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带试验数据处理_第1页
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带试验数据处理_第2页
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带试验数据处理_第3页
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带试验数据处理_第4页
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带试验数据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实验报告(阅)实验名称: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实验11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热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学习测量非良导体热导率的基本原理的方法。3. 通过做物体冷却曲线和求平衡温度下物体的冷却速度,加深对数据图事法的理 解。【实验原理】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 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设有一厚度为I、底面积为S的薄圆板,上下两底面的温度T ,T不相等, 且T1>T2,则有热量自上底面传乡下底面(见图 1),其热量可以表示为图1测量样品dT式中,为热流量,代表单位时间里流过薄圆

2、板的热量; 九为薄圆板内热流方向 上的温度梯度,式中的负号表示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为待测薄圆 板的热导率。如果能保持上下两底面的温度不变(稳恒态)和传热面均匀,则,于是得到关键1.使待测薄圆板中的热传导过程保持为稳恒态。2.测出稳恒态时的。1.建立稳恒态为了实现稳恒态,在试验中将待测薄圆板B置于两个直径与B相同的铝圆柱A,C 之间,且紧密接触,(见图2)。猊度诗碰暮引线将劑材料匕吕衰传感蛊冲线图二测量装置C内有加热用的电阻丝和用作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 前者被用来做热源。首先, 可由EH-3数字化热学实验仪将C内的电阻丝加热,并将其温度稳定在设定的数 值上。B的热导率尽管很小,但并

3、不为零,固有热量通过 B传递给A,使A的温 度Ta逐渐升高。当TA高于周围空气的温度时,A将向四周空气中散发热量。由 于C的温度恒定,随着A的温度升高,一方面通过C通过B流向A的热流速率不 断减小,另一方面A向周围空气中散热的速率则不断增加。 当单位时间内A从B 获得的热量等于它向周围空气中散发的热量时,A的温度就稳定不变了。2.测量稳恒态时的因为流过B的热流速率匚就是A从B获的热量的速率,而稳恒态时流入 A的 热流速率与它散发的热流速率相等, 所以,可以通过测A在稳恒态时散热的热流 速率来测-。当A单独存在时,它在稳恒温度下向周围空气中散热的速率为dQ fdTA、(3)dTA式中,为A的比热

4、容;为A的质量;n二航 t=t2成为在稳恒温度T2时的冷 却速度。A的冷却速度可通过做冷却曲线的方法求得。具体测法是:当A、C已达稳恒态后,记下他们各自的稳恒温度 T2,T1后,再断电并将B移开。使A, C接触数 秒钟,将A的温度上升到比T2高至某一个温度,再移开 C,任A自然冷却,当 TA降到比T2约高ToC)时开始计时读数。以后每隔一分钟测一次TA,直到TA 低于T2约To (C)时止。测的数据后,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TA为纵坐标做A 的冷却曲线,过曲线上纵坐标为 T2的点做此曲线的切线,则斜率就是 A在TA 的自然冷却速度,即(4)于是有(5)但要注意,A自然冷却时所测出的阳 与试验中稳

5、恒态时A散热是的热流速率匚是不同的。因为 A在自然冷却时,它的所有外表面都暴漏在空气中,都可以 散热,而在实验中的稳恒态时,A的上表面是与B接触的,故上表面是不散热的 由传热定律:物体因空气对流而散热的热流速率与物体暴露空气中的表面积成正 比。设A的上下底面直径为d,高为h,则有f d + 4i / d + 4i (6)将(6)带入(2)式即得【实验仪器】1. EH-3型数字化热学实验仪图3. EH-3型数字化热学实验仪竺非良导佯热导車的测量图4. EH-3型数字化热学实验仪2.测导热率的 实验装置加热盘、待测样品橡胶盘、散热铝盘游标卡尺量程:0125 mm 分度值:0.02 mm仪 0.02

6、 mm表1实验仪器【实验内容】(1) 建立稳恒态 如图3、图4所实验装置,连接好电缆线,打开电源开关,“测量选择”开 关旋至“设定温度”档,调节“设定温度粗选”和“设定温度细选”钮,选择设定C盘加热为所需的温度(如80C)值。 将“测量选择”开关拨向“上盘温度”档,打开加热开关,观察C盘温度的变化,直至C盘稳定恒定在设定温度(如 80°C)。再将“测量选择开关拨向“下盘温度”档,观察 A的温度变化,若每分钟 的变化 Ta 0.1 C,则可认为达到稳恒态。记下此时的 A和C的温度T2和T i。时间测量:按动“启动”钮一下,即开始计时;再按动“启动”钮一下即暂停计 时;按动“复位”钮,即

7、归零。(2) 测A盘在T2时的自然冷却速度在读取稳态时的和T2之后,拿走样品B,让A盘直接与加热盘C底部的下表面接触,加热铝盘A,使A盘温度上升到比T2高3左右,再移去加热盘C, 关闭加热开关,“测量选择”开关拨向“下盘温度”档,让铝盘 A通过外表面直 接向环境散热(自然冷却),每隔一分钟记下相应的温度值, 作出A的冷却曲线, 求出A盘在T2附近的冷却速率dT。dt(3) 用游标卡尺测出待测板 A的直径2Ra和厚度hA,记下A盘的质量m铝。(4) 根据式(7)出待测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A T2=51.58 CB T仁57.27 CTo=3CA在T2时的冷却曲线数据t丄012

8、345678910;ui£lIJ51.58+54.053.252.451.751.050.349.648.048.351.58-5T口5167245615cdT dt-0.83A在T2时的冷却曲线由图得齐。83稳恒态时T1,T2数据c123456T251.5951.5851.5651.5551.5651.56T157.2657.2657.2657.2657.2657.27表36j (XX)2s=n的不确定度:SatQ =0.01579 (C) n( n1)T1-T25.675.685.705.715.705.70所以: T1-T2=5.690.02 (C)薄圆板A的直径D与厚度的数据

9、Imm12345D99.5299.5299.5299.5299.72h12.4012.5612.3012.2212.23l9.349.369.359.339.37表45(xx)2表径DS= n的A类不确定度:Sai 1:=0.1112( mmn(n1)B类不确定度:仪0.02 ( mm合成不确定度:d :,仪2 Sa20.11 ( mm所以:D=99.560.11(mm =0.09956 0.00011(M)5(X X)2厚度hs= n的A类不确定度:Saq =0.1759( mmB类不确定度:仪0.02 ( mm合成不确定度:h ,仪2 Sa20.18 ( mm)所以:h=2.340.18

10、(mm =0.01234 0.00018(M)厚度I二(xx)21S= n的 A类不确定度:Sat=0.0197 (mRB类不确定度:仪0.02 (mm合成不确定度:h ,仪2 Sa2 0.03 (mn)所以:h=9.350.03 (mm =0.0094 0.0004(M)另外 mA =0.26kg,c=0.89kj/kg不确定度°C 为单次测量,不考虑A类 51>计算薄圆板的导热率=2.5 W/m对应的误差传递公式为:(hh)2T1(T1TT22)2(0.0004)22( 0. 00011)2( 0.00018)2(。.。午0.00940.099560.012345.694.

11、51%2.5110-20.04511. 1310 3W/m最终测得待测材料的导热系数W/m【注意事项】 待测平板上、下平面的温度、t2是用加热圆盘C的底部和散热铝盘A的温度来代表,必须保证样品与圆盘 C的底部和散热铝盘A的上表面密切接触。 要根据实验时的具体情况,调整设定温度。一般设定温度在60C至U 70C之间。 撤去样品盘后,若散热盘的温度上升不到5°C或温度上升太慢,可适当增加设定温度(如5°C),但最好等到散热盘温度基本不变后,再移去加热盘。 防止烫伤!【分析思考】1什么叫稳态导热?如何判定实验达到了稳定导热状态?答稳态导热”全称“稳定状态导热”,亦称“稳定导热”。物体内各点的温度不随 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稳态时,加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为一稳定值。实验中根 据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度(即加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 连续10min内保持不变,判 断实验达到了稳定导热状态。2什么是传热速率、散热速率、冷却速率?这三者在稳态测量时有什么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