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东汉的统治》教学设计之二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东汉的统治》教学设计之二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第 15 课 东汉的统治 教材分析 本课概述了西汉后期至东汉末年的政治状况。 汉武帝以后, 西汉王朝由盛而衰, 王莽乘 机代汉建新。新莽时期,实行托古改制,社会动荡,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接着,刘秀 重建汉政权, 史称东汉。 东汉前期, 政治比较安定, 经济恢复发展, 出现了“中兴” 的局面。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到了东汉后期,宦官独揽大权, “正直废 放,邪枉炽结” ,政治更加腐朽,发生了“党锢之祸” 。东汉中后期的黑暗政治,导致了黄巾 起义。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王莽改制;光武中兴;外戚和宦

2、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2思想政治教育: 王莽改制是在西汉末年统治腐朽, 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 改制的失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 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 促进了 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所形成的黑暗统治是黄 巾起义的根本原因。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光武中兴的说法?” “黄巾起义的 特点是什么?”“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在组织发动群众上有什么不同?”培养其综合 概括、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黄巾起义。 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局面的形成。 教学方法 以讲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 为巩固封建统治, 恢复经济, 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武帝为加强专制皇 权,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汉初 60 余年,推行休养生息 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到汉武帝时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西汉王朝发展 到了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以后,西汉便由盛而衰了。那么,西汉是怎样结束的呢?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王莽改制 1王莽代汉 西汉后期,统治阶级越来越腐朽 (以成帝常微行长安城中,斗鸡走马为例 说明),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解释土地兼并, 并以匡衡、 张禹大量

4、占田说明土地兼并的程度) 。 在这种情况下,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西汉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在社会动乱中,外戚王 莽趁机夺取政权(解释外戚,对王莽略作介绍) 。公元 8 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史称“新莽” (联系王莽代汉建新的年代,引导学生回忆公元前后的概念) 。 2王莽改制 王莽即位后,为了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宣布实行“改革” ,改 制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王田” “私属”制、改革币制等(解释改制内容) 。王莽改制并没能解 决社会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政局的动荡。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绿林、赤眉起义 (结合 “绿林赤眉起义形势图” 讲述) 公元 17、18年,爆发了绿林

5、、 赤眉起义(交待绿林、赤眉起义的地区、领导人及名称由来) 。公元 23 年,绿林军在昆阳消 灭了王莽的主力军队(略述昆阳之战,并借此交待刘秀的经历) 。昆阳大捷后,绿林军乘胜 攻入长安,新莽政权被推翻。 二、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公元 25 年,刘秀即位称帝,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 就是光武帝(公元 2557年在位)。 2光武中兴 刘秀登基称帝后, 面临的是西汉后期以来残破的社会局面。 长期的战乱和 伴之而来的饥荒疫疾,使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与此同时,各地农民起义也时 伏时起。为了巩固东汉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解放奴婢” 。 自公元 26

6、 年至 38 年,光武帝先后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 (概括交待属于释放之例的奴 婢,明确被释放的是部分奴婢) 。公元 35 年,光武帝又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对未被释放 的官私奴婢, 在法律上给以一定的人身保障。 光武帝释放及禁止残害奴婢的政策, 对缓和社 会矛盾, 保护和解放劳动力, 起了积极作用。 整顿吏治。 光武帝在位期间, 重视整顿吏治。 他裁汰了昏庸无能的官吏, 惩办了贪赃枉法的官吏, 奖励、重用清廉正直、 秉公执法的官吏。 (讲述“强项令”董宣的故事。 )整顿吏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另外, 光武帝还注意减轻赋税, 并提倡节俭。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 稳定了东汉王朝的

7、统治, 促进 了经济的恢复。到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人口由东汉初年的 1000 多万, 增加到 2100万。历史上把光武帝统治的时期称为 “光武中兴” 。 (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光武中兴的说法”?教师概括总结。 )“光武中兴”以后的几十 年,东汉王朝政局安定, 社会经济进一步恢复发展,人口和垦田数目不断增加。公元 75年, 东汉人口增加到 3400万;公元 88年,增长到 4300万;公元 105年时,达到 5300多万,接 近了西汉最高人口数字(让学生回忆西汉末年的人口数量) 。东汉的垦田数目,到公元 105 年时, 达到 732 万顷,接近了西汉时

8、期的最高水平。人口和垦田数目的增长,增加了政府的 收入。 二、外戚和宦官专权 (引导学生回忆外戚和宦官的概念后,继而指出)东汉中期以后, 外戚和宦官交替控制 中央政权。东汉自和帝(公元 88年105年在位)开始,皇帝即位时年龄都很小(用“东 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表”说明) 。小皇帝年幼不懂事,朝政常常由太后主持。太后又依 靠自己的父兄帮助处理朝政。这就形成了外戚专权。小皇帝长大后,不甘忍受外戚挟持,便 结纳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 演成宦官掌权的局面。皇帝死后,又有新的小皇帝即位, 又出现外戚专权。 新的小皇帝长大 后,再依靠宦官铲除外戚。

9、这种斗争循环反复,就形成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他们 骄横贪婪,各谋私利,搞得政治十分黑暗(以梁冀、 “五侯”为例,说明外戚和宦官专权时 期的黑暗政治) 。 四、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 146167年在位)、灵帝( 167189年在位)时期,宦官专权,为非作歹。 太学生和一些官僚士大夫联合起来。同宦官势力斗争。宦官诬陷他们结成党羽,攻击朝廷, 逮捕其领袖人物, 判处终身禁锢, 不许录用, 许多人受到牵连。 这在历史上称为 “党锢之祸” 。 五、黄巾起义 1起义的背景(联系三四目内容讲述)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人民负担沉重, 苦难日深。与此同时,水旱蝗灾连年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民

10、缺衣少食,有的全家惨 死在灾荒中。严重的天灾人祸, 迫使农民纷纷起来斗争。 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用东 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说明当时人 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 184 年,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大起义。 2起义的组织、准备 (结合“黄巾大起义形势图”讲述)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巨鹿人 张角。他是太平道的首领(解释太平道) 。张角吸取了以往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在起义前 作了充分的准备。他借传教发动群众。经过十几年,黄河、长江流域有几十万人参加了太平 道,张角把参加太平道的人,按地区组织成三十六“方” 。经过长期组织、准备,张角号召 农民起

11、来, 推翻东汉的统治 (讲解张角的预言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 。 张角与弟子约定在甲子年各地同时起义。 3起义的爆发及失败 公元 184年 2月,张角领导农民几十万人起义。 起义军头裹黄巾, 称为黄巾军。黄巾军攻占了许多郡县,捕杀了不少东汉官吏。 (指导学生观察“黄巾起义想 象图”,并讲解。)黄巾军的英勇作战, 给东汉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东汉政府联合地主武装, 共同镇压起义军。由于黄巾军力量分散, 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 终于失败了。起义军余部 继续顽强斗争了几十年。 4起义的意义 黄巾起义在广大地区打击了官僚、 地主,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使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引导学生分析黄巾起义的特点,教师归纳总结。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比较陈胜、吴 广起义和黄巾起义在组织发动群众上的不同之处。 ) 课堂小结 (首先,结合板书,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第 14、15 课教材内容, 概述两汉的兴衰,梳理汉政权的兴亡线索。 ) 布置作业 (略)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晋国生) 简评 通观以上两课,执教者在发展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上颇有令人借鉴之处: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