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_第1页
新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_第2页
新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_第3页
新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_第4页
新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引用技术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一节、工 程 概 况 与 质 量 目标 3第二节、 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底板的详细概况3第三章、大致积硅的特点及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3第一节、 大 致积 硅具有 以 下特点: 3第 二 节、裂 缝 产 生 的 原因 4第 四 章、 大 致积 混 凝土施 工 措施 4第一节、材料准备 5第二节、浇筑安排 6第 三 节、大 致 积 硅 的 浇第四节、 大致积混凝 土的养护与测温 9第 五 节、硅 浇 筑 的 质 量 标准 15第五章、核心筒与承台部位先浇筑措施 16第一节、 核心筒与承台的设计说明 16第 二 节、施 工 流程 16第 三 节、浇 筑 前 后 的

2、 注 意 事项 16第 六 章、后 浇 带 施 工 措施 17第一节、后 浇 带 图 纸 要 求 说明 17第二节、 后浇带的模具支设、 钢筋绑扎、 止水带施工18附图一: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分块图附图二:三号区块底板泵机布置平面图附图三:冷却水管、 钢筋支架布置平立面图第一章 引用技术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0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8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范JGJ138型钢混泥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3 高层建筑混泥土结构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与质量目标(萧储()13号地块地块)本工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东南至规划支路,

3、西南至公园西路,东北至规划中央公园支路 ,西北方向地 铁出口。本工程地下 3层地上部分为2栋双子塔楼,建筑功能为办公楼。 其中AB楼裙房均为地上3层,A楼25层,屋面高度99.60M, B楼43层,屋 面高度170.35M,总建筑面积 162733.86 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 40347 m2。工程桩采用直径600、700、800、900的钻孔灌注桩,地 下室三层,地上四十三层(其中裙房三层),现浇钢骨柱框剪结构,建筑最 高高度180.0m, ± 0.000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6.55m.基坑支护体系由一排直径 8001050、 9001150的钻孔灌注桩、 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

4、帷幕结合二道钢筋硅支撑组成;电梯深基坑区域采用中8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基坑内外采用自流深井降水。质量目标:合格,确保“钱江杯”,争创”鲁班奖”安全目标:确保杭州市文明标化工地,争创"省标化”工地。 第二节、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底板的详细概况1、工程地下室底板的硅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为P8,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面积两个方向尺度均较大 ,为减少硅硬化时产生的收缩,地下室底 板硅采用补偿收缩硅(按JGJ/T178-执行),限制膨胀率取 2.0X 10-4,膨 胀剂选用第四代有质量保证的的产品,掺量正根据试验确定,同时底板硅中另掺入聚丙烯纤维(0.9kg/m3 )以增强抗裂性,聚丙烯纤维等

5、外加剂选 用其质量符合 GB/T21120-的要求。2、本工程底板面积约13000 m2 ,按设计划分的后浇带将底板共分 成四个施工区块(详见后浇带划分图示),其中后浇带有沉降型后浇,三 号区块为主楼及电梯基坑所在区块,为本工程大致积硅浇筑的核心区块,所占面积约2600 m2 , 一次性浇筑总硅量约 6500 m3 ,电梯基坑最厚处 的硅6.45m,本次大致积浇筑硅方案即以三号区块作为阐述的重点.其它三地块均以三号地块施工方案为模板进行硅浇注.第三章 大致积硅的特点及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大致积硅具有以下特点一、混凝土结构厚,体形大、 钢筋密、 混凝土数量多;本工程基础 底板三号区块一

6、次性硅浇筑量达6500 m3 ,且最厚处达6.45m。二、大致积硅处于在底板结构,常处于潮湿或与水接触的环境条件 下。因此,除了需要满足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还要求具有耐侵蚀性等性能。三、大致积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较高。单位水泥用量较大,截面尺寸较大,水化热和收缩容易造成结构的开裂。四、大致积硅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容易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因此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大致积硅施工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 的硅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硅裂缝。第二节、裂缝产生的原因一、建筑工程中的大致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其结构截面大

7、,水泥用 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大致积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 :1、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 ,温度外低内 高,形成温差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 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2、贯通裂缝是由于大致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它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表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 有害结构使用性能的裂缝。二、建筑工程中的大致积混凝土由于其的高强度早期收缩较大,这是由于高强度混凝土中已 30%60%矿物细掺合料替代水泥,高效减水剂 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水胶比为0.250.40,改进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给高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