诱发溶血)热

6、镇痛药以避免诱发溶血) 蚊媒病蚊媒病u虫媒传染病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虫媒传染病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u蚊媒传染病是其一种,蚊媒传染病是其一种, 即蚊虫传播的疾病即蚊虫传播的疾病u蚊虫是最重要的一类医学昆虫蚊虫是最重要的一类医学昆虫u全世界蚊虫有全世界蚊虫有32003200多种,我国多种,我国360360多种;多种;u其中按蚊、库蚊、伊蚊约占半数以上;其中按蚊、库蚊、伊蚊约占半数以上;u许多传染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许多传染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u登革热及黄热病等,都是由蚊虫传播的登革热及黄热病等,都是由蚊虫传播的 登革热概述登革热概述u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

7、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种急性传染病;u流行广泛,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流行广泛,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大流行;地区发生大流行;u主要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主要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u可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脑病的重症。可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脑病的重症。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主要流行于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

8、太主要流行于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平洋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区最为严重。区最为严重。登革热的世界分布图登革热的世界分布图全球登革热发病数及流行国家分布1991-2019年全国登革热流行趋势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9022367468362634490188242737516069324740104453920230522

9、0Year发病月份分布,1990-2019810月报告病例占92.4%711月报告病例占99.1%病原学 u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 B组虫媒病毒组虫媒病毒u不耐热,不耐热,5050度度30min30min可灭活;可灭活;u可分为可分为4 4个血清型个血清型(,)(,);u4 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型之间有交叉反应。发病机制发病机制u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u在单核在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释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释放入血,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放入血,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u之后再次侵入单核之后再次侵入单核- -吞噬

10、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大量复制后,释出于血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大量复制后,释出于血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症。病毒的复制病毒的复制病理生理病理生理u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u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红细胞压积增加,血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红细胞压积增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等。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等。u血浆渗漏是血浆渗漏是DHFDHF的主要临床表现。的主要临床表现。u在热退期间,在热退期间, 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压减少,血液浓缩,血压 降低,最终导致休克,降低,最终导致休克,

11、引起引起DSSDSS。自然病程经过自然病程经过 典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 登革热登革热 (2019)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症登革休克综合症 普通登革热普通登革热 登革热登革热 2009新指南新指南 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登革热的临床分型登革热的临床分型临 床 表 现 u本病的潜伏期为本病的潜伏期为3-143-14天,一般天,一般5-75-7天。天。u典型病例主症: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典型病例主症: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发发 热热u急性起病,急性起病,2424小时内体温可达小时内体温可达4040,u发热持续发热持续3-7

12、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u常伴畏寒、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尤常伴畏寒、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u恶心、厌食,乏力等。恶心、厌食,乏力等。皮皮 疹疹 u初期为多形性皮疹初期为多形性皮疹, ,病程病程3-63-6天出现。天出现。u1 1周后转为出血性皮疹。周后转为出血性皮疹。u特征性皮疹: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特征性皮疹: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皮岛。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皮岛。

13、出出 血血u约约25-50%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u束臂试验验阳性;束臂试验验阳性;u常见:牙龈鼻腔出血、结膜出血、皮下出血;常见:牙龈鼻腔出血、结膜出血、皮下出血;u少见:呕血或黑便、咯血、血尿、阴道出血、少见:呕血或黑便、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腹腔或胸腔出血等;u致死:颅内出血;致死:颅内出血;束臂试验淋巴结肿大及其他淋巴结肿大及其他 u颈部、颌下、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颈部、颌下、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可肿大,并有触痛;结可肿大,并有触痛;u肝肿大,少数有黄疸,肝肿大,少数有黄疸,60%60%以上病例有以上病例有ALTAL

14、T不同不同程度升高;程度升高;u脾肿大少见。脾肿大少见。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 u临床上可分为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临床上可分为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克综合征两型。u具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后,病情突然加重 。 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u皮下出血瘀斑),肝肿大;皮下出血瘀斑),肝肿大;u束臂试验阳性;束臂试验阳性;u严重者消化管或其它器官出血。严重者消化管或其它器官出血。u血浆渗漏表现:低蛋白血症、胸水、腹水、心血浆渗漏表现:低蛋白血症、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胆

15、囊壁增厚,包积液、胆囊壁增厚,u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登革热B B超示胆囊壁增厚超示胆囊壁增厚发病第十三天发病第五天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休克综合征u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表现;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表现;u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u脉压差进行性下降,发生休克;脉压差进行性下降,发生休克;并发症并发症 u国内病人最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国内病人最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6060) u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 (合并合并G-6PDG-6PD缺乏症缺乏症) )。u心肌炎心肌炎u脑炎脑炎u精神异常精神异常u急性脊髓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

16、性脊髓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常规 白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白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登革出血热时,血细胞比容增加。:登革出血热时,血细胞比容增加。 血小板: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血小板减少 。尿常规: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和红细胞尿。尿常规: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和红细胞尿。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 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 血尿素氮血尿素氮BUN及肌酐及肌酐Cr) 升高升高 电解质电解质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u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u抗原检查抗原检查NS1NS1) u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 (IgM, IgGIgM, IgG)u特异性核酸检测特异性核酸检

17、测 (RNA)RNA)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诊诊 断断 u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叮咬史;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叮咬史; u临床表现: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临床表现: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u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小板;u病原学:登革病毒;病原学:登革病毒;DFDF抗体;登革病毒核酸抗体;登革病毒核酸; ;u排它性诊断排它性诊断诊断分类诊断分类u疑似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疑似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 (皮疹皮疹) ),典型血像等;典型血像等;u临床诊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疑似病例+ +登革热抗体登革热抗体IgMIgM(+ +)u确诊:临床诊断

18、确诊:临床诊断+ +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登革热抗体登革热抗体IgGIgG恢复期恢复期四倍增高四倍增高/ /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u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u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u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u败血症败血症u斑疹伤寒、风疹,麻疹、猩红热、药疹斑疹伤寒、风疹,麻疹、猩红热、药疹u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麻疹出疹期皮疹重症高危人群重症高危人群u二次感染登革热患者;二次感染登革热患者;u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消化性溃疡、哮喘、心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消化性溃疡、哮喘、心血管系统疾病、肾

19、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糖尿病等;u年龄年龄1515岁的儿童;岁的儿童;u年龄年龄6565岁的老人;岁的老人;u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者。治治 疗疗 u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u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u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u口服补液为主;口服补液为主;u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以伊蚊等为传播媒介,由基基孔肯雅热是以伊蚊等为传播媒介,由基孔肯雅病毒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20、。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等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等 。 流行概况流行概况u19521952年首次爆发于坦桑尼亚年首次爆发于坦桑尼亚 u1956-19701956-1970代整个非洲都发生过流行代整个非洲都发生过流行u近近2020年,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均有局部地区的流行年,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均有局部地区的流行u2019-20192019-2019在印度和印度洋群岛爆发流行在印度和印度洋群岛爆发流行u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发生输入性病例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发生输入性病例我国基孔肯雅热流行情况我国基孔肯雅热流行情况u19871987年首次从云南西双版纳分离出年首次从云南西双版纳分离出CHIK

21、VCHIKVu20192019年国内首次报告输入病例年国内首次报告输入病例u20192019年年3 3月初,广州月初,广州1 1例斯里兰卡输入病例;例斯里兰卡输入病例;u20192019年年1010月,茂名信宜月,茂名信宜2 2例马来西亚输入病例;例马来西亚输入病例;u20092009年年1111月,佛山月,佛山1 1例印度输入病例;例印度输入病例;u20092009年年1111月,深圳月,深圳1 1例马来西亚输入病例例马来西亚输入病例u20192019年广东东莞暴发流行年广东东莞暴发流行基孔肯雅病毒分类基孔肯雅病毒分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潜伏期潜伏期2 21212天天u突然高热达突然高热达39

22、39,一般发热,一般发热1 17 7天即可退热。天即可退热。u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 关节痛关节痛/ /关节炎关节炎 各处关节呈游走性肿胀和剧痛,导致患者身体弯曲或扭各处关节呈游走性肿胀和剧痛,导致患者身体弯曲或扭曲,可持续数周和数月。大多数患者在数周或数月痊愈,部曲,可持续数周和数月。大多数患者在数周或数月痊愈,部分患者关节僵硬疼痛可持续数年分患者关节僵硬疼痛可持续数年, 极少数患者关节炎表现十极少数患者关节炎表现十余年后才恢复。余年后才恢复。皮皮 疹疹 发热发热23天后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天后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疹间皮肤多为正常疹间皮肤多为正常 ,部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 实 验 室 特 点u白细胞计数低或在正常范围。血小板减少或不白细胞计数低或在正常范围。血小板减少或不明显。血沉降率可能轻微增高。明显。血沉降率可能轻微增高。uCHIKV-RNACHIKV-RNA及及IgMIgM抗体阳性。抗体阳性。u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u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12 12 天内有疫区旅行史或蚊虫叮咬天内有疫区旅行史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