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准仪在测量工程中是如何计算高程2010-11-28 02:44:45| 分类:工程测量|举报|字号订阅水准仪在测量工程中是如何计算高程实测标高=后视读数+后视标高-前视读数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1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高差法)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2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等高法)表格中有:观测点站点每站的前/后视读数高差高差闭合差高程结果qq:35542491我会尽我所能地面高+后视读数=仪器高度仪器高度-塔尺读数=塔尺处的高程必须知道一个已知的地面高,你自己设一个也是可以的后视器高中间视前视高程备注1.100 180.695 179.5951.200
2、 179.495179.595+1.1=180.695180.695-1.2=179.495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 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关键词:高层沉降观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 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
3、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 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 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 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 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 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 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
4、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一、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 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 1/10 1/20,为此要求沉 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 肉小的高精度钿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钿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 量使用第一段标尺。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 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
5、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 做 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 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 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 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 (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 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 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
6、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 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 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 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再就是,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 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 义。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 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 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 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
7、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 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 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 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 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 核。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再未有特 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 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8、我们在河北省交通培训中心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采用 二等水测量的观测方法。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 = Z2aWb&l,。以示测站数。(或Ah=Z2Z2b 1.0 VL.-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前后视距: 30m(3)前后视距差: 1.0m(4)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 1.0mm(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二、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
9、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 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 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 高程。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
10、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 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 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 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 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 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 0.
11、00再按规定 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 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 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 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c=Hh, I Hn, I-1 .N表示某个观测点,I表示观测周期数(1 = 1, 2, 3)且H1=H0累计沉降量: 9= 生 c (n), n表示观测点号。5、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 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
12、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 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 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较 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 I ACm-ACn | /Lmn, Cm,Cn分别为m, n点的总沉降量,Lmn为m, n点的距离。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还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 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
13、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 一气阿成。(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三、探讨的两个问题(1)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由于现行规范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的沉 降观
14、测要求不明朗,这对施工单位在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选择随意性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沉降观测成败。对沉降观测精度选择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 低,要合理适宜,适合工程特性的需要。既不造成无谓的浪费也要保证观测结果 的准确性。这样,本人认为一般高层及重要的建 件)筑物在首次观测过程中适用 精密仪器的设备后级水准仪、钿合金尺等)在此.00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准 测量方法,采用放大率倍数较大的 S2或S3水准仪进行观测,也可以测出较理 想的结果。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问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 伏状现象。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可能是首次观
15、测精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 5mm内,第二次与第一次调整 标高一致。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高,观测点碰后高于碰前。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原因:一般是水准点下沉所致。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重新奥法的原理在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人们普遍认识到,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其核心 问题,都归结在开挖和支护两个关键工序上。即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若需支护时,又如何支护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洞室稳定和便于开 挖。这是隧道
16、及地下工程中两个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问题。在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中,围绕着以上核心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在不同的时期, 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包含和 解决(或正在研究解决)了从工程认识(概念)、力学原理,工程措施到施工方 法(工艺)等一系列工程问题。一、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松弛荷载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载:不稳定 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撑。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 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体重力。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沙基和普氏等人。岩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
17、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 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 则围 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这种理论体系的代表性人物有拉布西维兹、米勒-菲切尔、芬纳-塔罗勃和卡斯特奈等人.由以上可以看出,前一种理论更注意结果和对结果的处理: 而后一种理论则更注 意过程和对过程的控制,即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利用。由于有此区别,因而两 种理论体系在过程和方法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新奥法是岩承理论在隧道工 程实践中的代表方法。二、新奥法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技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新
18、奥法的基本要点可归纳如下:1 .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 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 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2 .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 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 大大降低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及时筑砌又能随时加强的柔 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 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闭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3 .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
19、快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 另外,隧道断面形状应尽可能圆顺,以避免拐角处的应力集中。4 .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设计 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5 .为了敷设防水层,或为了承受由于锚杆锈蚀,围岩性质恶化、流变、膨胀所 引起的后续荷载,可采用复合式衬砌。6 .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和 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度。上述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可扼要的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三、用一个弹簧来理解新奥法原理1 .洞室边缘某一点A在开挖前具有原始应力(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处于一个 平衡状态。如同
20、一根弹性刚度为 K的弹簧,在P0作用下处于压缩平衡状态。2 .洞室开挖后,A点在临空面失去约束,原始应力状态要调整,如果围岩的强 度足够大,那么经过应力调整,洞室可处于稳定状态(不需支护)。然而大多数 的地质情况是较差的,即洞室经过应力调整后,如不支护,就会产生收敛变形, 甚至失稳(塌方),所以必须提供支护力 PE,才能防止塌方失稳。等同于弹簧 产生了变形u后,在PE作用又处于平衡状态。3 .由力学平衡方程可知,弹簧在 P0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在发生变形 u 后,在PE的作用下又处于平衡状态,假设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则有:P0=PE+Ku讨论:(1)当u=0时,P0=PE即不允许围岩变形,采用刚性支护,不经济; (2)当uT时,PEJ;当u邛寸,PET。即围岩发生变形,可释放一定的荷载(卸荷作用),所以要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不动产测绘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热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中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全民健身设施与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智能化升级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假肢制作装配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篮球鞋行业竞争态势及消费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调冲压拉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版股权代持协议和股权转让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农业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传动部件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试(汽车驾驶员·技师、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水运工程造价工程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巴中辅警考试题库(含答案)
- 锚杆工程验收标准及记录表范本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值班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物业经理竞聘汇报
- 2024版房建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检查手册
- 华为大学管理办法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