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1页
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2页
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3页
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4页
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Stock Op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rporate Incentive摘要实施股票期权奖励政策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主动性。本文分析了我国股票期权概念,并分析了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法律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和激励模式单一等问题,并结合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启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丰富奖励体系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和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关键词:股权;期权价值;上市公司治理

2、;期权激励机制AbstractImplementing th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policy can help to enhance employees'work initiativ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cept of stock option in China and its development stage, and clarif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tock option incentiv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uch as imp

3、erfect law, imperfect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single incentive mode. Based on the inspiration of American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mote

4、 the development of stock ownership incentive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mployees'working enthusiasm, we should improv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enrich the incentive system.Key words: Stock Option; Option Value; Listed Company Governance; Option Incentive Mec

5、hanism目 录中英文摘要I引言1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概况11.1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历程11.2我国股权激励的模式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22.1法律不完善22.2公司对激励监管不够22.3激励模式过于单一33 美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经验33.1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之路33.2美国股权激励制度对我国的启示44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的建议54.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54.2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监管54.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激励制度5结语6参考文献7致谢7II引言股权激励制度发源于西方,被认为是最能够体现西方现代企业经营实质的政策方法之一,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企业技术革

6、新,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作为有效管理手段已经流行到全世界。本文通过分析股权激励措施的一些利弊,力图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措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概况1.1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历程股权激励制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并很快成为西方企业公司治理的新方法。股权激励通过给予一些经营人员、科技人员一定的股权,将相关人员利益与公司利益进行捆绑,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奋斗。股权激励机制在广泛激励员工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增加公司的价值,而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是不需要这种激励模式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股权激励来促进上市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就

7、有了十足的必要性。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酝酿期,试点期和规范期,最终在2009年之后进入成熟发展阶段。1.1.1第一阶段:股权激励制度酝酿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开始发酵,并开始走向实践。深圳万科集团是我国第一家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企业。1997年,上海市率先实行股权激励制度试行方案,接着国内很多知名企业率先实行股权制度并取得了成功,在这期间,国家对股权激励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一直在加速。2002年国家出台了关于高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试点指导意见,期权激励在国家层面被提上日程。因此,股权激励的实施仍然处在酝酿期。我国经济毕竟有自身的特殊国情存在,法

8、律的限制和资本市场的不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的建立起来,很多上市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企业的性质使股权激励面临着很大的争议。1.1.2第二阶段:股权激励制度改革试点时期2006年我国股权激励机制开始在全国开设试点。这一年国家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和公司法改革的各项法律陆续出台,通过法律法规的不断细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证监会也为了企业股权激励的实现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多方协作,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1.1.3第三阶段:股权激励制度成熟期经过各方努力,2009年以来,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国家的政策的推动和企业的积极推广,使股权这种新型的激励模式在我国得

9、到了快速发展,在2015年年底,沪深股市共有201家企业公布了自己的股权激励方案,占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总数的9.74%,这个数字在我们看来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美国等金融业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企业在看到股权激励的优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之后,也迅速的投入到股权激励中来,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采取股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从发展历程上来看,其总体的方向是向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国家和企业对股权激励模式的认识和运用也在不断深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会越来越成熟。1.2我国股权激励的模式1.2.1授予经理人股权授予经理人股权和授予

10、限制性股票是当前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作为激励薪酬的经理人股权是将金融市场上的“股权”概念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产生的一种制度,是指其持有者有权购买一定数量股票,有助于激励高层管理者,实现了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之间的协调共处。1.2.2授予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权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中常用的做法,将本公司股票以低于二级市场的价格授予本公司的激励对象,激励对象需要自筹资金来认购这些股票,一般情况下,只要授予方案获得通过,员工在数月之间就能成为公司的股东,但是由于在股票锁定期,被授予对象的股票是不能出售的,所以持股员工的压力很大,员工要变成股东需要自筹资金来认购股票,这对员工也是个不小的压力,员工为了实现自

11、己的愿望只好竭尽所能来达到各种所需的条件。1.2.3 两者区别授予限制性股票该激励对象即可获得股票,立即拥有企业财产的部分财产权,可以享受企业的分红,这样可以促使经理人更加努力的为企业奋斗。一些上市公司还给予员工股票增值权的收益,许诺只要经营者努力经营企业,就可以获得股票价格上升后的额外股价收益,以此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上市公司无论何种模式,其最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为了企业的利益去努力工作。 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2.1法律不完善与美国明确的股权制度相比较,我国法律法规缺乏详细的条款,没有设置明确的股权行政与交易的法律体系,如此一来使得股权交易难以有效

12、开展,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对于股权激励制度实行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2.2公司对激励监管不够股权激励制度必须要依靠有效的监管体系。不少上市公司管理层脱离了股东的真实意愿,主观设定股权激励体系,甚至激励体系与股东利益相背离的情形。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核算、业绩评价缺乏有效监督,难以对经营者形成必要监督和管理。图1 激励员工范围从实际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全员持股比例较低,一般都是非全员持股,无法调动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干劲,没有实现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2.3激励模式过于单一 上文中提到的限制性股权和股票增值收益是我国上市企业常用的股

13、权激励模式,在这两种激励模式下管理人员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股价的上涨,长期如此就会出现员工过多的关注股价的变化而不是企业经营本身,股价的变化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国内外环境变化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企业自身可以完全决定的,股权激励模式的单一使股价的涨跌对企业的士气和未来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目前股权行权价的确定模式难以真实反映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也就难以使股权真正发挥其作用。3 美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经验3.1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之路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金融业的发展是许多国家在发展中需要借鉴的对象,股权激励制度也起源于美国,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与高

14、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使美国的股权激励体系比较完备,能够真实的反应出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运行机制。3.1.1 第一阶段:起步期(19801995)股权激励机制在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出现之后,迅速的成为企业改善内部治理,增强员工信心的重要工具,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所以股价能及时反映公司经营业绩,这为有效的股权激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1.2 第二阶段:成熟期(1995-至今)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逐步成熟,经理人市场也开始活跃,经理人的业绩和辞退,升迁等环节完全可以由市场决定,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得到规范,使持股员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去,持股阶

15、层评价考核体系的多元化使员工不再担心自己的待遇问题,这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全不同于国内以股价来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美国证监会和美联储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出管理措施,规范企业在股权授予及使用过程中的法律,避免出现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出现,而西方国家上市企业股权相对分散,也断绝了大股东通过控制股东大会谋利的情况出现,保证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的股权激励体制不断完善,各种规则相继出台,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有效的市场监管和企业股权结构制衡,公平合理的经理人评价体系,都是我们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地方,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合理,监管有序

16、是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发展中无法避免的问题。3.2美国股权激励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2.1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对人才的重视美国公司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对人才的重视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国企业股权较为分散,即使作为大股东也不可能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股票的赠与及股权激励方案都有专业的薪酬委员会和独立董事进行方案评估,对新晋人才的培养和股权奖励也有完善的制度和待遇标准,这些措施不但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股权纠纷,也使美国企业的员工待遇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美国公司发现,没有优厚的待遇很难吸引到人才的加入,但是如果给予加入公司的新员工过高的工资待遇,不但对那些老员工不公平,也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工资成本,同时

17、,如果招聘的人员,工资很高,而实际贡献不大时,公司也面临较大的用人风险。因此,决策层希望实施一种与整个公司效益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我国的上市企业内部股权结构不合理,评价体系单一,很容易造成股权纠纷和对人才的不重视,在协调企业内部新老员工关系,完善员工薪酬体系时更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注意到成本的压力和员工心理的变化,这也是股权激励制度的重要意义。3.2.2 健全的法律体系在仔细观察和分析美国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发展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美国的法律和监管始终在发挥作用,实际上美国的股权激励机制也并不是完美的,股权激励制度在美国诞生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争议,主要体现在对股权是否影响到公司的成本支出及上市公司业

18、绩评价上,过多的股权使用和授予改变了一些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导致公司管理出现混乱,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公司管理层中持有股票的人员越来越多,管理层越来越依赖于股票红利来获利,作为激励经营者的手段,股权是基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假设:股权提供激励管理层更积极工作公司业绩上升公司股价上涨股权提供激励。在美国,高管们的收入来源于行使股权的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企业高管为了获利不惜触犯法律,通过做假账等手段来维持企业虚假的繁荣,人为推高股票价格获利,这些行为增大了企业高管的道德风险,甚至出现了如安然财务造假这一严重的丑闻,但不可否认美国的法律监管体系依然是十分有效的,它基本维持了美国股市的正常运行。 4完

19、善股权激励制度的建议4.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美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够长期平稳有效的运行,其成功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和有效的企业股权制衡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激励模式,逐渐成为大型上市公司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在成功经验方面,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在实施激励机制中的法律制度保证是我们上市企业和政府监管机构最需要学习的。例如美国法律明确提出关于股票权的分配,每年只进行一次,并且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进行评审,薪酬委员会成员大多是独立董事,尽最大可能避开利益纠纷。此外,股权的执行价格和期限也有着明确的限制,尤其是期限的限制,在激励和约束员工

20、的同时,也尽力避免短期行为的出现。图2 公司股权激励应遵循法律法规我国上市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短期行为出现的较为频繁,运用股权来遏制管理层的短期冲动,为企业的长远考虑,是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做的。4.2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监管要完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要实行多方面建设。一方面要建构治理机构,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加强外派监督管理层职能和权限。另一方面要设立财务监管制度,对于激励计划与股东利益相背离的情形要第一时间否决,明确公司运行程序,建设职责明确的组织架构。4.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激励制度美国上市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出现过严重的财务造假事件,美

21、国的股权问题也说明没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任何的制度和方法都要经受市场的检验,也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的完善和加强,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说美国的股权激励制度是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则是制度建设的问题,建立股权监督的长效机制,不能因为这种方法出现过一些弊端就完全的否定其先进的一面,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神话某种机制,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建立股权监督的长效机制,需要环境,法律和市场共同努力,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要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建立长效机制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全盘照搬美国的经验,必然会有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地方,不但不能发挥激

22、励作用,还必定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真正解决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长期激励的问题。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美国股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激励机制。图3 全面薪酬激励图4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结语股权激励机制在诞生数十年后风靡全世界,成为很多上市企业激励员工,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的有效手段,说明该机制具有其合理性,本文通过分析股权的原理和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对中国股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认为股权激励措施是有效的解决员工归属感和公司未来发展轨迹的方法,股权激励制度的发挥,需要内外部员工和环境有效的配合,加强对股权的监管,完善相应的股权授予,使

23、用和赎回等,都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在上市企业监督及治理经验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条件和完善也有了相当的基础,在探索我国的股权计划时,加快各项制度建设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市场条件、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决定了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特殊性。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市场条件、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提出了设计和完善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则和具体方案,这对于我国企业设计和实施股权计划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1刘广生,马悦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J中国软科学,2013, 7(2):5-62郑文清股权激励的效应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