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场门禁系统在自动化RTG中的应用_第1页
堆场门禁系统在自动化RTG中的应用_第2页
堆场门禁系统在自动化RTG中的应用_第3页
堆场门禁系统在自动化RTG中的应用_第4页
堆场门禁系统在自动化RTG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堆场门禁系统在自动化rtg中的应用    宋祥吉 车江 蔡黄河摘要: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港口作业堆场,适应信息的时代需要,必须在功能上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成为港口堆场自动化作业的基地。感应式ic卡出入管理控制系统(简称门禁系统),具有对门户出入控制、实时监控、保安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本文主要对对堆场门禁系统应用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关键词:堆场门禁系统;自动化rtg;应用引言传统rtg作业时,rtg各机构动作需要操作司机全程操控,司机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司机室震动、噪音,司机操作体姿不佳,使司机易于

2、疲劳且易引发职业病。本改造项目将使rtg司机转移到环境舒适的远程控制中心,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1项目概况本改造项目将对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4台rtg及2个250米的油改电堆场(g11、h11场地)进行远程半自动化控制改造,场地均为冷箱场地。每个场地布置两台场桥,进行冷箱作业。本次改造的4台设备(3台40.5t,1台61t)均带有柴油机,且此次改造后均采用半自动单箱作业模式。此次改造不考虑转场作业,但要实现远程过场功能。本项目改造后可实现,在中控远程控制室内,一名司机可对4台rtg进行远程半自动操作,2名司机对4台rtg进行远程操作,即远程控制台多对多操作。远程控

3、制系统向tos自动获取生产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系统自动反馈tos完成任务信息。门禁系统是基于非接触感应技术,由主控系统、区域控制器和门禁控制器组成的智能型网络门禁管理系统,系统分为两部分,一是控制装置,二是前端装置。门禁系统需要包括相应的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服务器等设备;其中操作系统、数据库应与现有软件环境相兼容。控制装置包括门禁控制器及门禁控制主机,前端装置包括ic读卡器、门磁、电子门锁等。所有前端装置都通过控制器与系统主机连接可接受讯号并在控制中心显示。2门禁系统结构和配置2.1功能管理结构模式项目使用模式:双向感应式(读卡器+控制器+读卡器+电锁)使用者在门外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

4、经读卡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进门时间。使用者离开所控房间时,在门内同样要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出门时间适用于安全级别较高的环境,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的非法进入,而且可以查询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和时间,便于特定时期(例如失窃时)落实责任提供证据。开门是门禁通过刷卡判断ic卡是否开通权限,有权限的卡片刷卡后会传给电控判断是否具备开门条件,具备条件后才能开门。关门是当使用过下面的门长开命令后,把电锁关闭,恢复正常门禁状态。远程开门是用门禁软件直接开启当前门的电锁,在设定的开门时间内电锁会重新关闭。2.2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5、1.可以杜绝堆场人员随便进入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规范化内部的管理体制。2.一张感应卡可以代替所有的大门钥匙,且具有不同的通过权限,授权持卡进入其职责范围内可以进入的门。所有的进出情况在电脑里都有记录,便于针对具体事情的发生时间进行查询,落实责任。3.如果员工的感应卡遗失可以在系统内即时挂失,这样即使其他人捡到了该感应卡也无法进入堆场,这样相对与普通机械锁要方便得多,您不必为了安全起见重新换锁,为每个人重新配钥匙。对于辞职或开除、离开的人员感应卡采用禁用的方式,该员工以后都无法进入公司进行窃取或破坏等报复活动,如果您不采用感应卡门禁管理方式,您恐怕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多次更换大门的锁。4.采用先进的

6、国际内部加密协议,外人无法通过机械或其他高科技方法打开您的电锁进入您的场所。而其他诸如密码门禁,机械锁都无相应安全机制,可以通过电路短路或万能钥匙轻易进入您的场所。5.基于windows的全中文操作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普通文員就可以胜任相应管理软件操作。6.系统扩展性好,具有联网功能,您可以随时以低成本升级增加新的控制门。7.建议采用原装全天候读卡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系统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自检和跟踪监测,并有灯光提示,以便维护人员及时维修。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免除您的后顾之忧。2.3基本组成部分2.3.1门禁申请操作站1)特点采用7吋全彩显示屏显示,拥有金属键盘,ic读卡

7、器,sd卡存储器,usb,rs232,rs485,wifi,can,rj45等通讯接口;运行wince操作系统;通过ic,键盘和系统交互。通过ic卡读卡器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上传给门禁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上传至中控。键盘作为备用的密码输入,或人员个数信息输入。在屏幕上显示当前区域内的人数及相关信息。2)功能室外型门禁操作站,通过ic卡读卡器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上传给门禁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上传至中控。键盘作为人员计数信息输入,在屏幕上显示当前区域内的人数及相关信息。指示灯分为红黄绿三种状态,分别由系统控制。黄色:表示确认等待中红色:表示禁止进入/无权限操作绿色:可以进入,允

8、许开门紧停按钮:门内操作站专用功能2.3.2门禁电控箱为门禁申请操作站、电磁锁组件提供12v直源,并提供网络数据交换,电磁锁控制功能。与终端操作站通信,接收输入信息,并发送显示信息到操作终端。将现场的输入信息及控制状态(包括故障)发送到中控,根据中控的响应,执行开锁等操作。保存人员访问信息记录。接收中控的人员信息导入和更新,并实时上传本地状态信息到中控,滞留人员计数。控制电磁锁开闭,并诊断电磁锁及屏蔽门的状态信息,包括门锁控制线短路和断路信息,屏蔽门未在相应的时间内归位等。控制声光报警器根据不同的状态来发出报警,声光报警具备自动诊断故障功能。紧急情况下开门的功能,根据人员权限相应的紧急开门指令

9、。与终端操作站通信,接收输入信息,并发送显示信息到操作终端。将现场的输入信息及控制状态(包括故障)发送到中控,根据中控的响应,执行开锁等操作。2.3.4声光报警装置及外扬根据工作状态实时作出提示,正常工作状态为绿色闪烁,产品故障或异常刷卡发出红色声光报警。扬声器提示当前处于待确认状态,通过认证并开锁状态,暴力开门、门禁系统故障等信息。3rtg远程操控管理系统分析通道门禁系统采集进入堆场通道的集卡车号信息,并发送给rms系统,rms系统对车号信息进行确认后,激发该任务进入执行阶段。rms将该任务合理分配给自动化堆场中的一台rtg,指挥该rtg执行装卸任务。远程操作台的监控屏上该任务在待作业列表中

10、被特殊显示标注,并提示执行该任务的rtg编号及状态(自动/手动)。3.1tos接口和tos做数据接口,负责从tos接收作业任务信息,并将完成情况反馈给tos;3.2场桥调度系统(rds)rds根据所有rtg的当前忙闲状态及在堆场中的相对位置,按照最优方案自动分配由哪台rtg执行作业任务。3.3操作台调度系统(odds)odds根据所有操作台当前的忙闲状态,自动分配操作台对应操作哪台rtg,同时控制系统、视频系统、语音系统等也同步切换到对应的设备上。3.4自动化统计系统(ass)ass用来统计自动化作业的各种数据并生成报表。3.5轨道吊自动化控制系统(racs)racs负责和plc交互作业指令及

11、作业流程控制(包括异常处理),和rds交互作业指令和作业结果(包括异常处理),和ypss交互轮廓处理结果,负责单机其他子系统的数据接口。4堆场建设4.1堆场围栏自动化区域采用全封闭式,堆场周边及箱区都需要安装围栏,防止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造成安全事故隐患。同时围栏上应安装警示灯及警示牌等安全提示。4.2堆场门禁系统在每个自动化堆场的两端分别開一个通道门,方便维保人员进出堆场。通道门上安装电磁锁及刷卡装置,只有获取权限的人员才可以进入自动化堆场中。同时系统将记录进入人员信息,并限制rtg无法进行自动化作业。5登机口门禁系统5.1技术方案在登机口设置门禁系统,任何进入设备的人员必须刷卡进入,当刷卡后,系统会将该设备远程操控禁止,避免发生危险,该系统在下机时会将下机信息传送给中控,中控将恢复远程操控,同时系统会记录该机器的进入人员信息。同时门禁系统上方安装一摄像头,用于中控人员对上机人员的确认以及进入人员的视频记录查询。5.2原理示意图结束语门禁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通讯自动化(ca)、管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